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娇妻来袭,相公请淡定-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四皇子冷冷地回道:“太子让你问的?”

    七皇子说:“怎么可能!太子那件事之后,他一直觉得是我在背后策划。”

    “难道不是你吗?”十四皇子反问,他心里比谁都清明,七皇子看似和谁都相亲相爱,可是在背后插刀的人只会是他,不要问原因,同一个母亲生的,他还会不清楚吗?

    “你既然知道是我,为何还会说我是帮太子问的?”

    十四皇子坐回去,和七皇子一样出众的眉眼淡淡地垂了下去,在卷宗上扫了一眼,“我知道皇兄想取而代之。一直在寻找机会,可若是想从我这寻找机会,那我还是奉劝皇兄,不要白费力气,杨昭默的供词,大理寺和刑部会面呈御史台,报请父皇定夺。至于会如何处置,那就是父皇的事情,但刑部和大理寺会给出一份建议,综合工部历年来对此类事情的处置。”

    “十四!这是很好的翻身机会!”七皇子甩袖,倾身撑在书案上,“太子这些年一直压着咱们,可他哪点能当得起这个储君之位?母妃受宠多年,就因为父皇念及先皇后一直没有给她晋位分,连带着咱们兄妹三个也跟着受累。这一次太子受罚,汝阳又出了这样的事,正好可以给他们致命一击。”

    “他是嫡,又是长,这个太子之位就该是他的。”十四皇子没有七皇子的好胜心,“就算是当得起这个储君,又与你我有何干系?太子之后还有齐王兄,然后才是你。论人品,你和太子都不及齐王兄。”

    “能者居之,齐王兄淡泊名利,不问朝政,只想当一个闲散王爷,而我不去争,难道留给高辛吗?”

    高辛年长高允一岁,是几位兄弟中唯一一个跳出来和太子叫板的人,掌着户部的职权,又有外祖撑腰,母妃卢氏是四妃之一。

    “留给谁那是父皇的事情。”十四皇子句句都能把七皇子噎死,“皇兄请回吧,管好你自己的礼部,不要试图痴心妄想不属于你的东西。我不会帮你,只会秉公办理。”

    七皇子气得一晚上都没睡好觉,隔天进宫和王美人一顿抱怨,“十四弟自小也是和儿臣一个先生,怎么如此冥顽不灵,食古不化。”

    王美人也想不通这件事,小时候十四皇子与七皇子还要调皮顽劣,只差没上房揭瓦,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变得安静,极爱独处,但周围都要有好几个宫人跟着,和七皇子和安乐公主不曾发生过矛盾,却渐渐地疏远了。十四岁时,他向圣人提出要开府单住,于是在他之上未成亲的皇子也都跟着出了宫。因为这件事,王美人与十四皇子起过争执,但他仍是不改初衷。

    “由着他吧。”王美人只能是叹气,“等你的亲事定下来,他的亲事也该议了,到时候应该会有所改变。”

    七皇子冷哼,“他那样的人,能看得上谁?不,是谁能看上他。”

    进了宫,七皇子总该去他皇爹跟前露个脸,虽然没有大朝会,可年节快到了,各种祭礼典礼都在有条不紊地筹备着,他还是跟和他皇爹打个招呼,汇报一下进展情况。

    在勤政殿前,他巧遇十三皇子高辛,把头偏向一侧当成没看见,施施然地从他身边走过去。

    高辛和高允同年,只比他大几个月,他的母妃因为生下他而一路晋升至四妃之一,而王美人连生二子却一直止步不前,却深得圣人的宠爱,二人在后宫之中多次明争斗暗。但卢氏的外家汝南侯府兵强马壮,深得圣人倚重,王氏虽是百年世家,但门庭凋敝,自王美人入宫后才陆续提拔不少的族中兄弟,不可与卢家相比。高敏在高辛面前总觉得要矮一截,见了面全无热络,都是淡淡的,能不打交道就不打交道。

    “老七。”十三皇子先喊住他,他排行十三却从不喊他皇兄,这也说明了二人地位上的悬殊。

    七皇子没好气地停下脚步,“有事?”

    “没事我才不叫你。”十三皇子朝他走过来。“东宫那件事干得不错。”

    七皇子翻了个白眼给他,“和你有关系吗?”

