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一之小作家-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样的奇容,才让人印象深刻吧。

    “好吧,你们也别给我介绍了,只要乖乖站在旁边就行了,知道吗?”

    “好!”两萝莉脆声答应。

    带着两小萝莉,杨子建很快就跑到了前塘溪巷的小石拱桥。

    天色灰白,虽然阴云渐散,但太阳始终没有出来,穿镇而过的塘溪涨了一尺有余了,“哗哗”地拍打着两边的堤岸。

    他们沿着河边的后塘溪巷,朝着西边跑去,到了一座大牌坊前才停下来。

    这时,对面正刚好走来六七个人来,大多是杨子建认识的,许书记和马镇长,但他们现在也成了一般小干部,正陪着一位老人,六十多岁,身穿灰色中山装,有些秃顶,额头油光滑亮,国字脸慈和安详,但眉眼带着淡淡的官威。

    杨子建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在这些人中,两位美貌少女显得特别突出。

    一位是蓝雪,上身穿着灯笼长袖的白衬衫,下面是黑色波点长裙,加上小圆脸小酒窝,显得甜美可爱,清新优雅,乌披肩,走在河边小巷,仿佛从诗词中走出来的古典少女。她正挽着老人,给他介绍着这里的风景。

    另一位,居然是汪滟!

    她怎么来了,怎么来了也没跟他讲一下?

    “嘿,子建!”汪滟笑嘻嘻地挥手,她穿得有些随便,粉红衬衫蓝牛仔裤,加上蓬松的大马尾,看着活泼开朗,自由自在,像一匹在草原上奔跑的粉红小马驹。

    她身边居然还跟着汪所长,一身公安警服笔挺,只是他的重点不在儿女身上,而是和许书记、马镇长一样,亲热地陪那位老人。

    杨子建和汪滟使了个眼神,然后用衬衫袖子抹了把汗,小跑到他们跟前鞠躬道歉:“谢书记、马镇长、不好意思,来迟了。汪所长,没想到您也会来。”

    舒雨就方便多了,直接带上子珍,举了一下少先队队礼道:“领导好!”然后乖巧地退到汪滟的身边,和汪滟小声地聊了起来,汪滟对这两个未来的“小姑子”也是非常亲热。

    许平凡微笑道:“我们也刚刚从风雨桥过来,子建,过来见见梅宁区的老区长蓝波同志。”

    杨子建一惊,这才想起这位是谁了,连忙上前向老人家长鞠一躬道:“我小时见过您,蓝爷爷,您从78年到82年在南塘镇当书记,全南塘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很多都是您主持修建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您推广的,南塘四周的荒山野岭变成果山果园,都是您的功劳……乡亲们都敬爱地称您为‘南塘改革之父’呢!”

    老区长退休两年,年纪大了,最爱听人提起他的政绩,这种实打实没有浮夸的吹捧才让他开心,才让他激动和得意,他走过来握了一下杨子建的手笑道:“哈哈,你这小秀才,就是爱吹牛,我可没听说过什么‘南塘改革之父’,倒是听了另外一些绰号。杨子建是作家,文人比较夸张,我还是问问我家老实的蓝雪,你说说看?”

    蓝雪抿嘴笑道:“是‘芦柑书记’,还有‘桔子书记’。”

    老区长抬头怀旧道:“对头,就是这两个绰号。”然后有些遗憾道,“南塘是我的第二故乡啊,我六十年代转业到这里当了五年的公社干部,后来关了牛棚,平反后,又在这里当了四年书记。可惜,我解决了南塘人民的吃饱饭问题,却始终没让南塘人民富起来。”

    许平凡惭愧道:“老领导,对不起,是我无能!”

    老区长叹道:“是该批评你啊,我以前就叫你展古镇旅游……不过,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啊!”

