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娇欢-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每次临走时,这孩子都要反复说,让皇上不要太过操劳,不要熬夜,身体一定放在第一位。

    说完皇上了,又跑过来跟她说,让她多吃点饭,因为她太瘦了,每次吃完饭之后要去花园里散步消食。

    每次她这么唠唠叨叨的,杨老夫人和冯氏、柳氏尴尬不已的样子,实在让她觉得有些好笑。

    感觉他们面对的不是一个四岁的孩子,说真的,何皇后一直觉得这真和自己的女儿都差不多了。想到上次她爹娘来京城时,她也天天这么絮叨,其实就是盼望自己的爹娘能够身体康健。

    所以,也难怪皇上这么喜欢她,她也喜欢的紧。

    杨乐怡和燕子瑞没睡多久便醒了,收拾妥当后也到了出宫的时候了。

    今儿个皇上并没有过来,乐怡有些失望,每次他过来静静的听她说话,真的和前世的爸爸一模一样,只是没有爸爸那么爱笑而已。

    想起以前,每天到家都会把一天发生的事添油加醋的和老爸说一遍,逗得他总是哈哈大笑,她就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所以,现在见到皇帝,她也忍不住化身为话痨,不停的说,不停的说,虽然他没大笑,可每次都会很认真的听她讲啊,这可是给了她莫大的鼓励。

    而且说的口渴了,还递杯水给她,这个习惯也和老爸一样。

    见她失望的小表情,何皇后只能感叹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了。

    在边城,老将军的救命之恩,杨家两兄弟的辅助之义,再到如今和这孩子更像父女间的关系,比之和皇帝自己的两个公主都要亲近许多。

    见她们走了,何皇后也觉疲累,摸了摸肚子,便也躺下休息。

    临近年关,京城的街道比往常更加热闹起来,铺子里、酒楼里进出的客人也比平日多了一倍。甚至有的伙计在这寒冷的冬天忙到额头出汗,可即便这样,大家反而比往常更开心!客人多了,生意好了,意味着这个年东家的红包能给的多些,也好回家和爹娘、老婆孩子好好过个年!

    附近的一些小街道,增加了很多临时的小摊位,以供京城附近村落的农民使用,他们带来的多半是自己栽种的瓜果,腌制品以及运气好捕猎到的野味。做法有别于城里,味道还不错,且年节到了,尝个鲜也未尝不可,因此每天的生意倒是非常不错。而他们也能带些城里的新鲜吃食和小物件回家,还能扯些好看的布料回去,所以人人都非常热情,看着都让买的人心情舒畅。

    京里维持治安的官兵比平日里走的更勤,杨启安领着几个兵吏走在城东的集市上。

第二十七章 往事() 
看着人来人往的热热闹闹的场面,他不由暗叹,在边城,哪里会有这么?13??快的场面,更没有这么繁荣的场景。

    可见皇上这几年是用了多少的心思!想起近一个月他参与巡查的行列,接触了很多京中底层官吏,从他们的描述中也知道这几年已经和前些年有了大不同。

    之前的宣文帝到晚年不思政务不说,还广纳妃嫔,图欢做乐。六年前,夏季江南的水患,冬季北方的大雪,造成非常大的损失,按理说朝廷需要大力安抚以及提供解决办法才是。可宣文帝不甚在意,随意指派平日只会溜须拍马的官吏前去治理。

    这下可好,这些官员贪污救灾物资和银两不说,对不服的百姓还进行武力镇压,结果死了很多人!当地的父母官怎么也想不明白朝廷为什么会派这样的官员下来,于是一纸状告到了京城。

    可状纸还未到皇帝手里,这位父母官就被下了牢狱!这下简直如沸水翻锅,这些百姓纷纷起来奔走相告,义愤填膺!

    可谓是人多力量大,事情还是传到了京里,一些重臣和几位王府终于坐不住了,联手出面要求皇帝重视此事,另派官员进行处理,严惩之前的官员。

    宣文帝被他们严厉的态度给吓到,不敢再说什么,就依他们而言。

    可毕竟做了多年的皇帝,高高在上惯了,还是第一次遇到如此状况,当晚就气的牙痒痒,连美艳的妃子那里都没去。甚至是罢了几天的早朝,后又被朝臣堵在了后宫门口,让他颜面尽失。

    当时,燕万泽还在边城,正值边关大雪,而朝廷的物资却还迟迟不到,导致冻死了不少人。

    他虽然人在边关,但多年的经营,让他很快知道目前朝廷的状况以及江南那边的暴动,于是连夜将事务交代给杨启成兄弟二人,自己带一小队人马疾驰返回京城。

    等早朝时出现在殿前,宣文帝吓了一跳,脸色大变,疾声大问是否边关出了大事,燕万泽是否弃城而逃?

