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晃墩亲扌橄寺迹Φ弥芩撤⑻焯炝苟脊瞬簧铣浴�
倒不是说周顺发要亲自做菜,但一味斋菜的诀窍就在于挖掘材质本身的味道和研制各种调料酱料的混合变化,而这些工序又是一味斋的不传之秘,所以只能自己辛苦一下了。
周家的境遇变好了,李长弓自然乐见其成,只是唯一不爽的是为了方便周家搬走了,也没办法蹭饭了,只能天天带着九戒到处找饭店,几乎吃遍了东大一条街。
闲下来的日子有些无聊,恰逢两个小丫头高考后也闲了下来,李长弓便带着两人加上九戒还有陈薇之,五人一行在瓜州及附近区域玩了个遍,到最后因考试临近,陈薇之要复习才作罢。
强化脑域之后,李长弓自然不担心考试什么的,反正只要考前随便翻翻书,内容就都记下了。
连考了几天试,李长弓轻轻松松搞定,平均分大概掌控在八十分左右,这个分数在绝大多数人只求不挂的大环境下也算是中上阶层的分数了。而东大自然不缺学霸,上面有一堆九十分以上的,李长弓这成绩也不算出格。
考完试当天就有思乡心切的同学收拾好行李踏上归家的旅程,李长弓也早已订好机票,这学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便更想回家看看。正所谓吾心安处是故乡,也可以理解为故乡是吾心安处。
当然,他现在也算是千万富翁,项羽都说过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这种话,他自然也想给父母一个惊喜。虽然有些头疼于该如何向父母解释这笔钱的来历,但李长弓也打算让父母知晓这笔钱的存在,至少可以让他们不再那么辛苦。
(猜猜秦时月他爹叫什么,另外我在考虑要不要以后写个关于楚老番外什么的。)
第八十七章:李家的喜讯()
值得一提的是,李长弓考试之前高考成绩已经出来了,周小唯和秦时月分数都很高,是那种可以在中国地图上从北挑到南,再从南挑到北的那种。
周小唯自然是选择东海大学,报的专业是新闻与传播学系,她从小的梦想就是当一名记者或者主持人。
令人意外的是秦时月竟然也选了东海大学,按照她的家庭背景,李长弓还以为她会选择燕京这种政治中心或者魔都这种商业中心。
按秦时月所说,她父亲当年也是在东海大学求学,她只是在追寻父亲当年走过的路罢了。
告别送行的人,李长弓带着九戒踏上返程的飞机,只是没想到九戒这么大一个人竟然恐高,看了一眼窗外后就吓得瑟瑟发抖,全程再也没敢睁开眼睛,嘴里一个劲地默念佛经才扛住,引得空姐来回查看了好几次。
直到下了飞机九戒才喘过气来,并表示以后打死也不坐飞机了。
机场在市里,离李长弓那个小县城家乡有两个小时的车程,这次回来他没告诉家里人,自然也不会有人来接。小城里倒有火车站,以前他都是坐火车回家。
两小时后,两人到了苍河县汽车总站。
“终于回来了。”看着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还有这再熟悉不过的景色,李长弓由衷叹道。
苍河县是一座很小的城,四周绵延的群山中环抱着一座小城,一条玉带将其分为LC区和XC区。生活节奏也很慢,总之,这是一座简单而又悠闲的小城。
到家已是将近中午十二点,李家的房子在二楼,是02年买的,就在菜市场旁边,交通也挺便利。唯一的缺点就是光线太暗,紧贴着阳台又修了一栋居民楼,挡得严严实实的,不过这也是这房子便宜的原因。
弓长张,李长弓这名字正是源自父母的姓氏相结合,母亲叫张英芳。
这个点估计母亲应该在做饭了,李长弓敲响家门。
“来啦来啦。”
李母一打开门,就看见半年未见的儿子笑着看自己。
“妈,我回来了。”
“你这孩子,回来也不说声,我好让你爸去接你啊。”李母一边接过儿子手里的东西,一边埋怨道。
李长弓哪能让母亲帮自己提东西,一边躲开一边嬉皮笑脸道:“我这不是想给你个惊喜嘛。”
