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养娃日常-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白居定位子,可不容易!”

    “有劳大哥了。”彭瑾坐定之后,笑道,“我也是临时起意。早知道,就早些和大哥说定了。”

    “那也不怕。”周淑仪垂首逗弄着好奇地瞪大眼睛打量四周的暖暖,笑道,“太白居还要多多仰仗咱们家,不论是茶叶还是茶艺。临时腾出来一个位子给咱们,也不算是为难他们。”

    说到茶艺,周淑仪又抬头笑道:“对了,上次你回家时泡茶,手法简单易学,茶味醇厚清雅,父亲他们都喜欢极了,私下里还商讨说,要将这新式的泡茶方法,记录在太熙茶经里呢!”

    彭瑾连声说着“不敢”,心里却在想,这都是沾了老祖宗的光啊!她会的,那可是几千年来沉淀积累的智慧。

    两人谈论这个话题的时候,并不知道,将来在太熙茶经的编纂者里,会印上彭瑾的名字,一门两代三人,共同完成了这部茶经巨著,传耀千古。

    姑嫂俩一路说着话,倒也不觉得寂寞。

    等到马车停下来,彭槐在外头禀报道:“大奶奶,姑奶奶,太白居到了。”

    彭瑾和周淑仪便踩着垫脚凳,在丫鬟的搀扶下,顺次下了马车。

    抬头一看,一栋三层的小楼矗立在眼前,门楣上挂着一块匾额,写着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太白居,端的是翩若惊鸿,矫若游龙!

    彭瑾原本以为太白居是一家酒楼,因为李白“斗酒诗百篇”,历史上的李白可是个嗜酒如命,最终也因醉酒捞月而浪漫地离开俗世的谪仙人!

    可进去之后,彭瑾才知道这是一家地地道道的茶楼!

    清雅的丝竹声绕梁不绝,茶香余韵飘散到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个进入太白居的客人,都忍不住深吸一口气,赞一声“好茶,好茶楼”!

    周淑仪见彭瑾一脸惊愕,小声解释道:“你大哥第一次带我来的时候,我也吃了一惊呢!后来听你大哥解释才知道,太白居放言说,酒醉人易,茶醉人难,他们要做的,就是茶到极致而醉人!不然,为什么会主动交好咱们家,出让便利?”

    这整个大齐朝,要论“茶蕴”深厚,除了皇宫大内,就是彭家了。

    皇宫大内不容易搭上线,彭家这样的贵人,太白居自然更要牢牢地抓住了。

    只是临时腾一间地势好的包厢而已,又不是什么天大的难事,他们乐于奉送这个人情。

    周淑仪和彭瑾一进门,便有小二相引,一路恭敬地将她们引至三楼临街的包厢苍山洱海。

    彭瑜早从窗口看到了彭瑾和周淑仪下了马车,一早就等在包厢门口了。

    “大哥!”彭瑾欢快地招呼道。

    彭瑜也笑着走了过来,伸手道:“暖暖也来啦!快让舅舅抱抱!”

    一行人便说说笑笑地进了包间。

    “来二两老君眉,几样可口的点心。”彭瑜吩咐小二。

    茶里行家,是不需要茶博士班门弄斧的。

    小二了解彭瑜的习惯,当即笑着应声下去安排了。

    “你们难得出来一趟,眼下离着进士游街还有一顿时间,咱们不妨喝喝茶,吃吃点心,闲聊几句,就当是出来散心了!”彭瑜笑道。

    彭瑾和周淑仪自然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第267章 状元() 
平静的街市突然热闹起来,车马喧腾,人声鼎沸,夹杂着远处的烟花爆竹的爆裂声,喧天的锣鼓声。

    彭瑜立刻站起,一边走向窗边,一边激动地说道:“肯定是长安左门那里放榜了!金殿传胪已过,名次已定,接着就是进士游街了!”

    彭瑜对众人笑道:“不如,我们暂且不去打探皇榜的消息,来猜猜看,叔彦会第几个出现。”

    进士游街,向来是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为一甲进士及第,依次是状元、榜眼、探花;第二梯队是二甲进士出身,从殿试第四名至第一百二十名,由头名传胪领队;第三梯队在最末,为同进士,从殿试第一百二十一名直到到最后。

    但是,但凡抱负远大的,都宁愿落榜,也不愿意被赐予同进士出身——

    “如夫人”对“同进士”;

    “如夫人洗脚”对“同进士出身”;

    “替如夫人洗脚”对“赐同进士出身”。

    从这个三个满是戏谑的对联,就可以窥见一二。

    如夫人就是妾室,连主人都算不上的高等婢仆罢了,拿它比同进士,不是轻蔑是什么。

    周淑仪站到窗前,看着底下已然热闹起来的街市,笑道:“最好,自然是簪花枝叶皆银,饰以翠羽,其牌用银抹金,第一个出现!正好凑齐三元及第,也是一段佳话!”

