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韩警官-第5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仁。克扣工人工资,不重视安全生产,拿矿工的生命当儿戏。

    他既看不下去,也想发财,于是就干起黑吃黑的买卖。以矿区出来的人为班底,纠集一批前科人员和社会闲散人员,通过威胁甚至暴力手段霸占他人经营的煤矿。再拉拢腐蚀一些立场不坚定的国家公职和国企人员,伙同他们利用兼并重组的机会把霸占的煤矿高价卖给重组之后的国有大矿,侵吞国有资产。”

    “再后来呢?”李晓蕾暗暗心惊,忍不住追问道。

    “再后来他想洗白,改做正行,可能良心发现,也可能确实想回报社会,这几年没少参与公益慈善活动,光希望小学就捐建十几所。不管哪儿发生多灾多难,都慷慨解囊,前段时间还给我们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捐了500万。”

    “浪子回头金不换,看样子他改邪归正了!”

    “表面上看是这样,不过功能抵过吗?如果只是违法违规经营,只是瞒报几起安全事故,他有悔过表现,甚至主动认罚,积极参与公益回报社会,考虑到当时的背景,上级或许会考虑放他一马。

    但是他所干不只是这些,不仅拉拢腐蚀党政干部,大肆侵吞国有资产,而且涉嫌多起故意伤人乃至故意杀人的刑事案件。如果这样的人得不到法律制裁,法律的威严何在?”

    还涉嫌故意杀人!

    李晓蕾大吃一惊,联想到中午还跟他把酒言欢、谈笑风生,不禁打了个冷战。

    半路上跟郝英良的车道别,凌晨两点赶到位于高新区的人才公寓,抓紧时间休息,一大早打车赶往机场,四人变成三人,吴娜要留下照顾新新,去不了香港。

    赶到机场,林书记的秘书小黄正在安检口等。

    昨天厅领导在电话里说过,林书记今天要去BJ参加一个重要会议,正好利用登记前的机会听汇报。

    取上机票,过安检,把两位女士安顿好,韩博跟着黄秘书来到一个外面没明显标志的VTP候机厅。

    “小韩,你爱人呢?”

    省政法委林书记屏退左右,一见面就问这些,关心之意溢于言表。

    尽管没穿警服,韩博依然立正敬礼,一脸不好意思说:“报告林书记,我爱人和我同学在外面瞎逛,我同学难得来一次新阳,我爱人想给她买点土特产。”

    “你们真会挑地方,机场东西多贵!”

    “疏忽了,现在回去也来不及。”

    “买就买吧,反正你爱人有钱,做过外贸,当过大行长。”林书记越想越好笑,招呼他坐下,随即话锋一转:“言归正传,这次去香港有几分把握,那个萍盛集团到底有没有信心拿下?”

    “林书记,你要是让我立军令状,我还真不敢立,比较涉及到香港,许多事不是我们能左右的。但我认为相比凤仪县那个案子,这个案子应该好办很多。”

    “你小子,学会吊人胃口了。比凤仪县的特大诈骗案好办,说明有把握有信心,看样子让你去东萍是去对了!我还有十五分钟,抓紧时间,说说,怎么个好办?”

    亲自挖墙角挖来的干部没让人失望,林书记很高兴。

    韩博不敢耽误领导时间,只说重点。

    “林书记,其实这个案子并不复杂,之所以拖到今天主要由于两个原因。一是他编织了一张保护伞,二是把资产转移到香港,再与以他人名义以港商身份回国投资。省委下定决心查,保护伞不足为虑,主要问题就剩下资金,剩下他实际控制的那些资产。”

    韩博顿了顿,接着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他太过自信,以为扛着块港资是牌子我们就拿他没辙。事实上只要能查实香港公司的那些资金全是洗钱洗过去的,香港公司的控股人所拥有的香港居留权有问题,再结合其它证据就能形成一条无懈可击的证据链,进而证明他实际控制的在内地投资的那些个香港公司都有问题。”

    为什么之前拿他没办法,就是因为要考虑到改革开放大局,不能没凭没据的冻结那么多家港资公司的账户,查封那么多家港资公司的资产。

    只要有足够证据证明那些公司全是他郝英良实际控制的,并且资金来源本来就有问题,接下来就能师出有名!

