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谋生手册-第2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汪孚林这番话半真半假,可张泰徵听在耳中却一点都不敢小觑。毕竟之前他已经吃过亏了,还有如陈老爷这样的人比自己吃过更大的亏。

    瞬息之间,他就做出了决定。当即面露尴尬地说道:“汪贤弟,不瞒你说,这两个佛郎机人是坐着我的船到普陀山来的。我们之前不止在龙山所避风,还在双屿那边少许停留,接了这两个人上船后到了普陀山。你不知道,佛郎机人信的是天主,但因为澳门那边原本的住民都信佛,所以他们打算寻觅一个高僧。去澳门那边安抚那些我大明百姓,据说。这也是香山县那边认可的。”

    如果汪孚林不是打后世来的,深知宗教的排他性有多重,那么他一定不会怀疑张泰徵的话,可他既然深知那帮葡萄牙人忙着在本地人当中发展天主教信徒还来不及,哪里会相信,这两个葡萄牙人会这么好心地大老远从普陀山弄个和尚回去?退一万步说,广东又不是没有名山大寺,用得着舍近求远吗?

    张泰徵见汪孚林哦了一声,仿佛很不感兴趣似的,他反而觉得心里更不安,当下就耐心地解释道:“双屿虽说一度被淤塞,但这些年海潮冲刷,勉强也是能够停船的,和我同行的诸位相公中,有一位来自广东,曾经和澳门这些佛郎机人打过交道,据他所言,这些人用刀剑的本事远远不如我明人,但火枪和利炮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当年汪部院击败这些佛郎机人后,就曾经上书仿制,所以我想多探听探听清楚他们的虚实,终究还是有用的。”

    “到底是张兄家学渊源,要是换成别人,只以天朝上国自居,哪里想得到这些。”汪孚林当然不介意捧张泰徵两句,可见对方笑容有些发僵,他顿时觉得莫名其妙,怎么着现在自己夸人也不行了?

    “只是小见识,不值一提。”张泰徵很不自然地笑了笑,心里却越发觉得这么一件事让汪孚林知道,如果不能堵住他的嘴,万一他出去一嚷嚷,别说他和其他那些同船秀才的名声,就连自己父亲张四维,兴许也要被扫进去。都怪那两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佛郎机人,都和他们说了找高僧的事会办好,却非得大白天在岛上乱晃,若非看在是一位和张家交好的晋商子弟引荐,他怎么会接这种要命的事?

    于是,接下来张泰徵百般殷勤劝酒,努力拐弯抹角,直到最后才说出了真正的目的,那就是这件事千万帮忙保密。对于这样一个要求,汪孚林并不算太意外,但他更知道自己若是只给一个轻飘飘的承诺,只怕张泰徵不但根本不会释怀,反而会疑神疑鬼。所以,他眼珠子一转,最后笑着说道:“张兄,明人面前不说暗话,我确实对这两个佛郎机人挺感兴趣的,就不知道咱们明人上那儿和这些佛郎机人做生意打交道,官府可有严禁?”

    “严禁当然是没有,但佛郎机人大多都不会说本地话,这次的两个算是少有的异数。”

    汪孚林不意想还能探听到这一重消息,心中不禁欣喜:“那就最好。之前他们两个似乎对新式绸缎很感兴趣,劳烦张兄问一声他们,如果想要,便在双屿多停留两天,我可以卖他们几百匹。”

    反正小北那身男装是他之前在宁波府逗留期间买的料子,裁缝刚赶出来的,他自己和金宝秋枫都有,只是颜色不同,他还没上身,小北就穿出去招摇过市了,这所谓的新式料子据说是宁波这边几家机坊和染坊的最新成果,如果能牵线做成这一笔大生意,有助于投石问路不说,还能小赚一笔。最重要的是,宁波府这边商面上的人物,也可以顺便结交一下!

    而且这次出来一趟游玩的花费那可就全都回来了!

    张泰徵险些一口酒呛着,等发现汪孚林绝非是开玩笑,他不禁在心里迅速合计了起来。如果这就是汪孚林的交换条件,那无疑是很能让人接受的。又不要他出钱,也不用他去引荐什么官员,需要的只不过是居中牵线搭桥的一句话。而且,汪孚林自己都卖了东西给佛郎机人,那他夹带人上普陀山,也就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了。于是,他迅速权衡了利弊之后,便爽快地点头道:“好,此事容易,我回头就让人去说!”

