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鸾归桐-第1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光是回味过往的点点滴滴,便足够叫人伤神的了。

    她有些哀婉地站起身来,“早晚多给阿宝和阿贝喝点不加盐的骨头汤,平时多领它们转转,走不动了就不要强迫它们了。”

    阿贝才七岁,还算不得太老,可阿宝没精神,它自个儿玩也没意思,便也天天窝着。

    这会见主人要走,也不晒太阳了,一个鲤鱼打挺就跃起来,拿头亲亲热热地蹭了一下郭圣通的腿。

    这模样,怎么能叫人不喜欢?

    郭圣通半蹲下来,来回摸了摸它脑袋:“好狗狗,快躺下吧,我也不和你玩。”

    阿贝真能听懂人话似的,汪了一声便又挨着阿宝躺下了。

    幸好养了阿贝。

    两只狗还能做伴。

    她慢慢地踱了回去,略作洗漱后脱了衣睡下。

    大约是心里还积着事的缘故,这一觉她只睡了一个时辰就睡不着了。

    小时候睡不着时,她也愿意在榻上躺着。

    可现在连最小的刘康都七岁了,她哪还能这么孩子气?

    扬声叫来了青素,梳头更衣了去廊下等着刘秀。

    前世时她有五个儿子,可这辈子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四处都乱了套的缘故,她到现在也只有三个儿子。

    三个儿子也足够了,生孩子都是鬼门关里闯呢。

    生那么多光听着就够吓人的了。

    刘疆是长子,打生下来就被天下人指望着,就了东宫后天天都被政务缠着,小脸熬的发尖。

    刘辅和刘康呢,玩心又大,好容易托哥哥的福也分出去单过了,哪还愿意回来听刘秀问课业?

    几天来吃回饭,还算是好的了。

    所以到了现在,又只剩下刘秀陪着她了。

    这样好,前些年他们聚少离多的,趁现在多补回来些。

    可昨天的梦境又告诉她,千万不要想的太好。

    该废后还是得废后。

    她长出了口气,不愿想在他心中到底是她重还是江山重。

    因为,结果是在是太明显了。

    哪来那么多只要美人不要江山的情种?

    若是有,也必然不是刘秀。

    他是个极优秀的帝王。

    黄昏时,总爱起雾。

    和晨雾不同,晚雾淡的很,也有些颜色,微黄色。

    似层纱在树梢间穿过,落在花枝上,叫心高气傲的花朵一下给顶开。

    晚霞绚丽多彩的紧,康儿从前有个极恰当的比喻,“就像是一炉宝石倒进去烧了。”

    她等了约莫有一盏茶的功夫,终于见着了一个挺拔的身影。

    刘秀回来了。

    她心下的怅然猛地叫风吹去了许多,欣然浮了上来。

    刘秀快步上前::怎么在这等着?“

    她笑:“估摸着陛下也快回来了。”

    他握住她的手,见不发冰便心稍安:“还难受吗?要不要叫太医令?”

    她摇头:“没有难受,就是总觉得睡不足。”

    睡不足……

    他心里泛开了涟漪,当下却没有多说,“饿了吧?走,用过晚膳朕给你说两件趣事精神精神。”

    她道好。

    可用过晚膳后,还不等他说话她就开始打哈欠。

    他忙叫人服侍她洗漱躺下,又在榻边坐了好一会,见她睡的安慰才退了出来。

    他把青素叫来:“皇后换洗要是迟了半个月,她自己没想起来你也别提醒她,等再挨上些日子你把太医令传进来,就说把平安脉。”

    青素明白,陛下这是怀疑殿下有喜了。

    只是自三皇子后,一晃七年殿下也再没动静,没确实下来不好声张。

    若是岔了,还不得叫人笑话,殿下又不是缺孩子。

    等进了五月,太医令一来果把出了喜脉,连声道喜,又叮嘱郭圣通要多多卧床休,万不能动了胎气。

    青素忙应是,眉开眼笑地送了太医令回去。

    郭圣通靠在榻上,还有些缓不过神来。

    她还以为这辈子只有三个儿子呢,这怎么又来一个?

    总不会还是要凑上五个吧?

