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鸾归桐-第1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圣通的心都被她看化了,忙接了她过来柔声哄道:“卫***后的小卫国怎么了?”

    刘秀说女儿家娇贵,闺名不能宣之于口,带头叫她的封号。

    时日一久,就连郭圣通都被他带了进去,只叫刘鸾卫国。

    刘康很是不解,拽着她的衣袖偷偷问她:“那还给妹妹取名字干什么?”

    郭圣通差点叫他问了个哑口无言。

    刘鸾不哭闹的时候好哄的很,既不像她大哥只专注玩一个玩具,也不像她二哥矫情的听不得一点动静。

    郭圣通柔声细语地哄着她,没一会便又哄睡了她。

    眼看时辰不早了,郭圣通刚想叫青素去打发人去前殿问问,刘秀便回来了。

    他一进殿就问卫国,听说睡了很是懊恼:“都怪那些臣子争执起来没完没了。”

    郭圣通听惯了他的抱怨,也不以为意,上前替他宽衣:“饿了吧?这就传晚膳。”

    她今日这么殷勤伺候,叫他狐疑起来。

    但他并不想说破,让她恼羞成怒了那就该他哄她了。

    用过晚膳后,她还是没说什么,却坐到了书案前写写画画。

    他面上不动声色,心底却着实好奇的不行。

    等着她终于搁了笔朝他走来时,他不等她说话便伸过手去:“摆什么阵法呢?”

    她不语,只笑着递给他。

    他接过一行行读起来。

    他脸上渐渐严肃起来,等着终于读完时忍不住拊掌。

    她问他:“陛下以为可行吗?”

    “当然可行,废弃在那可真是耗费了前人心血。

    这段时间忙着应付躁动不安的匈奴,当真把民生忘在了脑后。

    桐儿这奏章来的及时。”

    她笑:“我这不算干政吧?”

    他也笑:“做件功在千秋的事,又不是争权夺利,谁敢说你干政?”

    她又道:“我想在长秋宫前开片地种点什么,体验一下农人的辛苦,你觉得如何?”

    他:“这段时间听朕说农事说的?”

    她并不否认。

    他想了想,点头笑道:“那可是苦的很,坚持不下来不要硬撑。”

    她握紧了拳头瞪他:“别这么瞧不起人,行吗?”

    于是,隔日长秋宫中便多了全套簇新的农具和两头肌肉健壮的耕牛。

    少府为此特地派了懂农事的黄门来。

    毕竟,天子亲耕也不过是象征性地在地里走一圈。

    地下人都只当皇后是一时兴趣,哪敢真叫她下地耕作?

    黄门来了后,先给郭圣通一一讲解这些农具都是什么用途,而后又亲身示范了一下,最后问她要在哪块耕种?

    不得不说,这是个令郭圣通为难的问题。

    阳春四月,花事正盛,

    哪都是一处风景,她实在是下不了手。

    最后,闭着眼随意指了块地方。

    于是,绿草被翻开,露出褐色土地来。

    耕牛上了犁,人在后赶着牛。

    乍一听来,似乎简单惬意的很。

    但真上了手,没有一盏茶的功夫郭圣通就受不住了。

    她第一次知道四月的太阳能这么有温度,晒的她热汗直流。

    耕牛惯于劳作,又有黄门在旁指引着,并没有什么操作上的难度。

    可真是又晒又累啊。

    耕过宫墙下的树荫时,她真想勒住牛不叫它走了。

    黄门察言观色的功夫很是到位,在旁建议道:“殿下歇会吧,剩下的奴婢来就行了。”

    这个建议真是太有诱惑力了。

    可想到昨天夜里的豪情壮志,她咬了咬牙:“不用了。”

    殿间这一亩三分地,她足足耕到下午才耕完。

    回去洗浴后,累的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卫国被她抛弃了一天,一见着她哭的震天响。

    她心疼的不行,强撑着坐起身来抱过了她。

    卫国见她无精打采的,便也乖觉起来,立时止了哭闹,只用目光谴责着她,把郭圣通弄的哭笑不得。

    刘秀回来后见着殿前的耕地,很是讶异,“朕还当你一时兴起呢。”

    她勉强笑了笑,没有了耀武扬威的心力。

    他又是心疼又是好笑:“现在是不是骨头都要散架了?”

