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谋天下-第3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中便有礼部侍郎方从哲大人举荐的韩爌大人!”

    “哦?韩爌?”

    朱常洛一副略带惊讶的口气,看的老首辅一阵无语,但是皇帝陛下却自得其乐,转过身问道。

    “韩爌,你可知此次钦差之事朝廷十分看重,你既被方先生举荐,心中可有在苏州府推行税赋改制的谋划?”

    王锡爵咧了咧嘴,一副牙疼的样子。

    这话问的,也就是对韩爌这种皇帝宠信之极的大臣才能答的上来,不然的话,其他的人谁会闲的没事,还没接到差事就开始筹划怎么办好差事,就算是心里有个方案,也不会堂而皇之的说出来,不然的话,岂不是觉得这差事铁板钉钉会落到他的手里?到时候这番不稳重的行为落到大佬的眼中,说不准到了手里的差事就能飞了。

    但是韩爌这就明显不一样了,这满朝上下,要说对皇帝的了解,王锡爵能排到前三,不因为别的,就因为在当今声望渐隆之前,王锡爵便跟他打过交道,而且吃了个大亏,从此之后,老首辅便一路看着今上如何一步步成为太子,再成为天子。

    虽然平素的交流不多,但是到了王锡爵这等地步,早已经不必和人日日相处才能了解一个人了。

    所以他压根就没相信过皇帝会把这么一趟差事交给别人去办,不仅仅因为这是一件大功,更是因为以王锡爵对今上的了解,知道他对税赋改制一事有多么重视。

    这样的大事,天子必定要握在自己的手中,必定要派一个最最心腹的大臣前往,如此才会放心。

    甚至于直到现在,王锡爵都隐隐约约感觉到,天子对于大部分朝臣的观感都不怎么好,他也想不清楚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但是多年的为官经验却是让他无比笃信自己的感觉没错,当今天子不喜欢文臣,虽然掩饰的很好,但是年少时的不成熟,却终归是会让人看透一点端倪。

    而王首辅有幸便是早早看出这一点的人。

    所以他敢断定,天子绝不会将一件自己如此看重的事情,交给自己不信任的外臣的。

    不过因为李廷机的一场胡闹,王锡爵也明白,原本帝党能够十拿九稳的事情,也变得有些难以预测了,至少明面上,皇帝是要安抚两位阁臣的,所以想来想去,王锡爵觉得,天子想要将此事握在手中,就只有两个法子了。

    第一个法子是从吏部下手,直接将其他人都从候选人划掉,如此一来,内阁自然没什么选择,只能将差事交给韩爌。

    不过难度略大,成功率也不高,之所以所难度略大,是因为这么干,是违背吏部的铨选原则的,当然,不是说吏部孙天官有多么坚守原则,而是这件差事本身就是举朝关注的事情,又是浙党志在必得的差事,以孙天官的性格,不大可能这么高调。

    当然,孙天官如果知道老首辅这么想他,一定会大呼这是带着强烈个人性质偏见和歧视……

    至于说成功率不高,就是客观原因了,坦白来说,就算是乐观估计,孙天官真的只递了韩爌一个人上去,恐怕也韩爌也难以得到这次差事。

    国朝的惯例,凡是坏了规矩的事情,不分对错,都是会受到坚决抵制的!

    孙天官假设真的这么干了,最大的可能是他本人受到举朝弹劾,而内阁的某阁老和某阁老将联名抗议,最终的结果要么是内阁迫于压力将候选名单打回吏部重新审定,要么就是这件事情直接搁浅,一拍两散谁也拿不到差事,到时候汹涌的朝议之下,天子也不好强行通过。

    所以王老首辅第一时间就知道,这个法子不可取。

    不过没关系,一个法子不行,还有另一个法子,坏规矩的手段肯定是不行的,那就照规矩来吧。

    皇帝下诏命内阁议定人选,若是吏部没有从中作梗,但是到了最后,内阁博弈的结果仍旧是韩爌出任钦差,那可是谁也挑不出错来……

    而想要在内阁的会议上让韩爌获胜,那么就需要一位强有力的声音站出来力挺韩爌了。

    很明显的是,自己就是皇帝在内阁给韩爌找的靠山了……

第六百七十九章:韩爌的真本事() 
若是朱常洛此刻能够看到王锡爵心中所想,一定会感叹一声老狐狸不愧是老狐狸,这般对局势推演的功力和对人心的把握简直可怕。

    朱常洛的确是想过要借孙丕扬之力影响结果,但是到最后还是放弃了。

    一来他如今摸不清楚孙丕扬的意思,二来如同王锡爵顾虑的一般,即便孙丕扬肯冒着得罪浙党的风险将韩爌一个人递上去,也未必就能保证这次差事不出差池。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无规矩不成方圆,朝廷这么多年来积累下来的规矩,是维护这个朝廷良好运转的根本,如非必要,朱常洛不想开这个坏规矩的风气。

