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狩宋-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因为李太后的关系,宣布对高继冲的任命没有再派其它官员。

    刘承祐对郭威功高震主确实很担心,但是因为与郭荣相处比较多,所以面子上还是过得去。

    “将军以前到过襄州?”

    郭荣的背后,赵匡胤低声道。

    郭荣是第一次见到赵匡胤这个父亲刚刚收的亲卫小校。因为他武艺高强,有到过襄州和荆南,所以郭威派他来保护郭荣,并说这个赵匡胤是个人才,必要时,可以一用。

    这个年轻,健硕,结实的像头牛的汉子,武艺确实不错,也不想别的武将一样,一心练武,没有头脑。但是要说高明到什么地方,郭荣还真没看出来。

    “我从成年到回京任职,来往荆襄十多年。元朗到襄州做过什么?”

    “家贫,给人护送一些货物,贩马。从汴梁到凤州,到襄州荆南。河中大乱,想报效国家,所以投奔郭公。”

    这些话,平时赵匡胤是不肯说的,毕竟他是将门之子,高祖父赵朓,祖父赵敬均曾在唐做官,父亲赵弘殷曾任后唐禁军飞捷指挥使。但是郭荣都贩卖过茶叶,自己的这些事也就不是太丢人。

    襄州,对于赵匡胤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地方,他曾经在这里遇到过一个僧人,当时他正落魄得身上一个铜子没有,饿着肚子帮僧人赶走了抢劫的人。这个僧人就把身上所有的财物全部给了他,说你这样的人不应该流落江湖,应该从军打天下。你北上吧,河中大乱,郭威郭大人英明神武,有识人之明。你去投奔他,一定会得到重用。

    赵匡胤到了郭威帐下,虽然是小兵,但是却是郭威的亲卫,后来经过几次作战,晋升为小校。官职不是什么事情,重要的是郭威看重他,肯教他,很多事情也问他,让他感到了被重视。

    现在派出来跟着郭荣,是给他立功的机会,也是信任他的表现。

    一路走来,郭荣谨慎笃厚,勤勉,待人处世平和有度,武艺也算是不错。作为一个高官的儿子,这种品性让他格外出众。只是可能因为不了解他,所以并未对他青眼有加。

    郭荣看着已经破败不堪的原野叹了一口:“家国如此,百姓不宁,皆战之罪也。大唐盛世,不知何日才能重现。”

    赵匡胤很小心地道:“非战之罪,古来皆以战止战,所以只要有一个圣明之主,假以时日,大唐盛世就会重现。”

    郭荣边笑着看了他一眼:“看来你也是读了书的。”

    赵匡胤恭敬地道:“小时候只是认得几个字,一直练武,是到了郭公帐下,才被逼着看了一些书。”

    柴荣点头道:“多读一些书,武能定国,但文才能安邦。百姓需要休养生息,我们的粮草兵马才会充足,不是能够骑马打仗就行了的。”

    赵匡胤愣了一下,拱手道:“谢公子教导。”

第一百五十二章 北上击辽的真伪() 
襄州,襄阳府,城里城外成为了一个大军营。

    不过军队来了总有好处,流氓地痞没了。这些士兵历经了河中相持战,这是一场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战争,他们必须与几十万民夫协同。士兵们负责保卫和拱护民夫,也和民夫们一起修筑围城的寨子。一遍一遍的修,一遍一遍的掩护撤退。进攻修筑。反反复复一年多,他们都麻木了。

    但是河中城总算是被他们活活给耗死了。

    而这些士兵与百姓的关系却改善了很多。因为民夫和士兵的身份实际上经常转换。不同的是一个拿刀枪,一个挑担子而已。

    襄阳城来的这批士兵,与安审琦以前的士兵完全不同。他们很少去欺压百姓,反而对百姓会帮一手。

    比如现在,军营就拿出军粮出来赈济百姓。还是自发的行为。这是一年多与百姓相濡以沫处出来的感情。

    襄州来了十万军队,加上原有五万人,足足十五万人,对于任何一个州来说,都是沉重的负担。但是襄州还能做到这么安定,除了李谷这个西南转运使利用自己的权利避免了粮草大面积匮乏的局面以外,再就是与这只军队的本身的特性有关。

    而这支军队,是郭威亲手打造出来。

    军队对郭威敬若天神,因为是郭威在保住了他们大多数人的性命的前提下,打赢了这场战争。而当初这些士兵本没有想到还能活下来。

    多少次战斗,成千上万人战死,能活下来的就是老兵,两次战争不死的人,那都是能人,会被将官带在身边当亲卫。就像现在赵匡胤的位置。

    但是现在不同了。河中之战,大大小小打了数百次。汉军战死的人不多,连河中军战死的人也不多,河中军是活活被饿死的。河中军很惨。可是汉军却过得很舒服。作战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因为你每天都要这么来回几次,傻子也会了不是?