    她诚实地点了点头。

    他揽她入怀,“知道辛苦就行了,明天瞧着宫人们是怎么劳作的就行了。”

    他怕她还要坚持,吓唬她道:“再晒的黑黝黝的,年终不能见祖宗了。”

    女人嘛,还能有不爱美的?

第三百十九章 改进() 
他的话一落音,她果然犹豫起来。

    但她顿了顿,还是摇头:“康儿还知道言出必行呢,更何况,作为**,我也的确太不知人间疾苦了。

    长这么大,我为一蔬一饭弯腰过吗?”

    她窝进刘秀怀里,“晒黑就晒黑吧,多抹些粉就是了,再养一冬天也就回来了。”

    刘秀忍不住笑,“你这哪有真定贵女的样子?倒真和朕这个南阳农夫是绝配了。”

    她闻言讶异地抬起头来,揶揄笑道:“现在不是吗?”

    “是,是,是。”他被她逗的笑的不行。

    既然她不怕晒黑,刘秀也没什么话说了。

    只再三叮嘱她:“不要嫌麻烦,一定得带上厚手套,手要被农具割坏了再得个破伤风,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夫妻年纪相差大一点,带来的最直观后果就是被当作女儿养。

    她从前很受不了这个,但现在年岁渐长却觉得很倍感温馨。

    这时间最难得的疼爱并不是堆给你奇珍异宝,而是始终把你放在心里记挂着你。

    她抿了抿嘴唇,安心睡去。

    她打定了主意要亲力亲为地完成所有的农活,因此翌日起身即便浑身酸痛,也不过叫青素给了擦了遍药油,又按捏了半个时辰便活力满满地起了身。

    可天意弄人,用过早膳后竟下起了雨。

    郭圣通站在窗边目瞪口呆,明明上一刻还万里无云。

    青素打趣:“这是老天爷都心疼我们殿下呢。”

    通农事的黄门也道:“头一天翻了地撒了种子,第二天就下雨,多少农人要羡慕殿下啊。”

    叫他们这么一说,郭圣通觉得于情于理她都没什么好郁闷的了。

    事实上,她惊愕后也的确长舒了一口气。

    种地实在是太累了,她虽说可以咬牙坚持,但也喜欢暂时轻松一下。

    雨越下越大,廊下很快就叫水汽浇湿了大半。

    庭中花木被冲的低下了头去,只有足够葳蕤茂盛的梧桐树尽情伸展着枝叶,任凭雨水冲刷。

    她放下窗,坐到书案前,从笔筒里抽出枝笔来。

    青素见了,忙在砚里倒了清水,取了墨来慢慢研磨。

    郭圣通叫黄门坐:“左右无事,便和我细细地说下农事吧。”

    既为黄门,哪有不想往上爬的?

    若是皇后令他退下,自然也没什么好挣扎的。

    但现下皇后留下了他,要听他说话。

    祝安自是拿出了浑身解数来,他从施肥说到防治病害,一面洋洋洒洒地长篇大论,一面留意着皇后的神色。

    倘若她露出一点不耐烦,那他便会迅速收尾。

    出乎意料的是,皇后始终专注地倾听着,时不时在纸上记些什么,间或问几个问题。

    眼看说的口干舌燥了,皇后还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祝安只得把话题往耕作技术上挪。

    “正所谓息者欲劳,劳者欲息,战国以前多采取休闲制。

    后为顺应生产发展的需要,连作制自然而然地取代了休闲制。

    但若土地贫瘠,是经受不住庄稼的吸肥。

    因此,地力使用过度就会土敝则草木不长,气衰则生物不育,反而降低收获。

    到了武帝时,赵过提出了代田法。

    即一亩地上作三甽三垄,圳垅相间,甽宽深各一尺,垄宽与甽同,甽垄相间。

    第二年以原来的圳为垅,原来的垅为圳,以恢复地力。

    如此这般,故名代田。

    赵过禀于武帝后,被允许在离宫外墙内侧的空地上试水。

    到了年底收获时,较常法耕种的土地每亩增产粟一石。

    武帝闻之欣然,即令向天下推广。

    赵过在此过程中还改良了农具,一并推广开来。

    代田法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谷雨后把种子撒在圳底,不受风吹,可以保墒。

    出苗后,中耕除草,垄土壅苗,可其抗倒伏抗旱。

    入夏后,垅上的土削平,圳垅相齐,使得农作物的根能扎得更深。

    逢着旱天或暴雨天,都不必叫农人担忧。

    翌年沟垄互换,土地得到了轮番利用与休闲,可以保持住地力。

    这样实际上已经是休闲制的复活了。

    代田法因此冲出了三辅地区,在河东、弘农、西北边郡乃至居延等地蔓延开来。

    成帝时,氾胜之又在代田法上做了改进推出区种法。

    区种法是园艺世精耕细作的耕作方法,即把土地划成许多小区,集中使用水肥。”

