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韩警官-第6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博挪了挪椅子,侃侃而谈:“本想找人,结果找到一具尸体,死亡时间相差一天甚至可能在同一天,这未免太巧合了吧,所以我当机立断向王局汇报,请求成立专案组,由刑侦局和两个分局对两起命案并案侦查,联合侦查。”

    “可是越查我心里越没底,两起死亡明确有关联,但又似乎没关联。就侦查工作陷入僵局,大家伙在一筹莫展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一件事,我现在的邻居因为出轨被她妻子捉奸在床,闹得不可开交。”

    “通过这件事我又想到被排除的情杀的可能性,吕璐私生活不检点,甚至光明正大跟赵兴荣姘居,其丈夫林国生最有动机杀她,但香港籍男子林国生既没作案时间看上去也不太凶手,我又想到她在跟赵兴荣姘居之前的男友。”

    “尽管知情人不少,但由于其没一个正式工作,交往的人三教九流都有,虽然这个花名甚至姓名,可为找到那些人安宝分局依然费老大劲,并且没全部找到。总之,找到跟之前的怀疑对象一样没作案时间,事情过去那么久,那些人有了新生活也没杀她的动机。”

    韩博习惯性摸摸鼻子,不无兴奋地说:“这时候,我叫上常彩燕同志又去了一趟现场,在新桥小区12…02室的沙发上躺了两个多小时,差点睡着,以为是在自己家,以为自己是男主人,突然想到既是情杀也是误杀的可能性!”

    “吴澄的老婆!”

    许庆国醍醐灌顶般地明白过来,不禁拍案而起:“她知道吴澄住那儿,如果她怀疑吴澄有外遇,甚至可能偷偷配过新桥小区12…02室的钥匙。小韩,你刚才说直到吴澄出事前她依然回老家参加农忙,这意味着吴澄退掉房子回东山她并不知道。”

    邱大海接过话茬,喃喃地说:“她没什么文化,吴澄是一个艺术家,他们是包办婚姻,两口子估计没什么感情,或者感情不是很好,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她的危机感、不安全感会越来越强烈,有可能胡搅蛮缠,越是这样吴澄在东山越呆不下去,毕竟搞创作需要一个环境。”

    “所以吴澄来深正发展既是为追求理由,也是为搏一把,同样是不愿意整天面对糟糠之妻?”

    “丈夫一走了之,还拿走甚至跟人借那么多钱,她肯定疑神疑鬼,她完全有理由来捉奸!”

    “她可能并不认识黄家慧,只知道丈夫在深正有一个女学生,她偷偷跑过来想搞个清楚,用丈夫春节回家时她偷配的钥匙打开或者直接敲开新桥小区12…02室门,发现屋里有一个刚起床的女人,心情可想而知……”

    能坐在这儿的全是老刑警,而且是经验丰富,破案无数的哪一种。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吕璐遇害的真相就这么被他们推出来了。

    “差不多。”

    韩博长叹口气,不无惋惜地说:“想到这些之后我立即让安宝分局刑警大队派人去吴澄老家,去的同志从侧面了解到姜兰很要强,性子很烈,总是怀疑丈夫在外面有人,有一次因为吴澄请了一个人…体模特,画人…体素描,被她发现了,追到学校大打出手,把人家打伤了,因为这事还被当地派出所处理过。”

    “东山离深正这么远,她不太可能坐汽车,实名制就是好,我们查到她的购票记录,发现她是24日晚乘火车抵达深正的,没舍得买卧铺,硬座又没了,是从老家站到深正的,也就是说她既有作案动机也有作案时间。”

    终于有眉目了,王东心情无比舒畅,追问道:“就这些?”

    “当然不止,我不动声色提取了她的双手指纹,与勘查时在现场提取到的几十枚指纹进行比对,运气不错,成功比对上两枚,一枚左手无名指的,一枚右手食指的。”

    韩博笑了笑,接着道:“为了把案件办成铁案,我又以确定吴澄身份为由抽取她儿子的血样,并从她用的杯子及纸巾上提取了几个检材,与勘查时在案发现场采集到的生物物证进行比对,就是做了亲子鉴定。

    结果显示她儿子的遗传标记性特征,是案发现场采集到的检材的所有人的亲生子女的可能性大于99。99%。她本人的遗传标记性特征与现场采集到的检材的所有人的遗传标记性特征相似率高达99。99%!”