    士兵们把对郭威的崇敬现在放在了郭荣身上。到处都是这样的目光,到处都是跪拜礼。

    一个人很容易在这种情况下产生唯我独尊的心态。

    郭荣不知道郭威是怎么不会升起反心的,反正郭荣是有些把持不住。

    郭荣有些明白郭威的告诫了。

    李谷和王溥到了城外迎接,用了很高的规格,这迫使郭荣下马。

    “李大人,小子哪里受得起这份礼。”

    郭威对王峻那种恭维可以说是假的,但是对李谷的这个李兄确实真的当成心腹和知己。所以郭荣把李谷当成长辈看待,也不肯接受这种类似君臣的礼节。

    李谷一笑,还是偏身让郭荣先行。

    “我们还没有知会荆南那边,按道理来说,高节度应该来这里接旨的。但是现在情况复杂诡谲,我就擅自做主请公子亲自到江陵的宣旨。”

    李谷说得很委婉。

    “喔,这件事本来就很复杂,不是一蹴而就。只是情况到了什么地步。”

    “荆南归于我,这个是肯定的。但是如何处理军政,如何面对我们接管荆南后要面对的蜀国,楚国以及唐国的态度,以及接下来的事情就很麻烦。这个中秋,楚国和蜀国的使者都去了荆南。另外,我已经确信,现任龙兴寺方丈德明是韩熙载派来的。”

    “德明不也是你的好友吗?”郭荣笑道。

    “是这样。荆南应该分为四部分,一部分是高公一系,下面是徐琳等一批已经与高公关系密切的人。其中还有梁震留下的一部分力量以及武信王从北方带来如王保义,倪可福等他们的后人,是荆南实力最强的。与之实力相当的是孙光宪、梁延嗣等从蜀国和南方逐渐积累的人气和人脉。另外一部分是武信王和文献王的一些子嗣,以归州高保勖,松滋高从义为首。他们的势力都在归州一代。最为诡谲的就是渤海王高继冲。”

    “嗯?”郭荣就关心了起来。

    “高公一系,自然是肯归于我朝,但是他怎么说也是一方节度,所以需要有一些条件才行。孙光宪,梁延嗣等人不过是求一个官,最好能够升一步。高公入朝以后,他们的去留成了问题,是怕失去了自己的地位。所以也是要看我们给的条件。条件合适,他们就降。条件不合适,他们很可能会阻挠。这帮人势力庞大,并且很可能会与高保勖一系联合,或者倒向蜀国,或者倒向南唐,皆有可能。”

    郭荣道:“这也正常。”

    “高保勖一系是因为如果南平国还继续存在,他们还有王位可以争,可是高公入朝,除了少数人会有官职,大多数人只会是一个富家翁。所以他们是把高保勖推在前面,争的也是一个好的条件。不过高保勖与高保融是同父同母的兄弟,感情很好。问题就在于孙光宪这帮人的走向,如果倒向他们。他们未尝不会拼死一搏。”

    郭荣点头,没有说话。

    “南平国总归是一个国家,所以还是有一批忠于南平国的人,或者还有称霸之心的人。这些人本来在荆南不成势力。但是出了一个高继冲。吴夏,楚国高郁之徒,才能可能要强于孙光宪。闵平江,楚国拓跋恒的弟子,现在应该是高继冲新军统领。这都是非常有才干的人,因为不得志,所以四处寻找机会。被高继冲纳入麾下,主持军政。另外荆南法房参事施睿静,此人心高气傲,也颇有才华,他所求的,我们可能给不了他,所以我判断他也会倒向高继冲。另外辅佐高继冲的还有两位老臣,一位是高氏最年长的高从让,一位也算是最年长的外臣李载仁。如果说吴、闵、施年轻气盛,高从让与李载仁就是老成且经验丰富。高继冲现在已经在东城单独圈定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南平国的精华都聚集在那里,势力已成。”

    “高继冲与其它派系关系如何?”

