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水大术士-第3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胡先生卷了金银细软,举家出奔,他本就不是湖南人,说走就走,并无任何牵挂。

    过了两年,赶上时局艰难,手头有点吃紧,想起还有一匣子“袁大头”埋在洞庭湖边的秘密所在。

    那是当年家境富裕时备着救急用的,先前走得匆忙没来得及带上,现在急需要用,便化了装易容改扮成客商回去拿钱。

    胡先生小心谨慎,处处躲人耳目,他又熟悉路途,没费吹灰之力,便轻易取回钱匣,准备带着钱回家的时候。

    忽然想起马六河来了,心想那年给他相取了“鬼帽子”阴财地脉,此时马家必定更兴旺了,何不前去叙谈一回,说不定能再得些好处。

    他打定主意就绕道去找马六河,谁知一到地方就傻了,马家满门都已死绝,连马老太爷的坟墓都叫散盗给刨了。

    胡先生觉得此事出乎意料,心里不免嘀咕:“莫不是我地脉相的不准,竟把马六河一家给害了?”

    可是转念一想,“不能够啊,那坟址中挖出古代石碑,分明写着居此绝、葬此吉,说明古人早就认出这块风水宝地了,又不是有人动了手脚,怎会有错?”

    胡先生满心疑虑,此事关系一家大户人家的几十口子性命,不打听明白了回家也睡不安稳,当即在附近套取舌漏,终于知道了整件事情的经过。

    结果更是出乎他的意料。

    原来马六河家牵动了阴阳二宅,果然生意更加兴隆,买卖做得如日中天,钱财好似流水般赚进库里。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忽有一日,家里的水井被人投了毒,一并药死了几十口子,虽然家里有钱,但死得人太多,仓促间连棺材都置办不齐。

    马六河大骂胡先生是个神棍,这顶“鬼帽子”仍然戴在马家活人的头上摘不掉了。

    他怒气冲冲带人去城里砸胡先生的铺子,那时候相地的金点胡先生已经不知所终了。

    马六河遍寻无果,只得打道回府,他是乘船从湖上走水路回去的,不想途中一阵风浪翻起,打沉了坐船,一众人等全喂了龙鱼水族,没有半个活命。

    马六河偌大个家族,竟就此死了个干干净净。

    当时战乱频繁,马老太爷的坟墓是座新坟,等于是桩明面上摆放的金银。

    湘阴的大股响马散伙后,就有不少人就地做了散盗,有百十号人带着武器流窜过来,明目张胆的挖了这座坟墓,把马老太爷陪葬的东西掠去一空。

    当时厚葬之风已衰,但还是流行给死人放压口钱,嘴里含着银元和铜钱,而马家又是财大气粗,棺材中着实有些阔绰硬气的事物,死尸的衣服不用说了,单是那烟袋的殷红玉嘴,就能值几百块现大洋。

    最后连马老太爷嘴里镶嵌的几颗金牙都给拔了,方才砸棺毁尸扬长而去,其状惨不可言。

    后来又有数伙规模更小的民间散盗,以及附近的一些山民前来滤坑,坟坑是越挖越大,底下没动过土的地方,又露出一块石碑,那些好事的人们,都来看过,见那截新出土的碑面上,也有六个大字——“义者吉,不义绝”。

    事情轰传一时,当地人对此议论纷纷,有人说金点胡先生浪得虚名,骗了马六河的一注钱财,却为人家指了个凶穴,结果坏了他家几十条人命。

    可能那位胡先生自己也知道事发了,所以卷着家当逃了个不知去向。

    但更多的人却不这么看,“鬼帽子”坟土中先后掘出两块石碑,上边刻的碑文何等警醒!

    仔细想象“葬此吉、居此绝,义者吉、不义绝”之言,就能明白不是金点胡先生指错了穴眼,而是马六河丧尽天良,这些年明争暗斗,又倒卖假药材,在他手中也不知害死了多少人命,方圆几百里,谁不恨他?

