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贵女穿书守则-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老夫人却不是他那等粗枝大叶只顾着高兴地人,头一件便想起了大外孙的婚事。

    “你自是要跟着去上任的,”郑老夫人怕是最了解自家女儿脾性的人,她与女婿感情好,怕是到哪里都是个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易儿定的初春的亲事,可对过日子了?家里成亲孩子成亲的事儿可都安排好了?你婆婆怎么说?”

    郑氏最不爱听这句‘你婆婆怎么说’,好似除了她是个能干人,旁的都是虚架子一般。

    当然她不会去硬顶家里老娘,刚出去那会儿回来还发发脾气,如今早没了那心气儿,因此含笑道:“婆婆说了,叫我们自家做主。这些年三书六礼早都走完了,亲家那边也定好了章程,闹人的事儿都办的差不多,再有公中给出五千两婚嫁,女儿瞧着,也够办个妥当的婚事了。”

    “五千两哪够?”郑老夫人这会倒不满意了,他们家嫁个女儿,嫁妆里光私房银子就好几万呢!不过她也清楚,别人家不能同自家比,自家可就这么一个女儿,儿子们又是个顶个的会搂银子,自然想怎么添妆便怎么添。再者,夏家那情况,能拿出五千两给孙儿娶媳妇,已经是大方的了,到底不是世家出身,底子薄些,因此便心存了贴补女儿的念头:“回头从我这里拿些去,总不能叫我的大外孙寒酸了去。”

    寒酸二字一出,大抵就能看出郑老夫人是怎么看待夏家的了。

    夏初只当自己出门没带耳朵,心想好在哥哥夏易吃过饭就跟着郑老爷子去书房了,不然心里得把自己埋汰坏了……

    夏易出生那会儿,夏庆还是个小小举人。纵然已然娶妻生子,但还是日日跟着老爷子在外书房读书。郑氏素来是个娇娇的性子,那时虽被洛子谦压下去几分,才生了孩子却是脾气见长,整日的琢磨出个头疼脑热的找自家相公。

    那会子大伯夏彦正是刚刚出仕的艰难时候,老夫人可没空跟媳妇儿玩这种上不了台面的手段,随她怎的,爱作就作。

    洛子谦不耐烦与她磋磨,倒是夏老爷子给气上了。

    别看夏老爷子在夏府好似没什么存在感,但真要说起话一个能顶仨!他还不是个爱当场发作的,当时忍了气,把儿子踢回去陪老婆,转眼过了二年,小孙子已是开口能说话的年纪,借着郑氏怀上二胎,老爷子一发话,胖墩墩地儿子就被孝子夏庆给送到老爷子跟前尽孝去了!

    郑氏当时就傻了,可她还真不敢哭闹!

    若是这么干的是刘氏,她少不得要闹腾一番地,可公爹发话,她能怎么办?老爷子本就不大和媳妇们见面,连句软话都说不上!

    只得默默地和血吞了这口郁气。

    于是,夏易小时候就是在夏老爷子跟前长大的,他对自家有一种诡异的自豪感,万万是听不得这种‘嫌弃’的话语的。

    可这说的人又是自家外祖母,还是为了他的亲事,是以就是他在此处亲耳听了去,也只能装聋作哑,心里头暗暗的发堵。

    不过这种事儿,还是不要发生的好。

    郑老夫人也明白大外孙子的脾性,这才专挑了他没在的时候说。

051 物以类聚() 
郑氏推拒了郑老夫人的好意。

    “……他大伯家的那两个前头也是照着这个例,哪能超过了去,鹏伯终究……”

    鹏伯是夏庆的字。

    夏初很明白郑氏的未尽之言。

    夏庆终究不是刘氏所出,不是一个肚皮里出来的,哪能真真的爱之如子。夏庆一惯不如夏彦,读书如此,功名如此,他的儿子成亲,自然也不能越过大哥家的。

    郑老夫人长叹一声:“娘的娟儿也懂事了。”

    郑氏虽拒绝了母亲,心底却并不一定是那样想,只是嫁人必竟不知是嫁给那一个郎君,一大家子都是要顾忌的。听了母亲这样宽慰,眼圈一红,又数落起了大儿子:“我自是疼他的,只这事到底我说了不算。年后就要走,我本想与些私房,骗他不肯,还说他大伯必不会亏待了他,这叫什么话?倒像我是个挑拨离间的小人……我挣命生了他,倒不与我亲。”

