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千古大明-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了大量当地盐场特产的淡青海盐,不但方便保存,还能给劳作过后的工人们补充大量人体所需的盐分和矿物质。

    朱由校的午膳也是在这里吃的,而且他还特意来到了李狗蛋和牛天篷这桌,和他们吃着同样的食物,不时还向他们询问各自的情况。

    曲来福虽然中途多有不愿,但是他也考虑到了这是能提现殿下亲政爱民的举措,叫人仔细盘问了这桌人的背景,最后也勉强同意了。

    不过叶成武和赵虎两人却被他安排在朱由校左右两侧,跟哼哈二将似的寸步不离。

    “李狗蛋?你怎么会在这里?”朱有效有点不确定的指着瘦小的李狗蛋问。

    李狗蛋看到王爷向他们这边走来,本来就害怕的要死,听到王爷喊他的名字,更是吓得一下子跪了下来。

    他还以为王爷是发现他混进工人之中吃白食呢。

    连忙磕头解释着:

    “王。。。王爷,草民没有混吃混喝,草民上午负责搅面糊了,这都是草民的错,王爷和牛大哥无关啊!”

    朱由校,看他说的前言不搭后语的,挥了挥手。

    “不要害怕,本王没别的意思,就是看到你在这,过来跟你了解下情况,不用多想。”

    “都坐都坐,本王就是想了解一下你们的生活情况,不用紧张。”

    朱由校大摇大摆的坐了下来,看到周围的工人都跟站军姿一样站着,一动不敢动,连忙安抚着。

    等到众人都坐了下来,李狗蛋的情绪也平复了许多之后,他才继续开口问道:

    “那个王牛氏母子怎么样?在安置营找到了她们的亲人了吗?”

    “找到了!找到了!”李狗蛋有些激动的说,然后指着牛天篷。

    牛天篷一下子站了起来,将近两米的身高壮硕的体格,一下子给朱由校身边的赵虎和叶成武吓了一跳。

    两人一左一右横在了朱由校面前,一人抽剑,一人挥拳。

    剑未出鞘,拳刚抬起。

    就看到牛天篷“噗通”一声跪在了三人面前。

    “多谢王爷救家姐和姐侄之恩,草民无以为报。”

    说完就“砰砰砰”的磕着头,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他的感激之情。

    赵虎和叶成武两人相视尴尬一笑,慢慢让开了位置。

    朱由校被两人遮挡得严严实实,什么也看不见就能听到牛天篷话语和“砰砰砰”的磕头声,不由对着两人连翻白眼。

    “起来吧,举手之劳。”朱由校作势上前把他扶起。

    然后回到座位上看到无人动筷,他就率先用筷子夹了一口腌鱼就着粥吃了一口。

    然后装作味美的还点了点头,对众人招呼着:

    “都吃!都吃!不用拘谨,就当本王不存在,等下还要开工!”

