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红楼-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母依然如拉家常般摇头道。“终究是掌家不严的缘故。我那孙媳妇是个不敢管事的,重孙媳妇倒还中用,性子偏又太宽和了些。”

    黛玉闻言更惊,但心中也约略有些头绪了。

    ——尤氏可比邢夫人能干多了,虽然是有点不敢管事的嫌疑,可做事也极有条理。至于秦氏,往常贾母说起来,可都是“伶俐、能干、知书达理、大方得体”之类的好词!

    如今偏说“太宽和”……

    她又注意到,穆逸兰偏头小声的问了穆如芷什么,穆如芷也小声的应了,穆逸兰就又皱起眉来,待得双眉舒展时,脸上已经明显露出了不屑的神情。

    黛玉耳朵尖,约略听了一两耳朵,推测她应该是问了尤氏和秦氏的身世。

    东安郡王妃却似乎全不知道尤氏和秦氏的身份一般,倒叹了一声,“性子宽和,家中才能和睦。可总有那么一起子小人,就是性子严厉,也不见得能防的。只是,老太君,也不是我刻薄,要说这京中的寺庙道观,这净居寺的法事,可做得不是那么好。”

    贾母“哦”了一声,也不避讳,“这个我可真不清楚,是我家小孙子说这净居寺好。可他小孩子家家的,也不知是从何处听来的话。要王妃说,这京中哪家寺庙做的法事好?”

    王妃道,“我不过是单知道几家水陆法事做得好的罢了。若是邪祟,只怕这样的法事也未必顶用。还得请那些有道的高僧去诵经超度或施法降服才行。”

    贾母就忙追问道,“那位慧远大师可是这样的有道高僧?”

    王妃点头,“那是自然。只是,慧远大师可不容易请得动。他是只在各庙宇里论经的,从不到高官勋贵家行走。能得他批命,就是天大的福气了。如今还不曾听说有批得不准的。”

    贾母点点头,“既是这样,可见是不好唐突了。”

    随即,贾母就转了话题,将话转到平日里女孩儿家的教养、功课上来。郡王妃韩氏见贾母这般,也不再多说,顺着贾母说起了话。

    一时贾母问到她带来的姑娘里年纪最长的穆如芷,知她父母双亡——现守着母孝——又不免问她在母亲生前可定了亲事等语。

    郡王妃一一答了,说是她如今已守孝两年,在母亲病亡前并没有定下亲事。办了母亲的丧礼后,就进了郡王府。

    说起来自然是郡王府仁厚,照顾宗族。但看看穆如芷娇美的容貌,有几个人不明白的?如今的勋贵,没有实权重臣。从退下来开始,都靠着“人脉”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连郡王府也不例外。

    而说起穆如芷。王妃也难免说到贾家住着的两个守孝的姑娘,“……原不想提起老太君的伤心事。话到这儿了,也就问问。您和您这两位外孙女儿,可是想在这儿给林夫人也做一场法事?”

    黛玉略略蹙眉——“法事”这个词,提得真够频繁的。

    然后她抬头去看贾母。

    贾母对黛玉也有些了解了,原本打算出口的话就咽了下去。心中还有些无奈。

    她一早就知道,这些姑娘里,如果有能帮得上忙的,只能是黛玉!幸而这孩子孝顺,本无需这么点点大的孩子——还是外姓——站出来。但她总会记着帮忙。

    “……黛玉。你看如何?”

    黛玉道。“张子有言,没,吾宁也。母亲停灵时。父亲就不肯请僧道到家里做什么法事,只说法事反倒打扰亡者。且外孙女闲来无事时,倒也翻过两三本佛经,竟没看见佛经上有让人做善后超度法事的话。”

    贾府中人是领教过黛玉了,即使如此,对她的言论也还是难免有些无奈。

    黛玉还又问,“外祖母可知道,有哪本佛经是让人做善后超度法事的?”

    贾母知机,无奈笑道,“你外祖母我是个只知道念佛的。竟不知佛经何解。想来郡王妃能专程前来听经,于佛经上当有所得?”

