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贵女穿书守则-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没有派官,不过是在家里养着,等闲去翰林院抄抄书,与同科士子们向往一下朝堂,聊作慰藉。

    待得郑氏显怀,足了五月之时,夏庆那点因中举而起的雄心壮志已然消磨的差不多了。

    夏彦有心给他安排个差事,也被他严词拒绝,只道学问还不足,想再读几年。

    夏初以为他是不愿意去做那些未入流的小官,后来才晓得有“士族不与寒门相争”一说。

    到底是哪里来的规矩,夏初也辨不清出,但在她前世过世以前,是没有这样的说法的。不过那时科举取士并不很流行,世家子弟多半都是蒙荫入仕,像夏庆这样中了举还闲赋在家的,少之又少。

    到底过了百多年,哪里又能和先时一样?

    在刘氏屋里呆的久了,夏初喜欢这地儿安宁,哪怕郑氏显怀之后不再有反应了,也不肯回去,只说要孝顺老太太。

    刘氏待夏庆如亲子,他也是极乐意女儿孝顺嫡母的,因此并不强求,回了二房屋里,还与郑氏夸赞女儿懂事:“小小年纪就笑得孝顺祖母,代爹娘承欢膝下,真真是个好孩子。”

    郑氏心闷笑,自己的女儿她最了解,心里那不知道,臭丫头是烦了两个哥儿整日的吵闹。

    这要说起来,她的两个儿子也算一文一武、文武双全的,可也不知怎地,明明一母同胞,偏生不对盘,都这般大了,撞在一起还是没个消停的时候。

    令得初儿极是不待见自家两位兄长。

    嘴上却仍道:“百善孝为先,初儿果真是长大了。先头我还当她仍是个小娃娃,爱娇的很,眼见着懂事体贴了,我也愿意她在母亲跟前尽孝。夫君何必特意跟我说她的好话,我是那等不懂事的人么!”

    “我也没说娘子会多心么,就是觉得咱孩子好,同你说一说。”

    夏庆嘿嘿傻笑了两声,凑到近前摸着她鼓起的肚子腻歪,指着个肚子让叫爹。

    逗得郑氏直笑他傻气。

005 书香世家家底薄() 
夏初留在老太太房里的事情就暂时定了下来。

    至于呆到什么时候为止,且还要再说,多半就要看她自个的意思。她要想拖着,也有的是借口,郑氏的孕期还有几个月,而后生产,坐月子等等……都可以是借口。

    而她不论怎么做都能落个好名声,不回去,是孝顺祖母,体贴母亲养育子女辛苦;回去,则是想替母亲分担一二,照顾刚出生的年幼弟妹。

    谁也挑不出半个理字来。

    这要换个十二三岁的少女来说,人家多半也能猜到她这样做的结果,说不得还得落个有心计的评价。但偏偏,小夏初今年才八岁,还是虚的,她圆胖可爱,个头随了郑氏不大高,看着像个五六岁的孩童。

    谁会觉得这么小的孩子能想得这么透彻?

    正因如此这,家里等闲不怎么露面的老爷子还赏了她一回,给了一块上好白玉边角料子雕成的龙鱼小挂件,精致漂亮的紧,正经给小孩子带着玩的那种。

    不要以为夏老爷子小气。

    夏家虽是累世书香,但家世不丰,也就是这些年大伯夏彦出息,才渐渐宽裕了些。

    她们这样的小辈手上,能有几件拿得出手的好东西的,难能少有——母亲和妻子的嫁妆不算。

    哪怕是边角料的玉件,三个姑娘中,只怕她也是头一份。

    只为这一个小小的,二堂姐夏挽秋还眼红了好一阵,整日的讨老爷子的好,却是白费心机。

    老爷子最不喜钻营,从前也不见夏挽秋对他多孝顺,突然殷勤起来,人老成精,不用细想,便能不知道她想什么。

    到头来,别说玉件,连颗银裸子她都没得,反惹了老爷子的厌。

    讨人喜欢,其实是要讲究时机的。

    夏初是无意之中得来的惊喜,自然真实质朴。而夏挽秋太刻意,就落了下乘。

    虽然心里明白,但夏初不会傻到说出来。她大大方方的收了,开开心心的戴着。仿佛单纯只是极喜欢那小小的挂件,还特意央刘氏扯了红绳系在了脖间,整日的把玩。

    说她喜欢玉,倒也不是虚话。

    她上辈子就爱玉之清美,如温润君子,朴实无华,又安之若素。

    其实上辈子看惯了稀世美玉,羊脂白玉之流她也没少拿来压裙,这点子碎玉,质地也不过“寻常”,她还真不怎么放在眼里。

    只是这辈子家里环境是这样,她第二个爹又是个庶出子,还没出息,好东西也轮不到她。

    小挂件的原料虽然只是块边角料,可好歹也是玉质。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万事不可喜形于色。”

    夏初早起陪老太太吃过朝食,回二房给郑氏请安时,听到郑氏淳淳教导。

    这是教她收敛容色,莫要眼皮子浅。

    这么一个不值钱的玩意儿,就当宝贝似的欢喜,她郑玉娟的女儿岂能这么没出息?

