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谋玖炝耍⑻勇钊硕运抢此悼俺剖歉吣讯鹊亩鳎劣诜婪侗鹑俗纷僮约海磕歉揪兔挥邢氲秸庖坏悖悄宰永锞兔挥姓飧霰蝗俗凡榈母拍睢
作家这个团体很奇怪,大多数成名的作家,其学历基本上都不会很高,能有个初高中学历就已经算是凤毛麟角了,大多都是自学成才。
如果在世界上找出几个对学历基本上没有要求行业的话,除了民工外,就应该算是作家了。
其余的技术工种还需要老师傅手把手的教呢,但只要你想写东西,人人都能成为作家。
就像雷雨老爷子,他只是小学三年级的学历,到现在连拼音都不会,上网都是以手写板来代替键盘。
但学历的高低并不妨碍他以文字的形式抒发自己的想法,这种东西七分靠天赋,两分靠积累,最后一分才是努力。
干什么东西都需要天赋,写作也不例外。
但通常对文字敏感而且还能写出点东西的人,基本上对网络技术这一块都天然的不感兴趣,十个有九个是电脑白痴。
至于有人感到奇怪,既然这样,何不写好稿子让别人代发?
拜托老兄,这种事情怎么能让第二个人知道?多一个人知道,就多一些暴露的风险,这些人也是要脸的,万一被曝光,他们以后怎么做人?
因此在郭大路号召广大网友寻找发帖人后,这些人很快就被一些电脑高手顺着地址找了过来,将他们的资料翻了一个底儿掉,然后发到网上进行吊打。
甚至一些家伙存在电脑上的小电影与小娘们站街女在床上的自拍,也被网上这些好事之徒给翻了出来,直接在网上曝光,引起了好多人的围观。
虽然网警迅速出动,将这些不良信息消灭,但毕竟还是有人保存下载了下来,然后在小范围内流传开来,这些人丑态百出的场景被人尽收眼底。
这些人还不待郭大路收拾他们呢,自己家里就闹腾起来了。
在网上搜查出来的发文辱骂雷雨的作协作家共有三十七人,其中还有八名女作家,而在这八名女作家里面恰巧还有一个是雷雨的徒弟。
雷雨本来对这些在网上抨击自己的人不怎么在意,即便是郭大路说要为他报仇,他其实也不想让郭大路去闹乱子。
到了他这个地位与年龄的人,已经看透了很多事情,些许的抨击辱骂,对他来说根本就算不得什么,无需理会。
但得知其中抨击自己的人中,竟然还有自己的爱徒时,老头终于激动起来了!
“我从未想到,我最看好的一个弟子竟然会对我这么做!”
雷雨在见到郭大路的之后,神情显得有点憔悴,双目中多了些许茫然,但更多的则是一股子压抑不住的熊熊怒火,“叶玲这孩子在我面前非常乖巧,逢年过节的时候,在礼节上从来没有短缺过。我实在不能把她跟网上那些恶毒的言论联系到一起,我现在都觉得这像是一个噩梦!”
他嘴里的叶玲,就是在网上抨击他的女作家之一。
今天郭大路受他的邀请来到他的家里,准备参加年底的全国作家研讨大会,同时也想顺便看望一下老爷子最近的身体状况。
雷雨的女儿雷濛濛也在家里,她一脸气愤的说道:“叶玲姐竟然是这种人!她平时对我们很好啊!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郭大路笑道:“难以置信的事情多了去了!人性本恶,做出什么事情都不足为奇,我小时候就已经想明白了!”
他对雷雨道:“这也是一件好事,更能看清楚一些人的嘴脸,人家说知人知面不知心,现在你这不是知道他们的心思了吗?以后也就知道该怎么对待他们了。”
雷雨叹了口气,“是啊,确实是好事!可我却高兴不起来啊!”
他看了自家女儿一眼,“小濛,你去买点吃的来,让罗婶赶快做饭,我要跟大路喝几杯!”
雷濛濛拿着手机走到郭大路面前,“郭爷,合个影呗!”
