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贵女穿书守则-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夏挽秋的话来说,则是:天才不是你想当,想当就能当。

    那种成不了天才的,势必会成为疯子。

    好在,皇后娘娘曾经受过许多冲击性的打击,调整一下也就罢了,还不至于逼疯她。

    ****完毕,刘氏领了孙女往禅房走,她的面容平静,对夏初能耐得住性子听完一篇完整的经书丝,并没有表示特别的诧异或是赞扬。

    她只是温和的笑着,用一种不紧不慢的语调问:“怎么不去着你姐姐们玩?”

    “她们去后山放风筝了,我怕冷。”夏初据实以告。

    刘氏的反应跟小夏初一开始一模一样:这么冷的天儿,放的哪门子风筝?

    小姑娘家家的就是精力好,花样百出的翻着玩儿——她跟前这个不算!

    看夏初说完跟个小鹌鹑似的缩了缩脖子,刘氏忍不住笑了,伸手摸了摸她的后经,沿着衣领伸进去摸了一把——她的手很滑很柔,一点都不像是老太太的手——没有见汗。

    夏初反倒觉得诧异,老夫人不说是泥腿子出身么?

    当年夏老爷子的爹,也就是她的祖爷爷还没有发迹,就是个普通的有点底蕴的读书人家的公子,念了半辈子的书,也没念出个所以然来。当时夏家为了供他这个全家唯一的读书人,已经穷的快要揭不开锅了,祖爷爷一狠心,想要弃文从商。

    夏家那群整天想着光宗耀祖重回翰林的死脑筋哪里能让他这么干?

    夏家祖上的确是书香人家,看那满屋子贵的要死的书籍就知道,但可悲的是先人当年站错了队,最后被一撸到底,回归了田园。

    但他们从来没有歇了重回朝堂的心思。

    祖爷爷当年是他这一辈里唯一有出息的一个,二十来岁中了秀才,接过跟举人斗争了大半辈子,没有一次成功过,本来就不丰的家底顿时更薄了。

    最后一次考完,家里穷的就只剩下书了,但这些书是族里给他看的,不是他自个的,不能卖。眼看儿子也到了娶媳妇的年纪了,他想着要赚点聘礼钱吧,还被族人堵了这条路。

    最后没办法,儿媳妇挑的是农家子——书香门第真没人舍得让自家娇养的闺女跟着他吃苦。

    这个时候,族人才彻底歇了让祖爷爷继续科考的心思,靠着秀才当了个私塾先生,功名还可以免五亩田税,再加上家里新嫁进来的儿媳妇有一手不错的针线活,渐渐的日子就好了起来。

    也不知是不是上天怜悯,隔了两年他竟偶然救下了当时还是靖王的先皇一命,先皇感念其救命之恩,赐了他五品官身——当然只是闲散官员,没有实职的那种,不过倒是特许了他进出翰林院继续做学问。

    五品官在地方上绝对是土皇帝一样的存在,但在京城,那就是个真正的芝麻官。

    但无论如何,科考上没有建树,祖爷爷却以一种特别的方式重回了翰林。

    做学问上,夏老爷子跟祖爷爷一样一样的,都不是那块科考的料子。就连考运也差不多,只是轮到夏老爷子的时候,他稍微好一些,吊车尾成了举人。

    前朝也好今朝也罢,考了举人才能考进士,这是一个必然的步骤。但进士其实是可以有很大的水分的,学问差点的稍微通融通融也能挤进去,而就算你学问好,得罪了主考官,那也一样是对不起,请下回吧您吶!

    夏老爷子考春闱的时候,先皇已经很有些老糊涂——他继位的时候就四十多岁了,再加上受过伤,身体一直不很好。先皇在位并不久,也就十多年,最后两年,基本上就是太子也就是今上说了算的。

    不过人老了就爱念旧,不知怎么的先皇就惦记起祖爷爷这个救命恩人起来,叫人传进宫问了一问——五品散官是不用早朝的,夏家祖爷爷不得传召的话,根本没机会面圣——然后,夏老爷子就有了个同进士的出身,顺便还继承了祖爷爷的五品官职。

    今上是聪明人,聪明人有一点就是爱想的多。他并不知道先皇为什么会想起这个没什么用处的翰林老学子,但如果没有夏家祖爷爷当年的善心,说不定也轮不到他当这个皇帝。

    他爹在做王爷的时候要是翘了辫子,他就成不了太子,成不了太子,也别想当皇帝。

    这么一想,本来就觉得夏家人挺老实本分的今上难免就生出几分好感来,遂在继位之后,施恩把夏老爷子的散官改成了实缺,后来夏彦考上了进士,也顺便就提拔起来为自己所用。

    对皇帝来说,夏家等同于无根的浮萍,自己才是他们最大的依仗,这样的人用着才放心!

