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高亢的声音在金銮殿回荡:“陛下,老臣有本参奏。”
来到金銮殿屁股刚刚坐上龙椅就有事,还是当朝礼部尚书奏事,崇祯以为又出了什么乱子心里咯噔一下。
“爱卿,有何事要奏请讲。”
“臣这些年潜心研究农事,事到如今应该是出成果了,今日臣带来了两样新农作物加工的食品请陛下亲口尝一尝。”
原来是好事情啊!崇祯松了一口气,道:“爱卿为国操劳辛苦了,是什么东西朕很好奇,真的想尝一口。”
王承恩赶紧接过徐光启手中的托盘,他看了看发现两个烤红薯和几十片炸薯片,于是他拿了一片炸薯片塞入口中。
不是王承恩要先吃为快,而是他必须保证皇帝的食物不会被人下毒。
崇祯看了看在咀嚼炸薯片的王承恩问道:“味道如何?”
王承恩大声道:“回禀陛下,正如徐阁老所言味道好极了。”
黄汉在京师卖烤红薯和炸薯片,如此大的动静肯定会被锦衣卫和东厂呈报紫禁城,因为黄汉毕竟一下子带来了男男女女接近一千人。
王承恩和曹化淳这些大太监当然对此事一清二楚,徐光启在炸薯片售卖的第一天作出“味道好极了”的评价已经尽人皆知。
崇祯笑了笑,也拿起两片尝尝,随即不断点头,最后评价道:“真是味道好极了!”
徐光启趁热打铁道:“请陛下赐字为炸薯片扬名。”
崇祯欣然同意,御笔书写了这五个大字。“味道好极了”从今往后成为黄氏炸薯片的专用广告词,是得到皇帝金口玉言、御笔褒奖独一无二的“味道好极了”。
徐光启又奏道:“陛下,老臣几年前就在北方试种成功了甘薯,可是老臣推广不得法导致无人问津。
自从老臣去永平赈济灾民遇到了永平守备黄汉,这一现象大为改观。
现如今已经有超过三万户农民尝试种植了甘薯和马铃薯,黄守备又包销他们的产出。
想必这些第一批种植马铃薯和甘薯的农民今年会得到超过往年的收益,明年种植这两样新农作物的农民会倍增,增加了种植面积,以后永平府子民真的可以不用再挨饿了。”
崇祯听得很认真,按理说此处应该有掌声啊!可惜大明人不时兴拍巴掌,一众文官武将只不过唏嘘感叹罢了。
徐光启继续道:“如果我大明多出几位如黄汉这样的人才,能够在整个大明都推广种植甘薯和马铃薯,哪怕只有一两成田亩种植,大明子民摆脱饿肚子的困境指日可待。”
皇帝开口道:“朕无时无刻不担忧嗷嗷待哺的饥民,爱卿研种出如此高产农作物有大功于社稷,朕会不吝厚赏。”
“陛下,老朽已经高居庙堂心满意足,今日老臣举贤不避亲要为一位少年英雄鸣不平。”
满朝文武都知道徐光启准备说什么,崇祯皇帝乐得听下文,想着趁此良机给黄汉父子一个说法。
孙承宗感觉有些不妙,貌似压制那个投机之人困难重重啊!
一众东林党员知到此时此地在公然跳出来阻挠皇帝恐怕会自食其果,他们决定暂避锋芒,一个个装聋作哑,也算给曾经的党员徐光启面子。
见没有人打岔,皇帝有意大声问道:“爱卿是否准备为黄汉讨要公道?”
“然也!老臣在永平赈灾三个月,耳濡目染黄汉如何做人、做事,不错,他确实年少气盛,又是嫉恶如仇难免会得罪朝堂权贵。
可是他的拳拳之报国心老臣感触甚深,如此忠臣良将朝廷不予以重任简直是暴殄天物。”
黄汉请锦衣卫刻意散布不利于关宁军的言论,又由于此事跟正在京师把烤红薯和炸薯片卖得红红火火的黄汉有关,这几天这些言论是酒楼、茶肆热议的主流话题。
方正化主动求见曹化淳讲了辽人守辽土的弊端,皇帝当然已经得知这些言论,他认为有一定道理,心里在谋划着如何徐徐图之。
徐光启很明显是准备替黄汉讨要封赏,这正合帝心。
崇祯有意问道:“爱卿为何会如此抬爱黄守备,莫非他果然不同凡响?”
