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乐夜未央-第4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既然刘贺不愿意,那么,所有的罪名就只有让善承担了……

    龚遂将善交给了昌邑的卫士长,卫士长也乖觉,根本没有让善有开口的机会,直接便将其在传舍定罪执法。

    善伏法时,安乐与龚遂正在向四名汉使解释这件事的原委——当然,刘贺是清白的,做错事的是善……

    便乐成、刘德、丙吉与利汉都没有回应,只是沉默地听着,等他们两人说完了,便乐成更是无所谓地摆了摆手。

    ——都到湖县了……离长安也就两天而已……

    ——他们还能如何?

    ——把这件事彻查到底吗?

    ……

    ——有那个必要吗?

    ……

    ——事实上,如果不是这件事已经传来了,他们四人即使知道,也不可能真的向昌邑君臣要什么交代!

    ——那个大奴的死不是给他们交代!

    ——那是给天下人的交代!

    ……

    见四人这般态度,安乐与龚遂自然是不安的,但是,也没有再多说什么——这已经是最好的情况了!

    两人相视一眼,便向四人告退了。

    就在这时,丙吉忽然开口,语气十分冷漠:“此为湖!先帝太子起位于此!”

    堂上的其他人都是一怔,包括同行的三位的汉使。

    不一会儿,便乐成首先回过神来,却是挑了挑眉,便对昌邑的相与郎中令道:“光禄大夫所言甚是。身临此地,昌邑王尤当谨慎!”

    丙吉与便乐成都没有把话说透,但是,安乐与龚遂都却是明白的。

    ——刘据是孝武皇帝的皇太子。

    ——是適子。

    ——是大宗。

    ——昌邑王是弟,是臣,是庶……

    ——在適子面前,其余众子都要恭敬,要礼让……

    ……

    龚遂的双唇动了动,却终究是没有发出一点声音,安乐却是没有忍住:“故皇太子获罪于先帝。吾王承哀王之重,乃先帝之孙。哀王亦先帝爱子!”

    ——言下之意,刘据没有资格压在昌邑王的头上。

    丙吉的神色陡然一冷,双眼死死地盯着安乐,好一会儿才移开眼,却始终都没有说一个字。

    “夜刻已长,君等自便。”

    见丙吉移开眼,刘德便将话题岔开,其他人也没有说什么。

    接下来的两天,倒是十分平静,不少人觉得意外,但是,也可以算是意料之中。

    ——事实上,不仅四位汉使不再与昌邑诸人言语,就是昌邑君臣之前,也没有什么交谈。

    ——龚遂表现得最明显,整整两天,他就没跟刘贺说过一个字。

    “昌邑有良臣……”连丙吉都忍不住叹息。

    ——昌邑的确有很多的良臣。

    ——在刘弗陵出生前的十几年中,哀王刘髆一直是孝武皇帝的少子,且是唯一的幼子。

    ——除了长子,孝武皇帝对于其余诸子都不过泛泛而已,但是,当时,太子就宫,齐王早薨,燕王与广陵王之国,刘髆是未央宫中唯一的皇子。

    ——这般情形,比不得刘据,可是,比起刘旦与刘胥,刘髆在孝武皇帝面前还是有些份量的。

    ——除了刘据,诸皇子的师傅也只有齐王与昌邑王是孝武皇帝亲选的。

    ——齐王太傅是卜式,昌邑王太傅是夏侯始昌。

    ——夏侯始昌是鲁人。通《五经》,以《齐诗》、《尚书》教授。自董仲舒、韩婴死后,他就是孝武帝十分重视的儒生之一。夏侯始昌明于阴阳,曾经预言柏梁台将于何日遭灾,至其所言之日,果然应验。

    ——因此,昌邑不乏良臣!

    ——因此,昌邑王一系并非没有骄傲的资本……

    然而——

    “王非明君……”便乐成与丙吉离得最近,自然也听到了他的话,而且,他很利索地应了一句。

    丙吉挑了挑眉,看向便乐成,并没有说话。

    说这话时,他们一行已经在霸上了。

    之所以他们能够说话,是因为,前面,新任大鸿胪正在郊迎昌邑王。

    ——在湖县,尽管便乐成他们没有追查下去,但是,不管他们各自是什么心思,他们都同意立刻将此事奏报长安。

    ——现在的仪式……恐怕正是长安的回答。

    ——至于回答究竟为何……

    ——只要看一看大鸿胪带来了的车就明白了,

    便乐成的话音方落,一行人就看到新任大鸿胪向昌邑王驺奉乘舆车。

    ——乘舆车,即天子所御之车。轮皆朱班重牙,贰毂两辖,金薄缪龙,为舆倚较,文虎伏轼,龙首衔轭,左右吉阳筩,鸾雀立衡,□文画辀,羽盖华蚤,建大旗,十有二斿,画日月升龙,驾六马,象镳镂钖,金洌Х解M,插翟尾,朱兼樊缨,赤罽易茸,金就十有二,左纛以牦牛尾为之,在左騑马轭上,大如斗。

