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栖田记-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岁那年,萧大朗无意间得到了镇上鸿威镖局总镖头宋裘飞的青眼,被收为弟子,他成了宋裘飞的弟子,朱氏心里有了几分顾忌,对他的妹妹也不敢再过份,兄妹两人的日子终于慢慢好转,萧大朗人聪慧又能吃苦,很得总镖头的喜爱,不仅教他习武,还教他读书认字。

    自他十四岁开始,就随镖局的镖师一同走镖,他年纪虽小,可胆大心细,很快就得到了同门师兄弟的一致认可,可惜,好事不长,他十七岁那年,赶上征兵,朱氏这些年眼见愈来愈无法拿捏萧大朗,肚子里早憋了一肚子的气,眼见征兵的政策来了,不由大喜过望,几乎是水到渠成的,萧大朗被征进了军营,

    萧大朗是萧长河家的长子,已纪又达到了征兵标准,朱氏所生的儿子才六岁,萧长河家除了他之外,实在找不出第二个更合适的应征人选,宋裘飞在青孚镇虽有不小的权势,可面对国情政策和人伦大义这种事,他也没有什么办法,就这样,萧大朗进了军营。

    他这一去就是五年,除了开始两年偶有通信回来,后面三年杳无音迅,如此一来,村里的人都以为他死了,他的继母朱氏更是大喜过望,没有了萧大朗,日后萧长河家的一切都是她儿子的,包括军队的抚恤金。(虽然还没看到抚恤金,等确认了萧大朗的死自然就会发放。)

    萧大朗参军后的第三年,鸿威镖局因这些年发展不错,搬到了县城,朱氏心里没有了顾忌,就想将他的妹妹萧月许给镇上一个富户做小妾,萧月性格颇为刚烈,自是不肯接受继母这般摆布,一怒之下,当着全村人的面要血溅当场。

    朱氏被吓住了,那鸿威镖局虽然搬走了,但宋总镖对萧大朗很是看重,若让他得知自己活活逼死了萧大朗的妹妹,宋裘飞只怕不会让自己好过,为此,宋氏心头虽然怒极,却不敢再逼萧月,当然,不敢再逼萧月,却不代表她会让萧月好过,最后将她嫁给了邻村最穷的一户人家。

    萧大朗离家五年后归来,得知一切事情原委后,什么话也没说,只去了里正家里一趟,就由里正和桑榆村几大德高望重的老人作主,将他从萧长河家分了出来,所谓父母在,不分家,更何况此时的萧大朗连亲都没成,朱氏和萧长河知道萧大朗的本领,哪里肯让这么一个能干的儿子脱离自己的掌控。

    可萧大朗立场极为坚定,绝不妥协,再加上里正的施压,朱氏和萧长河最后不得不妥协,虽然同意了分家,条件却十分苛刻,不但让萧大朗净身出户,还要一次性支付五十银白银的赡养费,萧大朗二话不说,一口同意,只是当着他身上没有那么多的钱,先支付二十两,后续三十两分两年付清,并为此立下欠据。

    就这样,萧大朗成了独居一户的光棍,虽然他一无所有,可周围不少村落人家还是想将闺女嫁给他,无它,萧大朗能干啊,他没去当兵之前,就是鸿威镖局有名的好趟子手,这当了五年兵回来,哪怕现在一无所有,凭他的本事,只怕用不了多久,也能把日子过好。

    萧大朗分出来之后,立即请人帮忙在山脚下建了一栋两居的小木屋,就在建屋的这些日子里,不少媒人前来给他说亲,都被萧大朗一一推掉,待木屋建好之后,萧大朗又请里正帮忙,让他帮忙牵桥搭线,找媒人去镇上林秀才家提亲。

    林秀才是镇是上富户不说,他家的闺女更是青妥镇有名的美人加才女,虽然年过十九仍未定亲让人颇为不解,可桑榆村却没有几个人看好萧大朗,萧大朗虽然能干,还有一身好武艺,却也只是一个无权无势的农家小子,林家小姐那样的人,可是有机会嫁入官家或者大富人家做少奶奶的。

    哪知大家都认为成不了的事一说竟是成了,次年春天,萧大朗就将林家姑娘娶进了门,萧大朗有一身好武艺,入山打猎从不空手,人又勤奋聪明,不过区区数年,不但还清了萧长河那五十两赡养费,同时还建了这一栋齐整敞亮的大院。

第三章、慈母() 


    萧楠姐弟二人刚走进自家的院门,小正太萧梓修便扯着嗓子大声喊了起来:“阿母,阿母,你快出来看看,姐姐的病好了,她今天还上山打了只野兔和野鸡回来呢。”