“黄汉确实有过人之处,老臣会指导农民种植甘薯和马铃薯,但是根本没有能力把这两样东西卖得火爆到需要排队。
从承担风险鼓励农民放下思想包袱去种植甘薯和马铃薯,到挖空心思想着如何把收成推销到千家万户,一步一步都是谋而后动,黄汉大才,老臣不及也!”
朝臣顿时不淡定了,他们开始窃窃私语,徐阁老恐怕言过其实了吧?要推销自己的关门弟子也用不着如此贬低自己啊!但是大家也觉察到了徐光启对黄汉的看重。
皇帝见火候到了,决定顺水推舟,问首辅大臣周延儒道:“永平、滦州大捷的封赏早就下达,为何黄汉父子以及‘红旗军’的封赏拖延至今?”
周延儒此时哪能不明白给予黄汉封赏的呼声占了上风,他从善如流道:“臣和内阁诸臣早就合议达成共识,今日正好请圣天子一槌定音。”
崇祯道:“内阁已经有了章程?爱卿请讲。”
“永平守备黄汉连升三级以正三品抚宁游击将军实授给予,为了给一块地盘让他练兵,故而兼职正三品抚宁卫指挥使。其父黄沂州因功官升一级,其余官佐升一级两级不等。”
“如此甚好,朕准了。不知兵部核准抚宁游击营多少兵额,军饷又出自何处?”
第二百一十五章:抬杠()
梁廷栋出班奏道:“启禀陛下,抚宁游击营核准兵额三千六百,其中骑兵一千二百。
耗用银和军饷每年十八万两白银直接从辽饷中划拨。本色每年两万五千石,其中麦子和杂粮各一半,由永平府供给。”
皇帝沉吟片刻道:“给予‘红旗军’的兵额还是太少了一些。爱卿……”
这时担心黄汉兵强马壮更加为所欲为的孙承宗再也忍不住了,他出班奏道:“陛下万万不可再给黄汉兵额,他能够组织的人马已经过万了。”
皇帝讶异道:“这是从何说起啊?”
孙承宗道:“人的能力有大小,什么样的人带什么样的兵就是这个意思。
黄汉拥有卫指挥使的职务,以他的能力给他两年时间,五六千的卫所军都有可能不弱与边军,再加上他父亲一千三百六十滦州守备营的人马,总人数过万那是必然。”
徐光启见老友公然拆台很不开心,面沉似水道:“按照督师大人如此说法,大明拥有卫所千百,在册的卫所军应该有百万之多,那么你为何没有调几万卫所军去辽东参战?”
孙承宗尴尬道:“徐大人说笑了,卫所军哪里堪战,仅仅能够充当劳力而已,跟建奴作战岂是儿戏,当然要用大明边军营兵。”
徐光启更加不高兴了讥讽道:“督师大人两种标准昭然若揭也!黄汉拥有一个卫指挥使的头衔,他的五六千卫所军战斗力就会不弱与边军,其他卫所军就是劳力而已?你这是哪一家圣贤书总结的理论?”
群臣忍俊不禁哄笑起来,连崇祯都觉得有趣,孙承宗老脸一红随之就坦然自若了。
他自认为胸中无私天地宽,此时君前奏对乃是为了大明考虑,道:
“老臣不是认为黄汉没有才能,而是恐惧他才华横溢,大家拭目以待吧,老臣认为交于他一个卫所,他就能够把那些已经跟农民相差无几的卫所军再次变成嗷嗷叫的虎狼之师。”
徐光启不以为然道:“这样不好吗?我大明有了如此人才何惧东奴窥视?”
孙承宗跺脚道:“神兵利器可以杀敌于无形,可是也容易伤害到自己呀!”
徐光启道:“危言耸听,孙阁老莫不是嫉贤妒能吧?按理说你我都一大半年纪了,应该不遗余力提携后辈才对呀!”
“你、你、你个书呆子,老夫没办法跟你说明白,总而言之黄汉此子不可大用。”
“老夫跟你的看法截然不同,老夫认为此子出将入相都足以。”
两个老头为了黄汉在朝堂上抬起杠来,一个力捧,一个使劲儿踩。
其实这二人都是明末著名的忠臣、良臣,只不过他们二人对黄汉的看法截然不同。
孙承宗认为一个小小守备居然敢犯上袭杀一员副将,由此可见此人胆大妄为无法无天,如果他麾下兵强马壮谁还能够节制?
