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上去,巴黎确实是世界上最具种族民族融合性的大都会,貌似地铁中转站内全世界人民步履匆匆地在大邂逅。
据说,有的地方,社会治安尤其不好,比如94省,钱包被抢事件,层出不穷。
而平果就住在93省内的经济宾馆里。
回途中,平涵涵便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诫平果:“老妈,咱晚上千万不能擅自出行,更不能擅自夜游塞纳河了,您看看,刚刚真是吓死人了,好在我老妈厉害,不然呀,真不知道最后会如何收场呢。”
平果也感觉狠狠地被刺痛啦,好好的,就有了这些许的吊诡和荒诞。
好在法国三明治,真是超级好吃,再咗以中国的普洱红茶,母女俩便愉悦地度过了迷茫的夜晚。
平果再度发现,公主这姑娘,比两年前的她,成熟并干练了许多。
该欣慰,还是该心疼呢?一个女孩子的“郁孤台下清江水”般的异国他乡磨砺,孤寂与疼痛滋味必定少不了的吧。
曾经,公主来电哭诉,下课回家途中,被追踪搭讪的小阿飞——阿拉伯小流氓——踹了一脚,一个人跌倒在地的滋味也真是很恐怖的事情。好在,公主立刻爬起来,扭头就跑,跑啊跑,直到发现无人追逐啦,安全了,才觅路回的家。
更小的时候,公主在东京街头,也曾被印度与日本的混血儿男青年跟踪多日,强行搭讪,以至于最后,不得不报警。警察出面,才算真正解决了问题。
苦了这一代,幸福未来人。平果坚定着“放眼世界”之理念。虽然艰辛了,也一定要一直支撑坚守到底不放弃,直到学有所成。
平果希望未来尽情感悟他国的风土人情、国色天香,体味一份人生的曼妙与绝色。
逃离尘世,吾游吾心,青山绿水,大爱无形。
第430章 探访杜拉斯及其情人()
“如果我不是一个作家,会是个寂女。Ww.”
“当我越写,我就越不存在。我不能走出来,我迷失在文里。”
“爱情并不存在,男女之间有的只是激情,在爱情中寻找安逸是绝对不合适的,甚至是可怜的,但我又认为,如果活着没有爱,心中没有爱的位置,没有期待的位置,那是无法想像的。”
“夫妻之间最真实的东西是背叛。”
“如果一个女人一辈子只同一个男人*,那是因为她不喜欢*。”
每当玛格丽特·杜拉斯这些离经叛道的名言时,每当再读杜拉斯那些素简又迷离的时,平果都会暗下决心,等到有一天去了法国,到了巴黎,一定要去探访一下杜拉斯的故居和墓地。
要说平果逛巴黎街道,犹如漫步一个个露天博物馆。
路边建筑,百年以上的,比比皆是。而街角或墙壁上爬墙虎等等碧草、苍苔都像妖娆宫女,可以牵扯出无数骇人听闻的改朝换代。
每一条街街牌,都像一张张文化展馆的标牌,贴些各类显赫的名字。等把巴黎的地名背熟了,也就等于读了本历史教科书。
在巴黎,平果去过了16区的雨果大道、8区的巴尔扎克路、伏尔泰站、狄德罗站……甚至走进小街小巷,也能旁逸斜出,被赫赫有名的人名晃到了眼前一片白光。
比如在爱丽舍宫街对面,有一条小路横在面前,瞥一眼路牌:霍,杜拉斯路。
在蒙帕纳斯公墓。
并不算特别大的园区里,那块著名的刻着“”字母,长满青苔、颜色暗沉的石板墓地,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墓盖,周围摆放了一些盆栽植物,显得清新,生机勃勃。
墓地的样式,和不远处的萨特和波伏娃合葬墓一样,平整寻常,但少了一块墓碑。
在墓盖上,可以寻找到墓地重修的原因——annandrea,1952…2014。
是的,就是这个“扬”,杜拉斯的最后情人。
就是他,在玛格丽特·杜拉斯百岁诞辰过后的三个月,杜拉斯最后一个情人扬·安德烈去世,在杜拉斯逝世18年之后。
同样是在圣日耳曼德佩教堂里举行葬礼,扬·安德烈随后被合葬于杜拉斯的墓穴里,名字就刻在杜拉斯的下面,就像他们两人生前的关系一样:后者的生活完全被前者控制着,却永远也挣脱不开。