    “胡说,哥儿是你的,怎能不与你亲?”郑老夫人啐了她一口,夏易抱给夏老爷子教养的前因后果,他们家自然也是知道的,想替女儿打抱不平都不行,总不能拦着不让尽孝吧?只得又苦口婆心的劝:“不过是几年,易哥儿也大了,早就懂了道理,自然明白你的苦心……去了任上,好好照料你相公孩子,你婆婆见了也是高兴地。”

    又看了眼在一边炕上兀自端坐,状似困顿的夏初,见她小脸儿茫然,脑袋一点一点跟小鸡啄米似的,不禁噗嗤一笑:“初儿有你婆婆带着,反倒是个好事儿。你且莫担心她,叫人瞧了出来,就是你的不是了。她如今还小呢!等你们回来了,好生亲香亲香也就是了。”

    郑氏有苦说不出,郑老夫人对刘氏是满心的信任,自家女儿嫁过去并未受什么磋磨,两回闹的事儿也是她自个不懂事,真真怨不得旁人。

    不过终归是自己的女儿,到底还是偏着她的。

    压低了嗓音道:“……无事我便叫你哥哥领了初儿来玩儿,必不叫她忘了你就是。”

    郑氏“嗯”了一声,拿帕子压了压眼角。

    郑老夫人又是一阵好笑:“好了好了,多大的人了,还流马尿,叫你爹看见了还不骂你。”

    “爹最疼我,怎舍得?”郑氏破涕,“娘,那我就先回屋了。”

    郑老夫人令婆子提灯送她,夏初伏在一个仆妇怀里一颠儿一颠儿的,还没等到郑氏旧日的闺房,便真个的睡了过去。

    第二日醒来,又是日上三竿。

    她揉了揉眼睛,叫了碧痕进来服侍梳洗,桃儿给她扎了两根小辫儿,倒是显出几分童趣来。她摸摸辫子恍惚觉着自己好似真个变回了垂髫小儿一般,咧嘴笑了笑,露出才长出一点牙尖尖的一口呲牙来。

    铜镜里倒映着她灿烂的笑脸,可不真就是个小屁孩儿?

    去了郑老夫人那里,爹娘俱都不在。

    夏庆并两个儿子一早就跟了郑老爷子出门访友去了,女婿做了官了,在他们这里倒是个大事儿,还不得好生炫耀炫耀?

    郑家本不是陵县人士,他们是荥阳有名的书香门户,只是族大人多,到底分了好几支出来。

    郑老爷子这一支非嫡非长,家业却做的极大,宗族各家嘴里不说什么,心里头确实羡妒的。为了少惹些纷争,郑老爷子便带着一家子早早迁居到京城,自家祖坟也跟着一同挪了来,也省的逢年过节祭祖还要大老远的跑回去。

    这一搬迁便是十多年,初时总是不惯的,到底到了别人的地头,哪能事事顺心?强龙还不压地头蛇呢!郑老爷子后来把女儿许嫁给有官身的郑家,何尝不是想借个官名压一压,夏家那微末小官兴许在京城里行不通,这陵县里却没什么权柄滔天的人家——便是有几个官员的庄子安在此处,郑老爷子又不是缺心眼,自不会去招惹——叫他们日子过得顺畅一些尽够了。

    郑氏则带着小女儿同手帕交叙旧去了,夏初已满七岁,访友本也不适宜再带去,想着郑老夫人一向爱她,叫她在家与外祖母做个伴儿也好,免得冷清,又见她睡得沉,便没叫她。

    郑氏才来京城那年不过七八岁,正是小孩儿最爱玩闹的时候,家里又不拘束她,在此地很有几个手帕交。这许多年过去,有那远嫁的,自也有嫁得近的,平日里来往不便,也就趁着这会儿多走动走动,还要将事儿说一说,免得她一走多年,断了往来。

    夏初给郑老夫人请了安,乖乖的在她跟前逗趣儿。她本不是个话多的,郑老夫人却是能说,随意的将一些乡间趣事说与她听,见小外孙女儿逗得咯咯直笑,心里自是极欢喜。

    眼见用了午饭,还不见郑老爷子回来,便差了下人去问,还不等人来回,就有外门的仆妇来回,说是宋娘子带了小公子来拜访。

    郑老夫人看了眼瞧着才五六岁大的孙女儿,就直接将人请了进来。

    宋娘子是陵县宋举人的娘子,两家住的近,平日里也有往来。

    她大概四十多岁年纪,比之郑老夫人也年轻不了多少,一口一个老夫人的叫着,做着小辈姿态。那宋小公子却才八岁,本以为是宋娘子的孙儿,后来听郑老夫人口风,才知道竟是儿子!

