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刘识一行人远远地离开了,队伍的末梢都消失在了视野,彭瑾这才和约瑟芬夫人带着孩子们转身回了城。
好在不论是约瑟芬夫人还是彭瑾,都已经有过和丈夫短暂分别的经验了,此次再别,虽是伤感,倒也不觉得难以忍耐。
彭瑾甚至还劝慰孩子们:“别伤心,你们父亲很快就又会回来了的!你们忘了吗,在泉州他离开了差不多一整年呢!这一次他一定会比那一次更早回来呢!”
暖暖和刘湛刘澈极为不舍地点点头,勉强接受了彭瑾的劝慰。
不管怎么说,刘识和约瑟芬先生此次离开都是身受皇命,是人人都渴求的帝王的恩宠和荣耀,这样想来,离别的伤感似乎也减淡了一些。
没过几天,彭瑾接到了汪其真的夫人陈氏派人送来的帖子,说是邀请彭瑾带着孩子们于三月三日一起霸陵踏春。
陈氏娘家世代官宦,如今父亲陈申任文华殿大学士,极得太熙帝的倚重,一应朝中的大小事务,均会认真听取他的意见。
按理说,像陈申这样的帝王的心腹重臣,太熙帝是不会同意他和后妃娘家有姻亲关系的,以杜绝后妃、外戚联合干政的可能性。
更何况汪氏本就是他宠爱的妃子,得圣眷颇多,更应该注意防范其娘家的势力进一步扩张,免得将来尾大不掉,在收拾起来就困难了。
但是架不住陈申一再的恳求啊。
陈申早年侍奉刚刚即位的太熙帝,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深得太熙帝的信任和器重。
更难得的是,陈申品性纯善坚贞,一再拒绝了太熙帝提拔陈氏后代子孙的好意,坚决让陈氏子弟凭借自己的本事在朝堂立足。
陈申这一辈子,多是在婉拒太熙帝提拔陈氏子弟的提拔任用,也就求过太熙帝这一件事,那就是将他极为宠爱的幼女陈氏末娘嫁给宠妃汪贤妃的娘家族弟汪其真。
当然,男女婚嫁本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并不需要都想皇帝禀报。但是碍于汪陈两家身份的特殊性,陈申还是事先先请教了太熙帝的意思。
太熙帝为人心思缜密,回头仔细一查,这才发现汪贤妃对于这件事根本就毫不知情,这只是汪其真和陈氏末娘两个人之间小儿女的情思罢了。
而陈申之所以特来请命,不过是尊重他这个皇帝的意思罢了。
太熙帝龙心大悦,干脆直接下旨赐婚,做全了陈申和汪贤妃的面子。
彭瑾看着邀请的帖子,想到汪其真和陈氏末娘之间的那些有趣的往事,就忍不住扬唇想要微笑。
这些事情,当然都是刘识告诉她的。
汪其真和刘识两个人关系极为融洽,相互之间也甚少有秘密,坦诚相交,都是一对赤诚君子。
可是,三月三正是她的生日呢,到底要不要去呢?
陈氏赶在这个时候邀请她,可见是并不知道三月三正是她的生辰这件事,万一到时候孩子们要是说漏了,会不会让陈氏觉得不好意思,或是还要费心给她备礼呢。
彭瑾正在思索着呢,突然听到院子里响起的暖暖的爽朗欢快的笑声,还有刘湛和刘澈两兄弟的拍手叫好:
“姐姐好厉害!爬树比安伯伯还要快!”
安老大当然不会输给暖暖,不过是故意让着她罢了,要不然三两下借力腾跳,他就能跳到树冠上去了,暖暖还有什么赢面。
彭瑾不由地好笑。
这笑容刚扬起一半,彭瑾立刻就下定了决心——赴约。
暖暖这样男孩子的脾性长下去可不行!她如今已经八岁了,再过两年,都可以提前相看了,是时候学习这些交际应酬了。
既然已经决定赴约,彭瑾便扬声将孩子们都喊了进来。
他们已经不小了,想不想去都已经有了自己的意愿,也有了自己的辨别事物的能力,彭瑾不愿意一味地强逼他们。
ps:新年的第一天即将逝去,亲亲有没有美好的回忆呀譬如,吃好吃的!哈哈,这就是吃货的世界!
