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子懂得还真不少。”半盅酒下肚,老人停下话头笑着说道。
王耀谦逊的笑了笑“都是些皮毛。”
“你觉得,唱戏有意思吗?”老人笑着问道。
“还行,就是感觉好像有点困难。”王耀抓了抓头。
“困难算什么,哪有不困难的手艺?”老人轻笑道“这些都是活命的本事,活着有多难,手艺就有多难。”
王耀眨了眨眼,心中闪过一丝莫名的沧桑。
“小子名叫什么?”老人又问道。
“小子王耀。”王耀赶紧答道。
“老头我姓金,名闻声,自幼学习京剧,后来嗓子毁了,改门曲艺最后在快书这门上落下了。”金闻声老人笑着说道。
“老先生嗓音多透亮啊。”王耀心中一喜,赶紧恭维道。
“透亮顶什么用。”金闻声老人大笑起身,有些干瘦的身子起了个老生范儿,确实有几分神韵“喊嗓喊不上去,云遮月也遮不住,梨园行,吃的就是天赋,嗓子毁了,这天赋就去其六了,再怎么努力,也很难成角儿了。”
第二十三章 有意思()
第二十三章有意思
喊嗓,京剧中一种练声技巧,主要以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为了锻炼京剧唱腔的咬字和发音,很费嗓子。
云遮月,京剧唱腔中一种唱腔,转音为主,老生唱腔以圆润为主,将晦涩的唱腔唱的嘹亮动听,也是很吃嗓音条件的一种。
王耀抿了抿唇,没有搭话。
金闻声老人坐下把剩下半盅酒一饮而尽,发出一声感慨“不过我这一转门,发现自己的兴趣了,曲艺曲艺,不光有曲还有艺,一副竹板,一张嘴皮,就能说尽中华历史五千年。”
看着老人家意气风发的眸子,王耀有些发愣。
“竹板知道是什么不?”金闻声老人笑着问道。
王耀点点头。
老人一撩起太极服的上衣,腰间绑着一根红色麻绳,上面就有两副竹板,一长一短,一厚一薄。
长又薄的叫大板,短又厚的叫节子。
老人一手拿过节子板,手腕轻轻一抖,竹板相撞发出的清脆响声循序渐进成一个让人引人入胜的音律“这竹板的祖师爷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明太祖为天下百姓留了这手营生,不知道养活了多少人,可谓功德无量。”
老人的声音跟竹板的音律完美的契合在一起,让人感觉像是老人和竹板融为一体一同说话一般。
王耀还是第一次见到真人打竹板,不自觉的跟着节奏点点起头来。
老人似乎兴起,竹板打的越来越响亮张口就唱“说六月数伏天下严霜,
秦琼拖刀斩蔡阳。
草船借箭是包文拯,
诸葛亮陈州去放粮。
西门庆要寻貂婵女,
吕布娶了孙二娘。
孙悟空景阳冈打猛虎,
大闹天宫楚霸王。”
王耀听得有些懵,老头儿声音韵律奇佳,手中竹板噼里啪啦每一句的顿挫都让人起鸡皮疙瘩,而且内容好笑,让王耀不自觉的就裂开嘴角。
“有意思吧。”金闻声老先生一口气长了三分钟的段子,这个段子是SD快书一个基本必练的段子,名字叫《十八扯》就是把各种故事搅乱用押韵的方式恶搞排列起来,为博观众一笑。
本来只有十八段,但是老先生生生说了三分钟,至少有一百段了,这些段子,王耀估计都是老先生的原创或者前人遗留。
“有意思。”王耀咧嘴笑道“老先生嘴皮子真利落,要是我肯定咬到舌头。”
“不怕含着两个糖球练,咬不着。”金闻声笑着说道,面不红心不喘坐回石凳上“猜猜我今年多大了。”
王耀想了想,说了个保守的数字“55?”