    当然话虽然这样说可是朱由校拧着的眉,可一点也不像吃到了什么美味。

    这口腌鱼的腥臭味,差点没让朱由校吐了出来,可是看着四周其他的桌上的工人吃着腌鱼津津有味的模样,他还是强忍着咽了下去。

    又连喝了好几口粥,这才压下去那股腥味,可是这腌鱼朱由校这辈子也不打算再碰了,真是无福消受啊。

    趁着用餐众人最放松的时候,朱由校询问了一下众人的家里情况。

    原来这些人,大多都是在灾难中妻离子散的落魄户,几乎都是一人吃饱全家不愁的主。

    而其中牛天篷算是这些人中最幸运的了,不但妻儿都在,他自己更是活着从瘟疫营出来的。

    这也让他收到了众人的羡慕。

    午休的时候很快就结束了,众人又回到了工地上继续开工。

    朱由校在吃饭的时候就注意到了,李狗蛋因为过度劳作显得有些红胀的双手,见他可怜也曾想过让他从工人中出来,单独给他安排个清闲的活。

    但是看到紧紧跟在牛天篷身边,没叫过苦没叫过累的李狗蛋。

    朱由校从他的眼中,看到了自尊与坚韧,最终他也没说什么,就放认他继续回到了工地之中。

    朱由校相信,有牛天篷的照顾,李狗蛋就算在工地上吃点苦挨点累,也无妨不会受什么太大的委屈。

第145章 圣旨(下)() 
看到工人们充满干劲的回到了工地上,有序的忙碌着,朱由校点了点头。

    带着众人来到了附近工地的伙房,厨师们跪了一地,随口叫来了主厨,向他询问着晚上下工之后,给工人发放的口粮准备的如何。

    “王爷都准备好。”被叫到了主厨,战战兢兢的指向一旁堆着的布袋。

    “这里都是百味饼,按照上面吩咐下工的工人,一人可以领取一张。”

    然后带着朱有效等人向后面走去,指着大缸。

    “王爷这些都是粳米,工人一人一斗,旁边小的缸里面是盐,一人一钱。”

    朱由校走上前去,让赵虎拿着旁边的舀子,向米缸中连续挖了几下。

    把挖出的米交到他手上,仔细看了看,又闻了闻,发现都是新米没有异味,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个笑容。

    “好好干,干好了都有赏。”

    “要是弄虚作假,可是要掉脑袋的。”

    朱由校眯着眼憋了眼带路的主厨,略有深意的说完就转身带人离开了。

    主厨满脸大汗的愣在原地,嘴里低声的絮叨着:

    “幸亏还没来得及。。。。幸亏啊。”

    至于朱由校是如何察觉这个主厨有问题的,其实也很简单,只要做了亏心事或是想要做亏心事的人,心里都有鬼。

    朱由校带人一进来的时候,他就发现这个主厨异常的紧张,他当时就判断了这个主厨心里有鬼,这才让赵虎去吧米缸里面的米掏出来看看。

    虽然一无所获,但是奈何这个主厨已经吓得汗流满面了,朱由校哪里还能猜不到他是还没来得及动手,这才临走的时候警告他一下。

    就凭这个主厨的胆子,朱由校估计再借他是个胆他也弄虚作假了。

    离开之后的朱由校原本是打算去找工地的帐房,看看那里的情况,毕竟农民工的工资可是万万不能拖欠的。

    但是突然赶到的天使打断了朱由校的这个行程。

    这位天使依旧是上次的那位王公公的亲信。

    只不过上次匆忙朱由校没有打听他的名讳。

    这次特意询问了才知道,这位公公姓宋。

    宋公公和上次一样,没有端着架子,除了最开始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时候让朱由校跪着之外。

