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昨夜子时,安王府突然着火。
火势冲天,将黑夜照耀的如同白昼。
烧了整整一夜,现在已经成了一片废墟了。
ps:~~o(》_
第三百八十五章 令牌()
安王府和宸王府离得很近,安王府着火,宸王府看的很清楚。
站在回廊上,能看到安王府上空绵绵不绝的浓烟,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刺鼻的味道。
清韵抬手捂鼻子,那边就传来一声惋叹,有些捶足顿胸的味道在,“可怜安王府,遭此厄运,实在是出人意料,要不是我病的实在出不了门,我……。”
声音很熟悉,是逸郡王无疑。
听他如此感慨,一众丫鬟婆子都望着他,清韵也不例外。
逸郡王和安郡王虽然不算斗得你死我活,但对方倒霉,心底绝对高兴的啊,怎么还替安王府惋惜起来了?
难道是这两日高烧,烧坏了脑子,敌我不分了?
正诧异呢,只听逸郡王叹息一声后,道,“让我去安王府探望一下,不用吃药,我这病至少也能好一半了。”
一群丫鬟只觉得腮帮子憋疼的厉害。
清韵也是忍俊不禁,这才是她所认识的逸郡王,睚眦必报,怎么可能有那份好心呢。
况且安王府着火这事,来的怪异,指不定她还是帮凶了。
酒精达到一定纯度,就能燃烧。
昨天逸郡王从昏睡中醒过来,不知道和楚北他们在药房说了什么,没有片刻时间,就找她要烈酒,还越多越好。
要知道烈酒达到一定的纯度,是能燃烧的。
不过院子里人多口杂,逸郡王幸灾乐祸没关系。她可不能贸然质问逸郡王把烈酒用到何处了。
清韵在院子里站了片刻,季嬷嬷就过来请道,“王妃。先用早膳。”
清韵轻点头,欲转身走。
那边绿儿一溜烟跑过来,她脸颊有些红,嘴角挂着笑,双眼闪亮,她近前来,双手摁着膝盖。粗喘气道,“王妃,昨儿不仅安王府被烧了。宁王府也着火了。”
清韵怔了下,她瞥头望向逸郡王。
逸郡王摇头,他可没有要烧宁王府的想法,他这人恩怨分明。他只是想找安郡王的晦气。让自己心底舒坦些,与宁王府半点关系也没有。
再说了,要是叫若瑶郡主知道他烧宁王府,他可担待不起。
见清韵眸露不解,绿儿赶紧摆手道,“宁王府没有全部烧,因为宁太妃的住处紧挨着安王府,烧的是宁太妃的院子。”
清韵赫然一笑。
安王府很大。就算全部烧成灰烬,那火势也很难蔓延到宁王府来。何况还只烧宁太妃的院子了。
在烧安王府时,还不忘把宁太妃捎带上的,不是楚北特地吩咐的,就是暗卫擅自做主了。
只是她有些担心,怕会留下什么蛛丝马迹,要真如此,那可就是偷了狐狸,也惹回来一身骚。
尤其,她还记得皇上派了暗卫守着宁王府,暗查宁太妃的啊。
在暗卫的眼皮子底下烧了宁王妃的住处……这可不是小事呢。
虽然现在皇上也怀疑宁太妃,但到底没有确凿的证据,就这样烧掉一个太妃的住处,有违国法。
不过现在烧也烧了,担心也没用了。
而且,很快,清韵就知道她白担心了。
安王府被烧一事,安郡王怒不可抑,派人严加搜查,把废墟里里外外都翻了一个遍,总算找到了点蛛丝马迹。
在废墟里,找到一块令牌。
那令牌他不认得,但他敢确定不是王府之物。
安郡王也没有多想,毕竟刺客在烧王府时,难免会掉落随身之物,胆敢烧掉他的王府,找他的晦气,这口气,安郡王咽不下。
他带着令牌就直接进宫找皇上了。
当时,皇上正在御书房和大臣商议朝政。
安郡王求见,还是为了王府着火一事,皇上就停了手头的事,让他进去了。
进了御书房,安郡王就将找到的令牌,递给皇上,道,“皇上,这是在王府废墟里找到的令牌,不是我王府之物,应该是敌人留下的。”
孙公公接了令牌,递给皇上过目。
看着那令牌,皇上眉头皱的紧紧的,道,“这块令牌看着倒是有些眼熟。”
说着,他把令牌递给镇南侯,让镇南侯看看。
镇南侯拿着令牌,左右翻看,道,“臣没有见过这样的令牌,但是这令牌上的花纹,我倒是见过,皇上还记得臣那件从北晋威远大将军儿子身上扒下来的金丝软甲吗,软甲内侧就有这花纹。”
听到北晋两个字,安郡王眸光一缩。
御书房内其他大臣就交头接耳了,怀疑安王府着火,是北晋所为。
皇上又多看了令牌几眼,恍然道,“怪不得朕觉得眼熟了,朕想起来了,当年朕在战场,曾带兵夜袭北晋,本想杀了北晋威远大将军,他暗卫出来阻拦,朕一剑划破他衣裳,从他怀里掉出来一块令牌来,和这个一般无二。”
安郡王没想到这令牌会是北晋威远大将军暗卫的,但是北晋怎么可能会烧他王府呢?!