    她今年二十七岁,也算不得年纪太大,只是想必这胎怀的要比从前艰难很多。

    可一想到到明年二三月,又能添个鲜活的生命,便仍是高兴的不行。

    孩子长到五六岁都黏人的很,再之后突地一夜之间就翅膀硬了,闹着要小伙伴,闹着要出去玩。

    郭圣通甜蜜地叹了口气,要是个女儿多好。

    女儿和父母最是亲热,一直到嫁人都能在跟前看着。

    刘秀夜里回来后也摸着她的手说:“桐儿啊,儿子是真不缺了,生个女儿吧。”

    郭圣通又好笑又好气:“又不是我能做主的。”

第三百一十章 前路()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春光漫洒下葱茏的绿意后,须臾间便走的看不着踪影了。

    初夏踩着欢快的节拍,旋转着裙摆落下。

    锦牖半开,随风送来云雀的歌声和绿叶的清香。

    郭圣通半躺在软榻上和母亲说话。

    到底不是二十刚出头的时候了,这胎虽然刚上身,但却真是累的紧。

    也不知道哪来的那么多觉,一天十二个时辰只怕睡上了五六个时辰,可还是不解乏。

    她和母亲才说了会话,便又哈欠连天起来。

    母亲哄孩子一样哄着她睡下后,又在她榻边坐了一盏茶的时间等着她睡******亲在,郭圣通睡的格外安心,几乎是沾枕头就睡着了。

    也不知睡了多久,忽听着一阵窸窣的响声。

    她在梦里奇怪,殿里的刻漏都哑了声,也决计不会有人在殿外走动。

    她本有心睁开眼看看,但睡的实在是太沉。

    等着她终于悠悠醒转时,殿里静的落针可闻。

    睡糊涂了吗?

    她也懒得计较,闭了闭眼叫青素进来。

    午膳时很热闹。

    刘疆、刘辅和刘康三兄弟都回来了。

    刘康自生下来就是最小的,一直被教导着要听哥哥们的话。

    郭圣通这次怀孕,三兄弟中他是最高兴的。

    他悄悄拉着他外祖母问:“母后会生弟弟还是妹妹?”

    刘旻问他:“那康儿喜欢什么呢?”

    刘康没有经验,不知道是弟弟好还是妹妹好。

    他踟蹰了一会,犹犹豫豫地道:“都行吧——”

    他的要求很简单:“只要能让我也做哥哥就行。”

    一句话逗的刘旻哭笑不得。

    用过午膳回去的路上,刘康又去拽刘辅的衣袖:“二哥,你喜欢弟弟还是妹妹?”

    刘辅:“当然是弟弟了。”

    刘疆忍不住腹诽道:可得是个妹妹,有两个弟弟真是够了。

    他顶小的时候盼着弟弟,觉得能带弟弟玩。

    可刘辅和刘康落地后,他发现跟他设想的太不一致了。

    弟弟们都淘的很,闯了祸他还有连带责任不说,还得看着他们念书,简直就是长兄为父的典范。

    最叫人难过的是,讨不到一点好。

    两个弟弟都只有求他时大哥大哥叫的欢。

    还是妹妹好……

    细致贴心……

    像李音的妹妹有事没事就给他绣个香囊,叫他看着都眼馋。

    母后女红不行,最不愿的就是拿针线。

    今年正旦朝贺时,李音的妹妹还特地打发人送了手炉来给李音暖手,怕他冻着。

    刘疆虽说身为太子,衣食住行都有人打点的妥妥贴贴,但还是盼着能有手足这样细致地关心关心他。

    两个弟弟心粗,他是这辈子都不指望他们了。

    现如今就盼着母后这胎是个妹妹。

    他一定做个最好的哥哥,一直护着她,谁都不能欺负她。

    可母后好像一直都在生儿子。

    刘疆望着湛蓝的天有些犯愁……

    郭圣通歇过午起身,母亲已经走了,留下话说家里事多,过几天再进来。

    况儿从前一句过几年再成婚,一杆子支到了现在。

    绵蛮侯府到现在还没有正经女主人,里里外外自然还是得母亲操持着。

    郭圣通为了这对郭况能说的都说了,可他就是一句我要找个我喜欢的。

    他要是花天酒地,府里美妾成群,说这话郭圣通肯定得骂他。

    可他还真不是。

    行吧,就为了这份痴心她再忍忍吧。

    午后的阳光碎金般地荡漾在窗前,轻纱拂过卷起光芒点点。

    长日漫漫,郭圣通也没有什么别的消遣方式,还是和从前一样倚窗读书。

    忽地宫人来报说宁平长公主来了。

    于是,丢了手中的书,肃了肃衣衫坐下等着。

    须臾间,伯姬便进了殿来。

    自诊出有孕来,每个人见了郭圣通后第一句话都是问孩子好不好。

    伯姬也不意外,“太医令不是嘱咐您多卧床休息吗?嫂嫂可千万别累着,有什么都吩咐底下人干。”

    郭圣通笑:“自当上皇后以来,我就是个甩手掌柜,你又不是不知道?”