    “别这样,大家都不希望东宫好,这是咱兄弟的共同目标。”十三皇子趾高气昂搭着他的肩膀,抬起下颌指了指勤政殿,“就他觉得东宫样样都好,总要让他看到东宫那些不为旁人道也的阴暗面。”

    七皇子警觉起来,“你想做什么和我没关系,别扯上我,也别扯上我们家十四。”

    “别这么紧张嘛,东宫倒了,你我都有好处。”十三皇子向来高调与东宫唱反调,圣人训斥过他几次,他依然故我,仗着有外祖撑腰,没少给东宫下绊子,东宫只有一个两面都不得罪的杨家,还有权倾朝堂的岳父,现下岳父倒了,十三皇子若是不趁着这个时间极力打压东宫,让他从此一蹶不振,岂不是白白浪费机会,更何况汝阳公主这么大的事情,他不顺势做文章就太对不起自己和东宫相斗数载。但他需要盟友,更准确地说七皇子确实是一个值得拉拢的对象,因为在十三皇子看来,七皇子比较蠢,可他又自认聪明。

    七皇子退后一步,“东宫是储君,他倒不倒都和我没关系。”

    “别装了,你都跟东宫反目了,难道还想着和他相亲相爱啊?”

    七皇子语塞:“……”

    “怎么样?”十三皇子又抛出一个诱饵:“据我所知,长公主府的建造已经是超出预算。”

    七皇子怔了一下,“户部给批的银子不都是经你的手吗?”

    “还有尚书呢,你也不想想,礼部每件事都要知会你吗?”十三皇子觉得七皇子的智商和他不是一个水平的,这么蠢的问题都能问出来,也不知道那个厉出衡怎么会觉得他是可塑之材,可能厉出衡也没传闻中的那么厉害。

    七皇子想想也是,“可这银子能批下去,也是有父皇的默许。”

    七皇子不蠢,事关钱银,没有人愿意背这个锅,户部尚书方月理又是个老谋深算之人,不会给自己招这些麻烦。

    “父皇的默许是一回事,可悠悠之口难掩,就算是父皇也不能一意孤行吧?”

    七皇子抬眸,望向勤政殿的方向。突然问道:“咱们俩在勤政殿前讨论这些事情……”

    十三皇子哈哈大笑,“自古以来皇家无父子,是他偏心在前,做儿子的不过是想讨回自己应得的部分,你说是吗?”

    若是论偏心,七皇子最是深有体会。

    “我现下就去和父皇聊聊天。”七皇子反过来拍拍他的肩,笑容狡黠,“年节要到了,祭祀典礼都在筹备当中,但是不宜铺张浪费。”

    十三皇子和他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七皇子向来深得圣人的喜爱,但这个喜爱仅仅只是浮于表面的慈爱。而不曾有给过他实质性的赏赐,尤其是在王美人的位分上。

    但经过东宫的私生子事情之后,圣人对他的这份喜爱就有那么一丝难以言喻的意味。就如现下一般,笑容很勉强,言语很躲闪。

    “儿臣是来请父皇示下,今年的大祭一切从简,不宜铺张,以节俭为主。西北大旱,江南雪灾,边关战事吃紧,都需要银两。”

    圣人心里就不高兴了,这种事情哪里轮得到他来提。户部都没叫穷,他一个管礼部的操心这么多做什么,况且祭祀这些事情都是有一定的礼制,有些东西是不能少的,一年就一次的年节,还从简?从简那也是他这个爹先说的,哪里轮得到他来说!

    “你说的也有道理,那你就拟个折子过来。”圣人面上不显,仍是笑着说:“既然是从简,元月里你母妃的生辰也就在宫里吃个团圆饭,不要再铺张了,老七你要带头。为兄弟们做个表率。”

    一顶高帽戴下来,七皇子表示这样的偏心还能更明显一些吗?

    厉出衡早起用饭时,与杜且提起长公主府的事情,杜且淡淡地回道:“公主那样的性情,会出这种事情也是难免的,她对清远侯一往情深,想快些嫁过去也是正常的,只是怕出了这样的事情,纪太夫人不会让她进门,不管这件事最后的责任在谁身上。”

    “你对汝阳公主倒是很了解。”厉出衡把她揽到身前,“那你猜猜,为夫会怎么办这件事情?”

    成了亲之后。厉出衡对她想搂就搂,想抱就抱,想亲就亲,当着白芍她们的面也是毫无禁忌。

    杜且推了他一把,可完全是无用功,遂又睨了他一眼,“公主无非是急着嫁人,难道她还能杀人不成?”