    林氏正此时在厨房烧火煮饭,忽然听到儿子的大喊大叫,她先是一愣,紧接着腾的一声从灶堂下的凳子上站了起来,快步走出厨房,一到庭院,就看到已进了堂屋、正在往地上放背蒌的女儿,林氏微颤着嗓声仿若怕惊着了萧楠般轻唤了一句:“大娘。”

    “阿母,这些日子让您担心了。”萧楠放下背蒌,从堂屋走出来,她看着眼前这个目中布满了惊喜、眸中隐有泪花闪动的年轻女子,心头一酸,娘这个字就这样轻轻从口中吐出了来。

    “大娘。”确认女儿真的无事了,林氏紧紧悬着的一颗心终放了下来,心神一松,她的情绪顿时有些崩溃,伸手用力一拉,一把将萧楠拽进怀里紧紧抱住,眼泪像缺了堤的洪水般奔流而下,她似乎想将这些日子的压抑和痛苦一股恼发泄出来。

    “阿母,别哭了,以后,这个家的责任我来扛,我会好好照顾你和弟弟的。”萧楠的身体微微僵了一僵,旋即慢慢变得柔软,她伸出手掌,有些笨拙的轻轻拍着林氏的背轻声安慰。

    这个才刚刚三十出头、从未经历过苦难的女人,近一个多月来,可以说是将她这一辈子需要承受的苦难一次承受了,正值盛年的她先是经历了丧夫之痛,紧接着又眼睁睁看着女儿变成了傻子,换成一般从未经历过苦难的女子突然碰到这样的事,只怕早已承受不住。

    “傻孩子,你才十一岁,说什么家里的责任就由你一个人来扛,你真把阿母当成废物不成?阿母虽没有什么本事,却也会努力照顾好你们姐弟,不让你们受苦的。”原本正在失声痛苦的林氏听到萧楠的话,心头又酸又胀,她微微缓了一缓,抬起头,顶着红红的眼睛,伸指点着萧楠的额头笑骂了一句。

    “嗯,我相信阿母,我也会和阿母一起努力的,不过阿母,咱们现在是不是应该先讨论下晚饭的问题?你看,我都快饿得走不动路了。”萧楠见林氏的悲痛得到了些缓解,情绪慢慢稳定下来,连忙朝她吐了吐舌头,挑了一个比较轻快的话题。

    “鬼丫头,你这一好,之前跳脱的毛病也跟着一起回来了,晚饭已经快好了,我再去炒两个菜就可以吃饭了。”林氏被女儿一逗,顿觉这些日子弥漫在心底不去的阴霾消散了许多,秀丽的面庞上浮出了一抹轻松的笑意。

    “阿母,咱们家有些日子没有食荤了,我和弟弟都在长身体,你的身体也不是特别好,我打的野鸡和兔子,咱们晚上先杀一只,晚上炖了吃好不好?”萧楠眼珠子微微一转,忙拉着林氏的手,央求道,她本是个无肉不欢的主,来这里整整七日,不是在喝药就是在喝粥,半点油腥没有看到,嘴巴早淡出鸟来了。

    站在一旁的萧梓修闻声双亮顿时亮了起来,可怜他再懂事也只是个七岁的娃娃,自从父亲去世至今,已整整五十多天,家里没有吃过任何荤食,这对以前每隔一二天就能吃一次肉的小男孩来说,确实不太好受,再加上这些日子伤心难过,他圆润的小脸都瘦了一大圈。

    “好,把兔子剥了,野鸡留着明天和干蘑菇一起炖汤给你们姐弟俩补补。”林氏听得萧楠的话,又瞧了瞧他们姐弟二人足足瘦了一大圈的小脸,鼻子一酸,差点再次落泪,好在林氏本质上是个性情坚韧的女人,她很快将情绪压了下去,点了点头。

    古人重孝,孝期长且孝期之内需着素衣食素食,轻易不能出门,可这种规矩多在那些钟名鼎食的富贵之家比较重视,一般的平民百姓则没有这么多讲究,最多七七不食荤食,不着彩衣,至于不出门,则更不可能,平民百姓长时间足不出户,不劳作,岂非要活活饿死?