    姑嫂见面,自然少不了说起刘秀来。

    说过刘秀,便又自然而然地说到了刘疆三兄弟。

    当母亲的,孩子经是永远说不完的。

    郭圣通好笑地告诉伯姬:“康儿问我母亲我会生弟弟还是妹妹?母亲问他喜欢什么,康儿说什么都行,只要能让他也当哥哥就行。”

    她一面说还一面学了康儿那迷茫的样子,逗的伯姬扑哧也笑了。

    “音儿那时候一心盼着妹妹,生下来果是个女儿,兄妹俩如今好的不行,一次嘴都没拌过。”

    郭圣通羡慕不已,她也想生个女儿。

    可谁知道命里有没有?

    也罢。

    是儿是女都是她的孩子,还能分出个高低来?

    她眼下最关心的还是废后的根本原因。

    前世的她说是因为政治原因,还说今生她也逃不过。

    郭圣通为此设想了许多原因,可又都一一否决了。

    到最后她索性不去想这个了,不知道又如何?

    她渐渐悟出了个道理,在压倒性的力量面前,再精心设计的计谋也是苍白无力的。

    她必须得握住更多的权利。

    彭宠和王梁命都是她救的,自然是往她身后站。

    可更多的人还是选择明哲保身。

    这里面,有一部分人是墙头草,谁强就倒向谁。

    还有一部分,是只负责尽忠职守,谁强都无所谓,总不能牵累他就是。

    而李通和他们都不一样,他选择激流勇退。

    建武六年,李通率军大破汉中的延岑军后,又于西城大败前来驰援的蜀兵援。

    回师至顺阳屯田后,为了避免朝臣构陷,他极其理智地决定要避开刘秀的封赏,以生病为由上书请求辞官引退。

    刘秀不从,到底还是任其为为大司空。

    此后又一再请辞,到了今年更是以养病位由请辞的异常坚决。

    郭圣通知道没法叫李通站在她这边,便始终也没伸出橄榄枝。

    李通退了也好。

    最起码他们一家无论怎么样都有百年富贵。

    而她要是还避免不了废后的命运的话,依着李通和伯姬的人品秉性,总归还是会为她说话的。

    刘疆当了十多年的太子,早被天下人视为未来新君。

    只要给她稍稍喘息的时间,未尝不能翻盘。

    她有时候想想觉得也真是荒唐,她嫁给刘秀到如今有十三年了,却还要这么防着他。

    也不知道这辈子她究竟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会不会走到最后,又发现跟前世一样什么也没落下。

    偶尔夜里睡的迷糊了,她也借着睡意小心翼翼地吐露心声,问他会不会一直待她好?

    他只当她孕期敏感,又计较起纳妃的事了,笑着安慰她说会的会的。

    却不知她还真不担心他会突然宠幸了年轻美人,弄的她和孩子们猛地失势。

    说的实际点,他若真这样反而对她有利。

    皇后和太子变了弱者,朝臣们就该计较怎么维护他们了。

    毕竟他们从来也没想着把太子顶下去。

    恰恰相反的是,他们一直都在拥戴太子,才会想着遏制后戚,以免将来叫太子为难。

    而郭圣通打心底也不相信刘秀会陡然变心。

    他不是那样的人。

    他喜欢她,是真心实意的。

    相伴了这些年后,这点自信她还是有的。

    只是把她和江山放在一起后,她就再没有一点底气了。

    合格的帝王心中都是没有儿女私情的。

    孝武帝难道就对陪了他大半辈子的卫皇后没有半丝信任可言吗?

    绝不是。

    从前武帝每出行,都是把宫务放心交托给卫后。

    有时回来,问都不曾问起,只说卫后贤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