    “我说吴澄尸体虽然腐败了,但近亲属辨认其身份不是很难,你还画蛇添足提取样本跟他儿子做亲子鉴定,原来醉翁之意不在酒。”

第八百四十七章 放长线钓大鱼() 
“通过这个案子,我总结出一个经验,再遇到让人一筹莫展的疑难案件,既不能把它想得太简单,也不能把它想得太复杂。”回想起投入那么多资源案件侦破工作却迟迟没进展的情景,韩博感慨万千。

    “不管谁指挥侦办都会围着被害人转,谁能想到凶手是一个与被害人几乎没任何关系的局外人。”许庆国点点头,一脸深以为然。

    难怪这么年轻就能走上副局级领导岗位,办案经验确实丰富。

    王局长暗赞了一个,又点上支香烟猛吸了一口,在烟雾缭绕中沉吟道:“小韩,暂不抓捕,为侦破吴澄案创造有利条件,这个风险是不是有点大?”

    明知道姜兰是杀人犯,却亲自把她送上火车,万一她畏罪潜逃怎么办。

    韩博当然知道有多大风险,但这是没办法的办法,连忙解释道:“隆华区离安宝区那么远,新闻媒体又没报道过吕璐案,在传讯相关人员时办案人员也没提过吕璐遇害的事,消息不对称,所以对我们来说这是两起命案,对涉嫌杀害吴澄并制造溺亡假象的嫌疑人而言只是一起。”

    “市局法医鉴定中心和隆华分局刑警大队出具了鉴定报告,吴澄的尸体已火化,吴澄的亲属带着骨灰回去了,参与侦查的隆华分局民警都回了各自单位,可以说吴澄的事告一段落,应该能让凶手送一口气,能让凶手放松警惕。”

    邱大海没私下找丁新强打听过案件侦破进展,对吴澄的事不是很了解,不禁问道:“韩局,既然杀吴澄的凶手不一定知道吕璐案,那我们为什么不能抓捕姜兰?”

    “如果吴澄的死与黄家慧有关,很难说她会不会通过姜兰打探消息,她知道姜兰家的电话。”

    “从发现吴澄尸体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星期,期间她有没有联系过姜兰?”

    “没有。”

    韩博摇摇头,抽丝剥茧地分析道:“从接到吴澄溺亡的噩耗赶到深正认尸,在隆华分局见到黄家慧的那一刻,姜兰就应该意识到上次来深正时杀错了人,所以她当时情绪非常不稳定,趁民警不注意对黄家慧大打出手。

    吃那么大亏,照理说她应该不会自讨没趣,但如果吴澄的死与她有关,那么她完全有可能联系姜兰。因为在接受询问时她对挨打挨骂的事表现得很大度,装出一副很自责,对姜兰很歉疚的样子。”

    让一个杀人犯在外面转悠,哪怕她是一个女的,且不太可能再对社会造成危害,但王东心里依然不踏实,抬头道:“可不可以在东山对姜兰采取强制措施,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她应该不会抱侥幸心理,只要击溃其心理防线,那接下来的事就好办了。”

    “王局,这一点我也想过,关键我们不光要考虑到黄家慧联系姜兰的可能性,还要在吴澄的几幅作品上做点文章。接下来要拍卖现有的三幅画,姜兰是三幅画的所有人,本色出演比较好。另外调查发现姜兰跟吴澄父母的关系同样紧张,如果三幅能成功卖出去,吴家人肯定会有利益方面的诉求。”

    对姜兰采取强制措施,不意味着可以剥夺姜兰对三幅画作的所有权。

    因为钱,一家人可以反目成仇。

    一旦出现那种情况,姜兰被捕的消息肯定瞒不住,凶手绝对会有所警觉。

    “那三幅画可不可以不拍卖?”邱大海追问道。

    “吴澄生前欠下那么多外债,不拍卖三幅画拿什么偿还,姜兰母子今后的日子怎么过?对我们而言拍卖一样势在必行,因为这三幅画的成交价能直接影响到另外三十多幅画的价值,凶手不可能半途而废,他会关注拍卖过程,甚至会出价抬价。”

    相比吕璐案,吴澄案要难破得多。

    尸体在观兰河里泡那么长时间,甚至连落水现场都没找到,指纹、DNA、足迹、目击者等证据一个都没有,就算知道凶手是谁都很难将其绳之以法,这样的案件必须谨慎谨慎再谨慎。

    王东权衡了一番,同意道:“既然种种迹象表明吴澄死于他杀,那就放长线钓大鱼,但姜兰一定要盯住,绝不能让她离开我们的视线。”

    “王局放心,我安排人过去了,也跟东山同行协调过,当地公安局会协助我们盯住姜兰。”

    要盯到什么时候,一向习惯“快侦快破”的许庆国觉得不是很靠谱,但考虑到想侦破吴澄案只能这么干,没有表示反对,而是若有所思地问:“韩局,姜兰知道杀错了人,她会不会再跑到深正来找黄家慧?”