    郑氏出身耕读世家的荥阳郑家。

    郑家世代都没靠近过京城,大晋朝之后更无人出仕,也就算个土财主。不过郑家在前朝很有几分名气,又经营的好,至今也没有败落。

    家里虽没有权势,却有的是银子,郑氏的嫁妆比几个妯娌都要丰厚的多……哪怕怕压着长嫂二嫂的风头,刻意减少了箱数,但光论嫁妆的质量上乘,甩她们几条街也是绰绰有余。

    按理说,郑氏原本还真不至于嫁给夏庆这样百无一用的书生。

    世家大户,素来都是相互联姻的。她家虽是老财,但也有书香门第的名望,靠着那些嫁妆,她想嫁个官宦人家绝非难事,何必非要将就这么一个庶子?

    事情真要说起来也极为复杂,那就简单点。

    夏庆是庶出,却挂着嫡子的名头。虽然没什么出息,不过郑家独独看重他一点,那便是刘氏代子承诺,绝不纳妾。

    子嗣方面,有他大哥在,刘氏并不在意。

    倒是夏老爷子一开始有些不情愿。

    但夏庆在刘氏的安排下偷偷看过郑氏一眼,当真是一见倾心。

    夏老爷子见妻子坚持,儿子又喜欢,便也没有了阻挠的理由。

    郑氏便不算高攀也不算低嫁的嫁给了夏庆。

    她在娘家是独女,金樽玉贵的长大,否则也不会单为了一条不纳妾就嫁给夏庆。

    虽是庶子媳妇,却架不住刘氏一碗水端得平,没有叫她在大房嫂子们跟前落过面子。

    这一点,郑氏也是感激的。

    夏家什么都好,唯独门第不丰,家里头没什么好物件,养的姑娘们眼界差了些。

    郑氏心里琢磨着:她的女儿可不能这样眼皮子浅。

    “这个小些,也就这会儿还能带带,等你大了,娘这里还有几个好的,都给你留着。”毕竟是长辈所赐,郑氏并没有说什么不好听的话,只是让丫鬟取出了一个红桐木匣,指着里面用绸布裹着的几块玉佩给夏初看。

    她并不说大房的女儿如何如何,何况闹腾的那个只是个庶女,照目前看来,没有成天的同姐妹们针尖对麦芒似的掐架,已经比往日好了许多。

    她想教女儿的,是要她放宽眼界,决不能窄了。

    夏初心里头不以为意,她哪里是真的喜欢?不过是无心插柳得了老爷子的赏,顺便讨讨老人家的欢心,否则一小块玉佩如何能打动她?

    上辈子能从家里众多的姐姐妹妹中脱颖而出,嫁了皇子当了皇后的人,她的眼皮子能浅?

    不过这些话,她是不会同郑氏说的。

    “谢谢娘。”夏初甜甜的道谢,却并没有真的多看那几块玉佩两眼,这些说到底不过是玩物,当不得什么真儿,她从未放在心上过。

    不过,老爷子那边,她也不会随意的就丢开手。

    家里数老爷子地位最高,她又是恰逢其会讨了巧宗,这样弃了岂不可惜?

    她还想试试宅斗水平有没有下降呢!

    说到底,老爷子不过是她临时起意拿来练手的对象。

    对一个半年间都没说过几回话见过几回面行将就木的老头儿,她能有几分真心?

    她的心,其实挺硬的。

    便是这一世的爹娘,对她这般好,她也从来没有彻底敞开过心扉。

    她不是没良心的人,只是到底和旁人不一样,她看得太多了。那些表面上疼孩子的爹娘,等儿女长大了,用他们来博富贵、攀门第的例子,还少吗?