    用的顺手,再加上夏彦又被教养得宜,是个懂得看眼色的聪明人,自然就越怕越高了。

    如今的夏家,才能真正心安理得的用上“书香门第”这四个字。

    这才是这个所谓书香门第夏家的真正发迹史!

022 说好的刘氏不识字呢?() 
要让夏初说,这段神奇的发家史中,最令人好奇的不是祖爷爷怎么救的先皇,而是老夫人刘氏……她完全着手可以写一篇《论泥腿子农家女如何演变成完美诰命夫人》的进化论,而且保证供不应求,能够大卖!

    刘氏的婆婆可不是个善茬儿!

    比起农女出身的刘氏,那位老夫人倒也是读书人家的女子——祖爷爷娶妻的时候,家中还薄有恒产,他本人也过了童生试,成了有名分的读书人,自然能取个门当户对的妻子。

    可以想象,这位祖奶奶在经历了丈夫数次不中,家境一落千丈后又复起得生活,经历这些种种的变故之后,并没有奔着宅心仁厚的方向而去,而是走向了另一个尖酸刻薄的极端。

    她百般端着好人家女儿的架子,捧着她那个小小的五品诰命,万分的看不上刘氏——一看到刘氏,她就忍不住想起当年那个,连件好衣裳都没有的狼狈的自己!

    她粗鄙,泥腿子出生,大字不识一个也就罢了,她还好几年不生孩子!

    所以,给夏老爷子纳妾就成了必然。

    夏初相信这位祖奶奶一定起过让儿子休妻的念头,只是最后没有成行罢了。

    而刘氏却在婆家诸多挑剔的情况下,守住了自己正妻的地位,不仅赢得丈夫的尊重,小妾乖顺,就连庶子也敬她如亲娘!

    ……很难令人相信,这位大气宽容又睿智的老夫人,她曾经真的是个大字不识的农女!

    夏初觉得,要是上辈子她也有这位的手段,说不定也就不会落的一个一生无子的下场了!

    不过做皇后与给一般人家当正妻不太一样……至于哪里不一样,反正她是从来没听说过有哪一家的皇后敢对着皇帝老子闹脾气的。

    在皇帝面前皇后也要自称臣妾……她先是臣,而后才是妻!

    刘氏换下一身檀香味儿的大衣裳,裹着一件毛毡挟着孙女儿,在榻上读起了经书。

    屋里烧了两个炭盆,暖和的很。

    过了一会,夏初又有些昏昏欲睡。

    老夫人挥挥手,顾嬷嬷并芸香两个便识趣儿的出了内间。厚实的棉布做的布帘子放下来,挡住了外头的寒气,因怕她们在屋里呆久了气闷,窗棂支开留了条小缝儿。

    寺庙里留客的屋子依然质朴,屋内不过一床一塌一张书桌,几个简陋的木架子上摆着炭盆取暖,就连外间的熏笼,都是她们从自家带来的。

    半梦半醒间,夏初察觉身上动了动,手上却没什么劲儿,眼皮勉强隙开,只见一个身影坐在书桌前,正执笔写着什么……

    她一个激灵突然整个人都清醒了过来!

    老夫人不是不会写字吗?

    刘氏是真正意义上的农家女子,据说她从小做家务,养猪养家禽,农活小能手,是当时那片儿百里挑一能干的好闺女。尤其是机缘巧合习得的刺绣手艺,养活一家人吃饭无压力!

    但她不识字,她爹娘是老实巴交的农人,除了掌握着一手伺弄庄稼的好活计以外,大字不识一个。最近的私塾学堂都在镇上,她也没机会偷偷学认字。

    就是嫁人之后,她也是一样忙忙碌碌的,夏老爷子年少的时候还期盼过婚后生活,期盼过诸如“红袖添香”之类的事情,但娶了这个媳妇以后他也放弃了这种不切实际的念头!

