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水大术士-第4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地方,对于秦风来说,也没有什么多大的帮助了。

    只有等日后,若是碰到有缘人,将这个福地送出去,也就当一个积累因果的好处吧。

    秦风做出了决定。

    不再过多的去思考这个事情了。

    随后,秦风就开始直接闭目养神。

    小镇到市区,需要一个半小时的时间。

    这段时间,刚好可以简单的眯一下,休息一下。

    然而,秦风不过刚刚闭上眼睛,眯着了一会儿,就接到了一个电话。

    “喂,尚叔,什么好事,想起来给我打电话。”

    秦风看了一下电话号码,笑着说道。

    “是这样的,秦大师,有一个很重要的信息,我要告诉你……”

    秦风虽然是带笑的语气,但是电话那头,却是严肃无比的语气。

    片刻后,秦风凝重的面色,挂掉了电话。

    事情的经过已经自己知道了。

    原来,尚家打电话过来,是告诉自己一个信息,关于云南的一个信息。

    这件事情,秦风前世的时候,经历过。

    在2001年,云南抚仙湖水下发现大型史前文明遗址。

    神秘的抚仙湖是华夏最深的淡水湖之一,位于云南玉溪。

    一个被当地人称为水鬼的潜水爱好者———耿卫,在抚仙湖潜水时的一个惊人发现,让抚仙湖显得更加疑云重重。

    他发现在湖底有大量的人工建筑遗迹,遗迹的规模之大令人称奇。

    难道这里真有传说中的水下古城?

    如果是的话,它又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

    又是怎么沉到湖底的呢?

    正是这个信息,让上面直接重视起来。

    尚家高居庙堂京市,自然第一时间知道,所以,也就第一时间告诉了秦风。

    秦风对于这个事情,当然也是很清楚的,因为前世的时候,虽然不算亲身经历,但是也听说过,甚至严格一点的来说,还参与过。

    2005年12月云南澄江抚仙湖下,通过进一步的探测发现,古城中有8座建筑组成的古建筑群,其中一座高20多米、相于十层楼高的类似金字塔的建筑最引人注目。

    据发现者介绍,这群古建筑除了这座“金字塔”型的建筑之外,还有一个底座宽为63米、高21米类似古罗马“斗兽场”的巨大建筑。

    在这些建筑群中间,还有一条300米长、7米宽的石板路,上面镌刻着精美的图案,另外的建筑很可能是当时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

    据初步考证,这是一座2000前的古城,很可能是历史上记载的古滇国的国都。

    抚仙湖地形图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葫芦,水下遗址主要在湖的东北部区域,考古队重点要探测的位置也就是在这里。

    考古除了有专业的水下考古人员潜到湖底进行勘测之外,还动用了一个专门从事水下探测任务的潜水器“蓝鲸”号,对水位较深的区域进行探测。

    “蓝鲸”号潜水器里面可以乘载4个人,上面装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最先进的声纳扫描仪,曾经多次执行深海目标的探测与定位的任务。

    那么这次考古能否解开抚仙湖下的重重谜团呢?

    潜水器进入遗址所在的水域,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散落在湖底的形状规整的石块。

    随着潜水器的推进,专家们在声纳显示器上发现了一堵南北走向的石墙。

    与此同时,考古队的潜水员在遗址的浅水域发现了一条石板铺就的类似于街道的建筑物。

    潜水员在通过一段开阔的平地以后,一座气势雄伟的带有台阶的高台式建筑映入眼帘,踏着布满青苔的石板拾阶而上,这座建筑曾经散发出的那种庄严、神圣感依然历历在目。

    据初步考证,这是一座2000前的古城,很可能是历史上记载的古滇国的国都。

    根据抚仙湖周围出土的大量青铜器研究表明,当时的古滇国青铜文化已经比较发达,这次通过对水下古城的考古研究,对揭开古滇国兴衰之迷将提供重要依据

    是水坝、庙宇还是古城?