    马镇长见他们又开始追忆检讨了,连忙道:“我们进金紫巷吧!易教授可能等不及了,把门关上又研究文史资料。”

    于是,老区长左手拉着蓝雪,右手握着杨子建,朝着大牌坊正对的一条巷子走去。一边走,他一边询问杨子建的学习情况,写作情况,他看了杨子建的不少文章,知道南塘突然开旅游与他有莫大关系,因此对他非常亲切。

    杨子建一边走,一边介绍道:“金紫巷可以说是南塘最宽的小宽了,有七米多,因陈知州‘赠服’而来,由于他展海贸有功,因此朝廷‘赐服金紫’,金紫官服是三品以上官员才能穿,而陈知州才五品,有点类似清朝加黄马褂之类的褒奖。”

    走了三十多米,但没走进大门,而是朝右边一个院子月门走去。这里原是知州府的花园,土改后被政府没收为集体所有,六七十年代曾改建为招待所,新的砖楼招待所建起来后,这里基本闲置。易教授来后,弃新招待所不住,带着学生住进了这片老房子里。

    杨子建笑道:“别看这房子不起眼,86年电视剧《聊斋志异》有五集在这里拍过!”

第117章 投资者?竞争者?() 
老区长听得津津有味道:“这都是免费的广告啊!我在南塘住了近十年,了解这里的每”

    杨子建也不谦虚,带着强烈的自豪感道:“南塘镇的优点,就在于它是历史的活化石。在这里,可以看到历史名人的足迹,更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的脉络。我举个例子,南塘有完整的社学两座、书院三座,其中一座书院是朱熹建的,杨时也建过一座,但北帜峰杨氏庄园在十年****被整个烧毁了……社学和书院是古代的公立小学和私立中学,如果把文庙也建一座,就等于有了公立大学,就可以编成一条旅游线路,游客游览一遍,等于了解古代人是怎么读书考科学的,从旅游中了解古代教育制度,对开展乡土文化教育意义重大!”

    许平凡和马援朝听了,眼睛一亮,原来古镇旅游还可以这么玩!

    杨子建脑洞大开道:“当闽学古镇的品牌驰名中外后,我们还可以搞一个闽学研究会,聘请全国著名的国学教授、学者、作家当顾问,然后在旅游区搞一搞‘民间科举’,就是一种传统学术爱好。游客来这里玩,可以免费报名到南塘社学考一考,就就是做选择题,只要记熟小学中学里的文言诗词,读过《论语》《孟子》,基本就能考上了,然后我们就用闽学研究会的名义,给他们颁‘名誉秀才’证书。这样,游客留在南塘的时间就得变长了,吃住消费就增加。”

    众人听了,像怪物一般看着杨子建,这都能想得出来,用“考秀才”来拉动消费!

    杨子建笑道:“古代四年一次的科举会试,全国各地的学子进京城,实际上就搞活了京城的吃住行游购娱各方面的旅游经济!”

    老区长指着许平凡和马援朝道:“记下,记下,这个想法很不错,民间科举嘛,学术爱好嘛,名誉性质的秀才举人进士都要考一考,还要搞权威一点,严肃一点,请大学专家学者做考官和评委,呵呵呵,甚至评出状元来!咱们可是朱熹杨时的故乡,可以理直气壮的搞!”

    书记和镇长像小学生一样,立即取出笔记本,认真地把杨子建的建议给记了下来。

    汪滟站在杨子建的身后,看他潇洒自信地给正处级退休干部解说建议出主意,毫不怯场,口落悬河,她就感同身受,说不出的骄傲,含情脉脉,充满爱意。

    汪所长则有些心态复杂,作为老公安,读过心理学,人生阅历丰富,当然看得出女儿情根深重,已经暂时离不开杨子建了,想到女儿不再是自家的了,有时真想拔出手枪,把杨子建这臭小子给崩了!

    但同时,他也知道,女儿有理想有分寸,杨子建也相当厚道内敛,两人不会做伤风败俗之世,很有些革命感情的味道。

    基于这点,女儿一直想当寄宿生,他最后还是同意了。

    当然,这也跟他有了人生新目标、工作太忙大有关系。

    屠宰户集资抢劫案完美破案后,汪所长受到各方肯定表扬,整个案例被立为典范。他在区政法委书记的支持下,正式接受组织考核,准备提拔为副局长,因此这段时候他工作非常繁忙,应酬众多,加上汪夫人也是大忙人,夫妻俩已经没空照顾女儿了。

    这还是杨子建辅助推理的结果,再想想案子为什么会花落城西所,归根到底,是杨子建为写的那篇新闻表了。

    现在杨子建名气可大了,据女儿说,他已经在省级、国级报刊表文章,在日报、青年报开专栏,成了“小社会名流”。当然,社会名人这必然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起码个人形象、生活作风会被学校、家庭和社会格外关注,因此汪所长认为即使出现早恋,在这种层层监视和压力下,在这种社会道德环境下,也出不了大事。