    后来夏家发迹,老人家为了好看给刘氏买了两个丫头充作陪嫁——就是顾嬷嬷与鲁嬷嬷两人——连嫁妆单子都重写一份并添置齐全,硬生生的把个贫下中农的刘家给硬生生折腾成了富农……地太贵,没舍得买,也就没当上地主老财。

    当然,如今的刘家,早就不是当年那憋屈样儿了。

    有了一个“嫁得好”的闺女在,刘家也慢慢过上了发家致富的生活,看着亲家的兴衰变迁,刘家人得出一个结论:要想过上真正的好日子,家里的哥儿得用那老牛耕田的力气去读书!

    当然,刘家没有人夏家那耕读人家的家底,折腾了二代人也就出了一个七品县官,不过这在当地已经很了不得了!

    刘家的这位刘县令,当年考出的其实名次还没夏庆好,吊车尾挂了个二甲,总算没有落进同进士里头去。不过人家是标标准准的“寒门子弟”,一点也不嫌弃的从真正的九品芝麻官——县丞做起,老老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往上爬,竟也混上了正经官身,还给家里老娘媳妇挣上了诰命,真真儿的翻身农奴把歌唱!

    ……扯得好像有点远了。

    总而言之,经过这些年的养尊处优,刘氏或许能有一双保养得宜的手,或许也能看懂账本认上几个字,读的懂经书听得了佛,但一笔字写的是歪歪扭扭,难看至极。

    可是夏初看到了什么?

    那脊背挺直的标准坐姿比给她启蒙的女先生都端正,那握住笔杆的姿势更是完美的仿佛演练过千百回,更不要提那行云流水、下笔如有神的书写速度……

    说好的刘氏不会写字?

    扯什么淡呢!

    刘氏像是察觉了什么,突然就回头看了一眼。

    夏初不知什么时候翻了个身,仰躺变成了侧卧,阖着眼眸睡得正香。

    屋内气流太暖和,她小脸的脸颊染上两坨米分嫩的红晕,煞是可爱。

    刘氏一笑,起身替她拉了拉因为翻身而松垮的被子,顺手轻轻掐了把她的小嫩脸。

    “皇后娘娘,既然都看到了,怎么还不起来?”

    杏眼猛然瞪大,夏初不可置信的望着眼前满脸笑意的老人。

    其实也不尽然。

    老夫人保养的极好,虽说过了六十,依然该知天命了,可她仍是身材窈窕,青丝依旧,全然不见一般富贵人家的女眷长辈那种肆意增长的富态。

    即便脸上的皱纹无法遮掩,却也让她看起来生生的年轻了十岁有余。

    ……从这张脸上,夏初看不出她像不像某个她所认识的人。

    她抱着被子坐起来,警惕的望着眼前的老夫人,原本出于本性中的尊老爱幼,她素来喜欢在老夫人面前半乖卖萌;可这会因为对自己产生了威胁,便是满心的戒备了。

    明明是同一个人,只因为所处的立场不同,她的态度马上就变了。

    这也是天性使然。

    “你是故意的。”夏初说的肯定,又有些困惑:“你到底是谁?”

    “我记得你,你却忘了我。”刘氏叹了口气,满脸哀怨的道:“真是叫人伤心呢!”

    夏初忍不住一抖……

    看一个老太太在自己面前做这种怨妇脸真心不能忍!

    等等!

    “你是……兼美?”

023 前世闺蜜终成祖孙() 
洛子谦,云朝骁骥将军之嫡女,乾昀帝时期的正一品贵妃。

    她及笄那年,深谙闺女秉性的洛将军特地去请教了狗头军师,为自家闺女取字“兼美”。

    只有她会用这种漫不经心的表情叫她“皇后娘娘”,每个字都像是含在嘴里咀嚼。

    并不是因为恨不得咬死她之类的原因,那只是她们之间一种默契的玩笑……嗯,哪怕身为宫中除了礼佛的太后以外地位最高的两个女人,她们很多时候,仍然需要不俗的演技。

    以证明彼此没有勾连的清白。

    “不错。”刘氏……不,洛子谦满意的点了点头。

    夏初眨了眨眼,转瞬间回想了一遍前因后果,才发现只要把洛子谦代入嫁人之后……或者说是夏家发家之后的刘氏,那么所谓的传奇也就没那么传奇了。

    被婆婆和生子压力压的喘不过气来的刘氏也许早就消失了,唯有洛子谦这样的高门贵女才能把“官眷”这一角色演绎的如同本性。

    而她之前却从来没有在她身上察觉到丝毫属于洛子谦的气息。

    洛子谦其人,既有优雅淑女的举止,也有飒爽的英姿。而在她面前,洛贵妃更多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