    经过一次,人就谨慎了,再不肯轻易付出。

    她感念郑氏的心意,但也有自己的坚持。

    若郑氏一直对她这么好,处处为儿女打算,日后不用旁人说,她自也会对她百般孝顺。

    若是不然……大抵也只能落个面子情。

    到底不是生来懵懂。

    有时候,夏初也会怨恨这老天。还不若当初投胎的时候赐她一碗孟婆汤喝,也好叫她忘了前尘旧事,能开开心心消受爹娘的恩宠,做个天真无邪的小棉袄。

    郑氏哭笑不得。

    哪有闺女这样郑重的像自家娘亲道谢的?

    不是该扑上来,抱着她的脖子亲一口,撒娇说点“娘亲最好了”之类的话才对嘛?

    想当年,她从爹娘那儿得了好物件,可都是这么干的。

    眼中又隐隐有些忧虑。

    亲闺女同自己客套,这叫她立刻警醒了。

    这段日子,夏初是养在刘氏跟前的。

    老夫人当了一辈子书香门第的当家主母,把规矩二字都刻在了骨子里。

    万不能让女儿学了那一套去。

    但她不晓得,她女儿骨子里是正经的豪门世家出身,甚至比老夫人娘家更有规范、体统。

    该学的不该学的,早就融进了灵魂之中。

006 你们都笑话我() 
上辈子,夏初所在的时代,对女子的束缚极大,世家大族的女儿,自然更为辛苦。

    哪怕她在闺阁之中受尽宠爱,也是吃了不少苦头的。

    严厉至极的教养嬷嬷以及各种对女子的训诫教条,令当时女子苦不堪言。

    其实前朝也是如此,也就是如今的李家皇帝开明,免了女子裹小脚,出门带幕帘等等一系列的陋习,更允许女子经济从商。

    传闻如今江山的当家李家乃是唐时皇族的后裔,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反正夏初自出生满周岁后,郑氏带着她出门逛街走亲戚,都随意的很,还叫她吓了一跳。

    上辈子虽觉得苦,到底已养形成了习惯。

    想要扳回来,绝不是一朝一夕能成的。

    “我是你娘,还用得着你来谢?”郑氏轻叩她的脑门,佯怒嗔怪。

    “祖母道,长者赐不敢辞,受赠当称谢。”夏初闻言,便知道不好,忙随口瞎编,扯了由头抹到刘氏身上。她料定郑氏绝不会去问刘氏,因此说的极是自然放心。一手扯了母亲的袖子,仰着满面娇憨:“初儿做的不对吗?”

    撒娇这种事,她当年端着皇后娘娘的架子早不做了,如今重新拾起来,倒也不难。

    郑氏拿她无法,刮了下她的小鼻子:“你祖母说的当然对,只是……”

    顿了顿,她倒也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往下说。

    只是母女这样亲近的关系,还要万事称谢,未免显得外道疏远。

    这孩子小时候也就罢了,只是爱困爱睡些,像是个懒丫头,可现在……

    说了,她年纪幼小,未必会懂,反倒会让她迷惑。

    不说,她这心里头又有些不是滋味。

    加上如今身怀有孕,心绪极容易变化,竟是不知怎么的红了眼眶。

    这眼泪来的莫名其妙,身旁的丫鬟婆子也慌了神,拿帕子的拿帕子,擦眼泪的擦眼泪,想劝慰个几句吧,偏偏闹不清是怎么了,张了张嘴吐不出声来,自家姑娘也没说错话啊!

    便是夏初也怔住。

    她不过一句话随口说出来的话,就把郑氏给说哭了?

    心底慌乱,就捏着帕子想要给郑氏擦眼泪,一时竟忘了自个人小腿粗胳膊短,扒着郑氏的膝盖伸了半天袖子,却怎么也够不着。倒是郑氏看了女儿这般焦急的小模样,噗嗤一下又笑了,矮下身一把把女儿搂在怀里,亲了亲她的小嫩面颊。

    身旁嬷嬷连忙一叠声的叫唤:“哎哟,二夫人可当心着点肚子!”

    夏初却窘迫的红了脸,也不敢挣扎,怕伤了郑氏有个好歹,僵在她怀里,不知怎么好。

    夏庆掀了帘子进屋,见到的就是母女两这叫人哭笑不得的一幕。

    郑氏满脸是笑,偏眼里带泪,小闺女别别扭扭的被她搂着,一双小胖手抓着自个的衣衫,满眼都是慌乱,身边几个丫鬟伸着手,又不敢硬抢,倒跟几个木头人似得僵持着。

    “这是怎么了?又哭又笑的。”夏庆挥退丫鬟婆子,抬脚凑到媳妇身边。

    自打郑氏怀了这胎,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