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把原本的风貌画下来就行了,可以吗?”樊锦诗女士问道。
王耀睁开眼,看着对面一半身子不知所踪的佛像,点点头。
“太好了。”樊锦诗女士露出笑容“辛苦你了。”
樊锦诗女士想让王耀把藏经洞现在的面貌完整的画下了,因为她知道王耀对于敦煌文化没有什么太多的理解,王耀在拜帖上画了一幅佛像,跟敦煌的佛不是一个佛,但是画工精湛。
樊锦诗女士对于敦煌文化早就融入骨血灵魂之中,如果她自己来画,肯定会有别的东西加进去,请别的画家来画,画工差的会影响,画工好的艺术家肯定又有自己的见解,就像画敦煌最出名的张大千,他笔下的敦煌,就跟原本的敦煌不一样。
王耀的画很干净,正式樊锦诗需要的。
藏经洞马上就要重修了,因为前年,官方为了宣扬敦煌文化,决定将敦煌石窟作为旅游项目,向外界宣传。
莫高窟的艺术魅力和名气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到时候一定会吸引大量海内外的游客争相观摩,这对于宣传文化和带动敦煌发展都是好事,但是,每一位游客的参观都会影响这些千年遗迹的保存条件,温度,湿度,空气变化等等,还有很难控制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比如‘到此一游’什么的。
这些都会加速壁画褪色老化。
沙漠中的艺术瑰宝怎样才能经得住时光和游客的雕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樊锦诗。
但是久经犹豫之后和取舍,樊锦诗觉得还是得开放,因为如果不开放,敦煌将永远只是埋藏在大漠中的一粒瑰宝。
这对于它,不公平。
但是现在工业文明日新月异的技术让樊锦诗想到了别的办法,她利用当年‘数字化敦煌’的计划,将莫高窟石窟的影像重新制作然后展出,选几个比较有名的石窟作为展示厅,向游客展示。
藏经洞就是其中之一。
但是对于藏经洞,每个敦煌文化学者都有着一块心病,它不是敦煌文化最突出的那部分,但是却意义非凡,所以她一直想要把藏经洞给画出来。
摄像跟照片,与绘画是有差距的。
尤其是对于樊锦诗这样的老人来说,绘画是有特别的,属于继承华夏文明最重要的方式。
本来以为找不到合适的画师就算了,拍摄下来也好,没想到王耀突然拜访,这点对于她来说,也是意外之喜。
而对于王耀来说,画藏经洞,确实一种挑战,不知道能不能保持住那份平常心。
为了能达到樊锦诗的要求,王耀在藏经洞内呆了一夜,把石室内每一个细节都印在了脑子里,回到酒店时碰巧张导他们出工。
“哟?原来你在这呢,还以为你跑了呢。”张导笑道。
“出工啊?”王耀微微挑眉。
“你不是又要请假吧。”张导愣了下。
“嘿嘿,反正也没什么重要的事情,再放我两天吧。”王耀笑道。
张导皱起眉打量着王耀“给你放假也行,刚好帮我接待一个朋友。”
“什么朋友?”王耀愣了下。
“他下午能来,到时候给你打电话,你去接一下。”张导笑道。
回到房间后王耀洗了个澡,把画纸拿出来,开始试着构图。
一晃神的功夫就到了下午,王耀被电话吵醒,踩着铺了一地的稿纸到床上接电话“人到了?”
“到门口了,你去接一下。”张导匆匆说完就挂了电话。
王耀整理了下衣服下楼去接人,酒店被包下来了,白天基本都没人,此刻店里的服务员正在跟着一个光头男子聊着什么。
“您好,我是张导派来接待您的,我叫王耀。”王耀笑着走过去跟他握手。
光头男子看到王耀后楞了一下,随后把目光放到了他的衣服上“是苏绣?”
王耀也愣了下,还是第一次见跟人打招呼跑题的,笑道“是的,您眼力真好。”
“乖乖,这可不得了。”光头男子伸手抓住王耀的衣袖,满脸惊叹。
王耀嘴角抽搐了一下“您的行李呢?我帮您拿上去吧。”
“不用,我就这个。”光头男子爱不释手的摸着衣袖“我叫谭盾,你好。”
“您好,谭先生。”王耀笑道。
“你这衣服,是哪来的?”谭盾拉着王耀坐下。
“我朋友帮我做的,您是先休息,还是去片场找张导?”王耀有些尴尬。
“这针法太漂亮了,能不能介绍下是何方高人?”谭盾还是盯着刺绣。
“这个没问题,不过要等她闲下来的,最近她在给剧组赶制服装。”王耀笑道“谭先生也是研究服饰的?”