这明显是有人嫁祸给北晋!
正想着呢,就听右相道,“宣王送夜明珠去北晋贺寿,被人掉包了,北晋逮着不放,一定要逸郡王和献老王爷亲自去北晋赔礼道歉,为此,差点逼死逸郡王,现在北晋威远大将军的令牌却出现在安王府,罪证确凿,北晋威远大将军是不是也该来我大锦朝给安郡王赔礼道歉?”
皇上左右翻着令牌,道,“要是早两日拿到这令牌,倒也不用逸郡王跪在祭坛以证清白了。”
说完,皇上把令牌放下,道,“北晋仅凭夜明珠是逸郡王母妃之物,他一心想拿回去。夜明珠丢失就断定是逸郡王偷窃,如此草率的断案,朕不屑为之。朕记得北晋威远大将军的暗卫身上都有这图案,胆敢火烧安王府,还烧的那么彻底,只怕躲藏在朕眼皮子底下的眼线还不少,传令下去,全城搜捕!”
令牌只能算是物证,还需要人证。
吩咐完这些。皇上又看着安郡王了,“如今安王府被烧,只怕一年半载都不能住了。朕另外赐一座府邸给你。”
安郡王憋了一肚子邪火,还得乖乖谢恩。
从御书房出来,就有公公上前禀告,太后找他。
安郡王就去永宁宫见太后了。自从知道安王府被烧后。太后就心神不宁,总担心安郡王会出事,如今见安郡王好好的站在跟前,太后一颗心总算是又落回肚子里了。
太后也听说了安王府是北晋烧的,安郡王望着太后道,“事情只怕没那么简单,我和北晋无冤无仇,北晋为何要烧我王府。便是要烧,也该烧宸王府才是。然后嫁祸给我,让我和大皇子内斗,岂不更好?”
太后听着,连连点头,“哀家看上回宸王府观景楼被烧,就是北晋所为。”
只是当时大家的心思都放在乔迁之日,府里走水不吉利上了,并没有深究,再加上封地的事,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如今想来,宸王府观景楼十有**就是北晋烧的,欲嫁祸给安郡王,只是宸王府没有追究,北晋不死心,所以又烧安王府了。
能在青天白日下烧掉宸王府观景楼,那夜深人静之际,烧掉安郡王,再正常不过了。
太后猜测着,安郡王不知道说什么好,他能说他怀疑安王府是楚北烧的,然后嫁祸给北晋的吗?
若是之前,朝廷还逼着逸郡王和献老王爷去北晋赔礼道歉,嫁祸给北晋,还会有人信服,甚至是深信不疑,但是现在没人怀疑夜明珠是逸郡王偷的了,皇上也派人告诉宁王,不会让逸郡王和献老王爷去赔礼道歉,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嫁祸给北晋,完全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知道说出来不会有人信,安郡王干脆把怀疑放在心底,半个字都不吭。
太后关怀了一通,还赏了他不少东西,但是安郡王并没有丝毫的高兴,他道,“皇祖母,王府还乱成一团,孙儿先回府了。”
然后,便告退出宫了。
他前脚出宫,后脚宁太妃就进宫了。
听公公禀告宁太妃来了,太后还有些吃惊,等宁太妃上前给她请安时,太后道,“哀家听说你的住处也被烧了,受了不少惊吓,你不好好在王府歇着,进宫做什么?”
