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明华常年在外讨生活,赚钱养家糊口,妻儿都在老家,一家人难得团聚,此次一去又是三年,大家都不想再继续过着相隔天涯、鸿雁传书的两地生活了,再加上张驹已经启蒙,学业很重要,大家便一起随同张明华到任上。
在此之前,大家都和张明华的家眷没有过任何的接触,彼此之间都十分陌生,但是一路行来,见黄氏为人善良,张驹沉稳大方,张骊文静温柔,大家是打心眼儿里喜欢他们,所以相处得十分融洽。
回京后的暖暖难得有朋友一块玩耍,虽然张驹和张骊都比她大了许多,但她却依旧很高兴,每天缠着他们“哥哥姐姐”的叫个不停,那亲昵的模样,就连一双弟弟看了都要吃醋了。
刘湛和刘澈已经快要满周岁了,两个人长得是一模一样,就连性子也一样地沉静少语,总是在一旁静静的,比起暖暖的活泼开朗、上蹿下跳来,他们更像是女孩子。
彭瑾有时候都会忍不住想,是不是三个孩子投生的时候一不小心弄错了性别,然而又觉得这样很好,女孩子最终是要嫁到别人家里的,强悍一些也省得将来被婆家人轻视欺负,而男孩子性格沉静一些也能少闯一些祸端。
一路顺风顺水,等到春花落尽,绿树成荫,船只终于顺利抵达了离泉州最近的湾仔码头。
早有得到消息的当地官员前来迎接。
接风洗尘之后,刘识一行人在当地休整一晚之后,就继续赶路,换乘马车前往泉州府。
泉州府离着海岸线不到两日的旅程,刘识一行人多,又多妇孺,走得又慢一些,等到第二天日落之后,赶在城门关闭之前进了城。
不同于上次去红河县时错开了迎候的吴忠等人,这一次州府的属官一齐在城门等候,顺利地将刘识迎进了衙门。
比起上次去红河县任职时因为初出茅庐而被人轻慢,此时的刘识早已凭借自己出色的政绩获得一片认可和赞许,或许未必每个泉州府的属官都真心地信服于他,但是至少不会再有吴忠那样轻慢并且妄图取代他的人了。
前院的事彭瑾的插不上话,便带着一众女眷去了后院,收拾行李,安排住宿。
彭瑾到了那里才发现,虽然府衙后院很宽阔,但房子却只有一进四合院,他想着张明华拖家带口的和大家一起挤在未必方便,便打算明天一早就如请工匠过来,在空地上另外加盖一层小院,供张明华一家居住。
至于其他人,则仍旧按照先前的住宿的安排。
彭瑾安排完毕,又吩咐大家将各自的行李先收拾安置妥当,等明天再仔细收拾,然后便去了厨房,吩咐下去准备晚饭。
刘识和张明华是不回来吃的,当地官员早就给他们准备好了酒席,要为他们接风洗尘。
这位新来的知府大人,可是出身于开国勋贵之家,娶的又是深得帝心的彭大学士之女,初次做官就政绩斐然,深得民心,不论从哪一点看都不容小觑。他们自然得好好地敬着。
刘识和张明华应酬着,既不过分亲近,也不显得疏远,初来乍到,很多情况他们都还没有摸清楚,自然得小心谨慎。
留在府衙后院的彭瑾等人就轻松多了,大家三三两两的各自围坐在一起,吃着简单又爽口暖胃的面汤、富有泉州特怕的菜式,自在又舒适。
刘湛和刘澈两个也乖巧地坐在桌边,等着彭瑾喂食面汤。
彭瑾本来是打算让他们自己吃的,弄脏了也无所谓,男孩子嘛,可不能那么娇气。
可谁知道刘湛和刘澈两个人宁可饿着,也不伸手去拿筷子,面上全是倔强坚持。(。)
第426章 面子()
天才壹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彭瑾见状微微生气,觉得刘湛和刘澈两个孩子真是娇气,一点都没有男孩子的大气,吃个饭都不愿意自己动手锻炼,这怎么能行!