“不是,我是个写歌的。”谭盾说道。
王耀一怔,疑惑的看着这个中年大叔,一个写歌的,盯着刺绣干什么?业余爱好跨度有点大啊。
“真漂亮。”谭盾研究了好一会儿感叹道,抬头对王耀笑道“小兄弟别介意,我对这些传统手艺都有偏好,这么多年没见过这么漂亮的苏绣,冒犯了。”
“没事。”王耀笑了笑“我先给您安排房间吧。”
王耀去找老板娘拿了钥匙,带着谭盾上楼找房间,看着他身后背的大包“是乐器?”
“嗯,电子琴和吉他小提琴。”谭盾笑道。
“张导邀请您来为电影制作音乐?”王耀笑着问道。
“是啊,本来我要筹办一个吉他协奏曲,但是看到张导的本子就过来了,对于宣传我们华夏文化太重要了。”谭盾笑道,打量了下王耀“你是演员?演什么?”
“我不是,我跟着张导学习。”王耀开了门笑道。
“那你就是导演了?长成你这样的导演,太浪费了。”谭盾笑道。
王耀嘴角抽搐一下,心想这位大叔还真是耿直啊。
“嗯,环境还不错。”谭盾进屋把背后的大包放在床上,把里面的乐器拿出来,王耀站在一边“我住在走廊最里面,202,有什么需要就找我好了。”
“别啊,你走了我找谁了解故事去啊。”谭盾笑道“张导安排你不就是给我讲电影的吗?”
王耀楞了一下,想通了怪不得准了他请假,原来是这个目的。
第二百七十八章 渺小()
第二百七十八章渺小
就知道张导不会这么轻易给自己放假,笑着摇摇头,王耀说道“张导给您看过剧本了?”
“嗯,里面有几个疑点,他给我提的要求倒是没什么难度,就是我还不太了解故事。”谭盾笑道“你也知道,做音乐这东西就跟写文章一样,你得懂,才能创作出有灵魂的东西。”
“倒是没错。”王耀笑着点点头“所以您是需要我给您介绍一下电影故事是吧。”
“最好加上你的理解。”谭盾说道。
王耀整理了一下措辞,开始给谭盾讲这部电影的故事和人物,谭盾就一直蹲在地上,刚开始还在擦拭着自己的小提琴,后来就像是入迷了一眼,傻愣愣的盯着王耀。
王耀讲了半个多小时,他就一直蹲在地上。
“扶我一把。”王耀讲完后谭盾开口说道。
王耀愣了下,笑着把他拉起来“您也太客气了,咋不坐着呢。”
“你是说评书的吧。”谭盾敲着发麻的腿笑道。
王耀愣了下“您怎么猜到的?”
“还真是?”谭盾一怔,大笑道“我说嘛,故事讲的这么好,果然是有底子啊。”
“我本职是个唱戏的。”王耀笑了笑。
“哦?真的假的?”谭盾惊讶的看着王耀“青衣?”
“什么都唱,都不精。”王耀谦虚的说道“您对故事还有没有其他的问题。”
“现在没有了,不过等下可能有。”谭盾笑道“你时候唱什么曲种的?”
“越剧京剧昆曲什么都会一点,学的很杂。”王耀笑道“您是整理思路?”
“坐下聊聊呗,我特喜欢听戏。”谭盾笑道“一看你就是个人才。”
王耀笑了笑“谭先生是什么曲种?”
“我应该算是民乐吧。”谭盾笑道“我在哥伦比亚进修过古典乐和好几门课,学的杂,但是我是民乐入门。”
“怪不得。”王耀释然了,怪不得有一种西方的态度。
“你现在怎么研究起电影了?”谭盾问道。
“额,戏曲的路子不好走,所以想换个方式。”王耀笑道。
“难得还能遇见聪明人。”谭盾笑道“戏曲是个好东西,就是缺乏创新性。”
“正在慢慢改进。”王耀抿唇笑了笑“谭先生的风格是什么样的?”
