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快穿之圆梦-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升官另娶之路,绝不会走得这么顺畅。

    难怪他能在短短几年内,从一介贫民奋斗成一品大员,就凭他心黑手狠气运好,本身也有些真本事,注定他会成功。

    撇开别的不说,若卓成君谋害了的,不是她的有缘人,景寂或许会放他一马。

    毕竟田家和田素心的悲剧,有一半都该归在他们自己身上。田家人,尤其是田素心,没什么防备之心,轻信于人,还没有识人之明,落到家破人亡的下场,也不奇怪。

    但田素心魂魄中有一丝她景寂的残魂,勉强也算她的一个分。身,她总不能眼看自己被人欺侮,还不回报一二。仙界的人都知道,她景寂上仙可是出了名的睚眦必报、以直报直。

    再说,若她不为田素心实现报复卓家的心愿,圆了她临死前的梦,就别想拿回自己的魂丝,连命都保不住。

    生死攸关之际,她别无选择。只能怪卓家人行事太过,欺负错了人!

第三章 渣贱将军,去死!(3)() 
不知何时,周围的声音越来越低,马车行驶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景寂判断,她快要被人载出城了。她心中已有计较,便不心慌。

    反正,她也已用魂力,将这具残破不堪的身体上的伤,治愈了三成,不会随时都可能断气了。而那些狰狞的伤疤伤痕,错位的骨头,和断裂的经脉,景寂只修复了一小半,保证自己可以行走。

    她留下这些伤,是为证明卓成君的残。暴无耻,等着日后将他告上官府,留做证据。并且,这样可以节省些魂力。她的魂力十分珍贵,除了治伤,还有其他重要的作用,不能都浪费在这具伤残的身体上。

    景寂就着原来四脚朝天的姿势,悠悠然躺在马车的车厢里,大脑开始转动,制定报复卓家人的计划。

    至于身体上的疼痛,已被她忽略。

    昔年,她能从一介凡人飞升成仙,并且在短短十几万年间,便修为大成,成为仙界屈指可数的几名上仙之一。受过的苦痛和磨难,绝非常人所能设想。

    就是从金丹期后,每次渡劫都要遭受的雷劫,劈在身上,都比如今这具身体承受的疼痛,沉重深刻几千倍。

    景寂既然已决定借助都察院和大理寺,来帮田素心达成心愿,便想着等她出城脱身,去与京城相邻的郴州,为自己找些银两,先去官府买张户籍文书。没有这个,她根本没法返回京城。

    随后,再乔装打扮,寻找合适的时机回京,设法接触这两个衙门内,真正嫉恶如仇、不畏权贵、在朝中又有些话语权的清官。

    但到底怎么结识那些位高权重的清官,并说动他们,为她这个几乎一无所有的平民,对付卓成君呢?

    景寂有些心烦和头疼。

    因为田素心从小生活在清云村,在没有认识卓成君之前,几乎整日窝在家中,连清云村都没有出过几次,从未接触过京城的大官,景寂无法用她的记忆做参考。

    当年田素心还小时,田父田母为她请的女夫子,只教她认会一些字,读了几本诸如《女戒》《妇德》之类在景寂看来狗屁不通的书,学了些无病呻。吟的诗词歌赋。

    而陶冶性情的琴棋书画,田素心资质有限,也只是略通而已。实际上,这些东西,对于此刻的景寂,也是完全没用的。

    外面的事,尤其是朝廷上的事儿,田素心完全不知。

    若不是她因三月前,知道自己会被卓成君接回京城,怕自己一无所知,去京中给她那伟岸能干的夫君丢脸。便狠心卖了家中仅余的几亩田地和为数不多的存粮,买了几本旧书学习。

    而其中恰巧就有本《周朝律典》。若非她认真翻看过,都不会知道周朝除了县衙、府衙,还有大理寺、都察司的存在。

    复仇之路漫漫而修远,景寂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慢慢来了。

    大约三个时辰后,景寂都在马车里小睡两次了,马车终于驶出京城,停在京外二十里亭后的小山山脚下。

    景寂发散魂力,大致探查了一下方圆十里内的情形,想看看有没有路人在这漆黑的夜里,经过此处。

    她的运气极好,前方八。九里处,有一支车队正缓缓朝这边行来。因为车中有生病的女眷,加上夜深天黑,需要点着火把前进,他们行进的速度很慢,走走停停的,可能要在一两个时辰后,才能抵达此处。

