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美术上来说,电影是结合了美术的部分层次的集合,而且跟静态的图像来比较,动态的图像总是让人的心思无法沉浸下来。
戏剧的表演是从真实中制造梦境,打造出四面墙,来让观众客观的理解,但是电影里的表演是通过剪辑拼凑,在梦境中制造一种真实。
所以戏剧演员在演戏的时候,要入戏忘我完成梦境,而影视演员需要在表演的过程中,把入戏的尺度拿捏的有分寸,因为太过浮夸会让观众出戏,太过真实又缺少戏剧性。
但是电影的魅力在于,它可以把其他形式的艺术包容到自己体内,然后呈现出一种新型的表现形式,不同于文学,美术或者戏剧等其他。
但是大多数人都同意电影是导演的艺术,在电影中导演就像是上帝,指引着影片和演员的发展,所以一个好的导演是影片成功与否的很关键一部。
剧本和演员也是一样,但是如果都跟《霸王别姬》那种过硬到不行的剧本一样,那么就算是换了陈恺歌,这部电影一定也会成功,因为剧本太丰满了。
但是《霸王别姬》的原著是香江著名作家李碧华写的,这位作家的文笔在香江文坛鼎鼎大名,而且为人低调,至今也没人在公开场合见过她,但是她的作品却广为传唱在两岸。
其中徐克徐老怪导演的《青蛇》,方令正导演的《川岛芳子》,关锦鹏导演的《胭脂扣》都是她的作品,这些电影在龙国电影史上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如果这些电影换另外一位同等级的导演来拍,一样都是成功的电影,因为剧本太丰满了。
但是张艺眸现在原创的这个剧本不一样,可以说这个剧本的故事在王耀看来,很单一,如果在情节类电影题材,这个本子就是不合格的,但是由于丰富的纠葛和人物关系,还有表现的深层次映射,让这个本子丰满了起来。
王耀看过张艺眸其他的电影,对于他的电影比较深刻的印象就是画面,尤其是一些定格的画面,每一帧都带着从华夏大地延伸出的诗意,还带着他故土秦地的黄土风情。
所以对于这个发源于张艺眸故乡的题材,王耀是万分期待的,因为张艺眸就是秦国人啊。
但是剧本这过了,把文字转换成图像,就真的是导演的艺术了,一个不算成熟的本子,能否拍摄成功,导演要占有百分之60的重要性,剩下的是配乐和演技。
在拍摄电影之前,会先画分镜头,这样能够确保拍摄框架和布景需求,王耀看了那几个同龄人画得分镜头,觉得确实有一种别样的美感,至少在视觉上,要是真的能还原,那一定很震撼。
但是张艺眸和两个编剧因为意见不合起了争执。
这部电影张艺眸野心勃勃,想要开创一种属于国内电影市场的新题材,所以他要打破龙国传统电影叙事那种单一表现形式,把主角的功能弱化,让故事突出。
这种方式是吸取了九十年代西方世界流行的多视角,分段式叙述,以不同的视角身份描述同一条故事主线,这种方式给观众一种多元化和开放式的体验,让故事更加突出和活跃。
这种叙事形式主要是产生于西方早起的意识形态,辩证主义,在西方哲学思想中“真实”和“体验”互相辩证,多视角,多方位的反复推敲辩证一件事情,俗话说就是绕圈子,一圈又一圈,让人混淆自身主观判断,转而客观判断。
从单一思考一件事情的个体,到思考整个群体的联系。
但是这种尝试对于国内观众是一种考验,这就像是选择题一样,以前的龙国电影对于观众来说,只有一个选项,但是这种选项,让观众一下子多了无数种选项,如果稍微在描述和叙事上出现问题,就会让这个故事崩盘,变得零碎不堪,那么这个电影就是失败了。
习惯了东方传统思维方式的观众,对于这种融合了西方式思维的表达方式,一定会感到莫名其妙的混乱的,就会让很多观众产生云里雾里,看不懂的感觉。
几个编剧都是国内顶尖的老编剧,坚持认为应该保守一些,不能步子迈得太大。
但是张艺眸坚持,这一部必须走,如果不这样,谈何开创。
