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她的精神力也正如一张迷网般铺开,所以也能清晰地看到,玛莉安娜看着她背影时那恶心的笑容。
“怎么这么倒霉,遇着她了?”
第二十八章、出版社的一天()
星期一,上班的第一天,今天会是个一如既往的日子,布朗在走进编辑室时如此想到。
这里是位于纽约曼哈顿的矮脚鸡图书公司,布朗作为一名资深编辑,已经在三家出版社度过了十五年的光景,如今连儿子都已经上小学了。所以,可以想象他看过了多少本精彩的小说,更浏览过多少部创意非凡的稿件。
只是最近,向公司投稿的数量却下降了不少,连带着自己挑不出好书,布朗已经好久没有拿到绩效了。
“莱安娜,今天的数量有多少?能凑够二十本吗?”
在他屁股还没坐热时,秘书莱安娜就端着杯咖啡朝他走来:“一共就七本而已,你是打算现在就看,还是先休息一会儿?”
布朗端起咖啡,皱起眉头:“七本?你确定你说的不是十七本?”
“是七本没错,布朗先生,我知道你什么意思,上周五的数量还是十五本,但今天却下降了一半,是这样。”
明明在说着对公司不利的事情,莱安娜的表情却依然平静:“不过快递的重量却没变,都是些长篇小说,你要是依次看下来的话,估计和十五本的分量也差不多。”
布朗点点头,这也算是图书出版业的一个特点。数量不能决定质量,而一本质量上乘的作品所能带来的收益,绝对是普通书籍的数倍之多。
想当年的指环王吧,那都是从五十年代一直畅销至今的,以至于那句宣传口号都打得傲慢无比:世界上只有两种人,看过指环王的,和正准备看它的。
所以,随着全美国境内图书文化产业步步发展,编辑们的责任也就更加重要。毕竟,如果有人能挖掘出如指环王这般价值的作品,仅仅是它当时的价值,就足以比拟数本年度畅销书的!
“哎,简直就是大海捞针啊……”
看着莱安娜随即向他送来的稿件,布朗极其无奈地叹了口气。
“又在感叹什么呢?最近的工作压力?”
放下稿件后,莱安娜并没急着离开,问及的同时,顺手望向布朗身后的落地窗。
繁华的曼哈顿核心区,参差的摩天楼群,距离地面上百米的俯瞰高度下,行人不过是群繁忙的蚂蚁。此时尚且是清晨,若是换做夕阳时分乃至深夜,绝对会给人一种“空旷寂寥”的感觉,尤其对于外来打拼者而言。
“工作压力?哦,那当然了,莱安娜,看看最近的投稿数量吧。”
布朗拆着快递说道:“五家!就在最近的区区一个月里,仅仅一个曼哈顿而已,就注册了五家规模不小的出版社!看看它们铺天盖地的宣传,看看它们给作者的福利待遇!再看看咱们这儿递减的数量!”
“您这到底是希望自己的工作多点,还是少点?”
莱安娜依然云淡风轻地站在他面前:“至于其他出版社的竞争,那是施佩克董事长该操心的事,你做好自己该干的工作不就行了?难道说,布朗先生的月薪已经付不起贷款了,马上就要离婚了?”
“……莱安娜,我当初为什么要劝你签订十年期的合同?”
“当然是您慧眼如炬,识别出我作为秘书的天赋才能了。”
七分快递全部拆解完毕,面对七本厚重的稿件,布朗摆了摆手道:“算了,算了,你先出去吧,我还要看稿子呢。”
“那么,我再给您沏杯咖啡吧,还是要对面星巴克的?”
“你赶紧给我去公司外面溜达一圈吧。”
待莱安娜走后,布朗开始慢条斯理地阅读起第一份稿件。
这毫无疑问是部长篇小说,大概情节发生在佐治亚州,仅仅看了第一个章节,布朗就一知道它不过是个抄袭的货色。太像了,除了发生地点肯定要不同外,俨然就是《飘》的翻版,斯嘉丽换成嘉斯丽,白瑞德变成瑞卡德,作者对拼写的研究倒是非常出色。
“什么垃圾,真亏他能写出好几十万字!”
