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腊八粥?腊月初八?瑶公主,你这是要自创一个节日吗?”太子挑了挑眉。
“我哪敢啊,不过是某地的一个习俗,我觉得很好,便借用了过来,况且这腊八粥真的很不错。”
“哦,某地的风俗,竟不是在我西梁之内。我记得不错的话,瑶公主应该还没离开过西梁吧。”
太子咄咄逼人,孙瑶却是心下大惊,方才不过是胡乱一说,现在还真是不好圆,毕竟她确实从未离开过西梁啊。
“明王何必对此纠结,这腊八粥确实是不错。”禅寂喝了一口,不满的嘟囔道。
太子看了禅寂一眼,又看向孙瑶,孙瑶自然的笑笑,并未多说,心里却是松了一口气,师兄,你真是太可爱了。
“太子,你还是尝尝吧。”明道轻道,又对着永安郡主笑一笑,“你也尝尝,味道确实不错。”
永安笑了笑,尝了一口,便觉好吃,不自觉的又吃了几口。
太子却是不打算放过孙瑶。
“瑶公主,你还是好好解释一下吧。”
“太子既然问了,孙瑶便也不再隐瞒。”
“瑶公主,请吧。”
见太子如此,禅寂等人也放下了碗筷,正襟危坐。
“明王,瑶公主不过是请大家吃一次便饭。”永安郡主小声说道,孙瑶一直对她不错,她又是与太子一起长大,多少了解一些太子的脾性,当下便欲替孙瑶解围。
“眀夫人,瑶公主向来能自圆其说,你不必过于担心。”
永安还想说什么,但见明道对她摇摇头,当下也是不语,只是紧张的看着孙瑶。
“明王,各位,那孙瑶就献丑了。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我这腊八粥,以八方食物合在一起,和米共煮一锅,是合聚万物、调和千灵之意,而这一日,相传是佛教释迦牟尼成道之日。”
“瑶公主还信佛?”太子饮了一杯茶。
“明王,你莫非忘记了我便是和尚,佛家弟子,我师妹信佛也无可厚非,明王今日太过敏感。”
“历来只有皇室才有资格确定节日,我只是关心瑶公主。”
“那多谢太子了,孙瑶自有分寸。这腊月初八喝腊八粥,只是凤冠楼的传统,从今日开始,并非西梁的节日。”
白暮学完之后,已经是回了凤冠楼,按照孙瑶的要求,他开始向客人推荐腊八粥,只说是凤冠楼对客人的答谢,今日就餐的客人可以免费品尝一碗。这腊八粥今年只能在大明镇的凤冠楼推出了,其他分店还需等一等。
“既然如此,那边无所谓了,不知道这腊八粥可有什么故事?”太子淡淡微笑,没有了方才的剑拔弩张。
搞什么啊,明明是担心我,非要搞得这么吓人!
“相传,腊月初八是佛陀成道日,天上的四大天王来到人间,分别以装有黄金、白银、琉璃、玛瑙的钵供养世尊,世尊欣然接受后,将四钵合而为一。为了纪念这一天,很多寺院便在这一天煮腊八粥,分给民众,广集善缘,并希望想用腊八粥的民众都能得到佛陀的法喜,福慧源远流长。”
“瑶公主很会讲故事,不过寺院真有这个习俗吗?本王怎么不知道。”
太子看向禅寂,孙瑶但笑不语。
“明王,寺庙确实有每逢腊月初八广分米粥的习俗,只是咱们西梁国泰民安,这种做法已经好几年不再实行了。”禅寂点头说道,同时看向孙瑶。
“哦,原来如此,那也是我西梁的福气啊。”太子笑道。
“还是皇上雄才大略,心系百姓,实乃一介明君!”孙瑶立即给皇上带了个高帽子,这一次算是有惊无险。
其实,孙瑶也只是偶尔听白暮说过,他小的时候,在寒山寺附近居住,后来爹娘病死,无依无靠,恰逢腊月初八,寒山寺分粥积福,他才得以活命。后来,他便非说这寒山寺的粥实在太美味,不愿意离开,从而死皮赖脸的留在了寒山寺,当时禅寂也并没有来到这里。
孙瑶这一次算是误打误撞,她看了太子一眼。
“明王,粥该凉了,趁热喝吧。”
“瑶公主,虽然我西梁国泰民安,兵强马壮,但还是该有忧患意识。本王认为,若是禀明父皇,将腊月初八施粥定为传统,提醒世人不忘昔年之苦,你觉得怎么样?”