    想到这些,林书记更高兴,不禁笑道:“虽然母公司在香港,但资金资产基本上全在国内。这次去香港,你只要香港方面协助收集证据,不需要跟上次一样谈账款移交的问题。”

    “是的,不过想做到这一点也不容易。”

    韩博摸摸鼻子,解释道:“香港海关去年应东广海关请求,协助收集一家涉嫌走私的香港公司违法犯罪证据,并把证据移交给了东广海关,结果帮忙帮出麻烦,被那家公司告上法庭。”

    “把证据拿回来很难?”

    “我会努力的,实在不行三管齐下,一方面可以请深明大义的立法会议员、社会贤达,就这个问题与香港法院的大法官交涉。一方面可以聘请几位资深的香港律师,研究香港法律和过去几十年的判例,找有利于我们的法律条款或判例。”

    “还有一方面呢?”

    “做香港警务处和入境事务处工作,我们需要区域司法合作,他们一样需要。尽管表面上他们总是推脱,但事实上还是希望能够达成一个合作机制,能够无缝对接,堵住因为制度差异造成的漏洞的。”

第七百二十六章 案中案!() 
早上7点半,程文明同过去几个月一样提前半小时,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赶到刑警支队上班。

    两年前,这里是南…港市公安局技侦支队,对外则有三个名称,分别是“南…港市公安局物证检验鉴定中心”、“南…港市公安局法医鉴定中心”和“南…港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

    后来局里把刑事技术划归刑警支队管理,把技术侦察独立出去设立行动技术支队,刑警支队就从市局搬到这里来办公,技术侦察也随之搬走了。

    当年的技术侦察大队办公室,成了支队长、政委、副支队长和几个科室的办公室。

    考虑到程文明行动不便,支队领导把他的办公室安排在一楼,就在分管刑技中心的副支队长周素英办公室斜对面。

    “程大,又来这么早,您慢点,这些交给我。”

    “不早,要送孩子上学,从学校溜达过来正好7点半。”

    值班民警抢过抹布,一边帮着打扫办公室,一边感叹道:“想想现在孩子压力真大,书包十几斤重,每天那么多作业,早上7点就要到学校,有的星期天还要补课,把孩子压得喘不过气。”

    “是啊,我当年上学时哪有这么累,记得整天玩。”

    程文明回头笑了笑,把拐杖确切地说应该是手杖放到墙角里,打开柜子开始换穿警服。

    身体恢复得不错,从下半身没知觉只能坐轮椅生活都不能自理,恢复到能拄着双拐站起来,恢复到拄单拐,再到拄手杖。在医生看来是奇迹,可他依然嫌慢,觉得每天拄着手杖一瘸一拐上下班,走在路上会影响人民警察形象,所以在外面全穿便服,到了单位才换上警服,且坚决不去办什么残疾证。

    正科级侦查员,说白了就是主任科员。

    这栋楼里那么多职能科室,正科级不要太多,副处级领导都好几位,但他这个正科跟其他正科不同,作为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模,不光厅领导对他有印象,公安部领导可能都知道他。

    支队没给他安排繁重的工作,打扫卫生、打开水这种事个个抢着干更不会让他动手,值班民警麻利地搞完卫生,把开水打过来帮他倒上一杯,再次确认没什么可以帮忙的才回到门厅的值班室准备交班。

    被当成一个残疾人的感觉真不好,但人家也是一片好心。

    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之前坚持过自己干,但每次都争得面红耳赤,程文明不想搞得太矫情,干脆听之任之。

    琐事小事无所谓,工作必须要干好。

    领导没安排具体工作,只是让给重案大队帮忙,程文明不想成为支队乃至市局的“大熊猫”,主动揽过研究分析、指导侦破或组织侦破全市重大积案和疑难案件的活儿,把自己淹没在堆积如山的案卷材料里过得倒也充实。

    “师傅,对不起,我又来晚了!”

