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要将这里的煞气完全清理掉,并非一日之功,来日方长,以后有的是机会。
刚才那般动作,不过是想体验一下敕符里的神通。
看时间不早,刘道德快步走出山谷,沿原路返回。奔行中,长期藏在心底的疑惑再次冒出:这片山谷煞气浓郁,阴气弥漫,为何没有鬼物滋生。
事实上,从就任土地神位到现在,刘道德没有遇到一个鬼物。
土地神职,掌管一方地脉,承载万物,又生养万物,长五谷以养育百姓。
但土地神的职责并不单单如此,还掌管着乡里死者的户籍,勾连地府。在山南镇有一习俗,但凡新死之人下葬前,都要由家人到土地神庙前禀告死者姓名生辰等资料,以求土地神为死者引路。
敕符当中,也有类似术法。不过刘道德以神念施展时,并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没有鬼物,敕符内神通失效,再结合自己曾经探查过山南镇其他庙宇的情景他心中已有猜测。
这片天地变了!
世俗间已经没有神灵存在的土壤。他不知道其他地方是否还有神灵存在,但至少在山南镇,就自已一个!!
他找不到作为神灵的意义,不知道未来该如何做,所以惑道!!
快到家时,刘道德突然抬头看天,头顶仍然一片漆黑,不见半点星辰。
空气中的水汽,似乎比来时多了不少。
今夜有雨,他顿时加快步伐。
神道修行,对刘道德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感知环境变化,预报天气。
刘道德这段时间测试过,百试百准,比电视上那个准确率高很多倍。
到家,院里一切照旧。
一夜无梦,快到天明之时,滴滴答答的小雨终于落下。不一会儿,越下越大,窗外很快水蒙蒙一片。
见这么大的雨,刘道德索性躺在床上睡懒觉,打算等雨停了再起来。
可惜愿望很快落空,二将军蹲在门口叫个不停,吵得根本无法入睡。无奈,他只好穿衣下床。
做好饭,照例给两条狗每个盛了一碗,丢个馒头了事。
大将军立刻蹲在那里吃起来,二将军则不同,躺地上瞥了两眼,根本没有起身的意思。
啥意思嫌饭菜不可口,还是生病了?刘道德忙放出神识探查,发现二将军头顶白气并无异样。应该不是生病,那就是嫌饭菜不可口?
口胡,没有想到这家伙越来越挑食了。不吃也不惯着,饿它一顿,看中午吃不吃。
刘道德刚要扭头离开,才发现二将军肚子浑圆,似乎吃的很饱。
这又是啥情况,自己找食儿吃饱了?刘道德神识外放,很快在陈刺边上发现不少知了的断腿和残骸。
下雨天,知了大规模钻出地面,给这家伙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想要填饱肚子并非难事儿。
知道给自己省粮食了,值得表扬。
刘道德摸了摸它的脑袋,把饭和馒头全倒进大将军面前的食盆里。
雨下半天,快到晌午时才停止。
趁雨停的功夫,刘道德端着钵子来到树下捡菊菊莲,打算中午炒着吃。
刚捡了几个,突然听到屋内手机铃声响起。刘道德无暇分身,直接冲大将军喊了句:“大将军,手机拿来!”
得了命令,这家伙立刻钻身进屋,身子半跳起,张嘴噙住手机,吧嗒吧嗒跑到主人跟前。
他原本以为是林小桐打来的,看了号码才知道是刘道军。
“道军哥,啥事儿?”