    根据司马迁《史记》等史书记载,战国时期,楚国欲将势力范围扩展到西南,便派出大将率领大军来到滇地(现在的云南地区),征服了当地的少数民族。正当准备班师回朝之际,偏偏赶上秦国入侵楚国,切断了他回路。

    索性在滇地称王建国,史称“庄?王滇”。

    到了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中央王朝把滇国所在区域设为“益州郡”,下辖24个县,滇王成了名义上的统治者,古滇文明逐渐衰弱,融入中原文明。

    由于缺少文字记载,关于古滇国的一切,逐渐湮没,成了一个无人知晓的历史之谜。

    至于俞元城,在有关的史料记载中曾经描述,西汉王朝在抚仙湖一带设立了俞元城,可是俞元城到隋唐以后再没有任何记载。

    澄江当地一直流传这样的传说,“俞元古城和人都沉到湖底”。

    因此,在第一次水下考古的时候,推测这座古老的建筑可能就是古滇国国都或者俞元城。

    但随着第二次水下探秘的推进,更多的新发现使原来的推测又有所变化。

    疑点之一,该建筑群通过声呐探测扫描,确定其面积大致为2.4平方公里,那么大的城市规模不是一般都城或者郡县所能达到。在汉代,一般的县级城市仅有0.25平方公里,郡级城市一般为0.64平方公里。

    疑点之二,建筑结构不一致。无论古滇国国都还是俞元城的建筑结构应为土木结构,而水下古建筑群结构以石头为主。

    疑点之三,符号、图案不太吻合。从澄江、江川等地各种墓葬群中出土的青铜器来看,兵器是古滇国青铜文化的重要标志,在许多剑柄上都雕有奇特的动物造型,如变形的青蛙、呲牙的蛇头、猴头人身像等,这些图案刻画得较为清晰,面目表情可见。而所发现的图案只是简单的勾勒,看上去更原始古老,二者在此表现出来的文化特征不太一样。

    抚仙湖水下尸体数不胜数,俨然成了一个巨大的天然人体库,这些水下尸体都是斜站着的,男尸前倾,女尸后仰,还会随着水的流动而游动,好像活人一般。

    抚仙湖中的大鱼有多大?

    当地老人传闻,有一次从省城回来,乘船过澄江海(抚仙湖),到了尖山时,海里大风大浪,船像树叶一样颠簸,不远处看到一个像船一样的东西,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条大鱼的背脊……

    前世考古了无数次,都没有得到更加有用的信息,直到后来,风水界进入其中,才发现了一个惊天的大秘密。

第747章 抚仙湖() 
这个天大的秘密,就是这湖底的遗迹,其实就是一个洞天。

    没错,正是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

    秦风知道,洞天,是指道家信仰的神仙居住的名山胜境。

    除了将宇宙整体分成三十六层天,以及无尽宇宙空间之外,道家还详细描述了和地球空间相连的各个空间,这就是洞天福地。

    所谓洞天福地,主要是指大天之内的道教神圣空间。

    它所涵括的地域有洞天、福地、靖治、水府、神山、海岛等,具体说来就是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十八水府、五镇海渎、二十四治、三十六靖庐以及十洲三岛,无尽虚空宇宙世界。

    洞天福地理论是道教宇宙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基本内涵用现代语言可以解释如下:在我们人类栖居的以宇宙为中心的居留空间中(即所谓的“大天世界”)还并存着三十六所相对隔绝、大小不等的生活世界(即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及七十二处特殊地域(即七十二福地)。

    这些洞天福地入口大多位于华夏境内的大小名山之中或之间,它们通连贯通通达上天,构成一个特殊的世界。

    其中栖息着仙灵或避世人群。

    按照道教的解释,洞天福地世界与我们所处的大天世界相似也具有各自的天地、日月、山川、草木等自然组成因素。

    由于洞天福地位于大天世界的空间中,因而它们与我们的世界就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例如世人有时误入洞天,洞天居民有时也造访人间)。