    刚从档案袋里抽出一叠材料,一个身材高大、皮肤却很白皙,长得有点秀气的年轻民警气喘吁吁跑进办公室。

    钟小明,刑院高材生,去年参加工作,原来在港区分局,支队领导觉得程文明一个人负责这么多事忙不过来,身体又不好,就把小伙子从分局刑警大队调机关来给他当助手。

    老同志要传帮带,新同志要虚心学习。

    跟其它部门一样,钟小明一调到支队就拜程文明为师,全市公安系统总共才几个英模,能成为英模的弟子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的,许多新同志羡慕不已,个个在背后说这臭小子运气好。

    “不晚啊,还没到上班时间。”

    程文明抬头看看墙上的挂钟,放下案卷示意他先吃早饭。年轻人贪睡,不睡到7点半左右不会起床,眼前这位同样如此,每天上班都火急火燎,根本来不及吃饭,总是在路上买,带到单位吃。

    钟小明不无尴尬地笑了笑,拉开塑料袋狼吞虎咽起来。

    程文明,钟小明,名字里全带着个“明”。

    人送绰号“大明”和“小明”,合称刑警支队的“二明”,两个当事人不知道,楼里的同事包括领导已经传开了。

    “程大,早。”

    周素英上班了,敲敲玻璃门跟“邻居”打招呼。

    程文明突然想起一件事,起身笑问道:“周支队长早,周支队,打听个事,你有没有上星期我们聚餐的那个饭店订餐电话?”

    “大福酒家,我没有,老陈应该有,他家离得近,有什么事全安排在那儿。”

    “我等会问问陈大。”

    “怎么,有喜事?”

    “孩子还小,我家能有什么喜事。一个老战友早上打电话,说要送他爱人来市一院检查,那个饭店离市一院也不远,我打算中午请他们吃顿饭。”

    时间真是一把“杀…猪…刀”,能让人淡忘许多事。

    老领导调走才多长时间,除了当年技术大队的一些“老人”,现在能记得韩博这个名字的已经不多了。

    周素英干脆走进办公室,跟起身相迎的“小明”点点头,靠在文件柜上好奇地问:“良庄的老战友?”

    “他没在良庄派出所干过,不过跟良庄也有点关系,以前的思岗县局刑警四中队管良庄丁湖几个乡镇的刑事案件,他跟我一起在四中队干过几年,后来调派出所一直干到现在。”

    “老同志啊!”

    人的际遇真不一样,程文明感叹道:“我、王燕、小任这些后来调到良庄的人,沾韩局的光相继走上管理岗位。副科正科七八个,两个已经副处了,一个支队长,一个在县局当局长。今天来的这位没赶上,一直是普通民警,任劳任怨十九年,连警衔都雷打不动,十年前‘两毛一’,现在还是‘两毛一’,从参加工作到现在从来没挂过‘长’。”

    公安晋升难,这样的情况很普遍,多少人干到退休连一个副主任科员都混不上。

    周素英也有这样的老同事老战友,想想就不是滋味儿,立即岔开话题:“程大,老战友带爱人来看病,这事你应该给佳琪打个电话。她爱人田医生在市一院,有熟人跟没熟悉肯定不一样,能少做很多没必要的检查,能少花不少冤枉钱。”

    公安晋升难,医生想混出头更难。

    在家坐月子的李佳琪的爱人田学文,跟韩局一样是硕士,韩局已经正处级副局长了,他还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当普通医生,据说去年底才有资格给人开处方。

    中国是人情社会,不管办什么事都想找个熟人。

    程文明也不例外,嘿嘿笑道:“我没找佳琪,找的是赵主任。”

    他找的人周素英有所耳闻,良庄老书记的儿媳妇,市人民医院的主任医师,跟老领导家的关系非同一般。

    “差点忘了,有赵主任这个关系在,田医生还真要靠边站。”

    周素英噗嗤一笑,饶有兴趣地聊起老领导:“对了,昨天给晓蕾打电话,她说和韩局一起去香港了。她比我还关心佳琪,说别急着让佳琪上班,搞得我跟黑心资本家似的。”

    “她是佳琪的嫂子,跟亲嫂子差不多,当然关心。”

    “也是啊,要不能让佳琪在滨江小区。”

    正聊着,DNA实验室主任方海龙拿着两份检验报告匆匆跑了过来,跟往常一样依然是一身白大褂,身上依然是浓浓的消毒水味道。

    “程大,周支队也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