徐光启跟黄汉朝夕相处接近一百天,亲眼看到了黄汉的爱心,看到了他从来不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对待升斗小民和基层小卒,认为朝廷用这样的人才是老百姓的福音。
崇祯本来是想着能不能再给“红旗军”一些兵额多分掉一些辽饷,谁知孙承宗的反应如此强烈,他只能作罢。
徐光启见爱徒的兵额大了一倍有余还拥有了一个卫所的主导权也就不再争取什么,他见识了黄汉的带兵方式,认为给了黄汉抚宁这个舞台,想必不出一年“红旗军”就会再次出彩。
黄汉不知道自己已经官复原职,实授还由守备将军升一级成为了正三品游击将军,他此时正带着小妾楚楚在满大街溜达,京师大街上卖烤红薯和炸薯片的摊位前无一例外都是人头攒动。
已经火爆销售了三天,二百个烤红薯炉子和二十个炸薯片铺子自始至终都有排队等候的人流。
一个炉子居然一天能够卖掉三五百斤烤红薯,三天时间二三十万斤甘薯就卖了出去,回笼了资金高达一千余两,加上炸薯片的营业额已经突破两千两银子。
黄汉知道广告效应和新鲜感过去营业额才会是正常体现,一个烤红薯摊位每天买二三百斤就可以接受。
以二百斤算账每个摊位的妇女月收入也不会少于一两二钱银子,能够做到三百斤销售的业绩她们会拿到一两八钱银子一个月,有了动力就不愁积极性,去其他城池扩展销售时再次招募人手就会面临追捧。
黄汉在京师卖烤红薯,搞得声势浩大尽人皆知,又在怡春院高调纳妾,京师诸多公子王孙追捧的头牌清倌人楚楚名花有主。
他还即将在十二月六日大婚,正妻出自名门,乃是当朝正二品大员的嫡女,这些消息不胫而走,连远在辽东的奴酋红歹是都知道了。
这不奇怪,“红旗军”屡次让建奴吃瘪,他们自然被后金细作盯上了,黄汉的一举一动乃是建奴暗桩的主要监视目标。
可是过了没几天,黄汉就不公开露面了,据说这位英雄儿女情长,得了美娇娘楚楚做妾留恋温柔乡,居然常住怡春院牡丹阁,终日饮宴歌舞乐不思蜀。
刚刚回京师赴任的郑国昌居然没有等来黄汉的拜见觉得颜面扫地,气得有了悔婚的意图。
郑秀娥得知未来夫君居然如此承受不住诱惑,伤心欲绝,想着去找瞧上去知书达礼的楚楚谈谈心,让她克制儿女私情,莫要误了郎君大好前程。
黄汉住在怡春院成天不出门不仅跟爱妾楚楚如胶似漆,还有更加暧昧的传闻,原来他跟几个怡春院红牌海棠、小桃红、千里雪也不清不楚,霎时间如此香艳的故事广为流传。
人就是如此,娱乐圈里的龌蹉事从来都是酒席上的谈资,已经有好事之人编了许多荤段子。
如黃将军一夜荒唐,跟怡春院几个花魁大被共眠,一番厮杀真的让几位美人都败下阵来的故事,惹得羡慕嫉妒恨的公子王孙哈喇子流了一地。
谣言越传越离谱,徐光启勃然大怒,派出家丁去怡春院唤黄汉来见,谁知回来的家丁支支吾吾。
第二百一十六章:大闹怡春院()
徐光启得知原来是黄汉宿醉未醒,小妾楚楚派了一个丫鬟打发他的家丁回来了,根本没见着人。
这还得了?徐光启伤心失望,差一点老泪纵横,黄汉是老人家无比看中,也是科学家在天子面前力保的俊杰,他怎可如此?他安敢如此?
徐光启百思不得其解,又找不着黄汉那厮,急得差一点犯了高血压。
于是乎,当朝阁老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摆开依仗往怡春院而去。
老人家动了真怒,想带人冲入怡春院把黄汉那厮从温柔乡里拽出来先来一顿胖揍再说。
郑国昌得知了徐光启要去大闹怡春院的消息,他也是恨铁不成钢决定加把火,于是乎,北直隶承宣布政使司的依仗也摆开阵容,铜锣开道的声音惹得诸多好事之人围观。
许多人打听出来是阁老徐光启要去怡春院逮拿成天嫖宿不归的关门弟子,郑藩台是要去怡春院寻找醉卧花丛的准女婿。
两位朝廷大员去怡春院寻声名赫赫的黄游击,这个新闻太具备想象力,顿时一石掀起千层浪,整个内城的闲人都涌向怡春院。
这很符合国情,汉人尤其喜欢瞧热闹,他们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