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贫居-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容姨娘虽然嘴上说着不信,面上强装镇定,心里却已经怀疑不定了。‘姜彦岑即使是骗自己,那他也没有必要以这样的借口。一个男人没有生养能力是多大的耻辱,这种事情岂能轻易说出口。既然姜彦岑不可能拿这种事情开玩笑,那姜家大少爷姜思颐是哪来的?自己肚子里的孩子又是谁的?难道是他?不,不可能。’

    容姨娘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关于那人的事情,姜彦岑只是静坐着没动,也没再说话。而此时的定安县一处偏僻的院子里,那伙黑衣人将大牢里的人救出后,就与到姜家参加满月礼的宾客一起汇合准备出城。今天能来参加筵席的宾客都是非富即贵,守城的官兵肯定不会仔细搜查。

    没想到的是就在他们与其中的宾客汇合时,大批的官兵突然出现将他们所在的小院层层包围,屋顶上站满了弓箭手,而那个宾客竟然是姜府的大管家瑞安假扮的。

003、福熙、福荣() 
官兵将小院团团围住后并没有立马动作,而是派人回姜府报信,等待姜?13??岑的命令。祥安接到信后,去了容姨娘住的院子。没有避着容姨娘,向姜彦岑禀报说一切都在计划中,请老爷示下。容姨娘这才相信姜彦岑说的都是真的,可是已经晚了。这么多年的经营,只怕在今夜要毁于一旦了。

    姜彦岑让祥安先出去,似乎是知道她的想法,语气非常平静地说道:“事到如今,我希望你能好好想想该怎么做,就算不为了你自己,你也应该替你的两个孩子考虑考虑。”

    “。。。。。。”

    容姨娘看着气定神闲的姜彦岑,很想告诉他自己只生了一个孩子,可这话她是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的。思虑良久终于下定决心将自己所知道的,关于影卫组织的一切全都告诉了姜彦岑。说今天大家救出去的并不是影卫组织真正的首领,那只是首领的一个分身而已,真正的首领是当今皇帝赵齐的亲弟弟恒亲王爷赵瑞。

    听到赵瑞的名字,姜彦岑的眼睛里快速地闪过一丝莫名的情绪。确认容姨娘没有再多隐瞒后,姜彦岑才起身出去了。临走前说容姨娘的身份目前只有他一个人知道,所以容姨娘是去是留由她自己选择。

    姜彦岑站于院门之外,看着院子里被乱箭射死的一具具尸体,心下彻底松了一口气。‘总算没有辜负圣上所托,我也终于能解脱了。’

    泰佑八年九月十五晚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没什么特别的。只有当事人知道那是一个怎样的夜晚,虽比不上八月十四晚上的那场厮杀,可事后想起来还是会浑身发抖。很多人的命运就是从这个晚上开始改变的,包括刚刚满月的姜玥婷、姜玥珺姐妹。

    京城里皇帝赵齐接到姜彦岑的奏报,奏报上只有寥寥几字:恒亲赵瑞。立马让人悄悄围了恒亲王府,将王府里一众人等全部秘密关押了起来。

    第二天,已有几日未曾上朝的皇帝出现在了立政殿,朝下一众大臣直呼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帝让人当堂宣旨,赐封定安县县令姜彦岑的双胞胎女儿为福熙、福荣县主,赐封姜彦岑的妻子姜氏为令人,姨娘容氏为安人。

    县主一般都是郡王之女才有的封号,没想到皇帝竟然给了一个小小县令。皇帝的这道圣旨砸晕了底下一众大臣,下朝后纷纷打探这姜彦岑究竟是何许人也。谁知查来查去除了知道姜彦岑是定安县县令外,其他的,关于此人是何等样貌、身家背景如何等都是一片空白。

    而消息传到定安县时,整个定安县都为此沸腾了。大家一边猜测姜彦岑的真实身份,一边上门道贺。姜府门前一时车水马龙,挤得水泄不通。姜彦岑代双胞胎接过圣旨,让瑞安在外院加设了几十张桌子招待客人。夫人姜氏与双胞胎的生母却未见露面,大家对此更加议论纷纷。

    大家不敢当面询问,心里却暗自疑惑。‘姜家女眷竟然连皇帝的圣旨都不出面迎接,传旨的公公却未见一丝的不悦。这姜大人究竟是什么人能让皇帝如此重视?回去后可得再好好查查他的底细。’