这一对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曾经让平果十分地费解又钦佩。
走过圣日耳曼德佩教堂,就在双叟咖啡馆的对面,教堂前的小广场上,终日挤满了喧闹的游客。
平果在双叟咖啡馆感受完毕加索、海明威的气息,就会去关心隔壁圣·贝诺特街5墙上的那块法语牌子,牌子上写着: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于1942—1996曾住在这栋公寓里。
杜拉斯,永远的魅惑。
平果叹口气,告诉平涵涵说:
“知道么?老妈就是爱读她的书,的,她的书,我全部买回家来一遍遍地。当然,我也钦佩她的人生,因为她的人生充满了一种不懈追求爱情、自由与尊严的极致,是一种无法言说的高级精致。
譬如她的代表作《琴声如诉》,将41000字的中篇当成了长篇,前后用23次笔墨来抒写法国的黄昏夕阳。
如泣如诉的钢琴声,声声悦耳,伴随着夕阳西下,诠释着一份不可能的爱情,一种极致、纯净、渴望的男女情感。
展示了一种当代人生活的苦闷、空虚,人与人沟通的苦难,茫然中的默默,没有目标,没有爱情,甚至没有*,危机一触即发的精神神经,如影随形的死亡氛围。
“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之境况,使得爱情,似惟有在死亡中才可得到绝对爱情、疯狂爱情。
而事实上,这种爱情,是永恒不可能的。
绝望爱情,在头脑绝对清晰、冷静的女作家笔下,成绝唱——理性控制下,简洁的文字白描出理性所不理解的种种事理。
痛彻心扉,意境悠长,像变调了的中板,如歌的行板。”
平涵涵凝视着母亲的眼睛,笑说:“好吧,我们去追寻杜拉斯吧!走,探访她的故居去!”
平果知道,杜拉斯十八岁回到了法国之后,除了在父亲故乡呆过之外,基本上只有三个住处,其中在巴黎的,就是在巴黎第六区圣伯努瓦路5。
平果母女俩终于来到了这里。
大门上方嵌有一块纪念牌,是巴黎市政府2011年才安放的,上面写着: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1942年…1996年曾在此楼居住。
四楼左边,木质白色百叶窗紧闭。据说这个见证过无数事件的房间早就不再属于杜拉斯。在她去世后,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出租的这套房被房东要求收了回去。杜拉斯的儿子让·马斯科罗曾想保留,把它变成一个纪念场所,因难度太大而放弃。
圣伯努瓦路短促而细窄,在南面路口和圣日耳曼大街相接,附近有个圣日耳曼-德普雷老教堂,那个三角地带就是巴黎著名的“圣日耳曼-德普雷圈”:花神咖啡,双偶咖啡,大街对面还有老酒馆里普——在20世纪中期,左岸此地,曾是巴黎知识分子的聚会场所。
在她家楼下,街对面有个小餐馆“小圣伯努瓦”,据说是杜拉斯最爱的餐馆。家常味道,百年老店,墙上写着开业于1901年。餐馆里挂了各种老照片,当然也有杜拉斯的,不过现在侍应生都是在她去世后,才进店的。
1943年,就在这个房间,名叫玛格丽特·多纳迪厄从法国海外领地“印度支那”回到巴黎读完法学院的女孩终于发表了第一部《厚颜无耻的人》。她在封页署下一个笔名,从此,成“玛格丽特·杜拉斯”。
“杜拉斯”,是她父亲的家乡洛特-加龙省一个小镇的名字。
父亲去世后,她随母亲及两个哥哥曾回杜拉斯住过两年。据说那个名叫普拉提耶的旧庄园,当时还是她父亲的产业。
在《厚颜无耻的人》里,她以女主人公莫德的视角反复描摹了庄园周围的风物,还有那趟途经波尔多的小火车。
青春期的杜拉斯十分漂亮,就像她在大学时一样,是朋友圈里的磁石。
在圣伯努瓦5四楼的这个窗栏前,她留下许多照片,都是那时还未“备受摧残”的面容,是一副迷倒人的眼睛、脸蛋和腰身。