    用此车迎昌邑王,已经说明,不管刘贺本人如何,也不管路上究竟发生了,这位昌邑王都将大汉的新帝了。

    汉使一行的感觉有些复杂,昌邑诸人却是振奋的。

    然而,接下来,刘贺再次让人大吃一惊

    明明杜延年也跟着来了,刘贺却让昌邑仆——太初元年,孝武皇帝损诸侯王郎中令,秩为千石,又将诸侯王的太仆改称仆,秩也是千石——寿成御车,随即又让昌邑郎中令龚遂骖乘。

    便乐成一行虽然惊讶,但是,多少也有些习惯了,可是,郊迎的一行人却是没有料到昌邑王居然会如此表态,因此,众人回过神来,虽然都敛了神色,但是,只要稍细心一些,都不难看出那些人的神色是多么地微妙。

    对刘贺的安排,寿成是很兴奋的应了,但是,龚遂却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说了一个字:“诺。”

    听到龚遂开口,刘贺才总算安了心。

    上了车,龚遂也没有再说什么——乘舆车比七乘传舒服得多,但是,同样是立车,也没有车衣,实在是不适合说话。

    刘贺正在寻思该如何对龚遂说话,就听到龚遂且惊且喜的声音:“大王……至矣……长安至矣!”

    ——长安……

    ——终于到了!

    顺着龚遂所指,看向远处那看不到尽头的高墙,明明是灰扑扑的颜色,刘贺却觉得心旷神怡。

    ——不是因为这是长安,这是京师,而是这是终点……

    长吁了一口气,仿佛就将所有的郁气地吐了出去,方才还萎靡不振的刘贺顿时显出了几分神采飞扬的模样。

    龚遂见了却不觉得高兴,只是,到底也不忍心打击刘贺,便什么都没有说,直到看见了广明的东都门,他才在疾风扑面的车上郑重进言:“礼,奔丧望见国都哭。此长安东郭门也。”

    刘贺撇了撇嘴,倒也没有说什么——反正,这一路上也不是没有哭过——直接以袖掩面,摆出了要哭的架势。

    龚遂本来也没太担心,但是,过了片刻,眼见车就是要到东都门了,他仍然没有听到刘贺的哭声,他不由惊讶地唤了一声:“大王?”

    听到龚遂的唤声,刘贺放下手,看着龚遂,道:“我嗌痛,不能哭。”

    龚遂无语。

    事实上也来不及多说什么了,不过两句话而,乘舆车已经驶过东都门,随即便看到了宣明门模糊的轮廊。

    龚遂无奈,将到宣明门时,他才再次开口进言让刘贺哭。

    刘贺却道:“城门与郭门等耳。”

    听到这句话,龚遂终于确定——刘贺就是不想哭!

    龚遂气极,但是,也没有办法多说什么。

    ——他也没有功夫再为这件事说什么了。

    进了城,一路的驰道,乘舆车的速度极快,不过眨眼的工夫,他们便从环涂到了太常街,随后又转到了城门街。

    一到城门街,便可以看到未央宫东阙了。

    ——未央宫东阙是天子出入的正门,诸侯王只有入朝,才能从这里入未央宫。

    看清了东阙外的帐所,龚遂再次道:“昌邑帐在是阙外驰道北,未至帐所,有南北行道,马足未至数步;大王宜下车,乡阙西面伏哭,尽哀止。”

    这一次刘贺终于答应了:“诺。”

    于是,乘舆在城门街上停下,刘贺下车,随即便在道口,面向西,伏地大哭。

    这一次,刘贺表现得很好,真的是尽哀而止,最后是被汉臣与昌邑臣一起扶进帐所的。

    看着这一幕,便乐成转头对丙吉道:“未必不明!”