    祝安说到这里,终于受不住停了下来抿了口水。

    郭圣通的笔锋也跟着停了下来,祝安见她是真感兴趣,不敢耽误,忙又轻声讲解起来。

    “区种法有两种耕作法,一种叫做带状区种法,另外一种叫做方形区种法。

    带状区种法,顾名思义便是将土地划分成若干长条。

    它要求合理密植,等距全苗。

    假设一亩地时标准的长十八丈,宽四丈八尺。

    那么,便将这十八丈横断分作十五町,町与町之间留下一尺五寸宽用来通行,共有十四条道。

    每町阔一丈五寸,长四丈八尺。

    横着町每隔一尺,凿一条宽和深都为一尺的沟,将凿沟掘出来的土壤积在沟间。

    若是种禾黍要种在沟里,顺着沟种两行,行和沟边的距离二点五寸,行距五寸,株距也是五寸。

    一沟可种四十四株,一亩合计得一万五千七百五十株。

    若是种麦,行距两寸,一沟种五行,每行种五十二株,一亩地合种九万三千五百五十株。

    若是种大豆,株距一尺二寸,一行九株,一亩地合种六千四百八十株。

    方形区种法,是培养丰产坑或丰产埯的方法。

    局部深耕细作,增肥灌水,等距全苗,可高额丰产。

    要作方、深各六寸的坎,坎的间距是二尺,一亩地作一千二百八十坎。

    取肥料和坎中土搅和放在坎里,在播种时,每坎浇三升水”

    郭圣通专注地听着,不时在纸上写写画画。

    她听到这里,忽地停住手问道:“那你有没有想过改进区种法?”

    代田法都能被淘汰,区种法又为什么不能?

    祝安愣愣地看着她,一时间忘了答话。

    她笑了笑,引领般地:“完全可以根据不同土壤来采用不同的种植密度,来种植不同的作物。

    同时,还要注意时令节气,重视除草施肥,翻土晒田。

    若是能双季耕作就更好了。

    我瞧你能如数家珍地从古论今,想必也是用了苦心的。

    难道就不想迈出宫门,去大农令手下做事?”

    祝安原以为皇后只是想感受下世间疾苦,万没想道她能提出这么有建设性的意见。

    当下迎着她明亮灼热的眼神,来不急多想便点了头。

    若能建功立业,谁又想虚伪卑鄙卑鄙地活着呢?

    其后数月,祝安白天里尽职尽责地陪着郭圣通在地里劳作,夜间回去后便苦心孤诣地写写算算。

    等到秋天粟成时,祝安递交了张图纸。

    郭圣通听了他战战兢兢的解说后,笑着认可了他。

    回头便把图纸交给了刘秀:“看看,祝安把耕犁做了改进,你看看可不可以?”

    刘秀哦了一声,笑道:“陪太子读书,还读出心得来了?”

    一抬头见郭圣通瞪他,清了清嗓子故作严肃:“行,朕看看,看看先。”

    他很快就看出了关键点:“这是犁箭上做了活动的木楔?”

    郭圣通真是不服不行,祝安拿来后她看了半天也没看出所以然来。

    还是祝安看不过眼讲解后,她才恍然大悟地哦了一声。

    “你怎么看出来的?”

    刘秀把她拉过来,好笑:“你看,装在犁床上的犁铧前端与犁箭交叉,这不就是表面可以上下移动吗?”

    他感慨道:“这样还真不错,可以控制深浅,免得耕着耕着碰着大石头耕不动了,还要叫傻牛把犁都带坏。”

    他唉声叹气的模样,让郭圣通强烈地怀疑他当年使的牛绝对力大无比又憨厚莫名。

    想想他在田间地头跺脚的样子,还真是很有喜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