    同时又由于它们存在的相对隔绝性,洞天福地世界又具有自身独特的时空构造。

    一般而言,洞天世界对世人是不敞开的,它们的存在具有很大的隐秘性。

    从功能方面看,除少数避世型洞天外,洞天福地可以视为道士在达到终极解脱目标前的修炼场所。

    从起源角度看,道教洞天福地理论的产生,与形成应与史前期及文明初期,华夏古代先民的山居习性有密切关系。

    对此,“石室”、“洞窟”在前道教时期,和道教产生初期,曾经充当过修道之士的基本居留场所。

    从宇宙论、存在论的角度看,道教洞天福地理论反映了道士们观照天、地、人、物的独特视角,其中所隐含的天观、地观、人观、物观都是意味深长、发人深省的。

    它与我们通常看待存在、非存在、虚无、实体的看法都不相同,乃是以一种环环相套的圈层宇宙构成论为背景来解释天、地、人、物的存在形式。

    这与道教的根本道论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秦风也清楚,华夏有许多论述洞天福地的古籍,其中《正统道藏》收录最多。

    对洞天概念的最好解释见于早期上清系经典《紫阳真人内传》。

    其云:“天无谓之空,山无谓之洞,人无谓之房也。山腹中空虚,是谓洞庭;人头中空虚,是谓洞房。是以真人处天处山处人,入无间,以黍米容蓬莱山,包括六合,天地不能载焉。”

    依此所解则“洞天”实有广、狭二义。

    广义的洞天包括天空(天无)、山洞(山无)及洞房(头空)。

    此解释清楚地表明了道家的宇宙观:宇宙由多层空间组成,宇宙中的时间、空间都是相对的,有中存无、无中生有、大中有小、小亦含大。

    当今风水界,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都早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前世的记忆之中,这一次洞天的出现,足足引起了风水界中的一场巨大的风波。

    可以说是血雨腥风。

    当时秦风因为闭关修炼,并没有直接参与到其中。

    但是多少也知道一点的内容。

    “上一世错过了,这一世肯定不能错过。”

    秦风眯着眼睛,脑海中思索着。

    同样的,秦风也知道,这一次洞天的开启,不过三个月的时间,三个月之后,洞天将会关闭。

    要知道,洞天福地可是上古时期的那些大能所居住的地方。

    虽然不知道那些大能最后都去哪里了。

    但是,洞天福地之中的那些传承,那些秘术,那些丹药,可是十足的动人心弦。

    最为关键的是,秦风知道,这洞天福地之中,有着一丝普通风水修士所不知道的机缘。

    而秦风所关注的,就是这丝机缘。

    他知道,想要踏入无上境界,那么这丝机缘,就必须要争取。

    秦风知道,前世就是有一个风水修士,无意之中得到这丝机缘,最后成为风水界的头号人物,。

    所以,这丝机缘很重要。

    到达了湘市,从车站下了车,秦风没有多说什么,直接拦了一辆出租车,前往火车站。

    没错,此刻秦风就是准备直接前往云南那个抚仙湖。

    从湘市到抚仙湖有一千多公里,就算是坐火车,也需要一天多的时间。

    这期间,秦风也需要准备许多的事情。

    买好票,上了火车,已经是一个小时之后的事情。

    秦风找到了自己的座位之后,就直接拿出了手机。

    拨打了一个电话。

    电话依旧是打给尚家的。

    “尚叔,有点事情,我需要你帮忙一下。”秦风开口说着。

    “什么事情?秦大师,你尽管说。”

    “是这样的,有三件事情,需要你帮个忙。”

    “你说。”

    秦风整理了一下思绪,停顿了一下,这才开始叙说起来。

    “第一件事情,麻烦你通知一下三戒大师,就说我秦风来还因果了,请他前去云南抚仙湖。”

    “第二件事,再麻烦你通知下玄学会,告诉他们一下,抚仙湖的东西,我秦风帮忙,将其拿下,不管是哪个门派,还是山门中人,我秦风都能够帮其阻挡,但是,我有一个要求,就是我要第一个进入其中,拿走一件物品。”

    秦风话说着,停顿了一下,电话那头传来疑惑的声音。

    “秦大师,这个,恐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