    这是……老蚌生珠么?

    宋娘子是个大嗓门,皮肤有些黝黑,虽也是绫罗绸缎的穿了一身,可瞧着精致的绣颈圈着她那粗脖子却总叫人觉得有些别扭。不过性子倒是爽朗,眼睛明亮快人快语,虽话里话外多用乡间俚语,但也不招人烦。

    夏初看得出来,对这位举人娘子,郑老夫人还是很亲近的。

    时人都觉得问声细语才是贤淑女子,郑老夫人却反而更亲近宋娘子这样的人。她能把郑氏教养的藏不住事,本就不是个心思细腻的,叫她去同那些高门大户的老夫人打交道,她也头痛。便是亲家老夫人刘氏,她虽是推崇之极,但真叫她常来常往,她也不乐意。

    不外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052 冬日亭下共读书() 
夏初对乡野之事很感兴趣。

    宋娘子见状更是说的口沫横飞,连连喝了好几盏茶。她本就喜欢唠唠,往日同郑老夫人说的多,总说些老话也没意思,如今有了新的小听众,对方也听得认真,自是要尽兴的。

    等郑老夫人派出去寻人的来回话,这才打断。

    “老爷说已在外头吃了,不必等他,晚膳也不回来了。”那小厮头垂的低低的,道。

    “这老头子,怎么越发不着调了!”郑老夫人唾了一声,便叫人下去了。

    自家老伴儿是个什么样子,她还能不清楚么?准是和他那群狐朋狗友的老爷子们说到了兴头上,就不晓得回家了。

    夏初小声地劝她:“爹爹最有分寸,会劝着外祖父的,外祖母放心才是。”

    宋娘子坐的近,听见她这般娇声软语,立时便爱上了,瞅了眼几乎要做到门口的儿子,叹道:“还是闺女儿贴心,我家那臭小子,八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

    这话实有些粗俗。

    宋小公子此时方才抬了头,无奈唤了一声:“母亲。”颇有提点之意。

    夏初这才打量了这宋小公子一眼。

    他不过八岁,还是个孩子,身条儿细长,和宋娘子这粗壮的短脖子身材形成鲜明的对比。他皮肤白净细腻,浓眉大眼,薄唇轻抿,咋一眼看知是个俊秀的小公子,全身上下倒没有一处同宋娘子相似的地方。

    他穿着一身青绸布做的长衫,浓密的黑发馆了书生巾,明明年幼,却已是满身风采,瞧着就是个读书人的样子。

    夏初看了他,再去打量宋娘子,又想起那一句‘母亲’,心里就有些明白了。

    宋小公子多半不是宋娘子亲生的。

    郑老夫人并不在意这些,也知道宋娘子心事,便道:“我倒是喜欢承兆这孩子,稳重大方,我们老爷子素日里也是赞的,偏你不知足。”

    宋娘子努了努嘴,到底没说啥,转而又三言两语的便说起了旁的,一时眉飞色舞。

    夏初却走了心思,半点没听进去。

    她总觉得这宋承兆很有些眼熟,却一时想不起来他到底像谁。她是初次见他,此前不可能同他见过面,没道理会有这样的感觉才对。

    郑老夫人见她心不在焉,以为她是无聊了,又见那厢宋承兆也只在一旁干坐,便笑着对夏初道:“不如领着你宋家哥哥去园子里坐坐可好?你外祖父种了几株梅花,今年开的可好。”

    郑老夫人是真喜欢宋承兆的。

    那是个好孩子,自打进了门便规规矩矩,垂着头也不四处乱看。八岁的男孩儿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偏他稳得住,半点不觉得闷气,只听她们说着闲话,也从不插嘴求关注。

    府里没外人,又只是两个小儿,身边还有丫鬟仆妇看着,出去玩一会并不妨事。

    夏初领命而去。

    虽是才过年,但这日却并不寒凉,头上太阳晒着,吹不着风,在外头站一会反倒晒得暖洋洋的。不过下人却不会叫他们在外头这么晒着,唯恐晒坏了,便又挪到了亭子里。

    亭子里亮堂也不冷,但还是点上了炭盆。

    去潭拓寺上香那回梅花才开,多见着是小小的骨朵儿,有的才出个牙尖尖,这会儿确满树满树的开满了,便是离得远些,也能闻着一阵阵的香气。

    景致自然没有那梅园好,不过架不住日光正好,又微风和煦。

    下人上了香片点心,夏初看了一会儿景,就见那宋小公子默默地坐在一边吃着点心,一看就是没心思看什么风景的样子,眉头便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