    可见欺心的事是做不得的,老天爷专要收他这一门,真正是苍天有眼,神目如电,报应不爽。

    胡先生再往深里打听,人们果然都对马六河这一家恨之入骨,此人欺诈亲戚,侵害乡里,窝藏盗贼,生意上专做些无风起浪、没屋架梁的虚假勾当,把地方上搅得寸草不生、鸡犬不宁。

    可以说是惹得天怒人怨。大多数老百姓对其家灭门惨祸鼓掌称庆,都道这是“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而马六河祖坟中刨出的残碑,也是真有出处来历的,据本地庙里的一个老僧讲,很多年前确实有过“鬼帽子山”的地名。

    山下这片旷地,曾是城隍庙的所在,赶上鬼节给死人烧纸钱,就在这山口处。

    庙底下埋了石碑是为了告诫后人——“阴地不如心地”,风水龙脉再怎么好,也不如自家积德行善最好。

    后来城隍庙毁于兵火,几百年岁月消磨,旧址早已不复存在,想不到埋在土中的残碑至今尚存,又因马六河家的事情重见天日,让世人知道天意之深、天道之巧。

    从此以后,胡先生再也不敢声称自己精通风水地理了,他算是终于知道当年师傅所言之意。为何说“天道无言”?

    只因老天爷不会说话,但天地之感应往往在于人心,无论是造坟建宅,都应当以积德为本,正所谓“心为气之主,气为德之符”,天地未必有心于人,而人的心意德行往往与天地感应。

    ……

    画面渐渐的清晰。

    秦风也渐渐的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身体了。

    最终,随着画面清晰之后的消散。

    秦风从这个诡异的场景里面出来了。

    盘膝而坐的秦风,看着手中的这个石兽。

    整个人都没有回过神来。

    “这是什么情况?”

    “功德之力被吸收了将近三分之一,就给我出现了这样的一个画面?”

    “这石兽不是当初古时候用来镇水的神兽吗?”

    “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特么的还能够吸收功德?”

    “还有,这个故事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意思?”

    “难道是最后那修士的感触?”

    “天道无言?”

    “也就是说大道无情?”

    “还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

    清醒过来的秦风,脑子里面充满了无数的疑惑和疑问。

    可是足足思索了片刻的钟头,依旧没有任何的结论。

    想了许久,秦风准备不再耽搁时间了。

    然而,就在秦风刚刚站起身来的时候。

    手中的石兽,突然发出一声“咔嚓”的声音。

    “碎了?”

    秦风看着自己手中的石兽。

    这石兽在之前朝阳山,施法承受巨大气场压力的时候,都没有碎。

    但是在这个时候,居然碎了。

    吸收了功德之力,然后居然碎了。

    秦风愣了一下。

    不过随后就发现了不同寻常之处。

    因为在这石兽里面,有一块令牌。

    此刻。

    秦风将碎裂开的石兽清理了一下。

    一块巴掌大的令牌出现在了秦风手中。

    令牌不知道是什么材质做成的。

    颜色显得有些黯淡。

    类似于灰色一样。

    在令牌的表面,有着一些花纹,如同古代印记一般。

    秦风知道,这种花纹并不是什么印记,更不是什么符文。

    简单的只是花纹装饰而已。

    令牌握在手中,有着一股子冰凉的感觉。

    令牌显得十分的有份量,差不多有两三斤重。

    很明显,这么巴掌大的令牌,就算是铜铁制作的,按照大小厚度,撑死也就是半斤重。

    但是现在,重量方面明显的有诡异。

    “没有气场波动,就如同一面普通的令牌。这东西很明显是被隐藏在这石兽之中。”

    “难道……”

    秦风内心猜测着,一个念头,从秦风的脑海之中,缓缓的浮现出来。

    随着这个念头的浮现,秦风的内心,渐渐的引起了波澜,双眸之中,也闪烁一道精湛的光芒,神情变得凝重起来。

    ……

第717章 算的不准不要钱() 
“等等……”

    秦风脑海中的念头一闪而过。

    抓住了什么。

    整个人的心神,都短暂的陷入了震惊当中。

    “娲皇宫的开启令?”

    秦风低声的念了一下。

    看着自己手中的这个令牌。

    前世的时候,秦风曾经在一本典籍上,看到过有关于娲皇宫的相关记载。

    那典籍上,就出现过这令牌。

    正是这开启令。

    “娲皇宫的开启令怎么会在天府的镇水神兽里面?”