    萧父逝世已近二月,七七已过了七八日,此时萧家食些荤食并不会招人非议,林氏出生小富书香之家,又饱读诗书,却不是迂腐之人,在她心里,儿女和家永远排在第一位,只要是对儿女成长有利的事,她根本不会固守那些古板的清规戒律。

    得到林氏的首肯,萧楠立即屁颠颠的跑堂屋从竹篓中把兔子提了出来,借着未完全黑尽的黄昏余光,极为利落的将兔子开膛破肚,收拾干净,提进了厨房,这些事这个躯体的原身没少干,萧楠上辈子经常随着考古队在外探险奔波,这样的活也没少干,现干起这些事,自然没有半点障碍。

    林氏的厨艺相当不错,她将收拾好的兔肉在锅里用开水焯了一遍,再捞起来,放了少许的酒、姜、蒜和辣椒,在锅里一炖,那香味直勾得萧楠口水直流。(备注,若按中国历史,宋朝无辣椒,可萧楠所在的时代,背景虽与北宋相似,但许多北宋没有的物品这里都有了,比如说辣椒,精盐科学制作和过滤、还有大规模的棉花种植纺织这些技术,这里都有。)

    “阿母,你的厨艺又精进了。”饭菜上桌之后,早被那、香、味俱全的兔肉引诱得不知流了多少口水的萧楠一连吃了三大碗米饭,边吃边赞叹连连。

    “姐姐,每次只要有肉,你总不会忘记拍阿母的马屁。”坐在萧楠旁边的萧梓修一边往口中塞肉,一边不忘编排自家姐姐,萧楠这个身体的原主也是无肉不欢的主。

    “什么叫拍阿母的马屁,阿母做的菜不好吃吗?我看你也没比我少吃多少啊!”萧楠双目一瞪,摆起姐姐的架子,伸手在他脑门上敲了一记。

    “阿母,你看姐姐又欺负我。”萧梓修一边往口中塞着肉,一边口齿不清的朝自家亲娘告状,这孩子近二月来被家里沉重的气氛压得都快失去童真了,今晚先是发现姐姐的病好了,接下来又有肉,再加上萧楠不断的逗越,饭桌上的气氛空前的好,他属于孩童顽皮的本性终再次露了出来。

    林氏看着眼前这一对斗嘴取乐、灵动活鲜的儿女,紧紧压在心头近二个月的乌云慢慢开始消散,她秀丽端庄的面庞上浮出了一抹满足的笑容。

第四章、是非() 


    萧梓修因年纪小,白天又帮林氏忙活了不少事,再加上这些日子家里的气氛实在太过压抑悲伤,他虽只是个七岁有孩子,却聪慧又懂事,父亲伤逝,姐姐变成痴傻,这个只有七岁的孩子自然而然的就用自己的幼小的肩膀与母亲一同扛起了这些苦难,这些日子他的精神一直紧绷着,现见姐姐好了,母亲脸上也有了笑容,孩子紧绷的神经不由自主的松懈下来。

    精神一松,顿感疲惫如潮水般涌来,他幼小稚嫩的躯体根本承受不住这样的疲惫,晚饭之后,他活泼灵动的面庞很快被困倦笼罩,不一会儿,就靠在椅子上沉沉睡了过去,林氏一脸疼惜的为他擦净手脸,又端水过来帮他洗脚,收拾完这一切后,不待林氏再动手,萧楠已一把将他抱了起来,送进了他的卧房。

    安顿好萧梓修后,萧楠精神好暂时睡不着,就拿着一本书,陪在收拾完家务,手里又拿起了一块绣品、正在飞针走线的林氏旁边,萧楠瞧着林氏那张在灯光下显得分外秀丽温婉的面庞,口中突然神使鬼差的冒出一句:“阿母,你后悔嫁给我父翁吗?”

    此言一出,萧楠心头顿时一紧,她虽得了这个身体原主的部份记忆,却不完整,也不完全了解小姑娘本身的性格,不知口中突然冒出这样一个问题会不会惹来林氏怀疑,让她意外的是,林氏在听到这句话后并未表现出任何不满或者意外,她抬目看了萧楠一眼,放下手中的针线,伸手抚了抚萧楠的脑袋,笑着开口:“傻丫头,怎么突然问出这样一个问题?你可是觉得你父突然走了,丢下我一个人带着你们姐弟俩无依无靠,阿母心里会恨他?”

    萧楠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林氏的话,她只好顺势将头埋进林氏的怀里,用脑袋在她怀里蹭了蹭,既不回答是,也不回答不是,林氏显然也没指望她回答,她语气略略缓了一缓,接着往下道:“要说恨,我心里是真有些恨的,却没有悔,我与你父相识至今整整二十年,自从十二岁那年,被他救下的那一刻起,阿母的心里就再也放不下其它人,我们约好要携手白头,一生到老……”

    说到这里林氏的语气有些哽咽,语意不由自主的顿了一顿,萧楠则微微一愣,她并不清楚林氏与萧大朗之间的纠葛,原以为他们便是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合,林氏嫁过来之后发现萧大朗英武能干,两人才慢慢产生情感,如今看来似乎是因英雄救美而产生的一段佳话。

    英雄?嗯,在萧楠不多的记忆中萧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