    郡王妃韩氏愣了愣,也无奈道,“要说超度法事,自古皆有。可将亡灵度往净土。我自小就知此事,竟不曾溯其缘由。”

    黛玉一本正经道,“要说善后、荐亡等法事,却不是自古皆有,该是源自宋时——父亲是这么说的。”

    韩氏再次愣了愣,随即笑道,“林大人不愧是儒臣。”

    她这么说,黛玉也就不说话了,贾母再次把话头接了过去。其他不得长辈示意,始终保持沉默的姑娘们中间,穆逸兰继续皱眉,颇为明显的有些不耐,韩熙的不耐则比穆逸兰更隐蔽些,但也能看得出来。只有穆如芷始终沉静。

    而在贾家……

    青玉的不耐烦是比较明显的。除她之外,其他的姑娘在黛玉的眼里,多多少少都有几分思考的迹象。其中……宝钗的若有所思颇为明显,却又不带疑惑。

    黛玉觉得,她已经明白了她那番试探的结果。

    东安郡王妃果然不是凑巧来的。

    一个虔诚信佛,心心念念惦记着高僧行程,会这么着急赶来“听经”的人,听了她那些近乎“诽僧谤道”的话,反应断然不会那么平静——只看前一天的王夫人就知道了。

    除非,她事先就已经知道她对僧道的态度。

    况且,她也不该那么“无知”。

    而若她只是单纯的“随众”信佛,如贾母、王夫人一般,又怎么会专程跑来听高僧讲经?要是事先说好讲经大会,那还差不多。平时的话,诵经、抄佛经、撒钱,也就是全部了。

    但要说韩氏要做些什么……

    黛玉一时间还想不透。

    宝玉的决断做得够快,净居寺的善意也很明显。如果是想要在寺里给贾家找麻烦,只怕净居寺都不会同意。那么很有可能……

    出问题的地方,是宁府那边的“邪祟”?

    想到自己居然对此事一无所知——甚至连惜春都不知——黛玉本能的觉得,事情可能不是太妙。

    果然,东安郡王妃和贾母谈了一阵子,却没说让姑娘们自己出去聊天、逛园子之类,只让她们在那儿无聊的坐着。这样的态度,很难说在姑娘们身上打了什么主意。

    只不过,这会儿双方疏远、彼此试探的感觉更为明显了。

    又过了一会儿,郡王妃大约也觉得这样打机锋的交谈不会再有什么进展了,就使人去问慧远大师的情况。

    可这一次,得到的结果,却让韩氏真正的惊诧起来。

    一个自称张滦的少年派人来下了帖子,以世交的名义,请慧远做客。慧远不能推辞,已经暂时离开了净居寺。

    ps:

    今天是元宵佳节,年节的最后一天。

    当然啦,很多人可能已经开始上班上学了。不知道今天有没有休息?可能这章发出的时候很多人都在陪伴父母或带着孩子吧……

    总之,还是祝大家元宵快乐!

第六十九章 宁府真情() 
这个答案太出乎预料了。

    以至于东安郡王妃的惊诧乃至于不可置信都没法遮掩多少。有那么一会儿,她的这番神情几乎是明明白白的摆在了几个人精的面前!

    过了一会儿,郡王妃才反应过来,忙掩饰般的笑道,“慧远大师是自幼出家,怎么从不曾听过他有什么世交?”

    来答话的婆子略有些犹疑,这才不是很确定的应道,“老奴听着,像是天师府张家。”

    天师府?

    韩氏有些明白了,却依然疑虑不减。

    她当然知道慧远去过龙虎山,并且在张家做过客。佛道之争延续千年,但不等于僧人道士见到了就会拼个你死我活。毕竟面子上都是“扬善”的教派。只是口头上的“辩论”不会少。

    但要说张家随便的某个人来邀,就让慧远难以拒绝,这个韩氏可不会相信!

    除非……

    “这个张滦,难道是圣上亲封的‘张清源’?”

    那婆婆显然也怀疑这个,只是她不敢肯定,只是摇头,“老奴不知。”

    韩氏叹了声,“罢了,看来我们是来得不巧。也不知慧远大师何时能回净居寺?”