    “她不杀伯仁,伯仁因她而死,她总该为这件事情负上责任。而且她全无悔改之意,仍是坚持不能停工,裴尚书大为恼火。眼下刑部和大理寺的结论还没出来。裴尚书不敢发难而已。”

    “她还做了什么吗?”杜且心下有了计较,裴尚书之所以保持缄默,是因为他手上有不利于汝阳公主的证据,但因为杨昭默那边的供词没有出来,他不能提前拿出来,一旦杨昭默给了假口供,又是另一性质了。事情的关键还在于杨昭默会给出什么样的供词。可不管他怎么说,汝阳公主都难逃责罚。

    厉出衡偷得一记香吻,笑得像只餍足的猫儿,“她做过什么为夫都不太记得住,但我记得她在虞大将军府当众给你难堪,但凡是欺负过你的人,我都不会让她好过。太子、公主亦是如此。”

    杜且僵了半晌,许久才找回自己的声音,艰涩地开口道:“为了我吗?”

    “放心,我有分寸的。”厉出衡感觉到她的身子微颤,用力抱紧她,“我不会再让他们有伤害你的机会。”

    杜且捏着拳头轻打他的后背,嘴里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她曾经受到过许多的伤害,来自太子、汝阳还有纪澜,可她一直都是一个人,没有人保护她,没有人安慰她,在她最无助的时候。连永儿都被带走了,那是唯一支撑她活下去的希望,她无力反抗,只能被动地承受着,被家人欺骗,被爱人遗弃,从来没有想过会有这么一个人,因为她受到的那些微不足道的委屈而心疼难过,至少在她看来这些委屈无法与前世相比。

    “傻姑娘,这是我应该为你做的。”厉出衡轻抚她的背,让她平息,“只是为夫的力量还很薄弱。还不能完全让你可以不受到伤害,但是给我时间,我会给你一世安宁。”

    杜且点头又摇头,眸中含着热泪,感动而又心酸。上天终是待她不薄,没有让她再经历一次过往的苦难。只是她很遗憾,曾经错过这么好的儿郎。还好现下还不算晚,她还有一世的时间。

    厉出衡走后,杜且把嫁妆的册子又点了一遍,给各府的年礼都差不多安排妥当,就是给太傅府的年礼她还没有完全理出来。给甘赋冲的礼应该是最大的一份,而她至今都没有到太傅府去问过安。听阿松说甘太傅是一个和蔼的老先生。

    白芍拿了热水进来,对她道:“那个何氏又往咱们院张望,贼头贼胆的,一点大家闺秀的样子都没有,她养的那两个姐儿也是一样,小的还好,大的还总打听你平日都吃什么穿什么,用的是哪家的脂粉,告诉她了还要打听价钱,太小家子气了。”

    “你拿两罐我用的面脂过去,英姐儿和薰姐儿各一罐,另外再拿一盒上次嫂嫂给的胭脂给薰姐儿,薰姐儿要大一些,也该开始打扮了。”杜且不想把府里的关系搞得太僵,厉氏在大梁是世家的典范,若是她一进门就和婶娘关系紧张,岂不是又落人口实,“还有,等厨娘把栗子糕做好,给何氏送一盘过去。”

    “二娘干嘛对她们这么好!”白芍愤愤不平。

    “一家人总要和和气气的才好。”相较于以往在清远侯府,厉宅算是简单许多,不过是一个贪婪的婶娘和两个未出阁的姐儿,不像清远侯府一堆的姨娘美妾和她抢男人。

    用过午饭,虞氏就来了。

    她带了杜乐从庄子里带来的冬笋和野味,“公公让我带过来的。”

    杜且刚伸出去的手又缩了回来,生怕有毒似地,敬而远之,撇嘴道:“前日听说还和厉郎喝酒了?”

    虞氏说:“不仅如此,连三娘都回来了。”

    杜且眉心微蹙,“他打的什么主意?”

    回想前世最后是杜乐嫁给厉出衡,杜且心中涌起阵阵不悦,杜乐只比她小三岁,可却迟了整整十年才成亲,一个女人可以耗尽最美的华年,枯等着一个男人的到来,可见在她心中把厉出衡置于怎样的位置。而厉出衡呢?他那时已是权倾天下的右相,却唯独娶了年华已逝的杜乐,可见他对她也不是全然无情。若是像纪澜所说的,厉出衡娶了杜乐又对她各种冷漠,那为何要空出十年的光阴,这当中一定有什么是纪澜不知道的。能有多大的仇恨,为了毁掉一个人的一生,而赔上自己余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