“明王所言极是,只是这与凤冠楼便没有关系,还请明王多加注意。”
“这个自然。”
孙瑶看着太子喝粥,嘴角微翘,似乎心情很好。果然是好算计,他若是如此对皇上提,皇上必定认为他有忧患意识,体恤民众,颇有君王风范。唉,果然是喜欢往自己脸上贴金,这六皇子想要夺嫡,还有一大段路要走啊。
“瑶公主,这粥也喝了,是不是该上菜了。”明王笑道,眉飞色舞。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一十七章 一日夫妻百日恩()
各位小主求支持啊,拜谢!
眼见大家吃的差不多了,孙瑶笑眯眯的说道:
“今日大雪,外面一片白茫茫的,当真是美丽极了。不如你们饮些酒,去去寒气,我与眀夫人去外面看看雪景。切记,不可多饮。”
“师妹,你平生不是最讨厌饮酒,今日怎么这么好说话。”
“师兄,还平生呢,我不过才二八年华,说平生为时过早。你要不喝就算了。”
“自然要喝,几个大老爷们,不喝酒,你让我们干什么,看你们赏雪景啊。”
“看没人赏雪景,倒也不错啊。”太子说道,故意瞅了孙瑶一眼。
“你们还是好好饮酒吧,只两壶,千帆,看着他们。”
“是,小姐。”
“眀夫人,我们走。”
孙瑶携着永安郡主去了外面的园子,白雪皑皑,已经覆盖了大地,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方才他们来时的车辙早已经被盖住了。
“瑶公主,你可是有话要跟我说。”永安停了下来,低下头去,她红色的斗篷点缀在雪地里,分外的孤单。
孙瑶看着她,掖了掖自己蓝色的斗篷。
“永安,我知道女子览书局你为我出了不少力,我也跟你说实话,这女子览书局,暂时就是要为我自己服务的。”
“瑶公主,你——”
“你不要紧张,我准备成立瑶山印书局,出一些书籍,不只是琴谱书法之类的,除了这些,这世间还有很多美好的艺术,可不能白白埋没了。”
“还是瑶公主考虑的周到,永安自愧不如。”
“你跟我说话,不必如此,你若有心,我这瑶山印书局,你也有一份子。这些咱们稍后再说,今日,我想问一问你与大将军的情况。”
听到这里,永安头更低了,竟是小声哭起来,看得人动容。
“永安,我想帮你。”孙瑶拉住她的手,轻轻拍了拍。
“瑶公主,谁也帮不了我。”
“你先与我说说,还信不过我吗?”
“瑶公主,我——我——我还是处子之身——”
“什么?”
却原来,自那日成婚后,洞房花烛之夜,明道借口喝多,二人虽同住一室,却是分床而眠。
永安毕竟年少不更事,以为他不过是喝多了酒,又顾忌自己的身份,故而一时冷落了自己。可谁知,在京州十来日,明道竟从不与她同床,这让她羞愤不已,却又不知同谁说起。更何况,这件事,若是传了出去,明道可是欺君之罪。她虽然年纪小,这些事却也懂得,只是保持沉默。
那一年,春光正好,她第一次见他,在后花园,他看着庄公主痴了,却不知道有另一个小姑娘,看他也看痴了。
他英武的身影一直印在她的脑海里,直到她接到皇室的命令,那个人竟然是他,上天终于听到她的祷告了,终于开始垂怜她了。自从指婚之后,永安便一直处于亢奋之中,她觉得世间的一切从没有如此美好。她一直耐心的等待,上天终于把他送到了她的身边!