潜意识里,彭瑾还觉得刘湛和刘澈今番不听话,让她在黄氏一家三口面前折了面子,心中有些微恼怒。
碍于有黄氏等人在面前,彭瑾不好当场发作,但是等黄氏母子三人吃完饭离开之后,彭瑾立即将刘湛和刘澈叫到身边来,竭力耐心平静地教育他们道:“你们两个都那么大了,可以学着自己吃饭了,别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能连一点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
彭瑾因为有点生气,说起话来面容较平时沉肃不少,一时间也没有顾虑到刘湛和刘澈两个才一岁余的孩子听不听得懂这话。
刘湛和刘澈兄弟俩人闻言只是看着彭瑾不说话,表情上却看得出他们两人不但听懂了,并且对于彭瑾的指责略有不满,一模一样的小脸儿严肃一片,委屈得不行。
彭瑾见状更是生气,觉得两个孩子真是不服管教,也不知道什么叫“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正要张口继续教训他们,暖暖姐在一旁忙开口道:“娘亲不要生气,弟弟们不是发懒不想自己吃饭,而是有黄阿姨他们一家在,弟弟们怕自己吃饭会弄得很邋遢不堪,不好意思,这才要人喂的。”
已经将近四岁的暖暖,已经能够口齿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心思了,事关两个弟弟的名誉,她急于为刘湛和刘澈辩护,一说就是一大串子。
彭瑾闻言不以为然,觉得才一岁多的孩子知道不知道什么面子不面子的,而且就算是如此,刘湛和刘澈两个孩子为了在外人面前保持整洁就不自己吃饭,而是坚决让别人喂食以保全面子,这种行为就是不对的。
然而彭瑾又一想,刘湛和刘澈平时虽然不大爱说话,但懂事却很早,暖暖说的也未必没有这种可能。
都是因为她觉得刘湛和刘澈先前拒绝自己吃饭,让她在黄氏一家三口面前丢了面子,这才失去了平日的冷静,言语之间颇多苛责,少了往日的耐心和循循善诱。
这大概是古今天下父母的通病吧,哪怕是极力地告诫自己不要将孩子当做博取面子的工具,却还总是忍不住下意识地这也想。
想到这里,彭瑾放缓了脸色,低声问道:“是这样的吗?”
刘湛和刘澈两个孩子相视一眼,顿了顿,连忙齐齐点头,却依旧没有说一句话来为自己辩解。
彭瑾看了甚是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怎么想让这两个小的说句话就这么难呢,想想暖暖小时候那叽叽喳喳的模样
果然是女人话多,三人就能唱一台大戏么
彭瑾在心中哀叹一声,看着面前的两个孩子一副委屈又诚惶诚恐的模样,不由心疼起来,表情更加温和了,耐心教育道:“你们还小,还不会自己吃饭,就是把衣服弄脏一点,黄阿姨他们不会说什么的。黄阿姨他们也是打小时候过来的,也是从不会自己吃饭慢慢地学会自己吃饭,这没有什么丢人的。但如果你们因为怕弄脏了衣服,丢了面子,就不自己学着吃饭了,这才是应该批评的。”
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这样不犯错的方法,实在是要不得!要是孩子们从小就有这种念头,那估计他们将来也不会什么大的作为。
彭瑾不要求孩子们一定要飞黄腾达
你丈夫刘福似懂非懂。但都点了点头。面色郑重。
彭锦见了他们这个样子,反而觉得好笑,不禁笑出声来。。
一旁的奶奶见母亲和弟弟终于,和好如初了。松了一口气,嘴角的微笑不住的上扬。
稍晚些时候,刘师回来了,彭婧将这件事告诉了他。末了感慨的,都说孩子还小,可你瞧,才一岁多的孩子就知道面子了。所以呀,才说,对孩子的教育要从小事抓起。三岁看到三岁了。那三岁时的歌星,还都不是小时候养成的。别看这两个孩子小,但也不是,还很安静,但是鬼主意可多了。
你要是笑着点头应道,这样有什么不好,总比有人不分场合,不顾大局的要好找多了。
(待修)
彭锦见了他们这个样子,反而觉得好笑,不禁笑出声来。。
一旁的奶奶见母亲和弟弟终于,和好如初了。松了一口气,嘴角的微笑不住的上扬。