    在得知没有后,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破口大骂为何他未经宣召竟敢私自回京,仿佛这段时间在朝臣那儿受的气通通发泄了出来,根本没留意为何朝臣对于燕万泽突然出现在大殿上却并不惊奇。

    发泄一通后,见大家都低垂着脑袋,一声不吭,宣文帝甚是得意的认为他的龙威终于又再次让大家惧怕起来。

    刚想说给燕万泽治个罪,可见到他手中举起的牌子,一时间脸色又慢慢的涨成猪肝色。

    燕万泽手上的牌子看似普通无奇,可宗室之人都认得这是传承了千年之久的虎牌。

    众人见宣文帝似乎被抽空了力气一般软绵绵的瘫坐在龙椅上,都觉得万般奇怪,不知道燕万泽手上的牌子有何魔力,能让皇上如此,只除了几大国公。

    宣文帝万万没想到这牌子怎么到了燕万泽的手里,他一直以为在某位宗亲手上,但由于近三百年了都不见虎牌出现,甚至有猜想过是不是就不在了。

    没想到啊,没想到,虎牌又出现了!

    他自然知道虎牌能有什么作用,也不认为这虎牌能有假。所以最后什么话都没说,颤巍巍的由太监扶着下朝了。

    众人看向燕万泽的目光好奇中又隐约有了敬畏。

    这位先帝最小的儿子一出生就不受宠,毕竟先帝的子女那么多,顾不到他很是正常,而且他的生母位份也不高。

    由于他年纪太小,对于皇位没有任何竞争力,毕竟有些皇孙都比他年纪大了,所以,反倒平平安安的长大。

    终于,先帝在临终时,将剩下的子女都做了安排,封了燕万泽为郡王,赐了一座府邸。

    可无权无势的皇子能如何?所以那几年,燕万泽纵情山水,倒也把东陵国的大好河山给走了个遍。

    直到胡人入侵,朝廷派了将领抵御却屡战屡败。

    想想却也不稀奇,近百年了,边疆安稳无恙,自然导致朝中没有打仗经验的武将可用。可老百姓不这么想啊,只会认为朝廷无能,后安国公主动请缨,这才稳定了局势。

    不幸的是安国公毕竟年纪已大,一次受伤后就没能挺过去。安国公世子替父而战,可年纪轻,也没什么经验,让本已稳住的局势又开始岌岌可危。

    这时,燕万泽回京,主动要求去边城。为什么是边城,没有人知道,而当时的主战场是离安城两个城池的汴城。

    当时,对于这位没什么存在感的郡王,大家都抱着怀疑态度,因他毕竟顶着皇室子孙的名义,如果一个不妥当,很难稳固皇家在朝臣和百姓中的地位。朝中无可领兵之将,且节节败退,已经让皇室名声大跌了!

    于是,宗室几位皇叔、几位大儒一致对他进行了考核,结果另他们大吃一惊,没想到这位先帝最小的皇子居然满腹经纶,且由于走过多地,对各地风俗都有了解,更重要的是兵法造诣不弱,唯一缺的就是实战了。

    于是,燕万泽就这样去了边城。

    后来的事实证明,燕万泽去对了地方,没几个月,众多的胡人又转向了边城。朝廷这次选对了人,也让宣文帝安稳的过了这些年。

    可今日一看,这位郡王显然深藏不露!

    燕万泽冷眼瞧着这大殿之上数百人,真不知这些年皇兄为何会变的如此糊涂,再这样下去,不用别人打进来,自己就如大树般被蚁虫慢慢腐蚀一空,最后倒下!

    捏了捏手中的牌子,他大步离开。

    两年后,宣文帝驾崩,继位者不是太子或他任一个儿子,而是燕万泽!