    不然的话,一旦朝臣争相效仿,整个朝廷岂不是乱了套了!

    所以能照规矩办,照流程来,自然是要照规矩来的。

    这也是他今天请王锡爵过来的原因,内阁当中的局势,朱常洛算得上是洞若观火,四个派系泾渭分明,却又相互纠缠。

    而这一次算得上是浙党和帝党之间的争斗,但是不要忘了,在内阁当中属于这两派的人马只有三位阁臣,还有两位说话一言九鼎的人物没有站队,那就是首辅王锡爵和次辅衷贞吉。

    但是很明显的是,首辅和次辅向来不合,朱常洛要借助其中一人之力,就不可能的得到另一人的力量,所以权衡之下,朱常洛还是选择了王锡爵。

    一来是因为,王锡爵毕竟是首辅,在内阁当中的话语权远远超过了其他阁臣,成功的几率要大上不少,二则是因为严格来说,这件差事之所以能够通过廷议,还是依仗了王锡爵的帮忙,不要忘了,最初是老首辅最先在朝会上提出要用一条鞭法取代矿税,这才有了后面的一连串事情,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在钦差人选的上面,王锡爵也有一定的发言权。

    何况从全局的层面上来说,王锡爵之所以会提出一条鞭法取代矿税,是为了取得朱常洛的信任,是一种示好的行为,而有了示好,朱常洛就须得有回应。

    如此才能向外界传递出皇帝和首辅上下一心的信号,所以从大局来看,朱常洛也得找王锡爵来当帮手。

    而有了王锡爵的帮忙,再加上李廷机的助拳,对,李廷机的助拳,虽然现在朱常洛已经打算对付李廷机了,但是毕竟他还是帝党之首,只要他稍微有点政治智慧,就应该明白,私底下动些小动作不算什么,但是同为帝党中人,若是他胆敢明目张胆的阻挡韩爌的升迁,那可是会被士林鄙弃的。

    到时候,就算是不用朱常洛出手,士林的舆论也能逼得他狼狈不堪,当然,他肯不肯尽力就不一定了。

    这也算是朱常洛看在往日的情分上,给他的最后一次机会,如果他在受到重重的警告之后还是不知好歹的话,朱常洛就少不得要下狠手了。

    当然,基于李廷机的不良记录,朱常洛不会把宝压在他的身上,故而说到最后,韩爌的这趟差事还是要落在王锡爵的身上。

    老首辅在内阁当中一言九鼎,只要他力挺韩爌,便有五分把握能够成功。

    不过朱常洛清楚的是,老首辅是一个有原则的人,尤其是在国政大事上慎重之极,虽然有门生故旧,但是很少违反规矩提携他们,即便是偶尔为之,也是因为此人有真才实学。

    所以朱常洛能做的,只是牵个线,到底能否争取到这趟差事,到最后还是要看韩爌自己!

    如果他不能表现出足够的实力的话,哪怕有皇帝的暗示,老首辅恐怕也不会帮忙。

    毕竟到了首辅的位置,和皇帝在一定程度上有平等交流的权力,朱常洛也不好为了韩爌一个人强迫王锡爵。

    当然,朱常洛既然叫了人过来,自然是有信心的,他素知韩爌的才学能力,以前在东宫的时候,也曾和他数次谈论过税赋改制的情况,韩爌的谈吐和思路都颇受朱常洛的欣赏,不然的话,他也不会放心让韩爌来接下这趟差事。

    何况有他的面子在,即便韩爌偶有疏漏,只要大方面上没什么差错,老首辅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出手帮忙的。

    所以朱常洛才有今次的一番行为,为的就是给韩爌一个机会陈述自己心中所想。

    不过他却是没有注意到,就在他为韩爌争取到这个机会之后,王锡爵的脸上却是莫名的挂上了一丝仿若看戏般的笑意。

    “回禀陛下,臣以为,苏州乃税赋重地,但是想要改制,却也不能心急,一条鞭法的核心为归拢税制,规范税法,杂税合一,以银两输税,此法当中,以银两输税较为简单,但是须得结合民情而定,彼辈农民者,终日耕种,未必有银两输税,若将粮食换取银两,未免又遭粮商压榨,故而以臣之见,银两输税可和当地常平仓结合,以高价收购农民粮食,再由常平仓将银两交付当地衙门抵充税务!”

