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53章 宾客()
帘子一撩起,屋内传来卫老太太的说话声。
“……老姐姐以后愿来我求之不得了,你别瞧着她们现在一个个都不说话,那日我不过是想去院子里走走,一个个拦着我,屋子里叽叽喳喳的像麻雀似吵的!”
魏老太太却很羡慕:“这好啊,小辈们关心你!魏府人丁单薄,我就喜欢这样的热闹啊!”
“那老太太以后可得常来,让我们这些小辈好陪陪您!”李氏笑着道。
“好啊!”魏老太太呵呵笑道,十分羡慕的看着卫老太太:“妹妹,你可是个有福的,一个媳妇能干,一个媳妇会说话。孙子能干,孙女们长得乖巧讨喜。”
“老姐姐太夸奖了……”
两人正说着,余念娘走了进来,屋内众人全都看了过来。
“老太太安。”余念娘恭敬的对卫老太太行了个礼,然后在所有下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跪在地上端端正正又行了个大礼,将自己绣的荷包送上:“祝老太太万寿无疆,福如东海。”
卫老太太笑眯着眼睛,呵呵的道:“你这孩子怎的还行如此大礼,快起来。”卫妈妈眼明手快的将余念娘扶了起来。
余念娘将荷包递给卫妈妈,卫妈妈捧在手心里,垂着眼皮子看了眼手心的荷包,普普通通,跟外面集市买的没什么区别,更别提什么新颖。她将荷包递到卫老太太面前。
卫夫人,李氏等人神色各异。
孙妈妈扶着余念娘已经恭敬的福了礼,替余念娘解释:“这只荷包里姑娘亲自绣的,里面装了一些宁神助眠的草药,老太太休息的时候可以放在枕边,能缓解失眠。”
“你怎么知道我夜里睡得不好?”卫老太太惊讶的道,将荷包拿到鼻尖闻了闻,的确有一股淡淡的草药味,宁神助眠的东西太多,就是不知道有没有效果,她笑着对余念娘道:“你有心了。”
一旁的魏老太太就好奇的问:“没听说卫府有五姑娘啊?这位是?”
“她不是卫府的姑娘。”卫老太太笑着向魏老太太解释:“我们老太爷生前有一位致交好友,这位至交好友以前帮过老太爷,老太爷一直铭记在心,可是一直没有找到机会报答,老太爷走的时候最大心愿便是希望能够帮扶他的那位故人。”
然后看向余念娘,一幅悲悯之情:“念娘也可怜,从小无母,后来父亲也去了,由她祖父将她一手带大,前几年她祖父也去了,她无法只得去太原投靠亲戚,也正因为如此,我才能见到她,不然,还不知道去何处寻她。”
卫老太太说得情真意切,亲切的对余念娘招手:“快来见过魏老太太。”
魏老太太比卫老太太大,穿了一件暗红提花镶边粉红暗花缎面的圆领对襟袄子,头上插着一支金玉步摇簪,一支累丝镶珠金牡丹簪。手腕上一对白玉雕绞丝纹手镯。
脸上皮肤松驰,布满皱纹,眼角有深深的褶子印,嘴角微微往下吊,一看就知平日是个严厉的人。
余念娘优雅提步,轻缓前进,言行步履之间难掩端庄矜持,她微微福身,声音柔柔的道:“魏老太太安。”近听更能感觉柔软的声音带着空灵。
这样的女子撒起娇来,让男人心都能软成一滩水。
魏老太太和谒的看着余念娘道:“姑娘长得果然乖巧。”同时细细打量着余念娘。
上身是茜红色折枝花褙子带着白色的绒领,下面是蹙金牡丹彩碟戏花罗裙,头上梳着百合簪,插一支三翅莺羽珠钗,耳垂上一对玉兰花耳坠。
脸上略施粉黛,粉嫩娇艳,明眸皓齿,特别是那双眼睛,大大的,水汪汪的,仿佛能说话似的。
魏老太太看着心里就喜欢起来。这样的女子如果嫁给她的重孙,生出来的孩子一定有灵气又漂亮。
魏老太太的孙子魏豹有一个儿子今年刚好十六岁,还没说姑娘。
不过,依余念娘的身份嫁给自己的重孙当妻子是不可能的,为妾就挺合适。
魏老太太脸上的笑更加亲切起来,将手腕上的玉镯子退下来亲自给余念娘戴上:“我就喜欢这样乖巧的姑娘,看着挺好。”
余念娘看她一眼,平平静静的行了礼。
这反而让魏老太太更加觉得余念娘虽然出身低,却很有家教。