    秦风的脑海中再次冒出了一个疑惑的念头。

    只是这个疑惑,秦风始终无法得到解释。

    看着手中的令牌,秦风心中又有了一个念头。

    娲皇宫在当地用九个数字形象地概括那就是:一座吊楼,两种宗教,三个石窟,四组古建,五种刻经,六部经文,七尊塑像,八大功绩,九根铁索。

    其中所指的宗教,指的是佛教与道教,九根铁索是说建在险峻山崖上的娲皇阁采用九根铁索与山体相连。

    庙是明代建筑,清代咸丰年间重修。

    娲皇宫是最后最高的一组主要建筑,于凤凰山崖险峻陡峭之处就势筑台而建,娲皇阁居中,梳妆楼、迎爽楼分立左右,钟鼓二楼南北对峙,还有六角亭、灵官阁和题有“娲皇古迹”的牌坊等。

    各选其位,呈点缀之态,全部建筑布局合理,既和谐对称,又不拘一格,充分体现了古代建筑的独特风格。

    绕山登上十八盘,便到达最高处的娲皇阁。

    娲皇宫的建筑布局,充分利用了原有地形,依山就势,匠心独运。

    它由四组建筑组成,每一组都各具神韵,自成一体,又和整体格局和谐统一。

    山脚三处建筑,自下而上,依次为朝元、停骖、广生三宫。

    朝元宫,因其为山前首庙,遂名朝元(1938年被日寇焚烧),停骖宫是一行宫,为圣驾及香客休憩处,每年农历三月十八娲皇诞辰之日,民间在此宫举行众神庆寿之仪。

    这个宫的山墙上,画有娲皇宫全景和一幅壁画:“伺辇图”。

    辆华贵的车辇上坐着女娲,神龙牵车,仙女陪伴,天兵护卫,腾云驾雾,驰骋万里长空,是一幅珍贵的艺术品。

    广生宫(子孙殿),为一座神庙,乃神话传说中求子之场所。

    停骖、广生二宫,各有正殿、配殿,分别为悬山、硬山式建筑。

    由山脚向上绕行十八盘后,过广生宫便是“奶奶顶”即娲皇宫所在。

    娲皇宫共有四组建筑群组成。

    建在山崖峭壁上一组,主建筑是三层楼阁娲皇阁。

    山下有三组建筑,是朝元宫,停骖,广生宫。

    娲皇宫,是上古建筑群。

    有娲皇搁、梳妆台、迎爽楼、钟楼、鼓楼、山门、牌坊、皮疡庙、功德祠、水池房等建筑群组成。

    还有磨崖刻经等古迹。

    娲皇阁坐北朝南,背靠断壁,是娲皇宫的主体建筑,它高达二十三米,是四层楼式结构,有琉璃瓦顶,依山势而建,结构非常奇妙。

    二至四层的三面有走廊。

    背靠山崖处有八根铁索,将楼阁缚在绝壁峭崖之上。

    阁外的山崖上,还有过去的摩崖石刻《法华经》、《神密解脱经》、《妙法莲花经》、《盂兰盆经》、《十地经》等十部佛教经典。

    娲皇宫山门,坐东朝西,有三孔砖砌拱门组成。

    两边儿对联写着:凤山名隆仙岛;神仙势压十洲。

    横批是:蓬壶仙境。

    进了门是木牌坊,上额书写“娲皇古迹”。

    牌坊西是皮疡庙,塑着皮疡王和鲁班的神像。

    牌坊东树一通古牌,上写《古中皇山》。

    走过牌坊,东面峭壁上有北齐时的磨崖刻经。

    再往前走是石券门,顶上建鼓楼。

    关于娲皇宫的兴建还有一段女娲补天的传说。

    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和鸟兽鱼虫,可是惟独没有人类,天神女娲就按照自己地模样,抟黄土创造了人类。

    由于大地非常广袤,抟黄土造人又累又慢,女娲就将一根藤条伸到泥潭中,然后举起沾满泥浆的藤条向大地挥洒,这泥点溅落到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人。

    正当女娲为自己的发明高兴时,一场灾难却突然降临。

    原本一片祥和的宇宙,瞬时间变了模样,天塌了,地裂了,山林燃起了大火,大地一片汪洋。

    女娲看到自己创造的人类遭受如此大的灾难,难过极了,她决定挺身而出拯救人类。

    可是怎样才能补好残破的苍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