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君不见倾城与倾国-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鼙砺冻隼矗荒芮ㄅ谔矫堑氖е按蠓⒗做艘环崃思父鋈说闹拔坏然鹣擞职阉桥扇セ矢︗耗抢铩�

    “过度劳累?”虽然王后没有明言,但太医们从皇甫旌那里回来还是乖乖的都到凤鸣殿里去回了话,根据这些太医的说法皇甫旌只是最近劳累过度才身体有些吃不消,只需好好休养几天自然会转好,元倾国听了非但没有放下心来反而怒火更炽,“最近边关又没有什么战事,四方也没有灾情,陛下当年连续征战数月都没过劳,现在是怎么过度劳累成这样的!”

    “这……”事实上皇甫旌并没有让他们把脉,平日只要是娘娘安排陛下一般都会允了,但这一次却似乎没什么耐性只是草草把他们打发走了,他们不得以只得伪造脉案随便扯个借口,这会儿被王后一问,自然无从回答。

    “陛下征战沙场时不过二十出头,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这十几年过去,陛下一直在宫中颐养鲜少锻炼,体质大不如前也是难免。”说话的是总医官王文庸。他个性耿直,一心医道,后储之争他虽然没有站在元倾国这边,但跟太子也向来界线分明,所以他的话元倾国向来更信任一些。

    但这番耿直之言虽然说的在情在理,但言下之意却也不乏对元倾国的隐晦不满,元倾国嫁入宁国之前两国曾一度关系紧张,华王担心皇甫旌随时会发兵华国所以不喜欢这个女婿整天舞枪弄剑的,宁王宫又有一心向着华国的元倾国坐镇,所以皇甫旌自从娶了元倾国之后就基本弃武从文荒废了武学,这会儿皇甫旌的身体大不如前了又来追究责任,又能怪谁呢?

    1

第三十四章 放不下的只有元倾国() 
以元倾国的性子谁要敢在她的面前如此讥讽自己,她非要了那个人的半条性命来消气不可,但这会儿听了王文庸的话却并没有出言苛责。这不只是因为他耿直的个性和精湛的医术使他在众多太医中成为她最为倚重之人,也更因为在多年前的那场“两后之争”中她之所以能在最后一刻对扈玲珑绝地反击,很大程度上靠的也是他肯出手相助的人情。

    元倾国刚才看了呈上来的脉案,心里总感觉有些不对劲却又说不出错在哪里,皇甫旌向来讳疾忌医也不知道是不是他让他们来骗自己,但听了王文庸的话,他话中虽对自己有诸多不满却也间接证实了皇甫旌的身体确实没有大碍,这才放下心来。

    可这心一放下来,元倾国又不由有些气恼自己沉不住气。当年是他不守信诺负了自己,这会儿她又轻易为他牵肠挂肚,岂不让他再次轻看了自己!她总是在心软,当年若不是自己的一时心软又怎么会让那贱人钻了空子来害她!

    一想起扈玲珑,元倾国对皇甫旌的怨恨又不可抑制的涌上心头,心口似万蚁噬咬一般绵密的疼痛起来,脉案的卷宗在她发白的指节间紧皱成一团:“既然没什么大碍,又何必到本宫这边禀报!”

    元倾国的脸色骤然变得一阵阴冷,语气里也透着一种说不出的凌厉,“都给我下去!”

    “是……”太医们战战兢兢的从凤鸣殿里出来,完全不明白王后为何突然作此转变,但多年下来对她的喜怒无常也就早已司空见惯了。太医们正感叹着自己一把年纪了还要天天来受这种惊吓,刚出殿门就看见了站在阶下一身玄衣的皇甫旌。

    看到阶下的皇甫旌太医们都不自觉的倒退了一步,或许是多年在外征战的缘故,皇甫旌的身上总有种威慑天下的气势,即使不是在朝堂之上也足以让人一靠近就感觉到惶恐万分。这群太医平日里就已十分震慑于宁王的君威,更何况此刻还站在凤鸣殿的高处俯视着阶下的君王,一时心下惶恐窘迫谁都不敢率先上前行礼。

    皇甫旌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明灭不定的灯光让他的神色显得比平时更加难以猜测。虽然宁王对王后的痴情可以说是天下皆知,但他像今晚这样一个人站在凤鸣殿外既不进去也不离开却是头一次,大家都在心里暗暗揣测着宁王这异常的举动究竟意味着些什么。