永安以为回了大明镇一切都会好,谁知道,他竟然变本加厉起来。她每日都是独自一人守着冰冷冷的大将军府,明道借口军中繁忙,多日来一直居住在水军驿站,很少回将军府,即便是回了,也只是去看看她,问问她习不习惯,吃穿怎样,其他的一概不问。就连这一次孙瑶的邀请,他都是直接从驿站接了她去。即便是她去驿站看他,也总是见不到他。他像是一个影子,透明的,在太阳下,也看不见。
“我就像是一只蜗牛,躲在大将军府的一口枯井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爬上来。”
永安泪水连连,看着孙瑶,叹了口气,大有认命的意味。
“永安,相信我,你这么聪慧可人,明将军不可能对你不动心,他只是转不过弯来。他与庄公主,已经完了,他需要时间。”
“我了解,所以我没有逼他。我在等,只是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不会很久的,明将军杀伐果断,他只是还放不下,但他心里有你,不然他也不会娶你。”
“他娶我,不是为了他弟弟吗?”
“永安,相信我,如果他真的不娶你,明理也会平安无事,他心里很清楚,皇上要的只是他不在西梁和东周的联姻上捣乱,并没有逼他一定娶你,但他还是娶了你!”
“可他为什么对我如此?”
“明将军是性情中人,他想给你完整的爱,所以你要给他时间,相信我,不会很久。至于那些风言风语,不必理会。你府里那些乌七八糟的人也可以换了,如果你信我,我会让容妈给你挑一些合适的人过去。”
“我自然信你。”
“那便好了,永安,你不会等太久的。”
孙瑶牵过永安的手,准备回去,却见长河牵着马走了出来。
“长河,你这是要去哪里?”孙瑶诧异的问,方才喝粥并未看见他,还以为他有事忙去了呢。
“去趟京州,明王有奏章呈给皇上。”
“太子可真够着急的,哼。”
“公主,腊八粥很不错,等长河回来,再来讨要几碗。”
“莫说几碗,几十碗也使得。”
长河拱拱手,骑上马,飞驰而去,这么大的雪,那马倒也吃得消。
孙瑶和永安走了进去,除了太子,禅寂和明道都已经倒下了。
“明王,酒量渐长啊。”
“那是,当年本王不过十岁,却喝倒了十三位将军,你说本王的酒量能小吗?”
“还有这种事,那不知道明王喝完之后,什么感想。”
“也没什么,不过吐了一夜,在床上躺了一个月,去了半条命,但本王还是活了过来。”
“明王何必那么拼?”
“因为,父皇说了,把他们十三个人喝倒,我便是太子。”
孙瑶惊了一下,这太子之位原来是这么来的怪不然他位置一直坐不稳,总有人觊觎。
“明王,劳烦你送我师兄回去吧。”
“那明将军呢?”
“他和眀夫人就住在客房。”
“禅寂也可以住客房。”
“他跟你睡?”
“我还是送他回去吧。”
太子说完,扶起禅寂离开。
“永安,我们送将军去客房。”
孙瑶和永安将明道扶到了客房,两人使了很大的劲,将他安置在床上。
“永安,你去打点水来,大将军就交给你照顾了。”
永安点点头,转身出去,孙瑶将被子给他盖好,毕竟已经深冬了,外面又下起了雪。
“明道,你一定不能负了永安,不然我一定不会原谅你。”
明道突然抓住了她的手,叫了一声她的名字。
“瑶儿。”
孙瑶诧异了一下,还是飞快的抽出了手,回头看了一眼,永安并未回来,此地不宜久留,她走了出来,恰好迎到了永安。
“永安,天气凉了,你好生照顾着将军,若是需要帮忙,只管叫容妈便是。”
“好,我知道了。”
孙瑶笑了笑,走了出去,带上了门,雪似乎又下大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一十八章 红烛相思点点泪()
清晨,雪已经停了,雀山也变成了白茫茫的世界。
一大早,孙瑶便带着容妈往明道夫妇的客房而去,容妈手里端着热水,后面还跟着一个小丫头,拿着毛巾,明道夫妇来赴宴的时候,并未带着仆人。
孙瑶正欲敲门,门却突然开了,一脸颓废的明将军走了出来,看了她们一眼,指着那个小姑娘。
“你带我去梳洗,这里有容妈便是了。”
那小丫头看了孙瑶和容妈一眼,见她们点头,便将毛巾交与容妈,领着明道去了。
孙瑶看着明道匆匆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