《卧虎藏龙》的成功除了在于李桉导演对于西方观众审美的拿捏和对华夏文化的了解和阐释之外,更重要的是叙事手法,他的叙事手法就是典型的西方式叙事,但是他弱化了这种多样式,还是保持着主角的重要性,对于东西方观众来说,都会有一种朦胧的熟悉感。
但是张艺眸的提议是另外一种,甚至超越西方式叙述的手法,可以说是把东方式叙述跟西方式叙述融合了。
但是这种加法,不一定有正面效果,虽然说负负得正,但是在做加法的时候,正正也有可能得负。
这对于编剧和导演都是一个巨大的考虑,目前的故事是分成四个区域,无名和秦王,飞雪和残剑,长空和无名,无名与三位赵国侠士。
这四段故事,五个人物,全是主角,而且剧本写的是一环套一环带有推理悬疑的风格,由无名编造的三个假故事来哄骗秦王的一个真故事。
这几个故事只要有一个让观众觉得突兀,那这部戏就废了。
但是如果这部戏成功了,那么未来龙国电影的题材就会一下子丰富起来,因为这种与时俱进将东西方叙述和思维融合的突破,会起到当年清末‘洋务运动’一般的重要性。
真正的开阔龙国观众的审美和思考眼光。
利弊参半,这种是最难抉择的,几经商讨,吵架,最终还是没有结果。
几个大前辈在吵架,小的们就鸦雀无声不敢插嘴,生怕祸水东引。
郑西西坐在王耀身边看着王耀画画,大眼睛是不是瞄向客厅吵架的几位,生怕他们一激动打起来。
王耀瞥了她一眼小声笑道“你还得管这些。”
“当然啊。”郑西西压低声音“我们投资方除了投钱之外,还要兼顾市场,张导现在是在挑战整个传统市场啊。”
王耀眨了眨“有什么影响?”
“如果这部戏真的成功了,那么未来国内市场就真的变得多元化了,而且会进入一个高峰期,因为这种电影对于国内观众来说是新型叙述,这些年国内引进的电影也都是根据传统市场需求的,但是如果张导成功了,那么就属于把市场革新了,以后投资的风险就增加了。”郑西西小声说道,蹙着眉“不过如果不革新,未来西方电影进来,那我们投资方的钱就都被西方电影赚去了。”
王耀楞了一下“两者有什么关系吗?”
“市场选择啊,这种对于国内观众来说是新型的电影首发,国外已经玩了几十年了,早就成熟了,你想啊,一个成熟的模式放到国内,就算是前期赔钱,但是也会造成垄断性的效果,到时候国内再想开创,就得受制于人了。”郑西西撕了一张纸,一张大的,几张小的。
指着大的说道“这个是市场。”
然后又把几张小纸放在上面“这些是电影模式,市场就这么大,但是观众会被被新鲜事物吸引,尤其是看厌倦了传统的电影之后,所有全部的观众都去看好莱坞大片了。”郑西西指了指上面最大的一张纸。
“不管这种片子好不好看,观众都会被吸引,而且再加上西方的成熟技术和营销,在技术和数量上都能够把观众抓到手里,这样我们这些投资商就不会轻易去投资国内传统影片了。”郑西西又说道。
“为什么?两者不冲突啊。”王耀愣了下。
“笨,投资一个成熟的模式,和投资一个发展中的概念模式,你选那个?以商人的角度,那都是要赚钱啊。”郑西西敲了王耀一下。
王耀皱起眉“所以,这些传统类,注定被淘汰?”
“喜新厌旧,是人类本能的劣根性。”郑西西抿了抿唇“如果传统不能突破,那么等待的只有淘汰和下一个轮回。”
王耀转了下手上的铅笔,轻笑道“所以,好像还是市场引导观众啊。”
第二百章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第二百章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市场引导观众,而谁又引导着市场呢?
这是一个必须要正视的问题,而且不能马虎。
“现在是这样的。”郑西西点点头“你给什么观众看什么,而且大家都有从众心理,别人都去看了,不知不觉也就跟着一起去了,电影是要投资的,如果收不回成本,下次谁还投资?”