    好好查查姜彦岑的底细,这是所有人此时不一而同的想法,可惜除了知道他是三年前出任定安县县令,在任三年将乱糟糟的定安县治理的非常好,特别是在今年与大靖的战争中出了大力之外,其他也是一无所知。

    泰佑九年十二月初,姜彦岑带着一家老小终于抵达京城。东城门处被皇帝特意指名前来迎接的宰相陈弘文,看着端坐马上缓缓走向自己之人,将姜彦岑浑身上下仔仔细细打量了一遍之后,身形一晃,亏得他身后之人扶了一把,不然他非得当众出个大丑不可。

    “宰相大人,您没事吧。”

    “没事,没事,人老了不中用了,这不稍微站的久了点就有点头晕,多谢郑大人了。”

    “大人无需客气,也不知这姜大人究竟是什么人,皇上怎么会让我们两人来此迎接。”

    “。。。。。。”

    宰相大人与吏部尚书郑大人在东城门处等了将近一个时辰,才接到了姜彦岑一家人。几人简单客套寒暄了几句,才往皇帝给姜彦岑赐的宅子而去。两位老大人只是送到门口就告辞而去,姜彦岑说有劳两位大人相迎,等安顿好了之后再去府里拜见。

    且不说姜家这边各自安置,只说陈弘文回到府里之后,将所有人都打发了出去,一个人在书房里坐了良久,才提笔写了封告老还乡的奏折交了上去。监国太子收到他的奏折,特意进了一趟宫,回来之后只当不知此事。

    陈弘文见宫内未有表态,又言辞恳恳的接连上了三封奏折,可还是未有回应,陈弘文只得不再上书请辞。

    泰佑十年新年开朝,皇帝一封赐封原定安县县令姜彦岑为吏部左侍郎的圣旨又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当一身从三品官服,面容俊秀,身形偏瘦,眼神锐利的姜彦岑出现在立政殿时,大家的内心已经充满了好奇。

    备受瞩目的姜家,行事却是无比的低调。姜彦岑以三十岁不到的年纪当上了吏部左侍郎,两个女儿还被封为县主。他的身家背景、行事作风、生活习惯、为人处事等自然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有些想在他身上做点文章的人,发现在他身上实在是找不到任何破绽后将目光转向了姜府的内院,可惜姜家几乎每天都是闭门谢客。谢客的理由要么是姜令人不适,要么是李安人身体不适,或者是福熙、福荣两位县主不适,总而言之就是府里有人生病,不便招待客人。

    大家对此说法自是不信,想方设法打听姜家的事情却总是无功而返。渐渐地就有流言传开,说姜大人若不是皇帝的私生子就是某个王爷的私生子,抑或是某个大官的私生子,反正就是来头不小,不能轻易招惹,否则只怕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如此姜家在京城成了一个非常神秘的存在。

004、政权更替() 
双胞胎的降生虽被认为是朝廷的福瑞,可惜还是没能给赵齐带来多少好?13??。泰佑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四,皇帝赵齐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举国哀悼。据后来苏妈妈所说,皇帝出殡的那天,天下大雪,百姓们纷纷外出跪于街道,痛哭流涕,为他们心目中的好皇帝送行,已经没有多少人记得他的皇位是谋朝篡位得来的事了。

    赵齐去世,由太子继位。太子守孝一月后登基为帝,改年号为鸿禧,称开国皇帝赵齐为神武至仁纯孝高祖皇帝。新皇登基后继承高祖遗志,更加发愤图强,誓要让大宣成为四方来贺的大国。

    每次皇权更替,对老百姓们是没有多大影响,对当官的影响就大了。虽然太子监国有一段时间,他的性情大家大体上知晓,不过也只是少部分人知晓而已。所以新皇第一次上朝理政,众臣都有点战战兢兢地,除了例行汇报公事,其他的不敢再多言一句。

    公事说的差不多了,眼看皇帝准备退朝,宰相陈弘文上前一步说自己年事已高,恐不能再担任宰相一职,希望皇上重选贤能任之。

    他这一做法让不少人狂汗,‘这陈大人怎么敢在新皇登基的第一天就撂挑子不干了?这不是给新皇添堵吗?若惹得新皇恼怒,只怕他人头不保,那自己要不要替他求情呢?’果然上头传来皇帝戏谑的声音。

    “父皇在世时曾多次提到陈大人乃是朝廷不可多得的栋梁之才,大人此时求去是对朕有什么不满吗?”