    “张兄果然是爽快人。”汪孚林立刻露出了喜出望外的表情,随即亲自回敬了张泰徵一杯酒后,这才讪讪然说道,“张兄,事到如今我也不瞒你,之前在西泠桥畔那家小馆,我一时做好人却硬是拉了你下水,说来说去,其实是我看许二老爷不顺眼,所以不得已也坑了你一下,你可千万别见怪。许二老爷这人实在是心眼如针尖,我就是在歙县小小得罪了他一次,他就处处给我脸色看……”

    张泰徵怎么都没想到,汪孚林竟然主动对自己解释起了当初杭州那档子事。听到汪孚林把许二老爷形容成心胸狭隘,踩低逢高,出口伤人的那种富二代典型,他对照一下许二老爷给自己留下的某些印象,不得不承认汪孚林说的很可能是事实,心里不禁信了八分。等到汪孚林又就万松书院金宝和秋枫的冒犯失礼给他赔罪,他心里除却从前那点不舒服消解了很多,也生出了另一种明悟。

    汪孚林似乎很想和那些佛郎机人做成这桩生意,故而才对他这么“坦陈相见”吧?既然如此,把事情说出去就不太可能了。而且,从这种种迹象来看,汪孚林的行事做派确实和那些徽商很像,在商言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现在看来,他之前在杭州听到汪孚林传闻之后的试探接触,总算没白吃亏。

    晋商和徽商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主要是当年改革盐法,将晋商把持的以粮食开中,换成了如今的折色开中,以至于晋商几乎再也插手不进淮盐。但现在这件事都过去好久了,晋商也已经无奈接受了这样的变化,再加上口外贸易几乎全都捏在他们手里,却也不输给徽商。而汪道昆当初没点翰林,即便因为张居正的关系重新得到重用,可顶了天一个尚书,和目标直指内阁的父亲张四维冲突有限。既然如此,多一个敌人不如多一个朋友!

    想通了这一点,他立刻对汪孚林的坦诚投桃报李,当即说道:“这样吧,事不宜迟,我这就带汪贤弟去船上一趟如何?”

    汪孚林絮絮叨叨给人赔不是,归根结底就是为了这句话。他二话不说站起身来拱了拱手:“还请张兄等我片刻,我将那料子样品直接带上!”

    ps:早上才知道,我的大表哥凌晨去世了,才四十出头,儿子还没上初中,想想心里真难过。生命可贵,还请大家多多保重身体……什么票都没力气求了,唉

第三二五章 真正的大买卖() 
对于两个于传教兴趣缺缺,对金钱却疯狂追逐的佛郎机商人,塞巴斯蒂安?佛朗哥和弗朗西斯科?埃斯特雷拉来说,早上见过的那个少年携带了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衣料到来,洽谈这样一笔生意,他们无疑欣喜若狂,甚至把这次奉了主教之命到普陀山来的正事都给丢到了一边。停靠在双屿的那条海船并不算大,用时人的衡量标准来说,尽管不是小舢板,可不到八百石的载重量,运送一般的货物自然力有不逮,可绸缎又不是粮食,重量轻,价值却高。

    这些新花样的绸缎才刚出来,如果不是走水路,而是从陆路运送到澳门,路上的损耗再加上运费,如果是他们在澳门向那些来交易的商户收,绝对会比原产地的售价高昂很多!

    “这位公子,我们要最鲜艳的颜色,最好是大红大紫,又或者宝蓝色,这样我们回到国内才好卖。”

    见汪孚林想都不想就点了点头,年纪较大的弗朗西斯科想到中国人对银子很看重,而银币在葡萄牙乃至于欧洲的价值却要低一些,因此打着结交的念头,他在心里迅速盘算了一下,就痛快地给了一个很高的价格:“如果是红色和紫色,我愿意出价二十两一匹,如果是蓝色,则是十八两一匹,青色的我们那边不好卖,十二两,尽量少些。只要不超过八百匹,有多少我收多少。只不过我们这次出来,只带了一批金银锭,恐怕不够支付这一批价值高昂的绸缎。”

    他一面说,一面偷偷瞥了张泰徵一眼,见其微微挑眉,他就放弃了从人家那里借钱的念想,绞尽脑汁冥思苦想了起来。然而,从澳门走海路到双屿,然后再抵达普陀山,这一程海路非同小可。他总不可能提出让汪孚林跟着自己去澳门取钱,人家也绝对不会答应。在想了又想之后,他便干脆实话实说道:“公子,我们带来了总共三百两金子。四百两银子,此外还有一大批来自锡兰的红蓝宝石,以及香料,能否用这个抵偿绸缎的货值?”