    簪花枝叶皆银,饰以翠羽,其牌用银抹金,这是状元公所独享的;而进士游街,一向是由状元领头,所以也称“状元游街”。

    彭瑜点点头,回头笑问一直默不作声地立在他们身后的彭瑾:“玉娘,你觉得呢?”

    彭瑾抱着暖暖的手臂不由地紧了紧,抿了抿唇,笑道:“不负他平生才学、胸中志向就好!”

    哪怕是赐同进士出身呢,只要刘识不消沉颓废,能够继续激流勇进,得偿所愿就好。

    彭瑜笑着摇摇头,没有说话。

    周淑仪倒是抿唇打趣道:“你们可真是夫唱妇随,恩爱极了!”

    说到底,彭瑾还是怕给刘识压力。

    可即便是彭瑾不给刘识压力,难道刘识就不会为了她们娘俩而努力了吗?

    这样互相体贴恩爱,真是羡煞旁人。

    彭瑜瞥见周淑仪眉梢眼角满满的羡慕,轻笑着摇了摇头,伸手悄悄地捏了捏周淑仪的指尖。

    周淑仪展颜一笑,此刻心里只有满满的幸福,哪里还有一丁点的羡慕眼热。

    要论恩爱幸福周淑仪自认为她和彭瑜,并不输给彭瑾和刘识!

    热闹喧天的锣鼓声逐渐接近,窗下的街市变得热闹非凡,五城兵马司的人用长棍首尾相接起来,努力地往道路两边排开,累得额上直冒汗,这才勉强挡住朝前涌动、热情围观的百姓。

    彭瑾觉得那越来越清晰的鼓点,似乎是敲打在她的心上一般,一下一下,重重的,让她四肢发麻,几乎站立不稳。

    怕自己太过于紧张,不小心伤到了怀里的暖暖,彭瑾忙将暖暖交给身旁的云雾抱着,她自己则深吸几口气,定了定心神,迈步朝窗前走去,双腿却犹如灌铅一般,一步一步,格外地沉重;又似乎是精疲力竭,轻飘飘的直想打转儿。

    当街角露出第一匹神骏非凡的高头大马时,街市上的百姓爆发了喧天的欢呼,人声鼎沸,直上九霄。

    彭瑾却觉得四周似乎格外寂静,所有人的动作都被定格。

    她紧紧地盯住街角,看那马身露出,然后见到了她心心念念牵挂着的人,正身姿如松地端坐其上,脸上带着和煦持重的微笑,拱手向两旁热情围观的百姓致意。

    所有的静止都在瞬间被打破,热闹欢呼、人头攒动的场景重新涌动在彭瑾的眼前。

    彭瑾被这喧天的热闹所感染,忍不住嘴角上扬,眉眼弯弯。

    “头名状元!”彭瑜和周淑仪几乎同时惊呼一声。

    虽然这是大家的愿望,也是根据事理的猜测,不过,当事实出现在面前时,他们还是忍不住惊喜欢呼。

    在这喧天的热闹之中,一阵整齐的恭贺显得格外清晰:

    “太白楼恭祝刘识相公高中状元!”

    “太白楼恭祝刘识相公高中状元!”

    “太白楼恭祝刘识相公高中状元!”

    整整齐齐,声如洪钟地喊了三遍才停歇。

    声音如此整齐划一,响声震天,明显是经过训练,有人刻意指挥的。

    果然,不论是游街的进士们,还是围观的群众们都被这一恭祝给吸引住了,纷纷转过头去。

    彭瑾和刘识的目光在空中相遇,胶着痴缠,各自眼中除了对方,就再也没有其他。

    “幸好我早有准备!”一旁的彭瑜得意洋洋,自我表功,“若不是我提前跟掌柜的安排了一声,这人山人海、人声鼎沸的,即使玉娘你看得到叔彦,叔彦他也未必能够看得到你啊!那咱们岂不是白来这一遭了!”

    快要从太白楼过去之前,刘识展颜一笑,朝楼上拱手。

    众人都以为他是在感谢太白楼的恭贺,殊不知他眼中心里,都只有那一抹浅浅微笑、倚窗而立、默默相伴的倩影。

    进士游街的队伍很快从太白楼走过,渐行渐远。

    “咱们得赶紧回去了!”彭瑜笑道,“要不然状元公到了家,却冷冷清清的没有一个人出来迎接,那可就闹大笑话了!”