第540章 应邀()
暖暖一向开朗外向,对于踏春这样的活动自然是举双手赞成,还兴致勃勃地向彭瑾询问京城三月三的踏春郊游都有哪些好玩的活动,有没有以武会友,比剑过招的。
在风和日丽、风景宜人的春日里挥剑起舞,身周有和风轻拂,有花瓣飘落,想想就觉得浪漫,令人无限神往。
刘湛小小模样,却已经有了刘识身上文人的清雅俊秀,对于这样诗意的踏青活动也很有兴趣,还问彭瑾有没有诗会文会,摩拳擦掌,一副准备大试身手的模样。
说起来,刘湛虽然才虚有五岁,却已经能够作出“昨夜风雨过小楼,花残满地客新愁”这样的有深度的诗句了。
彭瑾当时还很诧异,怎么刘湛小小年纪就有了这种伤春惜春、羁旅漂泊的惆怅,这事的刘湛,不是该吟诵“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样清新可爱的诗句吗?
为此,彭瑾还忧心了好久,生怕她一个不小心就教出了一个惆怅忧郁的小诗人来。
作为母亲,她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开心、幸福!
后来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刘湛偶然间听了约瑟芬夫人说她想家的事,受到了触动,这才有感而发的。
“约瑟芬夫人离家这么远,想回去都回不了,她得有多难过啊!”刘湛当时还皱着小眉头,满脸同情地说道。
那可不是!
比起那些或是宦游或是避难在外,而有家难回的游子,约瑟芬夫人的思乡之仇可比他们痛苦深刻得多得多了。
从大齐到大不列颠,中间远隔重洋,无限艰险,想要回去一趟十分艰难。
彭瑾当时还摸摸刘湛的小脑袋,劝慰他说:“吾心安处即是家乡,约瑟芬夫人他们现在不也生活得很好吗?”
一家人平安快乐地生活在一起,这就是最大的幸福。
“而且,现在约瑟芬先生组建的远洋海上商队,越来越厉害了,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就能够乘坐自己的船只,远渡重洋,回到他们的家乡了呢!”彭瑾畅想道。
刘湛点点头,真心为约瑟芬一家而高兴。
“但是,他们要是真的回家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呢。”刘湛想到可能到来的分别,又忍不住惆怅不舍道。
彭瑾拍了拍他的小肩膀,勉励道:“没有分别的痛苦,哪里来得欢聚时的快乐!
你前两天不是还在背诵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嘛,‘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怎么,这么快你就忘了?
读诗可不是囫囵吞枣地背诵完就算了事了,还要理解诗意,要从中汲取有益的思想理趣。”
顺带着,彭瑾又把刘湛给教育了一番,指点他应该如何学诗解诗。
刘湛点头受教。
刘澈见哥哥和姐姐都很有兴趣接受陈氏的邀请,参加三月初三上巳节的郊游踏春,自然也没有异议。
彭瑾见孩子们都同意了,轻轻地松了一口气。
自己愿意做和别人要求自己做是不一样,只有主动选择,才会努力做到最好,而且乐在其中。
主意已定,彭瑾又一一回答了孩子们的问题,笑道:“三月三上巳节,是为了纪念我们的祖先黄帝的诞辰的,自古就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每到此时,人们结伴出游,水边宴饮、郊外踏春、诗赋文会,洒然风流”
三个孩子都听得极为入神,愈发地对即将到来三月初三上巳节的郊游踏春极为期盼了。
往年的三月三日上巳节,彭瑾和刘识也会带着三个孩子一起去郊野踏春,放风筝、荡舟,满山野也的乱疯乱跑,等等,却从来都没有带他们参加过正式的上巳节邀约。
此时既然决定应下,彭瑾少不得要临时给暖暖和刘湛刘澈恶补一下三月三的习俗和待人处事的礼节。
好在三个孩子都很聪明,彭瑾说过一遍,他们就记得差不多了。
至于孩子们又记得不清楚的地方,彭瑾也完全都不担心,这不是还有十来天的准备时间嘛!她的孩子那么聪明,到时候一定会做好充分的准备的。
“娘亲,约翰哥哥他们可以和我们一起去吗?”犹豫许久,刘澈还是忍不住开口问道,“他们在京城也没有什么朋友,咱们不能只顾自己玩,却把他们扔在家里啊。那他们得有多无聊啊!”