宁太妃眼眶通红,脸色还有些苍白。
她望着太后道,“宁王奉命去北晋救宣王,皇上怕王妃和若瑶出事,就派了两个暗卫去王府保护她们,昨晚,若不是皇上派去的暗卫,我估计早葬身火海了。”
太后听得点头,让宁太妃坐下,并吩咐丫鬟找太医来给宁太妃看看,开几副安神药。
宁太妃谢恩过后,道,“方才我进宫时,正巧碰到安郡王出去,我听他说皇上另外给他赏赐了座府邸,太后,昨晚真是太凶险了,如果真的是北晋放的火,有一回,就难保不会有第二回,不会每回都那么好运气,出了这么大的事,您当真放心他住在宫外?”
太后听的眉头皱紧,她确实不放心安郡王再住在宫外,可是他搬回宫住,这怎么行呢?
宫里的皇子,成亲之后,都会封王,然后搬出宫住。
皇上也给他赐了婚,而且她昨儿已经吩咐钦天监挑良辰吉日了,搬回宫,只怕也住不了几天。
太后摇头,“搬回宫和皇子们住在一起,也住不了几天,不是长久之计,回头让国公爷多派些人手给安郡王,务必确保他周全。”
宁太妃听得有些着急,太后怎么就不懂她的意思呢,她不是让安郡王进宫和皇子们一起住,她是要安郡王住在东宫!
太后不明白,宁太妃只好把话挑明了。
她以为太后会赞同她的,结果太后却呵斥她,而且很严厉,“胡闹!东宫乃是储君的寝宫,历朝历代。你可见有哪个皇子在没有册封为太子前就住进的?!你让哀家找皇上,让安郡王搬到东宫住,你还不如直接让哀家让皇上立安郡王为太子。还名正言顺些!”
太后突然发怒,宁太妃一时间有些招架不住。
她惶恐道,“我只是觉得安郡王迟早会被立为储君,东宫才是他的住处,与其在宫外住的担惊受怕,还不如早早的就搬进去……。”
太后知道她是关心安郡王,但是有句话。叫关心则乱,她道,“现在安王府被烧。北晋嫌疑最大,但是安郡王若是借此机会搬去东宫住,只怕不少人会认为安王府是他自己烧的了!”
若是烧掉一个王府,能住进东宫。只怕京都所有亲王都会毫不犹豫的烧掉王府。
宁太妃背脊一凛。太后这话,怎么听着像是怀疑安王府是安郡王自己烧的?
但是太后顾虑的,倒也在情在理,安王府被烧,大家都同情安郡王,可他要是趁机搬去东宫住,大家就不是同情他,而是妒忌了。
心中妒忌。那什么样的猜测都会有。
可是这么好的机会,却因为诸多顾虑。就白白错失,实在可惜啊。
心中不虞,但是宁太妃并未再说什么。
太后端起茶盏,轻轻拨弄着,随口问道,“宁王府着火,宁王妃和若瑶郡主没受惊吓吧?”
宁太妃有些怔愣,好端端的,太后怎么关心起她们来了,她回道,“有皇上派暗卫护着她们,怎么会出事呢?”
太后瞥了她一眼,道,“宁王呢,他离京许久,你没给他写封信送去?”
宁太妃摇头,“王爷是奉命去办差,皇上给他传话,都是八百里加急,我哪敢让他们捎带家书给王爷?”
太后听得一笑。
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当初皇上在边关打仗,不管是六百里加急,还是八百里加急,她总会把信写好了送到御书房,让先皇记得让人顺便带去给皇上。
不一封家书,比鹅毛也重不了多少,能费什么事,不过是无心罢了。
太后觉得自己越发奇怪了,长公主陪她住了一段时间,****在她跟前提起宁王,还有他们小时候在一起玩闹的事,她越发觉得宁王可亲。
以前宁王离京,她只是偶尔会想起他。
现在,她是经常想起来。
尤其是昨天,皇上让人八百里加急给宁王传信去,她都恨不得让他捎带一封家书,那种心情,和当初皇上在边关打仗时一样。
宁王是太妃亲生儿子,他去北晋这么久,不见她关心过,安王府被烧,她自己也受惊不小,却为了安郡王来找她。
差别如此,也难怪清韵怀疑宁王不是她亲生的,而是捡来的了。
还有长公主问她得话,“母后,你说太妃到底是疼二王弟呢,还是不疼他,她能识时务的,为了保住二王弟,甘愿放弃皇长子的位置,安分的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