金闻声笑着摇摇头“我甲子都过十年了。”
王耀一惊,一甲子是六十年,再过十年,这位老先生莫不是七十岁了?可是从刚才三分钟的快书面不红气不喘的气势和底气,真的不像是七十岁高龄的人。
“真是看不出来,我报55都以为报高了?”王耀认真说道。
“人啊,活着活着就年岁大了,没什么值得骄傲的。”金闻声老先生笑着说道。
王耀也被逗笑了。
“这东西有意思?”金闻声眯起眼看着王耀。
王耀敏锐的感觉到后背一凛。
“我看你挺了解梨园行的,应该也知道梨园行以前是干什么的。”金闻声笑着说道“就是所谓下九流里的戏子,基本上,只是不知道那群徽班撞了多大的运气,一夜之间飞上枝头变凤凰,这梨园行就成了皇家御用的戏子。”
这是历史上有名的徽班进京的故事,梨园行业从唐明皇后再一次达到所有民间艺人无法望其项背的高度,从帝王岛将相,家里要是没有个戏班子,都不好意思上朝跟人打招呼。
相传慈禧太后更是梨园大拿,台上任何一个段子的偷气,长吭台上大角儿唱错都能一下子听出来,准的跟最强音域一样。
从这段话,能听出金闻声老爷子似乎对梨园行不太待见,不过以王耀目前的知识了解,不管是唱戏的还是说书的在古代都属于一家门,说书的给唱戏的写戏,唱戏的叫说书的唱腔,然后相互融合才有了现在华夏这么辉煌的民间传统曲艺文化。
不过转念一想,梨园行一火,确实砸了不少人饭碗。
“杂撂地,曲画锅,后来人家锅画到了皇宫。”金闻声老爷子发出一声怪笑。
撂地原本是只古代戏法艺人的经营模式,节目精彩的时候用‘卖口’来跟观众讨彩头,也就是赏钱,画锅也是一样,不过是古代戏曲艺人在地上用白沙画一个圆圈,表演来换取打赏。
不过撂地和画锅跟乞讨是有本质上区别的,撂地和画锅都是凭借自身本事赚钱,也就是所谓的营生,所以接打赏的时候都是手心冲下,因为手心朝上的是乞丐,白吃的。
所以在古代下九流中,乞丐是下九流中地位最低的。
王耀现在已经基本猜出金闻声的传统文化是什么,估计就是评书类。
这里的评书类不是专职评书,而是基本上所有北方语言系的汉族曲艺,都可以成为评书类,包括SD快书,西河大鼓,东北大鼓等等。
所谓评书,一人演说,通过叙述情节、描写景象、模拟人物、评议事理等艺术手段,敷演历史及现代故事,类似于基层的‘公知’只不过戏剧化了而已,一听一乐,赚点营生。
而且看老先生的意思,似乎有意要教自己的样子,王耀不禁有些惊喜,这样就不用‘三顾茅庐’了,毕竟来往的公交车钱还是挺贵的。
“我其实从小就觉得你天资聪颖。”金闻声看着王耀笑道“当时你才七八岁,就已经能背书了。”
王耀抓了抓头,腼腆的笑了笑,他确实从小就有一种异于常人的能力,就是基本上文字只要看一遍就能完整的记在脑子里。
“我跟你父亲也算是过命的交情。”金闻声露出一抹有些感伤的笑容“当年我家失火,要不是你父亲及时发现,我那一辈子的心血就毁于一旦了,那可真是要了我的老命了。”
王耀眨了眨眼,抿着嘴不说话。
第二十四章 手艺和艺术()
第二十四章手艺和艺术
“当年我无以为报,就许下你父亲说,只要我还活着,未来你们父子吃不上饭了,我给你们一碗饭。”金闻声看着王耀沉声说道。
王耀一怔,以前或许他不懂,不过现在多少了解了一些他们这些传统文化的规矩,这给一碗饭,可不是真的给你吃一顿饱饭,而是教会你一门手艺,活命的手艺。
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因为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是规律,在古代,人轻易不会离开家乡,而一门手艺,只能养活一个人,再来一个可能就要饿死一个。
所以一般手艺人不会轻易收徒,只有感觉自己不行了,手中技艺需要传承的时候才会寻找一个弟子,像梨园行那种走了大运,需要大量学徒的民间艺人行当,还是少数,因为市场有饱和度。
金闻声以这个报恩,确实证明了当时王硕是真的救了他的命,怪不得系统说,这门技艺要断绝了。