    张泰徵对于佛郎机人的印象,就停留在他们的坚船利炮。以及金发碧眼的国人身上,但汪孚林可不一样,他知道,在如今这个年代,作为欧洲小国的葡萄牙、西班牙,甚至荷兰,全都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侵略性,尤其是葡萄牙,以区区二百万人口,统治了比自身庞大十几倍的殖民地。比如锡兰。也就是生产宝石的斯里兰卡,现在已经落到葡萄牙人手中了。而他如果没记错的话,十六世纪末到十七世纪初,葡萄牙似乎因为王位问题,被西班牙吞并了!

    好像斯里兰卡和巴西之类的地方就因此被荷兰给抢了?至于具体年份问题……他又不是百科全书,那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对于用香料和红蓝宝石抵偿货值这一建议,汪孚林并没有任何意见,但他同时提出,自己会带一个鉴定货值的朝奉过来。两个佛郎机商人自然表示认可。当听说汪孚林雷厉风行,明天早上就会返回安排货物,他们那高兴劲就别提了。他们满世界漂泊了这么久,和各国人都打过交道。要数中国人做生意最守信用,从不拖沓,没想到连面前这个显然未成年的少年都是如此。他们唯一担心的就是,年纪太小的汪孚林是否有这个权限。

    当汪孚林半夜三更返回,竟然说明早要立刻经定海回宁波府采买一批绸缎,年纪大早早睡下叶老太太暂且不提。一直等着他的苏夫人和叶明月小北以及叶小胖全都大吃一惊。等听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上午也见过那两个佛郎机人的小北就忍不住嘀咕道:“真是,走哪都想到赚钱,你钻钱眼里去了!”

    “这些料子又不是织金销金,我当初买的时候,不过五六两一匹,但一转手就是几倍的利,不钻钱眼里怎么办?谁让我爹欠人七千两的债务?”

    汪孚林既然这么说,苏夫人笑着叫了一个仆妇进来,随即代叶老太太写了帖子,这才交给汪孚林说:“这样吧,你要的东西多,为了避免引人注意,又或者被人问东问西的,用叶家的名义去收。我回头再挑几个宁波本地的随从陪你回去,这样应该会更顺利。”

    小北倒是想跟去,可想到来回水路这一番折腾,她顿时蔫了。叶明月则在沉吟好一会之后,最终开口说道:“娘,让明兆陪着一块去吧!”

    叶小胖虽说对普陀山挺好奇的,可进庙烧香拜佛,再看到四处都是虔诚香客,他也有些烦了,这会儿听到姐姐的建议后,他立刻小鸡啄米似的连连点头答应。汪孚林当然不吝带上这么个小向导,征得苏夫人同意之后,少不得谢了又谢。

    于是,等到第二天一早,叶老太太起床之后,准备去另外三座大寺上香拜佛的时候,就发现孙子叶小胖也跟着汪孚林一块不见了。苏夫人当然只是说,汪孚林得到人紧急传信,需要回宁波采办一批绸缎,她就让叶小胖陪着去了,至于和佛郎机人交易什么的则暂且不提。虽说觉得奇怪,可有活泼的汪二娘和汪小妹陪伴,老太太也就把狐疑给丢开到了一边。金宝和秋枫虽说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可两位先生都没事人似的,他们也只能把疑问藏在肚子里。

    这一去一来,转眼间便是五天,最后连汪二娘和汪小妹都死活从小北口中问出来,兄长拉着叶小胖去采买绸缎和佛郎机人做生意了,金宝和秋枫也从苏夫人那儿得知,汪孚林竟然卖绸缎给佛郎机人,全都瞠目结舌。唯有苏夫人出身军门世家,对浙江沿海这些卫所颇有了解,眼见得两个佛郎机人出现在普陀山之后,自始至终就没有卫所派人上岛查问,她就知道,不是张泰徵一行人隐瞒得好,就是那些卫所根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过,如今倭寇之乱已经告一段落,佛郎机人几次三番得到教训,早已收敛了气焰,倒也难怪沿海如此松弛。

    当汪孚林再次上了自己的船上之后。等得心急火燎的塞巴斯蒂安和弗朗西斯科看到他身后的随从先后展开三匹绸缎,他们慌忙赶上去查看。织金销金这类的绸缎他们已经贩卖回去很多了,在葡萄牙市场上虽说一度热销,可渐渐也有人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