    过了好一会儿皇甫旌似乎才察觉到殿门口太医们的存在,笑了笑抬手示意他们下去。太医们你推我我推你,终于还是忐忑不安的慢慢结群走了下来。

    “看你们的样子,似乎是又被王后训斥了。”皇甫旌的脸上带着一种久违的温和笑容,语气里也没有平日君临天下时的威严。

    太医们反射性的跪倒一片,说是也不对,说不是也不对,吱吱呜呜的不敢回答。

    “你们也都大把年纪,晚上风寒露重的不要跪在地上,都起来吧!”说话的功夫他已经上前扶起了最年迈的王文庸,其余的太医见总医官起了也跟着都起了身。皇甫旌微叹了口气,安抚道:“王后向来脾气不太好,言语上对诸位可能也多有冒犯,希望你们能看在我的面子上,不要记恨她。”

    “臣等惶恐!”刚站起来的太医们被皇甫旌这番话吓得又都纷纷跪了回去,“陛下何出此言,娘娘虽然对臣等有所训斥,但臣等的确是有失职之处,并非娘娘无故问责,臣等又岂敢有怀恨之意呢?”

    “你们不必惊慌,今夜咱们君臣只是随便聊聊,你们都起来,起来。”皇甫旌对他们的惶恐惊惧颇感无奈,笑着又把他们扶了起来。

    “我知道宫人对王后大都敬畏的多亲近的少,王后性子孤傲,言辞间虽然严厉些但并非心肠歹毒之人。我终日忙于国事,分不出太多的心力照顾她,将来若是王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希望你们一定要看在今日的份上能帮她就帮她分担一些。”皇甫旌握住总医官王文庸的手对众太医道,“我为宁国倾尽了半生的心力,这,也算是我对你们唯一的请求了。”

    “陛下!”君臣互称一般是不能用“我”的,可皇甫旌今夜却屡屡自称为“我”,话语间又满是平级间才有的请求语气,他的的反常让众太医又惊又惧,再次齐刷刷跪回了地上。

    王文庸本来也要跪回去,但手却被皇甫旌紧紧抓住下身不得。宁王眼里的那种坚定和恳求让王文庸一震,屈身下跪的动作也停了下来,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直视着皇甫旌的目光,从宁王的眼睛里他已能预感到自己一旦答应了他的请求这将会为自己明哲保身的一生带来怎样的风波,他迟疑了半晌终于还是颤声点了点头道:“臣,愿答应陛下!”

    众人摸不着头脑的看着一脸沉重的王文庸,总医官如此表态,他们也不好不答应,虽然犹未完全弄清形势,但也都纷纷应声道:“臣等也定不负陛下所托。”

    “谢谢!”皇甫旌长舒了一口气,像是完成了什么大事一般,目光中有种少见的释然。他望着阶顶凤鸣殿里明亮如昼的灯光,半晌才回过头来对众太医们嘱道:“太子与王后向来不和,我知道你们之中有人向着太子有人帮着王后,可不管你们站在哪一边,咱们今夜的对话我暂时都不想被他们知道,希望你能为我保密此事,不要宣扬出去。”

    “这……臣等遵旨。”太医们虽然答应了不说出去,可心里却没法不反复揣摩着宁王的心思。陛下宠爱王后母子又迟迟不肯废了太子改立皇甫夜笙,虽然没有下诏废储但又方方面面的遏制着太子的势力,不让其脱出自己的掌控。如今陛下突然放软态度,难道是他已经下定决心要打破平衡,扶持其中一方了?虽然不确定宁王的天平究竟要偏向哪方,但变天之事看来就在眼前了。

    “时候也不早了,你们都回去吧。”皇甫旌凝视着凤鸣殿的方向,不知道是没有留意到太医们不安的神情还是早已不将他们的臆测放在心上,对他们的窃窃私语并不见多大反应,只是身上的孤清又重了几分。

    1

第三十五章 上官景文终于被弄走了() 
上官景轩一早起来就见行馆里的随从们都在收拾行李,心中有种不妙之感急忙跑到上官景文的房间,果然看见王兄的东西都已打包结束:“王兄为什么要收拾行李?咱们不是刚收到请柬吗?我们不入宫了吗?”

    “好不容易收到请柬当然要去,只是去的人不是我们,而是你。”上官景文拍拍弟弟的肩膀,迟疑了一下才不得不为难的解释道,“景轩,你一直深居王宫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第一次出门就是到这么远的地方,而且办的还是事关终身的大事,王兄怎么可能会放心让你一个人?”