“澈儿真是心善。”彭瑾夸赞了刘澈,却不能因此就答应他的请求。
“只是,这次的聚会不是娘亲举办的,咱们也是受邀出游,再带了别人只恐不便。”彭瑾劝说道。
其实还有些更为重要的原因,她也不好和孩子们多说。
譬如约瑟芬一家人在大多数生长在皇城根儿下的京城人看来,就是来自蛮荒之地的番邦人,长得奇形怪状的不说,还未接受过中原礼仪的教化,根本就没有资格接受他们的邀约,和他们一起去踏春郊游。
上次在梨园春戏园子时,冯程不就因为这才不愿意向伊丽莎白道歉,觉得那是对他的侮辱吗?
而且他们一家也不过是初回京城,之前一直都在外游宦,对于这些京城官宦之间的交往规矩礼仪,尤其是其中错综复杂的关系,还有很多有待学习和适应。
在这种情况之下,她照顾暖暖和刘湛刘澈三姐弟尚且担心会出错,哪里还有精力照顾约瑟芬夫人和凯特、约翰以及伊丽莎白三个孩子。
既然不能在郊游踏春时照顾好他们母子四人,那为什么还要把人给一起邀请过去呢。
所以彭瑾根本就没有动过要向陈氏请托,携约瑟芬夫人和三个孩子一起应约的念头。
这些世态人情冷暖,孩子们慢慢地长大了就会明白的,彭瑾不想在现在就一下子都强塞给他们,让他们内心受挫,影响他们将来的人际往来。
孩子的心最为纯净赤诚,也最是脆弱易伤,需要父母用心呵护,慢慢地引导。画江说o(nn)o谢谢萦纡卿卿、东方逸璘、雨下的蝶亲投滴月票
第541章 春色()
暖暖和刘湛刘澈三姐弟,一听彭瑾说不便带着约瑟芬夫人和凯特、约翰、伊丽莎白三姐弟一同赴约,都露出失望的神色来。
约瑟芬一家人在京城也就他们一家朋友,三月初三彭瑾带着他们赴约出去游玩了,却独留约瑟芬夫人和凯特、约翰、伊丽莎白三姐弟在家里枯坐,该有多无聊啊。
想想,他们都觉得自己不能尽情地玩耍了。
“不过,等到咱们后园子里的两池荷花开了,咱们倒是可以办个赏荷花会,到时候邀请约瑟芬夫人带着凯特、约翰和伊丽莎白三姐弟一起过来,再请一些相熟和气的人来,大家一起赏荷饮茶吟诗,不是别有风趣?”彭瑾笑着安慰孩子们。
“可是,等到荷花开放,还要三四个月呢!”刘澈皱起小眉头,一副嫌时光太慢的惆怅。
彭瑾摸摸他的小脑袋,笑着劝慰道:“三四个月可不算长,眨眼即逝呢!”
之所以要把时间往后推迟三个四月,是因为她想要趁着这段时间,带着孩子们多多参加京城贵族圈子的集会,让他们慢慢地适应,再来做好小主人,帮助约瑟芬夫人一家融入京城的贵族圈子。
自己都还没有站稳,怎么能够帮扶别人。
三个孩子听彭瑾这么说,明白再也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便乖巧地应下了。
“好了,你们这几天就好好地准备准备,免得到了三月初三那日再出了差错。”彭瑾笑着嘱咐道,“京城人的眼光可挑剔着呢!”
彭瑾一直都不愿意孩子们的童年过得辛苦乏味,所以随同刘识在外赴任时,她从来都不拘着他们的性子,尽一切所能让他们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但是,眼下他们回了京城,将来也会长住在京城,孩子们一定要尽快熟悉京城的规矩,才能更好地适应其间的生活。
暖暖听彭瑾这么说,顿时不服气地抬起小下巴,骄傲地说:“我们才不怕呢!”
她可是“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存在,到那里都有一群忠实的拥泵,怎么会连赴约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呢!
刘湛和刘澈也忙挺起小胸膛,点头附和。
彭瑾看着三个孩子充满干劲儿的小模样,满意地点点头,不枉她特意激将。
接下来的日子里,除了正常的生活功课之外,暖暖和刘湛刘澈姐弟三人又多了一项新任务——为三月三日上巳节的郊游踏春做好准备。
十几天的时间眨眼即逝。
三月初三这天,天气晴好,阳光明媚,春风宜人。
正是除外郊游踏春的好天气。
因为是陈氏主办的踏春活动,所以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