不过这还是入不了布朗的法眼,毕竟《飘》可是他在学校文学课上的必读书目,作为一个从业十五年的编辑,他要是连这点抄袭都看不出来,那整个矮脚鸡也就都该倒闭了。
紧接着,布朗开始阅读下一篇书稿,这典型是一部推理小说。按照故事开篇的表述,一个有夫之妇被勒死在密闭的房间里,故事发生在雨夜的小岛度假公馆内,全部登场人物被限定为十人。读者,以及故事主人公要做的,就是在这有限的条件下,把同样条件有限的真凶找出来。
“这个不错,不过这种环境是不是太巧了点?雨夜的小岛,度假公馆,一共就十个人,还是密室案件。啧啧,真实度不行,不过作为噱头和设定倒是很有意思……不对!”
快速阅览下,布朗只用了十分钟时间就翻掉了数十页之多,然后愕然见到,整个稿件的后续竟是另一部作品了。
“推理系列吗?那可得好好费一番经历去鉴别了,先放到一边去吧。”
如此,当秘书莱安娜送来下午茶时,布朗已经把七份稿件全部看完了。
“也就这个推理系列有点出书的价值,其他的都不行啊。”
懒洋洋地靠着椅背,布朗一边怡然自得地品着咖啡,一边望向窗外栋栋摩天高楼。正巧,一架直升飞机从远方飞过,那是纽约警署的例行巡逻。
就在这时,莱安娜又走了进来。
“布朗先生,前台又收到了一份快递,也是书稿。”
布朗摆了摆手,一转椅子面朝落地窗,慢悠悠地端着咖啡杯道:“今天就看这七本了,那份先收起来吧,等明天再看也不迟。”
“布朗先生?”
不过,莱安娜却没有走的意思,依然站在原地:“您今天上午才说,怎么只有七份,怎么那么少,所以我才特地致电联邦快递,让他们加速将更多的包裹寄来。布朗先生,请您不要糟蹋下属对您工作的支持好吗?”
布朗的眉毛下意识地抽搐着,尽管他现在正背对门口,也能清晰感觉到身后那股阴冷的气息。
“那个……莱安娜,我只是随口抱怨一下而已,你怎么还专门给联邦快递致电了?加急费可不便……”
“当然是算在您身上了,像我们这些为公司辛勤工作的员工,怎么好意思让公司出加急费呢?您说对吧?”
“咳!咳咳咳!”
“啊布朗先生,您慢点喝,这是手纸,然后这是稿件,然后最后,这是加急费的支票,抬头写的您的名字,请收好。”
望着莱安娜出门时妖娆的小步伐,布朗深深地叹了口气。
“好吧,我的黑森林蛋糕还没吃呢。”
瞧见眼前稿件字数不少,他摇了摇头,把丰盛的下午茶点推到一边,开始阅读起这一份来。
《侏罗纪公园》
很……不明觉厉。
这是布朗在看到书名时的感受。
侏罗纪是什么他当然知道,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么,恐龙到处爬什么的;公园是什么意思他当然更清楚,花花草草石板路么,自己还有每周末去中央公园散步的习惯呢。
但把这两个词合到一起,他就有点疑惑了。
侏罗纪时代的恐龙们造了一座公园,然后大家一起谈谈恋爱啦、捉捉小蜜蜂啦、踢踢足球啦……的儿童故事吗?
那为什么非要是侏罗纪时代呢?白垩纪的霸王龙不是更吸引眼球吗?
也不多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他翻开了正文第一页。
《国际遗传技术公司事件》
这应该是分卷标题的名字,骤然一看,布朗再次震惊了。
遗传技术公司啊,而且还是国际性的!
先不管究竟是什么事件,感觉真的好厉害的样子!
在这一瞬间,布朗立即意识到,这恐怕是一部科幻小说了。
下意识地,他看向身边日历,每到自己审稿遇见科幻小说时,他都习惯性地这么做。
1984年5月28日星期一。
确定日期,也就容易把书里的科技水准和现实世界做对比不是么。
然后,他立即陷入到这本书的剧情里了。
按照作者的编纂,在这部小说的世界中,虽然还是八十年代,但生物科技技术却以令人目瞪口呆的速度,超前地发展了起来。全世界都是各种遗传技术公司、生物科技公司等,简而言之,生物科技革命在这个世界里爆发了。
一个前言,仅仅是整本数十万字小说几千字的前言而已,作者言简意赅地表述了这一情况。进而,在文末部位,交代出一个更加引人入胜的情况。
一家全球顶尖的生物技术公司申请破产保护,而破产原因却并没有向外界公布,且在内部交流情况时,所有人都签署了一份保密协议。
为什么,公司不向外界公布破产原因?