李母这时才注意到门外的九戒,九戒庞大的身躯极具视觉冲击力,看起来似乎整个门都装不下九戒。
九戒顶着个亮澄澄的大光头,身上的僧衣倒是换成了大码T恤,一脸憨厚的笑。
“哦,这是我同学,姓九,叫九戒,我请他来玩两天。”
九戒老老实实地行了一礼,道:“伯母您好,俺叫九戒。”
“好好好,快进来。”李母笑眯眯道,“这孩子长得真壮。”
李长弓暗暗松了口气,幸好之前吩咐过了,不然万一九戒说漏嘴,有些东西不好跟家里人解释。
“爸呢?”左右看看,父亲并不在家。
“你爸跑乡下送货去了,一会儿就回来。”
李父靠开货车帮别人拉建材为生,年轻时候经常跑外省,年纪大了,精力有些不济,便在家里跑生意。
“你们先坐着,我去买点菜。”
“妈,我和九戒去就行。”李长弓将东西放好,走出房间道。
“行,你们去吧,我正淘米呢。”说完后李母又悄悄道:“买几个好菜,你身上钱够不?不够我给你拿。”
“没事,钱够。”李长弓点点头,招呼九戒下了楼。
不一会儿,两人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回来了,李母吓了一跳,说:“你们怎么买了这么多东西回来?家里冰箱小,吃不完可就都坏了。”
“没事,九戒饭量大,我们仨加起来都没他一个人吃得多。”李长弓不以为意,拍拍九戒的大肚腩。
九戒摸着脑袋嘿嘿傻笑,师父就是好,从没饿着过自己。
李长弓帮着把东西提进厨房,李母打开一瞧,尽是些大鱼大肉的,还有一大口袋包子,这么多东西少说也有个两三百。
“这怎么这么多包子啊?”
“这是九戒的,他信佛,只能吃素。”
“那这些大鱼大肉呢?这价钱可不便宜啊。”
“没事儿,你们平日里清汤寡水的,我回来了也给你们买点好吃的。”
李母有些心疼,忍不住教训儿子道:“这日子是细水长流,你这孩子一点都不会持家,今天中午这一顿花的钱就够我和你爸吃上几周了。”
要的就是这个机会,李长弓神神秘秘道:“妈,你过来,我给你说个事。”
“啥事?”
“我上个月买彩票中奖了。”
“嘁。”李母撇撇嘴,一边转身拿起菜刀准备切肉,一边漫不经心道:“中了几十块还是几百块啊?”
“一千万。”
“一千啊。”李母正想说什么,整个人忽然呆住,扭头看向一脸平静看着她的儿子。
“你。。。刚刚说多少?”
“一千万。”李长弓淡淡道。
“啪。”李母将手里的菜刀放在案板上,在围裙上擦擦手,摸了摸儿子的额头。
“没发烧啊?”
“妈!”李长弓苦笑不得地推开李母的手,从兜里掏出早已准备好的存折。对于父母老一辈人来说,存折自然比电子产品上的信息可靠得多。
李母心里咯噔一下,儿子平时也不怎么开玩笑,看这样子,莫非真中奖了?
翻开存折,看着一连串的0,李母眼睛瞪得越来越大。
李母带着颤音问李长弓:“这是几个0?”
李长弓拿过存折,指着存折数道:“1、2、3、4、5、6,六个0。一千万扣去个人所得税,这里是八百万。”
“你看,报纸还报道过。”李长弓又从兜里掏出早已准备好的剪报,瓜州市上个月确实有一个投注站爆出千万大奖,李长弓便顺手拿来用用。
“还有这个。”李长弓掏出手机,翻出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张彩票。这玩意是李长弓网上找了张照片后随手PS的,只要日期、开奖号码对的上就行了,骗过爸妈肯定是没问题的。
李母拿着手机和报纸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遍,终于相信儿子中了大奖,八百万,这对于她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这么大的事你怎么没告诉我们?”
“电话里不好细说,我这不也是想给你们一个惊喜吗?”
“还有别人知道这事吗?”
“没了。”李长弓诚实地摇摇头,别人只知道他有五千万,可不知道他有八百万。
李母警惕地朝厨房外望望,小声道:“那你怎么还带你同学回来啊?”