等到郭大路伸胳膊搂住她拍照的时候,雷濛濛浑身都在颤栗,手机都要拿不稳了,一脸兴奋幸福的小模样,看的雷雨都有点嫉妒起来,“至于么你?丢不丢人?还有,大路,你这手往哪放呢?抱住腰就行了,干嘛搂着么紧?我可要提醒你,你可是有家室的人了!”
雷濛濛笑嘻嘻的把手机递给雷雨,“老爸,你帮我们拍!”
雷雨无奈,拿着手机随意为两人拍了几张,“行了,行了,别花痴了!赶快出去买东西去!”
看着雷濛濛蹦蹦跳跳的出门,雷雨叹了口气,“我这女儿跟长不大似的,她是你的粉丝,一直都想跟你认识一下,今天终于遂她的愿了!”
郭大路笑道:“交个朋友也行啊,以后我把我老婆介绍给她认识,他们倒是可以成为好朋友。”
两人吃过饭之后,在雷濛濛依依不舍的表情里登上了去京都的汽车,这次研讨会的会场就在京都。
等到了会场时,就看到会场门口贴着会议的进程安排,第一场会议讨论的题目是《西方历史对华夏的影响》。
郭大路一脸好笑,“西方历史?西方有历史吗?十六世纪之前,他们连历法都没有,没有历哪来史?”
第四百七十三章 西方历史()
在华夏,历朝历代的君王对历史都极为看重,有专门的史官记载王朝兴衰以及社会的变迁等重大事件。
而改朝换代之后,新的王朝也会组织人员来对旧的王朝的历史进行修缮工作,通过官方审核,定稿之后,方才刊印发行。
官方这种史家修的史书被称为正史,也叫信史,是日后史学家拨开历史迷雾,探寻历史真相的最主要的依据。
当然,正史记载的东西也未必完全可信,有些事情因为涉及本朝,“为尊者讳”,有时候就会用春秋笔法一带而过,甚至罔顾事实,肆意美化某个朝代,这样的史书一般不会得到史学家的认同。
比如近代民国时期搞的清史稿,一些八旗子弟遗老遗少写的清朝历史,将我大清美化实在不像话,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几乎所有人都不认同这部历史,因此这部历史只能被称作清史稿,而不是清史。
只有经得起时间考验,被历代史学家推崇的史书,才更有参考价值。
如果正史记载的不太详细,或者某些地方记载的很不对劲,那么在研究某些朝代的历史时,就需要一些杂史来作为参考佐证。
除了皇家的史官之外,在民间也有修史之人,这些人修的历史被称作野史,也叫杂史,其中或有无稽之谈,但也不乏真实之事,有很强的的学术参考价值。
但无论是信史还是野史,都有确切的纪年与准确的地点,事情发生的原因,以及当时的政治环境与时代印记,都在书里体现的极为明显。
如果按照华夏的历史一代代往前推溯,基本上就没有断代的时候,即便偶尔有含糊不明的年代,但在书中也会标注大概的时间段,而且这种模糊的时间段不会太长。
遍观世界历史典籍,也就只有华夏历史记载的这么有条理,有出处,又有确切的年代记录,几千年以来,历史记载一直延续至今。
而在西方,在十六世纪之前,他们根本就没有历史,所有十六世纪之前的历史,基本上全都是当代史,也就是人为造假的历史。
其实我们仔细推想一下就能得出这种结论。
在十六世纪之前,西方分成无数小国,他们连历法都没有,也没有专门写历史的人,最重要的是,他们缺乏一种最重要的东西——文字的载体。
当时的西方是没有纸张的,记载重要的东西,只能使用羊皮卷,而羊皮卷价格昂贵,绝不可能记载太多的东西,据说还有一种莎草纸,但莎草纸其实并不是纸,而是一种草叶子,根本就不能长时间保存,而能够长时间保存的载体,无论是石板还是羊皮卷,都不可能大规模普及开来,因此他们记载的东西极其有限,流传下来的更是屈指可数。
因为记载东西的零散与不成体统,在加上没有历法的标注,这就导致了西方世界的历史极为混乱不清。
在华夏,关公战秦琼是一个笑话,而在西方的历史上却时有发生,就算是有人物的记载,但没有年代的标注,所以导致他们无法梳理历史事件的脉络。
华夏老祖宗为了写东西,也是绞尽了脑汁,最后才选出了竹简木牍作为保存文字的载体工具,但竹简的制作工艺极为繁复,上面的字体都是以工具刻出再加烙印,然后再以皮筋串联,这样才形成竹简,也就是成型的文字载体。