    何况女孩子要思春,那是越阻止就越来劲的,堵不如疏。

    老区长思维被杨子建的脑洞给打开,兴致大浓,放慢脚步道:“闽省是侨省,南塘虽然华侨不是很多,但解放前赴台的同胞却不少,他们受传统文化影响,总希望落叶归根,回报家乡,这就是优势。闽学在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等国影响很大,到时会有很多人来观光投资,我当书记时,中心小学的教学楼、初中的宿舍楼、还有几个乡下小学,都是华侨捐钱建的。”

    蓝雪插口道:“叔爷,我爸爸好像也打算投资。”

    老区长又惊又喜道:“怎么,小六不打算做乡镇三资企业了?”

    “照样做,”蓝雪转头对老区长和许书记道,“我爸只是说过有这打算,他是在南塘镇出生的,要为南塘做点贡献,因此也想入股,不过,建设局的七叔反对,他认为南塘退早会变成另一个虎川水库……”

    老区长不屑道:“小七当年支持虎川乡经委集资搞虎川景区,结果成了一个大败笔,市建设局每年补贴十几万,胆子给吓破了。”

    许书记连忙解释道:“我们会吸取虎川的教训,上海金点子公司已经和我们签了投资协议,头一笔资金已经到位,并在上海招聘先进的企业管理人才到南塘协助公司管理,镇里主要负责民居保护、基础设施、政策服务等,所以我们不会变成虎川水库的。”

    杨子建心里有些复杂,蓝氏家族才是真正的地头蛇、巨无霸啊,日后南剑市“抓大放小”、“国企改制”、“破产拍卖”,蓝家可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南剑各行各业都有他们的影子,自己要将旅游区收为已有,要面对一个庞大的竞争对手!

    在杨子建患得患失、思绪万千中,众人走进月门,绕过一面影壁,走过十米走道,来到一座精致的垂花门。

    门口处,易教授带着两名学生,站立迎接,仿佛他们成了这里的主人!

    杨子建有些激动,这可是后世所见的文化名人啊,当年,他就想当易教授这样能写、会说、更能上电视的文化明星。

第118章 相见欢(求收藏,求推荐)() 
易教授学的是美学,讲的是文学,在武大受到不平待遇,到了鹭大后执教艺术,心中耿然仍怀孤愤,这次鹭岛大学与南剑市合作,挖掘闽学文化,开闽学古镇旅游,后面隐隐还有华侨势力在暗中推动,让他看到了机会,争取到了这个文化研究课题。

    研究南塘闽学对他来说,只是一次有趣的体验,毕竟他这一生可能要落户闽省,研究一下影响明清两代的闽学,也是深入探讨人类学和国民性的一次机会。

    借着旅游扬传统的建筑美学和历史文化,他是赞成的,但他已过不惑之年,阅尽世情,不是那么好忽悠的,这世上干部嘴上说一套私下做一套,把戏唱坏的比比皆是,最后弄得一地鸡毛,官员们拍拍屁股挪个地方,丢脸的是专家,倒霉的是百姓。

    因此,他听其言,观其行,对任何事总是不冷不热,半眯着眼,冷眼看人间。

    今天是老区长拜访,他今天特意穿上一件深灰色中立装,衣装笔挺,带着淡淡的湖南长沙口音、以一种缓慢的扬抑顿挫的语音道:“老父母来访,易某有失远迎,还望见谅啊!”

    一边说着,他一边像古代名士般拱了拱手,显得非常儒雅,可惜这时没有羽冠巾纶,宽袍博带,否则就是古代版的文人相会了。

    老区长也拱手道:“不敢不敢,易教授是贵宾,我是这里的半个主人,快一个星期才抽空拜访,是我失礼了。”

    两人一阵客气寒暄,众人只能当成配角。

    杨子建还好点,可以就近旁观易教授的风采。

    许书记和马镇长就不用介绍了,他们天天都要来问候一下教授,然后是汪所长父女,汪所长是受领导所托护送老区长来南塘的,当然,汪所长喜欢三国,听说易教授对历史有研究,因此想向他求教一些历史问题。

    老区长拉着杨子建介绍道:“易教授,这是我们南塘镇出的小天才杨子建,别看年纪小,但他写的文章很多人在读,希望你有空能指导他一下。”

    杨子建知道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