    这让世人大吃一惊,弟继哥的事史上并不是没有,但那都是有特殊情况的,比方哥无子,或哥的孩子互相折腾,结果折腾没了。

    但宣文帝的儿子们都还好好的啊,虽说没什么多大的名声传出来,可也没什么不好的名声。

    这宣武帝说继位就继位了,而且还一派平静,着实让大伙好奇不已。

第二十八章 制度() 
宣武帝即位后,开始大力推行一些改革政策,虽然阻力很大,但毕竟还?13??有人支持,也慢慢的出了些成效。

    杨启成想着这次到京之时,皇上找他说的一席话,再看看如今这番景色,不由暗自佩服皇上的决断,这场人员大变动注定会让很多人夜不成寐。

    近半年,虽然顶着将军的头衔,但每月都会去不同的衙门学习,而大哥着力在军中的事务。

    不知不觉走过一条街,他将脑中的信息过了一遍,逐步理清一些思路。

    想到很快又要返回边城,家中该如何安排?不觉有些发愁。

    果然,在年节前十天,朝廷颁布了一系列的人员变动措施,大到阁老,小至县令,一时间人仰马翻,一片鬼哭狼嚎之声。

    金銮殿中有伏地大哭的,有晕了被抬出去的,有装可怜的,还有破口大骂的,当然立刻就被拖了出去!

    事后有奔走的、求情的、托关系的,这样折腾了几天,一点不见成效不说,离闭朝也近了。

    京中达官贵人一夜之间安静了下来,在这个时节朝廷颁布这样的命令,可见皇上的决心是有多大!

    毕竟别说一般朝臣了,就是皇亲国戚、公侯伯府,也更换了一波人。这些人可不会因为年节了就不去找皇上,仍然有层出不穷的把戏。

    皇上每天从早到晚没闲过,但结果是没有动摇过一丝一毫,因此聪明些的达官贵人们眼观四方、耳观八路。见一波波人各种神态的进宫,可出宫毫无例外的蔫头耷脑的,他们也就不敢再多想什么了,老老实实的把年过了再说!

    因此,城南一时间倒是安静极了!

    城北更安静,学子们都已放假。

    唯有东西市依旧热闹。

    杨启安今天最后一天巡视,对比两种截然不同的氛围,想着大殿上平日看着深沉稳重的官员在得知被卸职的那一刻所呈现的各样状态,不由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如今肩上的担子是有多重。

    以前,他也如这些百姓一般,朝廷发生再大的事,只当看热闹,转身该做什么做什么。

    如今才知,肩上背负的是什么!是一家人的荣辱富贵,有些甚至是一族人的兴衰成败!

    要保持长久不衰,这其中付出的努力非常人所想象,并非他刚开始所认识的那般简单!

    或许,父亲救了皇上一命,却不希望被宣扬,是想让他们兄弟二人走的更远?

    挺直了脊梁,他目光愈加坚定起来,从父亲身上获得的太多,他也要给孩子们做个最好的榜样!

    武安侯府以南北为中轴,分左中右三路。

    杨启成一家在右路,即东跨院,老夫人在中路,是主院,杨启安一家在左路,即西跨院,三座院落平行。

    各院落旁又围绕着好几处小院落,以前这是给姨娘小妾住的地方,现在无人居住,多半都空置起来。

    主屋后面的院落则是给少爷小姐们的住处,其实少爷们住的时间不会太长,因为稍大一些他们就会搬到外院去住,而小姐们则会一直住到出嫁。

    杨启成、杨启安两人就京中的局势做了一翻深入的交谈,深刻的体会到他们已经和从前完全不一样了,虽然一直也这么认为,但都没有这次的众生态来的这么深刻!

    如果想走的长远,仅靠他二人可不行,虽说为百姓尽一份力、保卫东陵国的心意不变,可也得使得上力啊,现在已经到了这个位置,反而不如从前做的好的话,那还有什么意义。

    不但没意义,说不定哪天还要祸及后代!

    所以,他们担心这四个孩子要是撑不起局面,反而会害了他们!

    看看这些直接被调离、撤除以及还有下大狱的官员,就可想而知了。

    甚至连永定侯、武安侯以及几家伯府都受到影响,撤了职、罚了俸,未来会怎样还不好说。

    因东陵国的四公府、八侯府、十二伯府并非不可替换。

    所谓的不可替换是指各府的名字,而不是指人!

    也就是说,像杨启成这个武平侯的名称,几百年了都未变过,可武平侯的主人家却换了好几次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