    “高继冲基本上已经与孙光宪系分裂,且不可弥补。高公是希望保住高继冲,即便是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且还有一个王婉容。王婉容是王家的宝贝闺女,王家自然要力保两人不出事。高继冲年纪小,除了与高保勖本人关系不错以外,与高保勖那一系的人没有什么关联。”

    郭荣点头道:“所以这么说,只要我们放过高继冲,在加上一些条件,荆南接收基本不成问题。”

    “是的。只是我不太明白,梁震为高继冲准备的战略是北上击辽。我想《楚汉》的琵琶曲以及《楚汉》这首诗您也是知道的。现在这在江南士子流传极为广泛。很多士子不远万里前来投奔高继冲,如果不是高继冲招收新军的条件苛刻,他能够迅速聚集起数万之众。问题在于,从荆南不远千里,北上击辽,无论怎么看都是不现实的事情的。”

    “依你看是真是假?”

    “出海是真。是北上,还是另有所图,现在很难弄清楚。因为江陵造的全部是海船,海船在江水不适用。不能靠岸,会被沙船在浅水围攻而沉没。”

    “对接受荆南有何影响?”

    “无影响。”

    郭荣笑了:“我想高继冲北上击辽是真的,我确实听过《楚汉》的琵琶曲和《楚汉》这首诗。不仅在江南士子,即便是北地士子也流传很广。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之叹,别说是别人,即便是我,也深以为然。现在大势已成,恐怕高继冲不想北上也不行。只是能否成功在其次,当项羽总好过投降卖国。”

    李谷诧异地看了看郭荣。郭荣很磊落地笑了笑。

    “事情的成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国为民。”

    跟在郭荣背后赵匡胤击掌道:“公子说的是。”

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志() 
军人和智谋之士最大的区别就是,军人只要认准一件事,做就是了。成败在其次,了不起用热血去换。

    郭荣保持了这个军人的基本秉性。

    但只这一句话,就让很多听到的军士为之击掌。

    李谷笑了一下,明智地闭上了嘴。

    几乎同时。荆南后海观海阁,在人群中的楚国使者闻歌而色变。

    第一天的中秋,是孩子们的节日。所以还算平静。

    第二天,是进城的商贩的交易日。

    到了第三天,原本以为应该要平静了。没想到,赶来荆南参军落选的人到了舍人院,他们不想走,所以让舍人院安排在定远、纪南、监利三县。原本舍人院以为人数不会太多,没想到居然有数千人之多。

    晚上的时候,梁瑛她们在观海阁练习剑舞。因为音乐学院的场地不够大,而观海阁的场地够大。这吸引了一些人观看。

    蜀国的使者原本只是来看热闹。

    但是梁瑛她们用古风唱起“生当为人杰死”的时候。竟然引起了台下和路人驻足,以歌相和。

    随后相和的歌声此起彼落。甚至有人唱起那天王婉容唱的《国殇》。

    很快观海阁的人都安静下来,因为能够听见后山数千人以《楚汉》与《国殇》相和。

    “那才是真正北上抗辽的战士,是我们的英雄。”有人这么说。

    后山没有那么多军士,即便是算上女卫和暗卫,人数也不超过两千人。但是这次是已经挑选出来,参加训练的工匠们以声相和,所以才闹出了这么大动静。

    别院,在书房听到歌声的王婉容和高继冲都愣了一下。正在禀报事情的李载仁和吴夏、闵平江也愣住了。

    李载仁道:“怎么搞的,不是让低调低调,几千人以歌和之,还嫌别人猜忌的不够。吴先生,闵江军,两位还是赶回去弹压一下。”

    闵平江起身要出去。

    吴夏却拦住了:“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之志不可夺。不可强行弹压。”

    闵平江想了想道:“我知道,以理服之即可。”

    吴夏点点头,闵平江就出去了。

    吴夏道:“新军现在风气已成,所有人都知道要北上抗辽。近来收入军中的,很多都是慷慨侠义之士。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