“懒子,快来水库边看稀奇,那个水怪又现身了!!”刘道军在电话里兴奋地叫道。
“哦,是啥东西?”尽管已经知道答案,刘道德还是开口问。
“不清楚,你赶紧过来看看。”说完,电话挂断。
那只娃娃鱼被发现了,不知道对它而言是福是祸。
人家电话都打过来,他也不好意思继续在家呆着。索性叫上大将军,赶往村里。
今天这雨下的没有开夏那场大,沟里水只增长了不到半米。
出门前,他特意看了兔子坑一眼,发现里边积水不多,就不再管。
和他猜想的一样,不管是游客还是村里人,都对水怪有浓厚的兴趣,这会儿工夫,堤坝上已经围满人。
通过人们的议论,刘道德很快知道事情始末:刚才雨停,几个游客在堤坝上玩,结果发现四五十米外的水中,有一道巨大黑影划浪而行。
联想到前些日子的水怪传闻,他们急忙举起相机拍照。
随后其余人得到消息,纷纷赶来。
最先到的几个也有幸拍下照片,不久娃娃鱼游到水库中心,随即消失。
听他们讲完,刘道德已经知道娃娃鱼为什么会突然出现。还是大雨的原因,上游冲下来不少泥沙,水中浑浊缺氧,这家伙不得已浮在水面上。
大概被岸上的人群惊到,它才会消失,躲藏到其他地方。
很快,老叔公也赶来了。
见他到堤上,最先拍到照片那游客立刻拿着相机走到跟前,让老叔公辨认。
刘道德趁势凑过去瞧了两眼,这次照片比谢海军拍到的要清晰许多,隐约可以看到一条长长地尾巴,还有短小的四肢。
“老叔公,你看这东西像不像胖头鲢鱼?”刘大国凑过来反问。他一直不认为这水库里能有啥水怪,上次估计几个熊孩子看花眼了。
至于这次的,应该是条大鱼。
硕大的脑袋,黝黑的身体,从照片形状看,还真有几分像胖头鲢鱼。更重要的是,胖头鲢鱼个头可以长很大,这水库中就曾捉到几十斤重的。
“不像,”老叔公看了几眼,摇摇头:“胖头鲢鱼游动的时候水浪不是这样,而且要张着嘴。你看这几张照片上,都没有张嘴。我咋看着,有点像娃娃鱼呢。娃娃鱼能长这么大吗?”
说到最后,他自己都有些怀疑。
第五十章 忙碌的半天()
“娃娃鱼这附近水里有娃娃鱼?”一游客惊奇的问道。他来河东刘村有几次了,还是第一次知道这里有大鲵存在。
“有呀,”老叔公肯定的点点头:“早些年水里边有很多,现在稀少了,我就前年在山沟里放牛的时候见过一条”
“娃娃鱼,咋可能有这么大的娃娃鱼。”刘道军也在一旁表示怀疑。
“还真有可能是娃娃鱼,你看这脑袋,还有肤色和尾巴我在书上看过相关资料,娃娃鱼最大能长百十斤重呢。”另一游客分析道。
谈论半天,最后倾向于水怪是娃娃鱼的人占了大多数。
不过三两天时间,市电视台报道水怪的事儿又有了后续。
连五宁日报也有整篇报道,标题就是:我市桐阳县水怪再次现身,疑似野生超大娃娃鱼。
电视报纸上关于娃娃鱼的新闻算是给河东刘村打了个软广告,随后几天,来河东刘村旅游的人再次增多,其中很多都是看过相关报道后赶来的。
事实上,随着口口相传,来河东刘村游玩的人一直呈增长趋势。
现在,连刘道德家每天也要迎接几波客人上门。
早上吃过饭没多久,刘道德就开始院前院后忙乎,把菜地里的嫩豆角全部摘了。
春上他懒省事,一次把豆角种全部撒上,随后房前屋后出了百十株豆角秧。
现在进入豆角生长旺季,一天能摘十来斤豆角,自己根本吃不完。送村里估计也没人要豆角是农家家常菜,这个季节,每一户都要种不少。
这东西长在秧上,过三五天就变老,彻底不能吃。不如趁着天好,全部摘了,晒成干豆角冬天缺菜的时候吃。
忙乎半个多钟头,豆角摘一大竹筐。
刘道德压了两桶水,然后把豆角倒进木盆里漂洗。这步骤,主要是除虫,自家豆角没打过农药,属于纯天然绿色食品,就是有虫子。
漂洗半个小时,刘道德又在厨房里烧了一锅开水,豆角放到里边煮上三五分钟,然后在院子里扯了根绳子,开始晾晒。
正忙着,有几个游客登门买西瓜。
刘道德应了一声,让对方在桃树下歇息,而后步入瓜地敲敲打打,最后抱出两个大西瓜来。
其中一个直接在石桌上杀开,请他们品尝。
红瓤黑子,吃起来沙甜沙甜的,几个游客纷纷竖起大拇指,连说比市里超市卖的味道还整。