从1942年到1996年,一直和这个房间同在的只有杜拉斯一个人,但在生命最后两年,杜拉斯又彻底回到圣伯努瓦路5这个最初的居所,写作的起点。
杜拉斯就坐在四楼窗前,扬·安德烈亚记下她说的每一句话。她说:“我是野蛮而绝望的作家。”
是的,杜拉斯就是这样,野性十足地将诚挚而真实的人生考量化为一种宣泄,以清丽、寂寞又妖冶的文字表达出来。
步入咖啡馆内,要了一杯原味咖啡,平涵涵就说:
“老妈,我来讲解一下杜拉斯的另外二个居所吧,因为我们没有时间去寻觅的,但我知道老妈的乐趣所在,事先也有备课哦。
诺弗勒堡。是杜拉斯最孤独时的写作地。
诺弗勒堡属于巴黎大区伊夫林省,是只有一条主马路的小城。开车出巴黎,走a12公路凡尔赛方向,一路花树和油菜花田就可以抵达,等将来,我有了自己的汽车时,我一定带您去参观。
据说,在路口有两个大屋,左边即是。邻居们白天从来没见她在这条街上散步过,倒是深夜有时会看到她出来。
杜拉斯这间靠自己稿费购置的物产,约有400平方米。在这片街区,显得最老旧,最初是当地农庄,带有一个上百年的池塘。大屋有一面正对通向巴黎的那条主路,密植的藤蔓——常青藤和葡萄树干攀附了每一扇门窗,虽当路口,因了这些藤蔓,老屋仍显得沉静而隐秘,和外面世界有了布景一般的隔绝感。
据说,杜拉斯在走进大门的第一秒钟,就决定买下它,并支付了现金。
‘这所房子是孤独之所,但它前面有一条街,一个广场,一个很老的水塘和村里的学校。池塘结冰时,孩子们来溜冰,于是我无法工作。这些孩子,我随他们去。’杜拉斯在书中曾经这样写道。
“我终于有所房子可以躲起来写书了。”
“它抚慰我童年时的一切痛苦。我购买它时,立刻知道这对我是件的事,有决定意义的事。对我自己和孩子而言,这是我生平第一次。”
杜拉斯悉心照管着这所抚慰她的屋子。她甚至连摆放的鲜花,也从不丢弃,就让它们永远干枯在花瓶里。
很多年里,她都对这栋屋保有爱人一般的好奇,她总想知道关于“前任”的一切,比如,从前这里有没有住过像她一样的作家。
老妈,是不是很有趣?”
平果说:“太有趣了,。”
平涵涵接着说:“这第三个居所嘛,就是在特鲁维尔的。称为黑岩公寓。
‘扬·安德烈亚这个名字,就是在特鲁维尔开始出现在大家面前的,从此无法,也难以忘却。’
这是杜拉斯《80年夏》出版时,她在扉页上题写:献给扬·安德烈亚。
那个年轻恋人,作为杜拉斯的第三个,从此在特鲁维尔被这段杜拉斯暮年之恋填满了。
据说,要去这里,需要离开巴黎4小时后,临近大西洋海岸线时,即可驶进诺曼底这个海滨小城。
隔着图尔克河,对岸的赌城多维尔夜晚总是灯火辉煌,巴黎名流大都将度假屋安在那一边。
相形之下,特鲁维尔虽然也有赌场,城市的调子却老旧了许多。市政大厅周围是城市中心,有一条傍海的长街,几家老牌餐厅、咖啡馆和一个海鲜市场。再往前,就见到了平整、宽阔的特鲁维尔海滩。
杜拉斯入住黑岩公寓后,酗酒、孤寂、焦躁、不安,直到最后情人扬的出现。
曾经,这里是黑岩旅馆,就在海滩东北角的陡坡半腰,经数十级宽大台阶和海滩相连。据说现在台阶旁边,已被立了牌,命名“杜拉斯之梯”。
当时,杜拉斯也是用稿费买下2楼最右侧一个临海的大套间,透过窗户,可以看到‘无边无际的大海和无边无际的沙滩’,‘在不断变化的光线中走来走去的人’。
那时候的杜拉斯基本上都是待在诺弗勒堡那座大屋里写作,夏季才来海滨度假兼写作,但在1980年夏天后,她来特鲁维尔时日渐多,铺开了那段暮年之恋,杜拉斯称之为‘可怕而崇高的爱情’。
1981年,杜拉斯开始在黑岩公寓的大厅里,拍摄《大西洋人》,这次她用了扬做主角。
但,事实上,影片在银幕上播放时,总是一片漆黑,只有个声音在指挥着扬“扮演”的男人。
缓缓地描述男人的缓慢变化,讲述不久前也是在这里发生的事情:人物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