稍晚些时候,刘师回来了,彭婧将这件事告诉了他。末了感慨的,都说孩子还小,可你瞧,才一岁多的孩子就知道面子了。所以呀,才说,对孩子的教育要从小事抓起。三岁看到三岁了。那三岁时的歌星,还都不是小时候养成的。别看这两个孩子小,但也不是,还很安静,但是鬼主意可多了。
你要是笑着点头应道,这样有什么不好,总比有人不分场合,不顾大局的要好找多了。
彭锦见了他们这个样子,反而觉得好笑,不禁笑出声来。。
一旁的奶奶见母亲和弟弟终于,和好如初了。松了一口气,嘴角的微笑不住的上扬。
稍晚些时候,刘师回来了,彭婧将这件事告诉了他。末了感慨的,都说孩子还小,可你瞧,才一岁多的孩子就知道面子了。所以呀,才说,对孩子的教育要从小事抓起。三岁看到三岁了。那三岁时的歌星,还都不是小时候养成的。别看这两个孩子小,但也不是,还很安静,但是鬼主意可多了。
你要是笑着点头应道,这样有什么不好,总比有人不分场合,不顾大局的要好找多了。
彭锦见了他们这个样子,反而觉得好笑,不禁笑出声来。。
一旁的奶奶见母亲和弟弟终于,和好如初了。松了一口气,嘴角的微笑不住的上扬。
稍晚些时候,刘师回来了,彭婧将这件事告诉了他。末了感慨的,都说孩子还小,可你瞧,才一岁多的孩子就知道(。)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427章 来袭()
话是这么说不假,但是刘识这么说难道真的没有一点“自家孩子怎么看都是好的”意思在吗
彭瑾无语,对于孩子们,刘识这个父亲常常表现得比她这个做母亲的还要疼爱,倒是显得她不够慈母了,但是偏偏孩子对于刘识要比对她敬畏多了,这难道就是父亲的尊严吗
还真是让她心中有些挫败。
不过,当看到刘湛个刘澈两个孩子再吃饭时,只有没有外人再就努力自己动手的模样,彭瑾心中的挫败瞬间都不见了。
比起暖暖的调皮捣蛋,刘湛和刘澈两个乖巧得简直不像是才一岁多的孩子。
不过作为父母,刘识和彭瑾对比还是很欣慰的,谁不希望自家的孩子聪明伶俐又乖巧懂事呢!
上任近半个月的某一天,刘识向彭瑾感慨道:“这次的境遇和上次去红河县任职相比起,简直是天壤之别。衙门里的各个部门配合良好,各位属官都听从指挥调度,我这个知府做起来倒是当初那个知县还要容易许多。”
彭瑾这段时间都忙着照顾三个因为初到异地而水土不服的孩子,忙着安顿后宅,忙着帮助张明华一家建筑房子,忙着抽空和官太太们攀交情以做好刘识的贤内助,分身乏术,倒是甚少向刘识打听前头的事。
当然,除了忙,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彭瑾怕刘识在前头处理政务遇阻,本就不好意思向她言说,她若是问起的话,再让刘识有了格外的压力。
所以彭瑾就一直按捺不提。
现在听刘识这么说,彭瑾惊讶问道:“哦,这是怎么回事?”
一个新官员到某地赴任,必然会与当地的乡绅士宦,尤其是衙门中的属官有各种各样的摩擦,双方都要磨合许久才能互相适应,以至于配合默契,刘识这样的情况,顺利得让人讶异。
刘识叹息一声道:“虽然大家碍于我刚到任,什么都没有说,但是据我猜测,这或许是因为最近一段时期倭寇上岸侵扰频仍,不将他们彻底击退稳定州境,大家就腾不出手来处理相互之间的这些小摩擦吧。”
两害相逢权其轻,倭寇侵扰的危害可比相互之间的那些小摩擦大多了!
说到这里,刘识眉头微皱,声音变得清冷起来,“这些倭寇,犯我边境,扰我人民,实在是可恶!若是不将他们彻底震慑,驱逐出境,我定不罢休!”
彭瑾听着刘识这话,又想起当初刚去红河县任职时,刘识愤怒于观音山贼匪的凶残暴戾,立志要将贼人彻底清剿荡平,还百姓一片朗朗乾坤的事。
彭瑾原以为随着观音山贼人的落网,这种打打杀杀的危险能够暂时告一段落了,没想到,这刚到泉州府,又遇上了这样的事
果然是天降降大任于斯人吗
眼前的刘识眉目沉肃,端庄威严,一副不容人在他面前造次的模样。
做了三年知县的刘识,渐渐地褪去了初入官场时的青涩,人也变得越发地沉着稳重了,彭瑾看着这样的刘识,莫名就觉得心安,似乎同刘识在一起就没有什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