    到时,这两个负责埋她的小将,早就折返回去了。

    景寂闭目,屏息凝神,任由那两个身形高大的六品小将,将自己扛着,往小山上走。他们大约是想去山上随便挖个坑,把她埋了。这会儿她还顾不得他们,便随他们去。等他们把坑挖好,要埋她了,她再做打算。

    景寂将魂识集中到那支车队上,她“看”到行在最中间,那辆外表平平、内间却宽大舒适的马车里,有一位看上去年约三十的中年贵妇,正端着药喂一位一脸病容,时不时咳嗽的头发花白的老妇人。

    那贵妇身边还有两位像是仆人的中年媳妇,跪坐在一旁。一个正在给那老妇人轻抚因咳嗽而剧烈起伏的心口,顺便给她擦冷汗;另一个则恭敬地跪坐在贵妇斜后方,伸手接过贵妇手中的药碗。

    那贵妇见老妇人平躺着咳得愈发厉害,她跪着上前两步,将老妇人扶起,温声吩咐那名给老妇人柔抚心口的中年媳妇:“芷云,快把角落里那两只靠枕放过来,让老夫人靠一靠,这样兴许会舒服些。”

    语罢,她又眉目含愁,有些自责地对老夫人道:“母亲,都怪儿媳!若非儿媳担忧盛儿、悠儿的病,想尽快赶回京照顾他们,命那些镖师和护卫连夜赶路,也不会连累您老人家病重……”

    “柔娘你这是说的什么话!”老夫人因说得太急,又弓着背连连咳嗽数声,急得贵妇美目含泪,手都不知往哪儿放,一个劲地说都是她的错。

    半晌后,待她平息下来,才抓着贵妇的手,和蔼道:“孩子,不是你的错!当初是我提出要连夜赶路的!你这做母亲的担心孩儿……咳咳,莫非我这做祖母的,就不心疼他们吗!”

    “盛儿、悠儿年岁小,出生时就体弱。如今都病得烧了几日,还不知吃了多少罪!叫我们如何不心急!”老夫人轻轻拍了拍贵妇的手,尔后抬手轻柔地为她抹去眼泪。

    “柔娘,你别自责,也别太心急。咱们离城门只有三十里路了,慢慢走,去二十里亭那儿,下车休养两个时辰,定能赶在明日城门大开之时进京。再过七八个时辰,就能回府见到盛儿和悠儿了。”

    “好的,母亲。”名为柔娘的贵妇反握住老夫人的手,眼里满是担忧,“母亲,您咳成这样,我瞧着都难受,不如咱们多休息会儿,天亮后再赶路?否则,老爷马上就要从茂州回京述职,若叫他回来听说此事,定不会饶我!”

    “你这猴儿!”老夫人笑着伸手点点柔娘的额头:“我家琛郎疼你至深,往日我说你一句被他听到,他都得给我摆脸色!咳咳,他哪里舍得对你如何!我无事,还是赶路要紧,就照我之前说的做。”

    “可是……”柔娘仍有迟疑。

第四章 渣贱将军,去死!(4)() 
“夫人!”那名端着药碗的中年媳妇,这时柔声开口了:“老夫人说得对!就是世子爷在此,也会听老夫人的话。您想想小少爷和小小姐,他们还那么小,又病得那么重……”

    “阿蘅你说得对!”柔娘想到那双孱弱的幼儿,恨不得立时长翅膀飞回去。

    “你想通就好。”老夫人疲惫地对贵妇摆摆手:“柔娘,你服侍了我一天,也累了,快回自己的马车躺一躺,养养神儿。我这儿有芷云照顾呢。不然明日归家,盛儿和悠儿见着你,看到你这张老了几岁的脸,都认不出你了。呵呵……咳咳!”

    “母亲!您就会打趣孩儿。”柔娘笑嗔了老夫人一句,便乖顺地依言回了自己的马车。她确实已疲惫不堪,再不休息,坐着都能晕倒了。

    景寂在她们说话时,就把魂识渗透到车队其余地方,听旁人的谈话,知道这支车队的主人,是南阳候王家人。

    方才那老夫人说起的琛郎,就是如今的南阳候世子,现任茂州知府王琛,乃是老夫人长子。他原来官任大理寺少卿,三年前因与郑阁老政见不和,被郑阁老抓住小辫子,使手段在御前告了他一状,将他贬去了偏远的茂州当知府。

    如今王琛任期将满,因他政绩优异,圣上下旨要将他调回京城,继续在大理寺留任。只不过他的具体官职,还没有定下来。

    景寂心说:瞌睡来了,就有人自动送上门当枕头。这王家婆媳性。情温善,一看就是好人。而且,那些镖师和王家护卫对她们评价都挺高,说明她们值得信赖。

    景寂想着,那王琛将会大理寺任职,从前他就是大理寺少卿,如今立功返京,不说升官,起码也会官复原职。他还与郑阁老有隙。这就是她要找的位高权重的清官!