“新式传统。”谭盾笑道。
“新式传统?”王耀一怔,这次还是有点新意。
“简单的来说,就是中西结合。”谭盾笑道“我对于咱们国家的传统艺术研究了十几年,发现太深奥了,要是潜心研究,一辈子也研究不完,所以我决定给自己留点时间,弄点属于自己的东西。”
“艺术家。”王耀点点头,笑道“有着传统情怀的艺术家。”
“倒也不是,就是华夏文化的魅力太大了,抗拒不了,我在西方也呆了十多年,但是感觉跟咱们的比起来,还是差点意思,可能是我适应了华夏文化的方式?”谭盾笑了笑“我上次给电影配乐,两个月前拿了奥斯卡大奖,证明了不是理解方式的问题,是咱们这东西确实强大。”
王耀愣了下,拿了奥斯卡大奖,这对于华夏文明接轨世界可是大事啊,他怎么没听说,不过忽然灵光一闪“您不是给《卧虎藏龙》写歌吧。”
“是啊。”谭盾眸子一亮“你听过?”
“听过。”王耀眨了眨眼笑道“原来真是大师啊。”
“谈不上,就是借光祖宗。”谭盾笑道“我觉得戏曲的路该怎么走?”
“这个问题,把我问住了。”王耀一怔,笑道。
“你看我这不是证明了民乐的可行性了嘛。”谭盾笑道“戏曲比民乐还高深,没理由不发扬光大啊。”
“到不指望发扬光大,不被国人遗忘就很感谢了。”王耀笑了笑。
两人闲聊起来,王耀发现谭盾是一个很‘真’的人,而且脑回路很奇怪,总能把他问住。
而谭盾则是感觉王耀是个高人,很难有人能跟他怎么聊,还能不干,问什么都能答上,脑洞似乎比他还大的人,而且还是个年轻人。
两人一直聊到剧组收工,张导带着一身的风沙回来“谭老师,怠慢怠慢。”
“张导,久违久违。”谭盾跟张导握手笑道“抱就不抱了,您这一身沙子。”
樑朝伟和张曼玉也过来打招呼,谭盾早年在香江文艺界名气很大,他们都算是熟识。
他们聊了起来,王耀能溜了。
“这孩子哪儿来的?”谭盾看着王耀走了,小声问道。
“怎么了?”张导愣了下。
“妖怪啊简直,跟我聊了一下午都把我聊干了。”谭盾笑道。
“你这话说的,承认自己是妖怪了?”张导打趣道“别看人家年纪小,读的书肯定比你多。”
“这么厉害?从哪儿挖的?”谭盾惊讶道,他年轻的时候见过太多青年才俊,所以对于张导的评价并不感到惊奇。
“运气好,因为他,我这部戏省了好多钱。”张导笑道“他是跟着启功先生做学问的,出来历练历练。”
“启功先生?是那个启功先生?”谭盾大惊。
“还有几个启功先生?”张导笑道“曲子构思的怎么样?”
“有眉目了,你有没有拍摄出来的段子,给我看看。”谭盾说道。
。。。。。。。。。。。。。
演员,明星,导演,商人,学者,智者王耀已经见识了很多种人了,但是艺术家,还是第一次接触道。
艺术家这个词的含义,王耀的定义就是,完全的感性创作者,完全的唯心主义,用技艺表达自然和人心中最纯粹的那一块,所以对于艺术家来说,不能以正常人的三观来评判。
也可以变相的说,艺术家也算是一种‘疯子’。
谭盾先生给王耀的感觉,就是这种,跟人相处时看似正常,但是行为让王耀完全感觉不到是一个得到国际主流音乐认证的大师的行为。
他真的像是一个隔壁家的叔叔,什么都能聊,没有丝毫属于尖端人士那种特别的‘架子’,这个不是涵养的问题,而是一个灵魂能达到一个特殊的气质。
就像是有些久居上位者身上养成的那种威慑,书香门第者的那种谦逊,极端者身上的那种疯狂。
谭盾先生身上有一种自然和真实,但是又让人能准确的分别出他跟普通人不一样的气质,就是太真实太自然了。
不过有时候也让人哭笑不得,比如他见到戈壁滩的寂寥会突然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