    贾母摇头道,“这只怕难说了。慧远大师的法碟想来也不曾记在净居寺。京城上百寺庙,何处不能挂单?我们倒也罢了,本没想着有那样的意外之喜。郡王妃只怕却是白走一趟。”

    这会儿哪怕是以青玉的眼力,都能看得出韩氏的笑容有些勉强了。

    穆逸兰忍不住道。“母亲,我就说不用来得这么急。我看林大姑娘说得也挺有道理,礼佛又不是什么非有不可的事,何况还赶得这样紧。”

    贾母不由得笑了。“正是要赶得紧,才见心诚呢。你莫听我这外孙女儿胡说,她那是不信不灵,需知还有一句话,叫心诚则灵呢。”

    穆逸兰也不是全不知礼数,就不说话了。

    贾母倒是趁势对朱嬷嬷道,“你去帮我问问,既慧远大师走了,不知方丈可有空闲?既然来了,我也想听他讲经。”

    韩氏知道。这是变相的送客。

    可慧远大师的情形。也已经让她的大部分打算付诸东流。她也不知道该怎么进行下一步了。当下也只能站起,笑道,“那就不打搅老太君了。”

    贾母也笑道。“你看我这儿,这外孙女像她父亲,是个不信神佛的。其他的多半也年幼,只怕也觉得那些经文无趣呢。我是不带她们去听经的。你带这么些姑娘来,难道就不怕拘束了她们?不妨把她们留在这儿,和我这儿的这几个一起玩去罢。”

    韩氏心知自己女儿的性格,哪敢这么做?

    只能顶着女儿有些渴望的目光摇头,“我这女儿的性子可不比林家姑娘,跳脱得很,连熙儿也有些被她带得跳脱了。正要用佛经拘拘她们的性子呢……如芷也是为母亲礼佛来的。”

    贾母自然也不会强求。

    等到东安郡王妃带着三个姑娘。贾母才皱起眉头,叹了口气。

    邢夫人和王夫人对望一眼,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以邢夫人的性子,在东安郡王妃那等品级的贵妇面前,本来就心虚胆怯。但正因为沉默,连她都看了出来,贾母和东安郡王妃的谈话可谓是步步机锋。黛玉插口之后,更是明显。

    而她们做儿媳妇的帮不上半点忙……她更是只感觉到心惊胆颤了。

    “老太太?”到底事关儿子,王夫人难得在贾母的面前真心的感到了担忧,态度也是难得的小心翼翼。

    贾母挥挥手,“我说‘无妨’,你能信么?”

    王夫人哑口无言。

    她也没蠢到这地步。

    先是那什么催花药,宝玉才做出了应对,接着就是东安郡王妃……

    虽还不知道韩氏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但很明显的事情是,因为这件事,东安郡王府肯定要暴露他们本来隐蔽的立场!付出这样的代价,又怎会别无所求?

    “罢了,东安郡王府的事情看来有些变故,我们这边倒是无碍。”贾母不好把话说得太明,只得如此说道。一边又吩咐黛玉等姑娘自己回去休息。

    这一次,邢夫人也就罢了,王夫人看黛玉的眼神,都多了几份疑虑。

    ——黛玉之前说那些话,到底只是在贾母的要求下再次说出了自己的立场,还是她本身就有什么想法?要是她知道她那些话起到了什么作用……

    王夫人还是很快甩开了这个念头。

    这么个小丫头片子,能知道什么?不过是学了些书生的迂腐气罢了。

    然而,宝钗的想法,却和她的姨母完全相反。

    虽然对黛玉的作为,她也不是很确定,但她至少能肯定,黛玉不是懵懂无知的说出那些话的。她看黛玉的眼神,已经变得和之前完全不同。

    而与宝钗类似的,还有探春。

    甚至连迎春,都多了几分深思和疑惑——她的表现,倒是比黛玉之前想象得要好得多。

    唯有青玉和惜春……青玉比较懵懂,但对“黛玉有能力”这码事素来接受度较高,而且有些麻木。惜春么,她的心思已经被宁国府的事情给牵扯过去了,完全没察觉到有什么不对。

    倒是黛玉看出惜春的心思,在路上就安慰她,“外祖母她们会安排好的。那样的事,想来外祖母也不会告诉我们。”

    惜春定了定心神,慢慢点头。

    待得稍稍反应过来,她就有些奇怪,“林大姐姐,你不是不信神佛么?可是,倒没有说什么‘这世上没有邪祟’的话呢。”

    听见这么说,黛玉不由得有些走神。

    她想起当初在那个白茫茫的地方看到的百二回话本来。那百二回的前八十回。撇开神仙的部分,唯有两件事,是她可以肯定,没发生在她前生的生活中的。

    其一。是宝钗借她不小心说出的戏文来质疑她,引得她服软的事——宝钗和她都没那么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