    上官景文斟酌了一下措辞,尽量挑些温和的字眼:“可我的情况你也知道,要想得到父王的允许来华国帮你,实在有些困难,所以当初来的时候……王兄并未将此事禀报父王。”

    上官景轩被王兄的话吓得倒抽了一口凉气。

    十年前安王一怒之下废了上官景文的太子之位,之后又疑心废太子心怀不轨要图谋造反,所以一直把他软禁在太子旧宅,没有安王的手谕不得随意出入旧府大门。上官景文受到双重打击萎靡不前,一直安安分分的待在府里,整天与群书为伴,再不过问朝政是非。可即使他不问世事近十年,安王也丝毫没有放松对自己儿子的警惕,时刻担心他要造反篡位,所以一直派人在四周严密监视着。上官景文安分守己尚且备受猜忌,更遑论他如今弟弟无令出府赶来华国,这次回去只怕是处境堪忧了。

    上官景文叹了口气说道:“王兄本也没想会走的这么急,只是那些兄弟们对我的擅自离府已经有所察觉,父王昨夜又突然传令召我,我也不得不立刻回宫了。”

    “那我同王兄一起回去!王兄是为我出府的,我不能让王兄再因我担上什么空穴来风的罪名!”上官景轩本来就乎什么求亲,他跟王兄一起回去,安王向来宠爱他,他代兄领罪顶多也就因为此事失了父亲的宠爱跟王兄一起贬为庶民,远离宫廷斗争他还求之不得呢!

    “你回去?你回去做什么?”上官景文轻笑出声,“你因我放弃大好的求亲机会,然后告诉父王我出府是帮你求亲,你是怕父王对我不够生气吗?”

    “我……”上官景轩一时没了主意,他只想着能替王兄开脱,却忘了罪名的决定权在父王手上,若是父王执意借此事对付王兄,他的好心岂不反而害了王兄。

    “你安心在华国求亲,华宁两国的事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元倾城即使再怎么欣赏皇甫夜寒,国事面前也由不得她。我看华王的意思似乎十分属意你,你也不必刻意讨好他们,只管像在安王宫时一样表现,时机到了,元倾城自然是你的!”

    “那王兄呢?王兄怎么办?”

    “即便是真的有谋逆之罪,经过提证论处审问处决,前后也得近月,更何况王兄只不过是擅离王府,在你回去之前又能有多大危险呢?”上官景文安慰道,“你只管安心在华国求亲,等你定下亲事回到安国,再为王兄求情也为时不晚。”

    听王兄这么一解析,上官景轩也觉得求完亲再回宫帮王兄要比鲁莽回宫求情要好的多,只是……

    见上官景轩依旧一脸难色,上官景文一挑眉:“怎么了,你还觉得哪里不妥?”

    “我……可是我……”上官景轩吱吱呜呜的说道,“我,我一个人……”

    上官景文看着一脸窘色的弟弟,情不自禁的笑了出声来:“景轩,你已经年满十八,不再是一个孩子了,王兄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连王妃都有了。王兄不可能永远都罩着你,你要学会自己去解决你的难题,去争取你想要的一切,而不是事事都等着哥哥帮你解决,你明白吗?”

    “我知道,可我……”上官景轩欲言又止,不知道该怎样说才好。

    “我知道倾城那丫头不好对付,而且还不知怎么的跟皇甫夜寒牵扯那么多关系,你不必给自己太大压力,做自己就好,相信王兄,她会喜欢你的!”上官景文想了想,又道,“孙陪读向来点子最多,要不我把他……”

    “不要!”一听到孙陪读三个字上官景轩立刻就反驳出声来,想迂回表达都来不及,他尴尬的悄悄望向王兄的身后,果然看见孙陪读听见他的反驳声后整个脸都憋的通红了。

    上官景文假意咳了几声,算是缓和气氛:“孙陪读是王兄的谋士,你想要王兄也舍不得给你,我说的是孙陪读的侄子孙硕,他也是个机灵的鬼头,而且年龄与你相符,想必你们能聊到一块儿去,王兄打算就让他陪你,你有意见吗?”

    “没有,没有!”上官景轩偷偷舒了口气,只要不是孙陪读就好,这个唠叨鬼,走到哪里都能被他唠叨,一个元倾城就够难应付了,再加上一个唠叨鬼还不如直接要了他的命。

    “既然你也乐意,那就这样定了。”上官景文也舒了口气,看了一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