为什么,相关人员要签署保密协议?
因为,这个原因是一个事件,而这个事件于1989年8月的两天里,发生在哥斯达黎加西海岸的一个偏僻小岛上。
没有任何迟疑,布朗翻开正文第一个章节,迎面而来的标题让他立即并住呼吸。
《猛兽噬人》。
第二十九章、作者是理科生()
当夜色笼罩在曼哈顿市区后,连绵的摩天楼群都亮起了璀璨的霓虹灯,同时,在所有仍有人值班的办公室里,一盏盏明灯也在闪耀光芒。
这其中就包括了矮脚鸡图书公司的某一扇窗户。
当书稿堪堪见底后,布朗抬起头来,舒展着自己疲惫的身体,同时由衷地感慨着。
太精彩了。
布朗自负担任编辑十五年,虽然尚未成为主编,却也是矮脚鸡里能配上秘书的人了。但这么久以来,自己还是头一次看过这么精彩的科幻小说!
和《银河帝国》那种星际争霸还不同,与阿西夫莫的《我,机器人》或《神们自己》等作品都不一样,这本书里,作者只讲述了一件发生在“现代”的故事。
没有着重强调超高的科技,没有外星人或机器人或宇宙飞船引人眼球,但有恐龙,有一座生活着诸多恐龙的岛屿为亮点。
公园啊,而且作者好巧不巧地,就是把故事背景安排在如今的八十年代,做多也不过超前了五年,除去将大发展的生物科技当作单纯的背景设定外,其他一切无不和现实世界完全一样。
如此一来,当布朗读起这本书时,那种代入感真是让他爽到了天上!
“已经到后半夜了?天啊,我竟然一口气看了十二个小时!”
总算得出精力,在看到墙上的时钟竟然已经指向凌晨两点时,一股极度的欣喜感瞬间覆盖了疲惫,让布朗整个人顿时精神起来。
好久一段时间了,自从向矮脚鸡的投稿数量下降以来,自己已经能够有一段日子没能读得如此进行了。整本书约三十万字,自己竟在十二个小时里,一口气把它看了个干净!
进而,回忆起这本书的剧情,布朗更是对作者产生了十二万分的敬佩。
首先,剧情的铺垫是必要的,但这个作者在为恐龙的正式登场,乃至它们的残忍做铺垫时的手法,委实有些真实得可怕。
故事开篇讲述的剧情本质,就是那座恐龙岛上的一食肉龙出逃到陆地,无意伤人的故事。当然,作者从人类,从几个生物学者的视角出发,没有揭露真相,只是营造出一种可怖的悬疑氛围。
所谓在工地受伤的工人,皮肤被撕得四分五裂,整个剥离肩膀和大腿,并在留下“猛禽”这样一个单词后中毒昏迷;摇篮里的小婴儿,被小型蜥蜴大小的肉食恐龙袭击,脸蛋上薄嫩的肌肤皮肉被撕扯下来吃掉。
开篇的例子加上前言中的描述,令惊悚悬疑的氛围时刻围绕在读者身边,更刺激着布朗一个劲地阅读下去。
进而,作者对如今正大发展的计算机业显然有深刻的理解,书稿中有大篇幅对计算机技术的描写,甚至不厌其烦地做出某些操作界面的截图。在公园投资人哈蒙德的专权决定下,全公园跨时代地采取全电脑监控系统,连恐龙的数量也依靠传感器探测。
刚一看到这里,布朗就立即意识到,这些电脑肯定是靠不住的。
而后续剧情恰恰证实了他的观点。
恐龙的总数为X,探测器探测到的数量为Y,只要Y不小于X,没有恐龙丢失,就一切大吉。
这是公园工作人员的监控手段,而直到公园失控,恐龙大肆出逃,危及孩子们的安全时,他们才发现了一个致命漏洞。
若是Y大于X呢?
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