    彭瑜这话不过是玩笑。

    因为早知道刘识必然会得中进士,只是名次暂且未定,所以彭瑾一早就安排了下去,该怎么根据名次,按照不同的规格来迎接新任进士。

    不过,有彭瑾亲自相迎接,意义到底是不一样的!

    一行人便立即下了太白楼,乘上马车,抄僻静的小路直奔灯笼巷。

    等彭瑾一行人到了家,将一切都准备就绪,刘识也骑着高头大马,一路吹吹打打,喜气洋洋地回来了。

    灯笼巷里的邻居,纷纷站到自家门外,迎候刘识,向他拱手道贺。

    刘识一一谢过,迫不及待地策马直奔自家门前,在响彻云霄的爆仗声中,谢过彭瑜和周淑仪,含笑牵过彭瑾的手。

    至于暖暖,彭瑾怕她还小,再被爆仗声给惊吓到了,就让乳母抱着她避到了暖阁里。(。)

第268章 抉择() 
一行人说说笑笑,进了院门,在前厅分长幼主宾坐定。

    周淑仪笑着向刘识恭贺道:“恭喜恭喜!三元及第,大齐朝建国以来,也就出了那么一两个人,而且全都出自于诗书传家的顶级世家!勋贵子弟三元及第,妹夫你可是第一人!”

    嫡长子承袭爵位,其他的勋贵子弟要么走荫封谋个一官半职,要么入行伍博取军功,也有一些像刘识一样走科举仕途的。

    可是从来没有一个人取得过三元及第的辉煌!

    “状元是要授翰林院修撰的。”周淑仪笑道,“等你在翰林院熬几年,有了资历,入六部,拜尚书,下一步,就是官拜内阁,高居一品了!”

    彭瑜也笑了,周淑仪说的没错,只要刘识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做出一番业绩来,官拜内阁只是迟早的事。

    可是,刘识却双眸一垂,顿了顿,扔下一个惊天响雷:“今日于金銮殿上,我已经当众辞去了翰林院修撰一职,请求外放,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圣上,也同意了的。”

    事实上,太熙帝不但同意了,而且还对刘识此举十分赞赏,当众称赞刘识是国之栋梁,表示对刘识的未来很是期待。

    虽然当场有不少人暗自嘲笑刘识太傻——谁不知道非翰林不如内阁,偏偏刘识这个傻缺好不容易中了状元,将这么好的机会白白地浪费掉,真是可惜!

    但是,他们也眼热刘识赢得圣心,从此就在太熙帝面前记下了名号!

    彭瑜等人顿时都被刘识这一记闷雷给打懵了。

    好半晌,还是彭瑾率先回过神来,笑道:“无论怎样都好,留在京中做翰林院修撰,或是外放做官,只要不辜负你平生所学、胸中志向就好。”

    刘识虽然很少和她直言理想什么的,不过通过日常接触,彭瑾看得出来,刘识是一个胸中有大抱负的人——不为高官厚禄,只求问心无愧,为国为民谋福祉,不虚度这一生。

    一辈子的在京城做官,不了解百姓疾苦,还谈何为国为民!

    现在想想以前刘识和她说过的许多话,彭瑾才发觉其实刘识早有此心,只是她当时没有听懂他话里的暗示罢了。

    譬如,刘识邀请她遍访名山大川,赏遍风俗人情;

    譬如,刘识指点时政,偶尔会说出若他为官当地,会怎么怎么做;

    譬如,刘识坚持以干股的形式购置私产,想要借以了解民生疾苦;

    太多太多了。

    彭瑾的话唤醒了众人。

    刘识握住彭瑾的手,又感激又欣慰又骄傲地笑了。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彭瑜摇摇头,走上前去,拍拍刘识的肩,赞叹道:“初生牛犊不怕虎,勇气可嘉!希望,将来你能够不负你今日的抉择!”

    每个人的路都不同,说不定,刘识另辟蹊径,一样能走出一条通天大道!

    就比如他和父亲,不爱名利富贵,偏偏要在山野间做个自由闲散的茶农。

    一切都是遵心而行罢了!

    唯有如此,才能不论显达落魄,都此生无憾!

    周淑仪虽然觉得可惜,但是既然刘识都已经做了决定,那她自然也只有祝福的道理。

    “说不准,哪天咱们还会到妹夫的任上考察茶园呢!到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