    长长的圣旨根本就没读,直接就交给了朱由校。

    因为是第二次见面了,朱由校也投桃报李的,邀请了宋公公留下来用膳。

    正好接着宴席向他打听京中的情况。

    至于圣旨很长很长,朱由校也没细看,只是大致的浏览了下。

    里面的内容大致上就三点。

    第一就是撤销了朱由校对于整个东广的管辖权。

    虽然名义上东广依旧是他的封地,但是除了每年的岁贡,官员的任命调配等等一切都与他无关了。

    对于这点朱由校也没有什么不满,其实这段时间他已经发现了,他的政令出了实际控制的广州城,在东广的其他州县根本就没什么效力。

    那些当地官员都打着自己的小九九,阴奉阳违的,而且最近还动不动就找他要粮救灾。。。。。

    毕竟名义上这些地方都是朱由校的治下啊,没粮了灾民四起,他是要负责的啊。

    这也一直让他很头疼,明知道这些官员的手中有粮,还不得不接受他们的讹诈。

    现在好了,其他州县的管辖权交出之后,这些事情就都跟他无关了。

    他现在也没有时间去管他们的烂事,毕竟如今的当务之急是怎么治理好广州城。

    只要朱由校能够在广州城扎下根,百姓爱戴,官史清廉,整个城市欣欣向荣的发展。

    那么到时候再去向他皇爷爷上书,要求重新获得东广的管辖权,他相信也会得到应许的。

    在他的心中,这个撤销他管辖权的举动,不像是责罚更像是一种变相的保护。

    第二个圣旨其实跟他没有多大关系,就是认命了新的两广总督,是一个名叫李三才的人。

    但是如果第二条圣旨和第三条联系起来,其实这个李三才也和朱由校有关系的。

    第三条的大致意思就是皇孙在外,应该以学业为重,皇爷爷很担心,想派人监督他的学业,可是又没有特别好的人选。

    最后听闻新上任的两广总督李三才的学识不错,便把监督皇孙学业的职责交给了他。

    每半年这位两广总督李三才大人,就会来到广州城考校朱由校的学问。

    如果通过了自然好说,但是如果连续三次无法通过,朱由校就得收拾包裹赶回京城。

    看到这条的时候,朱由校真是一个头两个大,刚刚弄死一个张鸣岗,这好像又来了一个更难缠的。

    朱由校甚至觉得他是不是应该去算个命,看看他是不是和两广总督反冲。。。。。

    宴会只有朱由校和宋公公两人,没有外人的参与两人也算是相谈甚欢,很快朱由校就如愿以偿的打听到了最近京城和朝堂的动态。

    最为关心的就是总督府爆炸案的情况,虽然他知道这件事情是由东林党暗中策划的,但是他没想到他们居然无耻的栽赃陷害,说张鸣岗密谋造反,更是连证据都准备齐了。

    第二件事情就是他的太子老爹,居然又娶了一房妾侍,居然还是这李三才的义女。

    这让朱由校不得不八卦的想到,他是不是和这个李三才也算是沾亲带故了,到时候考校学问的时候会不会暗中放水?

    还有一件让朱由校特别在意的事情,就是从他手中收回去的东广州县的管辖权,并没有交给东林党出身的新任总督李三才手中。

    而是交给泉州知府代管。后来宋公公悄悄告诉他这泉州知府是楚党的核心成员。

    这样朱由校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一切都是他皇爷爷的制衡之道,虽然有没有用不知道,但是至少没让朝堂上东林党一家独大。

    但是同时朱由校也有隐隐的担心,各党官员的外放,会不会导致原本只停留在朝堂之上的激烈党争,蔓延到地方,如果真的这样的话。

    这整个大明朝都会变成各党,赏同罚异的战场。。。。。

第146章 密押()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

    宋公公离开之后,朱由校独自一人回到了卧室,接着书桌上的烛火,拆开了宋公公偷偷塞到他手中的信封。

    而杜甫的这首清明,就是这信的全部内容,就连署名都没有。

    他皱着眉,心中揣测这王安到底是何用意?

    为了验证这封信是不是其中另有乾坤,他提前把这首清明在纸上原封不动的抄录了一份。

    然后拿着原件在烛火上烤,在水里浸泡,可惜写信的纸张和信封,均是普通的。

    遇火便燃,遇水就滥了。

    手中拿着抄好的诗词,朱由校嘴里念叨了几遍,他现在已经可以大致判定,这诗词中藏有密押。

    清明时节,这应该是指密押所对应书册的具体页数。

    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一句中的行人指的就是无关的路人,意思就是这句只是为了押运,并没有密押的含义。

    借问酒家何处有?应该是说发生了什么具体的事情。

    牧童遥指杏花村。朱由校猜测可能是说这间具体的事情,是在哪个地点发生的。

    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朱由校越想越觉得自己的猜测准确。

    但是这密押所对应的书册到底是什么?他根本不知道啊,王安似乎也从没有跟他提过。

    他想过去找曲来福或是徐光启等人商议一下,但是这个念头只是在脑中一转,就被他否定了。

    因为这个宋公公给他送这封信的时候,可是特意挑选两人独处的时候,偷偷的递给他的。

    显然信里的内容,是不能被外人知道的。

    所以这封信到底是个什么意思,朱由校只能凭借自己去猜,这密押到底是什么?

    他只能在脑海中回忆着,他和王安只见发生的点点滴滴,任何一件小事都不能错过。

    坐在书案之前,朱由校想了好久,突然眼前一亮。

    他立刻翻身而下,打开了他床头下放着的木箱。

    从里面拿出了一封当初离京的时候,托他送给友人的信件。

    手中拿着这封信,朱由校越看越觉得奇怪,因为这封信件同样是没有署名的。

    如果真的是写给当初的镇守太监的,应该有个起码的称呼,而且当初王安把这封信交给他的时候。

    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