孔子看易经,“韦编三绝”,说的就是,说明孔子看书看了好多遍,很上瘾,把链接竹简的皮筋都给翻阅断了的事情,那时候文字的载体就是烙印刻字的竹简。
还有一句形容词,叫做“汗青”,其实说的就是竹简制作工艺的程序之一,后来慢慢演变成了“杀青”,词义已经有了改变。
因为一开始是在竹简上刻字,程序繁琐,极为费力,这就逼迫的古人不得不已最简洁的语句描述出最复杂的信息,因此上古先文,无不是佶屈聱牙,深奥难懂。
古代的书籍为什么那么珍贵?古人借书为什么那么难借?还不是因为这些书难制作么。
后来在竹简上刻字变为用毛笔书写,方才减少了很多工序,上古先文逐渐转化为容易理解的文言文,然后纸张普及后,古白话文才渐渐出现,一直到现代白话文。
可以这么说,华夏文学叙述方式的改变,与文字载体的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文字载体没有得到改善,什么白话文运动,那都是扯淡。
可就连华夏这种最早找出合适的文字载体的国家就,依旧有很多典籍难以保存,失散不知道多少经典,有些史书都不怎么齐全,还得后人加以增删修补才行。
而西方当时别说纸了,就连竹简他们也没有,那他们动不动几百万字的史诗巨作到底是怎么记载下来的?
难道当时西方的羊皮一只羊能剥出一百张羊皮?
还是说,他们的羊会蜕皮,一月褪一张?
或者说,是遗传基因中天生就带到脑子里的?
还是说近代有人掌握了穿越时空的本领回到过去特意记载下来的?
这特么极其不合常理,但凡有脑子的人都不会相信这些事情的真实性。
有人说荷马史诗是一个叫荷马的放羊倌传唱下来的,好家伙,一个不识字说书瞎子的说的东西,竟然成了西方人的历史,里面的雅典娜、波塞冬满天飞,竟然也能成为史书,这简直可怕。
如果按照这种方式来确定历史的话,华夏的历史历史源头就要从山海经说起了。
尤其是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值得探讨,那就是这些西方的鸿篇历史巨著都是在十八世纪左右“发现”的。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他们发现这些东西的时候,这些著作都是以什么方式来保存的?小羊皮还是莎草纸?或者是泥版石碑?
而且这些东西之前从未有过记载与传说,但一夜之间突然就出现了,而且全都编排的井井有序,条理分明,比华夏历史更像华夏历史。
华夏的史书,虽然其中必然有造假的成分,但在很多大事件上一般不会有出入,比如春秋战国秦两汉,这些朝代的更迭与朝中大事情以及当时的皇帝大臣人文形态,都有着详细的记录,基本上不会有假,假的应该是与君王私德有关的东西,但这对整个历史来说,影响不大,不耽误历史学者的考证探寻,因为还有野史可谓佐证。
而西方却是连具体的朝代更迭都无法考量,他们的历史全都是一团浆糊,因为当时的所谓贵族子弟也都是文盲,文字不能说没有,但完全普及不了,连贵族都不识字,那么谁来记载历史?
即便记载了历史,没有国家重视,又怎么能流传下来?
在那种情况下,他们怎么可能有历史可言?
但现在,华夏的一群作家却在正儿八经的专门开会研讨西方历史对华夏文化的影响!
郭大路站在大会的门口,越想越可乐,忍不住哈哈大笑。
笑声传到会场,很多学者转身看向郭大路,脸上露出好奇之色,不知道郭大路发什么神经。
四百七十四章 先睡为敬()
“大路,你笑什么?”
雷雨见郭大路长笑不止,也被感染的笑了起来,“人家开一个会议,你有什么好笑的?”
郭大路嘿嘿笑道:“就是因为会议好笑,我才忍不住发笑啊!”
两人说话间走到了会议现场,会议室里很多人都站了起来。
郭大路也还罢了,没人喜欢他,但是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