    ——这位昌邑王显然也不是没有成算的。

    当天晚上,皇后便再次发了玺书——立昌邑王贺为皇太子,典丧事。

    至此,大丧终于可以进行了。

    三日后,六月丙寅,皇帝成殡。

    未央前殿,天子柩前,霍光与杨敞、蔡义奏尚书顾命,请皇太子即皇帝位,皇后为皇太后。

    刘贺说了一个“可”字。群臣便出殿,脱了白衣,又重新入殿。

    读策之后,霍光将传国玺与天子绶授于刘贺。

    接过玺绶,刘贺全身都在颤抖。前殿上,群臣正伏称万岁,然而,排山倒海似的“万岁”却没有传入刘贺的耳中。

    刘贺只听到了一句话。那是他自己的声音。

    ——“我终为帝也!”

63、长安气象新() 
    坐了乘舆,受了皇帝的玺绶,受了玉具、随侯珠、斩蛇宝剑,受了群臣的大礼,受了万岁的呼喊,刘贺便算是即位了。

    与所有的皇帝一样,刘贺的第一道诏令是尊皇后为皇太后。

    ——尽管他不是上官皇后之子,但是,如今,他不是昌邑王,而是以皇太子身份即位的皇帝。

    ——他承继的是大行皇帝之后。

    皇帝继位都是有章可循的事情,在尊皇后为皇太后之后,皇帝要做的第一件事也很明确。

    ——谒高庙。

    ——当然,如果新帝自诩正统能如孝景皇帝与孝武皇帝一般,无人质疑,那么,倒也不是非去不可。

    安乐与龚遂,甚至刘贺的一些大奴,都劝刘贺去谒高庙,但是,刘贺断然拒绝了,

    “朕之即位,天日昭然,何必谒高庙,以示天下?”刘贺是理直气壮。

    说着,刘贺扬了扬案上的一卷尺一板。

    “此乃朕当为!”刘贺斩钉截铁对两人道。

    黄门将那份尺一板交到了安乐的手上,安乐展开简册,顿时就是一惊。

    ——那是一道吏职的任命。

    ——以昌邑相安乐以为长乐卫尉。

    安乐没有丝毫的兴奋与喜悦,他完全是大惊失色地望向刘贺:“大王!”

    ——震惊之下,他甚至喊出了旧称。

    幸好,殿上都是昌邑旧人,刘贺也并没有在意安乐的失仪,只是笑道:“诏未下,君不必谢。”

    安乐却是恨不得这道诏书永远都别下。他是又惊又怒。

    “陛下!”安乐极力按捺着心中的怒意,对刘贺道:“陛下方即位,大行皇帝犹未葬,斩衰丧服尚在身,唯宜日夜哭泣悲哀。朝中公卿皆久侍孝武帝与大行皇帝,陛下岂可亟更?”

    ——如果是一般的吏职也就罢了。

    ——刘贺要换的是长乐卫尉!

    ——现任长乐卫尉是谁?

    ——邓广汉!

    ——那是霍光现在的长婿!

    ——撤换邓广汉卫尉意味着什么?

    ——明摆着就是说刘贺对霍光不信任了!

    ——对霍光不信任……

    ——这些道理,其实不用他们说,刘贺也该明白的!

    ——难道刘贺以为了,即了皇帝位,就真的能将让霍光伏首了?

    安乐不太确定地想着。

    正在安乐思忖未定的时候,龚遂说了一句话:“陛下将吉之奏书遗忘乎?”

    ——刘贺抵京后,王吉尚无上书,龚遂的这句话当然是指来京路上,王吉的那份奏书。

    其实,龚遂想提醒刘贺的,也不是王吉上书的内容,而是当初刘贺自己说的那番话。

    听到安乐的劝谏,刘贺本来是有些不高兴的,但是,没等他发作,龚遂就开口了,刘贺也不是不明白龚遂的意思,自然就泄了气。

    见刘贺安静下来,安乐与龚遂便再次提起了谒高庙的事情。

    刘贺嗤笑一声,对两人道:“且候大将军。”

    安乐与龚遂一怔,再想说什么,却见刘贺已经起身离开了。两人相视一眼,都只觉得身心疲惫。

    ——从离开昌邑,不!是从汉使到达昌邑开始,他们就没有好好地睡过了!

    ……

    走出宣室殿,龚遂忍不住驻足转身,看着高台上巍峨庄严的宫殿,默默地出神。

    “郎中令?”安乐不解地看向龚遂。

    龚遂摇了摇头,没有看安乐,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