卫老太太看着魏老太太的动作没有说话,只静静的端起茶杯,而卫夫人眼中则闪过异样的光芒,李氏脸上的神情就复杂的多,也不知道是高兴,还是不甘,还是幸灾乐祸。
魏老太太拉着余念娘问了几句,这时外面有下人来报:“詹事府洗马的家眷和礼部郎中的家眷来了。”
卫夫人忙起身出了屋子,卫老太太趁机吩咐下人端了凳子,让余念娘坐到自己旁边。
没一会儿,下人撩起帘子,卫夫人引着两位太太进了屋子。
走在前面的妇人瘦高,瓜子脸,双眼皮,行走的时候双手自然交握,看见首座的卫老太太就端庄笑吟吟的行了礼:“老太太福寿安康。”
落后一步的妇人身材略胖一些,长脸,丹眼皮,脸上笑眯眯的始终挂着笑,说起话来妙语连珠很讨人喜。
卫夫人低声在卫老太太耳边道:“瘦高妇人是詹事府冼马王行远的妻子,而后面的是礼部郞中王行石的妻子石氏。”
王行远和王行石是兄弟,两人的父亲便是二品大员户部尚书,兼内阁大学士王国安的儿子。
这些之前卫夫人就一一告诉了卫老太太。
见到两人,卫老太太脸上立刻涌上真挚的笑容:“两位太太多礼了,请坐请坐。”
然后卫夫人一一向两位太太介绍李氏等人,也不知道是不是卫老太太事先有交代,卫夫人也不落下余念娘:“这位是我们老太爷生前至交的孙女,余姑娘。”
余念娘向两人屈膝行礼,两人只淡淡的向她点了点头。
哪个府上没有一两个打秋风的,或者依靠攀附的。
两人并没有将余念娘放在心中。
紧接,宾客们陆续到来。
翰林院庶吉士韩明士的太太刘氏,宣尉使司副使韩领忠的太太于若白,佟贵妃的母亲佟伯爷夫人等等。
而翰林院庶吉士韩明士和宣尉使司副使韩令忠是兄弟,韩令忠是朝明士兄长,所以,众人便称于若白为韩大太太,称刘氏为韩二太太。
于若白是一品太傅于少傅的嫡长女。
卫夫人待于若白非常的亲近,于若白穿了一身淡蓝色苏绣的长袖通袄,整个人端庄又贵气,除了向卫老太太道贺时脸上露出得体的微笑,其它时候都保持的淡然的表情。
但当她看见余念娘的时候,脸上却露出真诚的微笑。
一旁众人瞧着不由暗暗奇怪。
卫府人早知道余念娘在太原府的时候与于太夫人认识,所以,于若白有这样的表情几人也没多大反应。
花厅内坐满了各府的太太姑娘,后面立着伺候的下人,就在众人寒喧热闹的时候,就听下人来报:“大理寺卿石夫人到了!”
第154章 又见()
大理寺卿石夫人五十来岁,皮肤白皙,保养得很好,看起来十分年轻,她五官小巧立体,说话温柔,动作优雅,走起路来莲步款款而行,举手投足之间从骨子里透着大家闺秀该有的贤淑,优雅。
跟这样的人说话不自觉的自己就会站直身子,挺直脊背,还得端肩而立,双手交握,垂目行礼,不然自己都会觉得失礼于对方。
石夫人通身气质和她的出身也有关系,石夫人,姓肖,名岭,是护国将军肖逸的嫡长女。而护国将军肖逸的妻子出自岭南世家大族,属于真正的百年世家书香门弟。
护国将军夫人年轻的时候很漂亮,将军疼爱妻子十年如一,不仅是因为将军夫人通情达理,贤惠能干,还因为护国将军夫人本身是个温婉,优雅,柔软的女子。
石夫人不仅遗传了将军夫人的美貌,连岭南世家该有的书香气质,温婉,优雅,矜贵一样没少。
就连出自一品太傅府的宣慰使司副使太太于若白也要略输一筹。
跟着石夫人一起来的还有她的小女儿,石映雪。
石映雪穿着一件水蓝色十锦月季花锦缎通袄,头上戴了一支坠珍珠流苏金玉步摇簪。看上去端庄稳重。一颦一笑恰到好处,优雅得体。显然遗传了石夫人温婉的好基因。
石夫人和屋内的众人一一打过招呼,然后礼部郎中的太太石氏走过来向石夫人行礼:“母亲。”
后面跟着两个小姑娘,年纪小的是王伶英,今年十四,正是石氏的闺女,石夫人的亲外孙女,而另一个姑娘则是石氏的丈夫王行石的兄长,王行远,詹事府洗马的女儿,王伶玉,今年十七。
石夫人看着王伶英眼中露出真切的笑容:“起来吧,今日不用多礼。”
原来,石氏是石夫人的女儿。那王伶英和王伶玉则要称十六岁的王映雪为小姨。
而卫夫人又是王国安的弟弟王国民的女儿。
权贵府弟之间的关系可谓复杂!