    她打算,稍后等王家车队接近在二十里亭时,便“逃命”到她们面前,求她们救她一救。然后为了报恩,便可自卖自身,到王家做下人。

    这下连户籍文书的麻烦都省了,多好!

    景寂脑筋飞速转动:听说还有月余,王琛就要回京。这一月的时间,足够她拿下王家婆媳了。

    王琛是尊母爱妻之人,肯定会受妻、母的影响。再加上她本来就满身冤屈,他本人那么刚正不阿,又与郑阁老有仇,不会不为她出头。

    只要他站出来,郑阁老和卓成君就别想轻易把他压下去。因为王琛还是南阳候世子,在勋贵中颇有地位和人气,背后支持者甚众。而周朝的勋贵和清流一向不对付……

    景寂需要极大的定力,去压抑满心的欢喜,才能控制住情绪,让自己不至于笑出声,吓到这半夜轮流扛着她爬山的两个小将。

    解决了心头大忧后,景寂的心情放松下来,她被免费的苦力扛着,不用自己走路,也无事可做。便继续放出魂力,去“看”,去“听”远处王家车队里的动静。

    柔娘领着阿蘅回到自己的马车后,趁阿蘅下车去后面镖局的车队里,为她准备洗漱的热水,打了个呵欠,急急把今儿晌午才收到的夫君派人送来的家信,拿出来,借着烛光看。

    景寂也跟她一起看了。

    那信的内容令柔娘心惊胆战,唏嘘不已,却让景寂差点儿没忍住玩一把诈尸,笑着跳起来。

    信里说王琛如今还在茂州,与回茂州探亲的都察院的副都御史严大人一起,正在那边查探数日前突然爆发的、清云村整个村子的人被屠杀殆尽的惨案。

    经过无数人多日搜山巡查,围追堵截,他们已成功抓到主犯,还有十几名从犯。

    王琛与柔娘感情极好,加之柔娘乃王琛恩师魏阁老的爱女,幼时被充作男儿教养,自幼受父亲耳濡目染,对朝中大事颇有见地。所以,这种朝廷大事,王琛也不瞒着她。

    他在信中说,那主犯是敌国西凉的逃将,原就是被招安的悍匪,后来吃了败仗,怕被国主抓回去杀头,便做了逃兵,遁入西凉与大周相连的千里深山中。

    他带人逃啊逃的,就逃到了清云村附近的深山里。

    据那贼首供认的口供说,他与周朝军中某个将领暗中有所来往。

    他在逃亡过程中,为了生存,带着弟兄干起了老本行——下山抢劫来往行商旅客。有几次差点儿被大周的官兵抓到,都被他侥幸逃脱。

    但半年前的某一天,他照旧下山抢劫,被一支伪装成商队的军队反制住,差点儿丢了性命。那支军队的蒙面将领问了他几句话,又抓了他妻儿,并留下几名亲兵跟着他,说是不日后,将拜托他去做一件事。

    等事成之后,便将他的妻儿送还与他,还会给他一万两白银,替他摆平官府的追踪,给他和他的兄弟们制造新的户籍。让他们在周朝落户,购置田地,从此脱离刀口舔生的日子,安安稳稳地生活。

    那逃兵的贼首和他的兄弟们心动了,便一直靠从前打劫回来的金银粮食过活,老实地窝在距离清云两座大山开外、七八十里山路远的深山里,等着那蒙面将领的号令。

    终于,一月前,那蒙面将领传信与他的亲兵和贼首,让他们去灭了清云村,还说要他们做得干净些,别让人看出端倪。

    可惜那群人的运气不太好,屠村这种令人发指的杀戮行径,很快经过层层汇报,惊动了当时的茂州知府王琛,更巧的是王琛收到消息的那天,正好与前去探望他,陪他下棋喝酒的友人严御史在一起。

    他二人都是嫉恶如仇的真君子,真清官,又出身高贵,手握大权。听说了此等灭村惨案,自然是马上调动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