    韩爌从进殿以来就谨守礼数,直到朱常洛开口发问,方才缓缓说道。

    “可是你可曾考虑过,常平仓的银两从何而来,若是常平仓以高价收粮,再以平价折银交付衙门,其中的差价岂不是还要落到朝廷上来,如此一来,只会令朝廷税赋减少,岂不与陛下之意背道而驰?”

    王锡爵眼神微眯,质问道。

    但凡是涉及到这等关乎国政的事情,老头子都变得严谨无比。

    要知道,韩爌说的的确是实情,一条鞭法的优势在于国家,而不在于底层的百姓,对于国家来说,可以迅速积蓄银两,但是即便在苏杭扬州这样的繁华之地,也不是家家都有银两的,许多地方的底层百姓,仍旧维持着以物易物的风俗习惯。

    国朝之所以一直征收粮食,也正是基于这一点,相对于银两,对于底层的百姓来说,还不如直接缴纳粮食方便。

    韩爌说的法子,的确可以解决这一点,由常平仓出面收购粮食,再由常平仓输银给当地衙门当做税银,如此一来,对于底层百姓来说,只不过是将缴纳税赋的地方从衙门变成了常平仓而已。

    但是这样的确方便了百姓,但是对于朝廷来说却有害无益,因为常平仓的银两,还是要从朝廷拨付,如此倒手之间,不过是左手换右手而已。

    甚至于按照惯例,常平仓收购粮食的价格要高于市价,所到如果真的这样做,朝廷征收上来的赋税总量只会不增反减……

    “元辅莫急,听下官说完,下官所说的常平仓收粮,只针对交不起银两的百姓而言,而对于地方的士绅以及大户,常平仓不仅不会高价收购他们,反而会压低价格!”

    韩爌欠了欠身子,却是解释道。

第六百八十章: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朝廷可以先命各户清报自家田地数量,臣打听过,京师之地粮价大多为三钱银子一石,苏州产粮之地,粮价恐怕只会更低,而朝廷可以用百亩之地为界,百亩之下产出者常平仓以三钱银子收购粮食,百亩之上产出者,可降价为两钱五,五百亩以上产出者,降价为两钱,如此一来,可保证常平仓收购的粮食皆是底层百姓手中的粮食,而非是士绅大户手中的粮食!”

    听了韩爌的解释,王锡爵却是沉默下来,仔细的盘算着这个法子推行下去的可行性。

    在内阁中枢这么久,他自己一眼就瞧出这个法子的优越之处,如果真的能够实行的话,至少在苏松富庶之地,可以完美的补上一条鞭法的漏洞。

    而且将高价收购粮食的余地保持在百亩之地以下,可以大大减缓常平仓的银两压力,同时也能够起到平抑粮价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

    不过如此一来,却是有两个难处,其一是如此一来,必然会得罪当地的士绅大户,而且是死死的得罪,挡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在苏州府这样天高皇帝远的地方,这帮士绅大户联合起来对抗朝廷的事情也不是没有过。

    这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说来这苏州府早就是有前科的,早在万历初年的时候,苏州府渐渐兴起一股奢靡的风气,由于苏杭自古风景秀丽,故而每到春秋两季,无数人会到苏杭游玩,若仅仅是游玩也就算了,偏偏这帮人有的是银两,史书有载,阖城士女,尽出西郊,逐队寻芳,纵苇荡桨,歌声满道,箫鼓声闻,游必画舫肩舆,珍馐良酿,歌舞而行,可谓奢靡颓废之极。

    更重要的是,有无数人看重其中的商机,纷纷抛下田地,去经商做小买卖,这下子苏州知府可坐不住了,要知道,农事乃国之根本,更是考核官吏的重要标准,若是在这方面出了问题,他这辈子也就完了。

    更何况,这股风气和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