“所以,如果这次张导成了,至少能为龙国电影留有一方领土?”王耀问道。
“如果成了,至少在西方大片进入国内的时候,还有一个标杆。”郑西西笑了笑“电影市场未来几年被西方电影统治是大趋势,因为对方已经成熟了,而国内的策略是,放他们进来,然后等着他们把市场开拓出来,然后国内的电影再顶上。”
“听起来是个长远性发展策略,但是如果国内电影起不来呢?”王耀笑着问道。
“风水轮流转,西方的电影也总有被观众看腻的一天,倒时候就轮回我们了啊。”郑西西笑道。
王耀摇摇头“不是的。”
郑西西一怔。
“电影是未来软文化输出最重要的渠道,你们的市场决策没有问题,他们会用自己的大量资本投入开发国内市场,如果现在观影人次是五千万,那么几年后观影人次最少可能达到亿级别,但是这几年的整个社会和文化都会向西倒。”王耀面色严肃。
“国内文化式微,西方文化横行,会造成一种潜移默化的崇洋媚外,人都是有对比性的,如果长时间没有可以与之抗衡的文化出现,那么会影响整个文化的根基性,造成严重的后果。”
郑西西眨了眨眼“可是国内电影产业不具备开发市场的能力,这个代价,太大了,而且全球化通讯交流近在眼前。”
“商人在逐利的情况下,是不是不会考虑后事?”王耀皱起眉。
郑西西抿了抿唇,点点头“因为赚钱是企业的基本。”
王耀沉默了片刻“我理解,但是我不认同。”
郑西西无奈的笑了笑“你是什么意思呢?”
“你们可能觉得这是市场的问题,但是实际上的影响要更加恶劣,几年的时间,足够影响两代人。”王耀指了指自己“我这个年纪,还有比我小的一代人,他们从小生活在KFC,麦当劳,西方电影,西方流行乐的熏陶下,他们没有办法感受到华夏传统文化,他们甚至会以为,他们身边的那些西方文化,是华夏的文化。”
郑西西蹙起眉。
“然后他们会忘记传统,忘记唢呐,忘记黄土地,红高粱,忘记戏曲,忘记汉服,忘记刺绣,忘记诗词歌赋,他们会把整个华夏忘掉。”王耀声音有些低沉。
郑西西不自觉的吞了吞口水,莫名有些拘谨的看着王耀。
“我认同你说的那种审美疲劳轮回理论,但是这不是放弃华夏传统的理由,人类是一代一代发展的,上一代审美疲劳了,难道他们的下一代刚出生就疲劳了?”王耀皱眉问道。
“好,好像也有道理。”郑西西眨着眼睛点点头。
“如果把市场的目光放在眼前,这么整个国内的市场最后都会沦为西方的奶牛,看似他们给咱们开发了市场,但是你想想,未来的这些企业是不是都是国外的?因为你们这些投资商偏向他们的成熟模式,是风险最低的。”王耀皱眉说道
“你们的钱,投资他们,他们榨压国内劳动力,然后在国内上映赚国内的钱,最后你们赚的钱还是国人的,而他们赚的钱也是国人的,长此以往,就是一个恶性循环对于市场来说,有什么是我们自己的呢?底层打工的为外企赚钱,国内消费者购买的是外企产品,所有人都在被外国文化熏陶,等到所有人都被西方化之后,所谓的轮回也不是东西方轮回了,而是西方轮回了。”
郑西西抿了抿唇“应该没那么夸张吧。”
“你太小看软文化的意识输出了。”王耀严肃的说道“西洋流行乐进入国内之后,整个民乐体系都受到的冲击,以前红白喜事请乐队是敲锣打鼓,如今全是西洋乐队,而且你请传统乐队还会被人骂没文化,土。这个概念是谁传达的呢?”
郑西西莫名的倒吸一口冷气。
“传统乐队就比西洋乐队土,这种观念是谁传达的呢?”王耀又问了一遍。
“是商人。”这时身后传来张艺眸的声音。
王耀和郑西西同时回过头,看向身后站着的张艺眸等人。
王耀和郑西西是在客厅旁边的一个小厅躲清静的,客厅火气烟气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