“您的意思是?”王耀小心翼翼的问道。
“你愿意跟我学评书吗?”金闻声脸色严肃的问道。
看着老爷子突然义正言辞起来,王耀敏锐的紧张起来“我是愿意的。”
“那你可能就要从杭艺退学了。”金闻声脸色缓和了一些。
王耀愣住了。
“所谓一臣不侍二主,你既然入了我门,自然不能去那梨园行了,而且评书是门大学问,我七十岁了一门心思评书,从艺近五十年,也不敢说自己做的多好。”金闻声说道。
王耀面露难色,说实话,如果在越剧和评书里选,他是选越剧的,因为第一越剧的条件好,他如果真的拜师徐峰,前途基本不愁,而且他还要在学校里积攒声望值。
但是如果他选评书,那么根据他对这些传统民间艺人的教授方式,他很可能在二十岁之前都不能出这个小院子,专心钻研这门艺术。
但是系统那个子虚乌有的奖励又对王耀有着很强的吸引力,这就像是天上掉下来两个馅饼,他只能吃一个,不管他怎么选,都觉得亏。
金闻声看着王耀那张还有些青涩的小脸纠结的神情,微不可闻的叹息一声,又倒了杯酒,一口干掉后起身“你先考虑着,我去做饭。”
王耀也起身,在院子里踱起步来。
院子里一直对王耀虎视眈眈的京巴犬,似乎也自来熟起来,绕着王耀跟他一起晃悠起来。
将近半个小时过去了,金闻声老先生已经烧好了一桌菜,见王耀还在院子里转悠,不禁有些惊奇。
虽然王耀在转悠,但是却不是那种无头苍蝇的盲目乱转,从表情和沉稳的步伐就能看出,王耀是在认真的思索,而且似乎陷入很深的思考领域。
这种在他们眼中,可以叫做‘钻’就是所谓的钻研精神,谨慎,深刻的去研究一件事物,金闻声还是很欣赏这种人的,虽然王耀的年纪不大,但是确实很沉稳。
“先吃饭吧,没什么好招待的。”金闻声笑着对王耀招招手。
王耀从出神中回过神,抓了抓头坐回石凳,看着桌子冒着热气的菜。
西红柿炒鸡蛋,还有一个蒜苗炒肉,还有一个北方的腌咸菜。
王耀已经很久没吃过这种热气腾腾的家常菜了,学校食堂的饭菜虽然也是热的,但是那是大锅饭,给很多学生吃的。
而家常菜,是一家人吃的。
王耀接过金闻声递过来的碗筷,道了声谢,低头闷声吃起饭,虽然他来的时候在学校吃了三个馒头,但是现在也挺饿的。
更重要的是,他真的很像吃这顿家常饭。
王耀的情绪波动很明确,见识过无数人的金闻声有些叹息的看着王耀消瘦的身板,抿着散酒叹了口气,确实是个苦命的孩子。
作为一个从旧时代走过来的老人,吃过太多的苦,经历过太多的磨难,所以很见不到现在的孩子吃苦,尤其是王耀这种孤苦伶仃的情况。
金闻声的老伴早年去世,这些年一直也都是自己一个人,退休后在津门茶馆继续说评书,然后一路南上,走走停停,教了不少野路子的弟子,尤其是在西河门评书,老爷子是绝对的祖师爷级别,基本上西河门评书所有的后人,都是他的徒子徒孙,可是老爷子到现在也没有一门真传,就是因为没有合适的人选。
真传和外门的差距在于继承,真传继承的不止是这门吃饭的手艺,还有振兴和延续这门手艺的责任,所以人品,天赋以及心气缺一不可。
手艺人不是要饭的,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手艺人要做的就是这状元,尤其是他们这种以文戏为主的民间技艺,拼到最后,拼的全是学问,如果不会做学问,就没有创新,也就无法发展,封步自固是必死无疑。
任何一门手艺需要传承,除了原本的东西,还要有发展和进化的东西。
更重要的是精神。
评书,戏说历史,让白丁百姓知道谁是梁山好汉,三国霸主,以及那些映射历朝黑暗的故事和典故,他们不知是手艺人,还是最基层人民反应当代社会问题的中坚力量,这些手艺进化到现在,早就不是单纯的营生手艺,而是真正的艺术,老百姓自己的艺术。
但是当说书人意识到这层观念的时候,另外一个门户的问题又来了。
金闻声是传承与西河门传人,另外还有评书门和东北大鼓来争夺门户正统问题。
单纯来说,不谈艺术争执,不谈曲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