“人家家里有钱,这几百来万的人家还看不上呢。”
嗯,九戒家是少林寺,少林寺确实很有钱,这么说没错。
李母这才稍稍放心,毕竟九戒那么大的个子,万一起了歹心,一个不慎就是灭门惨案,由不得她不小心。
李母掏出手机,“我给你爸打个电话,让他赶紧回来。”
“妈!”李长弓赶紧拦下,“爸他开车呢,您可千万别让他分心。”
“对对对。”李母将手机紧紧握住,念叨道:“不能分心不能分心。”
见母亲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李长弓有些哭笑不得,本来他就因为这种考虑将五千万缩水为一千万,可他还是没有料到这一千万对父母的冲击力竟如此巨大。
也许是因为他经历种种事后眼界变高了,并没有将这点钱放在眼里的缘故。
李母这样,饭自然是不能做了,李长弓怕她切到手,便让母亲干些其他活,自己亲自上阵,使尽浑身解数炒了几个还算过得去的菜。
炒完菜,李父也回来了,一家人加上一个九戒在一起吃了顿饭,只是在饭桌上李母一直魂不守舍,除了刨白饭就是刨白饭,惹得李父大为诧异,最后还是李长弓看不下去,挑了几筷子菜,暗暗示意一番,李母状态才勉强好了点。
用过午餐,李长弓把九戒支去睡午觉,拉着满肚子疑惑的父亲和依旧恍恍惚惚红红火火的母亲进了房间。
出示存折和照片之后,李父震住了,李母虽已经知晓,但看着存折上一连串的0,还是一个劲地发愣。
李父毕竟是男人,沉稳得多,他问:“你怎么突然想到买彩票?”
“那天出去,没有零钱坐公交车,旁边恰好有家投注站,我就顺手买了张,换了点零钱。”李长弓面不改色道。
“这事还有别人知道吗?”
“没有,我是一个人去的,在寝室人多眼杂,领了奖之后我就搬出来在外面租房子。”
“嗯。”李父点了点头,虽然他没什么文化,但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见识不少,经验也不少,儿子这样做才是稳妥的做法。
“这钱你打算怎么办?”
“我打算捐一百万出来,给家乡修修路,盖盖学校之类的,再给你们二老两百万用来养老,剩下的五百万我打算毕业后自己创业用。”
“富贵不忘本,回报社会是对的,但这事不能声张,要匿名去做,财不可露白。”
“爸,你放心吧,这些事我知道。”
李母插话问:“要不咱们回乡下住几天,避避风头?”
李父摇摇头,“你这不此地无银三百两吗?听我的,当做啥事都没发生过,日子该咋过咋过。”
“另外我和你妈都还年轻,你不用操心我们。钱,我们不要,你拿出去闯闯,趁年轻多见见世面。”
“爸,这不行。”李长弓急了,自己费这么大功夫不就是为了让父母日子过好些,哪能把钱全拿走。
李长弓坚决不同意,一番话之后李父只好松口。
“这钱我们给你存着,到时候给你买房子结婚用。”
李长弓只能无奈应下,看样子这事只能一步一步慢慢来,总得要父母有个接受缓冲的时间。
李父又捏着报纸看了看,最后说:“你明天跟我回去,去给你爷爷奶奶,还有李家的祖先们上坟。”
第八十八章:泥石流()
李家的祖坟在山脚下,连绵地有好一片,大多数坟上长满了草,坟前随意拼着几块石板权作简易墓碑。,时间一久,石板看起来都像是成为了一个整体,只是上面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
唯一例外的是坟林最前头的两座坟,两座坟一左一右,是爷爷奶奶的坟,坟前立着高大的牌坊形墓碑,上好的花岗岩石板上刻着请专人写的墓志铭,上面还刻有李长弓的名字。
这碑价值不菲,一般人也就一个光秃秃的土堆,当初李父也是咬咬牙才下定决心,掏了好大一笔银子请人打了这两座碑,立碑时还引得村里人都来看热闹,都说李家养了个好儿子。
国人祭祖上坟,一是心安,二是求保佑,三是怀念先人,同时祭祖也是兄弟姐妹间绝佳的联系感情的方式,更是一种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