当然味儿正了自己育西瓜种苗时曾注入一丝香火念力,更何况这里地处土地领域内,灵气要比其他地方浓郁,产出的西瓜味道自然不同凡响。
河东刘村早些年种过无籽西瓜,曾被西瓜贩子拉到市区出售,所以他对超市出售的西瓜还是有基本了解。
来瓜田选瓜时,瓜贩子都会特意强调:摘六七成熟的,太熟不要。
为啥这样,原因简单,太熟的西瓜在路上很容易碰裂坏掉。
半熟的西瓜运到市区,基本都是放熟的。买回家后除了瓜心沙甜外,接近瓜皮部分吃起来肉肉的,有点像棉絮。
所以除非在瓜田里买,其他地方很难买到熟透的西瓜。
这么一对比,游客觉得自家西瓜好吃就没啥意外了。
其实刘道德卖西瓜纯属偶然,前些日子西瓜成熟,他自己摘了一个在院中正吃着,恰好王军艺上门,他就邀请对方品尝。
结果这人尝过后赞不绝口,说想买两个弄回去给家里人吃。
王军艺也算熟人,每次来河东刘村总要到院里坐一坐,两个西瓜在刘道德眼中不算什么事儿,就打算白送。
人家说啥不要,直言隔三差五还要过来买西瓜的,这样弄得以后没办法登门。
见他坚持,刘道德没有再继续让下去,直接按镇上价格走。
王军艺算是开了头,随后不断有游客上门。
和豆角一样,自家这西瓜啃结。反正一个人吃不完,游客来买更好。
他家种了二十来棵瓜秧,一天最多能熟三五个西瓜,也没真指望这个赚钱,基本是半卖半送。游客上门,凑巧有熟西瓜,摘一两个,没有只能说抱歉。
西瓜吃完,聊了一阵子,几个游客见他还在忙,也没有多呆,结账抱着西瓜走人。
刘道德刚打算继续晒豆角,电话响了。
接通,林小桐兴奋的声音传来:“刘道德,告诉你个好消息,今天接了个大单。”
“哦,有多大?”刘道德随口问。
“你这人,怎么一点兴奋劲儿都没有。”在电话那端,林小桐抱怨一句,跟着道:“有一个网友,要一百斤料姜石。”
“真的假的,这东西还真有人要?”刘道德这次是真有些被惊到了。前些日子林小桐要在网上卖料姜石,他还在不断打击,认为根本不会有人买这东西。
未曾想,大千世界,果然无奇不有。
说起料姜石,农村沟边多得是,半天能捡一拖车。
“当然了,你以为呢”林小桐在那边得意的回答。
“你没问对方要料姜石干啥?”刘道德又来一句。
“我问了,泡脚,人家说治疗脚气。”
料姜石有这功能?自己还是第一次听说。对于不知道的事情,刘道德也没有发表意见,只是问了个实际问题:“这东西走快递,五十公斤光运费就要一百多块吧?”
“笨,你不会搞价呀,上次我不是去谈了谈,大件东西,他们快递点肯定有优惠的。”随着掏宝生意稳中有升,林小桐前两天特意来趟河东刘村,拉着刘道德去镇上快递点搞价。
磨半嘴皮子,快递店同意以后发货,每公斤便宜一块钱。
按她的说法,蚊子再小也是肉。以后随着出货量增加,一个月能省百十块呢。
好吧,掏宝的事儿一项都是林小桐说了算。人家咋说,刘道德咋做。
挂断电话,他赶紧把剩余豆角全部晾上。
然后提着蛇皮袋,开始在门前沟边捡料姜石。大二将军见主人瞎忙乎,也跟上来帮忙十来分钟功夫,路边堆了一小堆。
感觉差不多,刘道德直接停手。
这东西捡多了也没用,又不能给客户多邮。那啥多一公斤料姜石,快递费增加几块呢。
想到这里,刘道德先汗一个。貌似,自己被林小桐刚才的电话感染了。
第五十一章 丢小孩()
这段时间,网店在林小桐的精心照看下,生意不断变好。刘道德几乎每天都要往快递点跑一趟。
野鸡翎、蝎子、蜗牛、独角仙包括今天的料姜石。原本一些在他看来分文不值的东西,愣是被找到客户。
不是自己不明白,而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
话说掏宝开了将近俩月,刘道德这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也没少挣钱。
当然,主要是林小桐的功劳。
他要做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