    “可能性不大,姜兰这个人虽然性子烈,虽然没什么文化,但从杀害吕璐的经过上能看出她有点心机。借口回老家农忙,悄悄买票来深正抓奸,来深正的事亲朋好友谁也不知道。”

    韩博干咳了一声,清清嗓子,接着道:“接到噩耗来深正之后意识到杀错了人,生怕办案人员看出什么,整天以泪洗面。当然,丈夫的死对她打击确实不小。但在我们办案人员问到与吕璐案相关的问题时,她便很自然地装出一副很痛苦的样子,以哭甚至晕倒躲避那些问题。杀人,不是杀一只鸡,她现在肯定很后悔很害怕,连深正都不一定再敢来,更别说去找黄家慧。”

    ……

    领导支持,一切按计划行动。

    常彩燕跟陈雨琳一样“同情”姜兰的遭遇,非常关注油画拍卖的准备情况。

    去过一次画廊,认识一位艺术圈的朋友,李晓蕾也对艺术品收藏投资产生了浓厚兴趣,不过仅仅是兴趣,没想到真去收藏投资。

    “李染先生的《万山红遍》以5800万元起拍,经多位买家几十轮的竞夺,最终以一亿多成交,这也太夸张了!”去机场的路上,李晓蕾半躺在副驾驶座椅上又翻看起陈雨琳给她专业杂志。

    “李先生师从齐白石,是真正的大师。”韩博对艺术品投资收藏同样感兴趣,这些天做过不少功课,既是为侦破吴澄案,也是想研究研究吴星伟提醒的利用艺术品洗钱的问题。

    “大师又怎么样,不就是一幅画么。”李晓蕾放下杂志,嘀咕道:“真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知名画家赚钱也太容易了。”

    “能有明星赚钱容易?”

    韩博反问了一句,感叹道:“而且画家跟画家是不一样的,李老先生一幅画拍出上亿的天价,但李老先生1989年就去世了,刚拍出天价的那幅画不管现在还是十几年前,跟李老先生乃至李家几乎没任何关系。”

    “没关系,什么意思?”这些情况李晓蕾真不清楚。

    “早在40多年前,荣宝斋就只花80元把李老先生那幅画收入囊中,并且不是李老先生卖的,他个人没拿到一分钱。现在拍出一亿多的天价,同样跟老先生的家人没任何关系。”

    “这……这也太……”

    “太什么,画家不是作曲家,画在谁手里版权就在谁手里,别人卖得再贵画家也拿不到一分钱。”

    李晓蕾越想越替李家人郁闷,冷不丁又冒出句:“80元变成一个多亿,这投资收益也太离谱了。”

    “谁让我们中国经济发展的这么快,艺术品市场这么火呢。”

    韩博倒不眼红别人通过投资艺术品赚多少钱,只是对几乎失控的艺术品市场感到担忧,倍感无奈地说:“收藏李老先生的画获益没什么,因为李老先生的作品值那个钱,最可怕的是通过艺术品洗钱。

    资本永远走在政府和老百姓前面,艺术品洗钱的实质就是资本之手操控艺术品市场,在某种意义上它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洗劫,比如最近比较热的尤伦斯夫妇,从2009年开始在拍卖市场套现,到现在至少套走十几亿元人民币,甚至在和一家艺术博物馆的半卖半送式交易中,得到了5000平方米的私人艺术馆和1。77亿港元。”

    “比利时的那对收藏大鳄夫妇?”

    “嗯,上世纪九十年代来中国以白菜价‘扫货’,收藏许多的宋、元、明、清等历代中国书画作品,还有大量当代艺术品,连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都被他们买走了,现在开始套现,这跟洗劫有什么区别?”

    韩博拍拍方向盘,长叹道:“最让人担心的是,隐藏在他们背后的国际艺术资本,也会照此模式洗劫中国财富。所以说监管艺术品洗钱,最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