    “微臣不敢,只是一来臣确实是年事已高,到了在家享享儿孙福的时候。二来朝廷现在正处蓬勃发展时期,应该大胆任用年轻人。年轻人有朝气、有闯劲,正是他们大展身手的好时候。我们这些老一辈的人应该给他们机会。。。。。。”

    陈弘文的话说的很直白,让新皇找不到好的理由反驳。思虑了一会之后当堂宣布同意他的请辞,并赏赐了他大量的金银以示恩赏,又赐了一所比之现在的宰相府更大的宅院,言明只给他一人居住,由朝廷奉养他终老。

    陈弘文对此感念万分,三呼万岁后缓缓出了庙堂。回到府里的陈弘文交代任户部尚书的儿子陈致玄不可与姜彦岑为难,并且严令陈家子孙修身养性、在外不得惹事生非。陈致玄面上答应,心里怎么想的却只有他自己知道。陈家家繁叶茂,陈家的当家人现在也已经换成了陈致玄,他又怎么会甘心自己屈居于姜彦岑之下。

    其他老臣们转过味来,也纷纷提出辞职,理由与陈弘文差不多。对于他们的请辞新皇一一接受,只是让他们推荐出接手的人来,等后辈的人能完全独当一面之后朝廷再正式受理他们的请辞。

    此事过去不到三个月,朝廷的几个主要部门的政权交替就完成了。一大批年轻人在此次交替中崭露头角,他们的平均年龄也就二十七八岁。朝廷有了这批新鲜血液的加入,用了不到十年时间,大宣国政权稳固、军事强盛、经济发达、库足充盈、百姓安居乐业,皇帝开始考虑向外发展的事了,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姜彦岑在这一次的政权交替中越发显贵,由吏部侍郎直接升为吏部尚书,还是由前任吏部尚书郑大人与前任宰相陈大人一同作保推荐的,至此姜彦岑成了当朝中炙手可热的人物之一。

    不管姜府外面大家是如何议论的,只说姜府里的人。姜彦岑作为一家之主,自是没什么话好说的。只说其他人,首先是姜家唯一的公子姜思颐,在姜彦岑的亲自教导下,小小年纪见识不俗,在他四岁那年又拜在了名闻天下的周随远周先生名下。用后来姜玥珺的话来说那就是神童一个,搁现代估计也是一个十岁就能上大学的主。最大的毛病就是太过沉闷,总是一副高冷、生人勿近的模样。

    姜夫人姜晴雨虽然从定安县跟着回了京城,还是一如既往的呆在她的小佛堂常年不见人影,姜府里的很多人都不记得她的存在。饶是如此,嫁给姜彦岑几年,虽然一无所出,她在姜府里的地位还是仅次于姜彦岑,府里的人谁都不敢轻易去扰了她的清净。

    偌大的姜府只有六个主子,姜彦岑与姜夫人、大少爷姜思颐,双胞胎姜玥婷、姜玥珺,剩下一个就是换了身份的容姨娘了。容姨娘新的身份姓李名静华,原本是定安县柳化镇一户猎户的女儿,母亲早逝,只剩下她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在她十五岁那年为了给她买及笄的礼物,九死一生猎了一头老虎拿去镇上卖,因冲撞了镇上一户有钱人家的公子活活被打死。

    李静华告到县衙,可当时的县令被那户有钱人家给收买了,反而说她是诬告,将她关入了大牢,判了个秋后问斩。就在即将行刑的那一刻,姜彦岑从围观人群中出来,对李静华的案子提出了诸多疑问,让亲自监刑的县令大人无言以对。只得将人带回,押后再审。没想到第二天那县令就被摘了乌纱帽,新任的县令大人已到任,就是姜彦岑,姜彦岑就任审理的第一件案子就是李静华的案子。

    李静华被姜彦岑救下,回家安葬了父亲后,找到姜彦岑说愿意当牛做马报答他的大恩。姜彦岑不同意,她充分发挥女子的执拗与坚韧,终于让姜彦岑同意将她带回了姜家做了一名丫鬟,进府后深得府里上下的喜欢。后来姜夫人出面让她做了姜彦岑的姨娘,李静华为此特别敬重姜夫人。

    大家打探来的,关于姜家内宅的事就是这些。李静华虽然掌管姜家内院,却不见一丝的自大与得意,与姜夫人相处的非常融洽,就像是亲生姐妹一般。而姜家老太爷、老夫人都已过世,膝下只有姜彦岑这一个儿子。

    姜夫人常年礼佛不见人影,李静华的日子不知羡煞了多少为人妾室的女子,甚至是有些当家夫人都是羡慕不已。至于双胞胎的生母容姨娘则是因为生产的时候损了身子,卧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