吉星站在余念娘身旁,低声介绍着一屋子的女眷各是关系。
“所以,大家都知道尚书府二姑娘比大姑娘得庞。”
二姑娘便是指王伶英,大姑娘便是指王伶玉。
余念娘看着王伶英笑嘻嘻的拉着石映雪说着悄悄话,石映雪偶尔点点头,抿着嘴微微笑,一旁王伶玉则陪笑的站在旁边,笑得也很自然,竟是一点儿也不尴尬。
屋子里除了夫人太太外,宾客里只来了这三位姑娘,不过,将军府姑娘本来就多,加上余念娘,凑在一起刚好八个人,一桌。
王伶英和石映雪说着悄悄话,卫其玉等人也不去打扰,等看到两人得闲了,卫其玉和卫其颜立刻上前热络的和石映雪说着话。
人生地不熟的卫其娇两姐妹也不甘落后,跟着走了过去打起招呼,卫其玉只有向三人介绍卫其雪两姐妹。
卫其雪两人得体的向三人见礼,趁机夸了石映雪身上的衣服好看等等。
卫其颜看着不由撇了撇嘴。
最后余念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卫其颜不怎么和王伶英说话,而卫其娇突然之间不像往常一样唯卫其颜姐妹马首是瞻,偏偏找了不怎么搭理卫其颜的王伶英说话。
王伶英本来不想搭理卫其娇,但见卫其颜似乎很不喜欢卫其娇,便兴致勃勃的和卫其娇聊起来。
屋内的宾客来得差不多,厨房早也已经准备好,卫夫人正思忖着是不是要派个人去外院问问,就见王妈妈进来,在她耳边低语几句。
卫夫人立刻笑着站了起来,对屋内的夫人太太道:“我去看看。”
王妈妈撩起门帘子,卫夫人出了屋子,又出了南苑,最后在夹道看见等在那的卫鸿山。
卫鸿山蹙着眉头,卫夫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急匆匆走了过去。
等卫夫人一走近,卫鸿山立刻就问:“你有给宁安候府送请贴吗?”
卫夫人一愣,道:“送了啊。怎么了?”
卫鸿山眉头拧紧,那怎么宁安候府没动静,其它没来的各府都派了人过来,宁安候府即没来人,也没派管事来。
作为勋贵之家,最基本的礼仪不应该啊?
“再等一会儿。”
然后,卫鸿山又回了外院。
卫夫人想着卫鸿山的话,满腹疑虑的回到了南苑,没一会儿,就有下人来报,宾贵们已经到齐了。
卫夫人笑着对卫老太太道:“老太太,可以开席了。”
卫老太太笑呵呵的点头,由卫妈妈扶着,招呼着魏老太太,石夫人,于太太等人一起去了喜棚。
席宴分成两处,男客们的席面设在了外院,女眷们的席面设在了西跨院。
等宴席结束,众人又一起去了园子里。
卫夫人请了京城有名的赵家班的过来唱戏,戏台子本来是要搭在水槲,那边有一排排水莲,十分漂亮,但是因为这时是冬日,靠着湖水,怕老太太觉得冷,于是将台子搭在了园子里。
好在西跨院住的人少,有一个大花园,搭个戏台子,旁边围了帷幕,是角儿们换衣服化妆的地方。
对面是看台,摆了桌椅,每张桌子下面都摆了碳盆,以免听戏的人坐得太久脚僵冷。
魏老太太等人都觉得卫夫人想得十分的周到。在卫老太太面前将卫夫人又是一番夸赞。
自己寿辰上媳妇能让人感觉到宾至如归,卫老太太心里自然高兴。
这时候看台上座位分了两边,分男宾女客,中间用青纱绣屏隔开。
虽然看不清对面的情景,但大致还是看得见。
女眷们这边坐好,已经选好戏,开始唱的时候,男客那边才陆续的进了西跨院。
卫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