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自 。。/bk/hl/32/32419/nex。hl
第291节 主人答谢监礼的司正()
=〃('')〃 =》
司正走上厅堂主持客人之间相互敬酒的仪式,说:某某先生受酬。 。。受酬的人会走下席位。
司正退后,站立在厅堂东墙南端接近台阶的地方,面朝东。受酬的人在介宾的东边接受介宾的酬酒,后面众多受酬的人则在第一个受酬的人西边接受酬谢。这其中的下拜、起立、饮酒,都和贤宾酬谢主人的仪节相同。宾客之间的相互敬酒已经遍及到所有宾客之后,最后一名受酬的人拿着酒器觯走下厅堂,坐下后将觯放置在盛物的竹器中。司正走下厅堂,回到他原来的位置。
主人的两名手下会举起酒器觯和盛物的竹器授与贤宾和介宾,清洗酒器觯后,走上厅堂斟酒。举着觯的人都在西阶的上方坐下,把觯放在地上,随后一拜,然后拿着觯站起来。贤宾和介宾在席的尾端答拜。
举着酒器觯的人都坐下来向先祖祭酒,然后饮酒,干杯后站起来。他们坐下后把觯放在地上,随后一拜,拿着觯站起来。贤宾和介宾在席的末端答拜。举着觯的人走下厅堂,次序正好和他走上厅堂时相反。清洗完酒器觯之后,走上厅堂斟酒,之后都站立在西阶的上方。贤宾和介宾都拜谢,举觯的人一起前行,一人到席前将觯放置在菜肴的两边,贤宾辞谢,坐下之后把觯拿在左手,然后站起来。
另一人走到介宾的席前,把觯放置在菜肴的南边,介宾坐下后接受觯,站起来。举觯的人退后,都拜送酒器觯,然后走下厅堂。贤宾把酒器觯放置在席前菜肴的两边,介宾则把酒器觯放置在菜肴的南边。
负责监礼的司正从西阶走上厅堂,到主人面前接受命令。主人说:请贤宾安坐。贤宾用放祭的器物未撤为由推辞,主人请求撤掉放祭的器物,贤宾应允。监礼的司正走下厅堂到西阶前,命令弟子准备撤下放祭的器物。司正走上厅堂,站立在西厢房的一头。贤宾走下席位,面朝北方。主人走下席位,面朝北方在东阶的上方。
介宾走下席位,在西阶的上方站立,面朝北方。地位尊贵的人走下席位,面朝南站立在席子的东边。贤宾取出放祭的器物,转身授与监礼的司正,司正拿着放祭的器物走下厅堂,贤宾也随之走下厅堂。主人取来放祭的器物,转身授与弟子,弟子拿着放祭的器物从西阶走下厅堂,主人则从东阶走下厅堂。介宾取过放祭的器物,转身授予弟子,弟子拿着放祭的器物走下厅堂,介宾也随之走下厅堂。如果有诸公大夫在场,则要让公和士大夫接过放祭的器物,仪节和贤宾撤去放祭的器物相同。之后,所有的宾客都走下厅堂。
众人在厅堂下脱掉鞋子,向开始时一样,宾客主人相互揖让走上厅堂,然后坐下。有司摆上菜肴,宾客主人开怀畅饮,觥筹交错,歌乐不断,尽欢而止。
贤宾退下时,乐师奏陔夏,主人把贤宾送到大门外,拜两次。
来宾中如果有地位尊贵的人,当行礼到一个人举着酒器觯之后,诸公大夫就可以走入内厅。在贤宾席位的东边为尊者设置席位,公的席位是3层,大夫的席位是2层。公和大夫一样,在走入内厅时,主人走下厅堂,贤宾和介宾走下厅堂,众多宾客都要走下厅堂,回到原来的位子。
主人在门内恭迎,相互揖让走上厅堂。公走上厅堂时,他的仪节和贤宾是相同的,之后公会辞去1层席,让1人撤下。对大夫的礼节,则和介宾是相同的。如果有诸公在场,大夫需要辞去上一层席,把席卷起来放置在席位的首部,主人不会让人撤下。如果没有诸公在场的话,大夫在辞去上一层席时,主人只是作答,不撤去大夫的上一层席。
第二天,贤宾身穿朝服到主人的地方拜谢主人对自己的礼遇,主人身穿和贤宾相同的礼服拜谢贤宾屈尊来临。
主人卸去朝服,穿上玄端服,进而犒劳负责监礼的司正。不需要用到介宾,不杀牺牲,有菜肴,菜肴要按照实际情况,有什么就进献什么,客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请。乡中退休的卿大夫、盛德的君子,邀请与否也随着自己的心愿,贤宾和介宾不用参加。国风中的诸多诗篇,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而演唱。
后记:乡大夫身穿朝服,前往退休的长者那商定贤宾和介宾的人选,因为贤宾和介宾都是乡中贤能的人,因而不必提前告诉练习宴会中的礼法。
设置筵席要用黑布镶边的蒲叶席,酒樽上盖有粗葛布的盖巾,贤宾到时撤去。牺牲要用狗,在厅堂外东北方向烹煮。献酒时要用酒器爵,其他的时候要用酒器觯。所进的肉干有5条,另外还有半条横置在其他干肉上面,来供祭祀时使用,肉干预先陈放在东房中。
放祭的器物俎,用的时候就从东壁移到西阶,从西阶走上厅堂设置在席位的前面。贤宾的俎中所放的肉食有:脊、胁、肩、肺;主人俎中所放的肉食有:脊、胁、臂、肺;介宾俎中所放的肉食有:脊、胁、肫、胳、肺。肺都要割离开,牺牲都要用右边的一半,肉皮向上。
本来自 。。/bk/hl/32/32419/nex。hl
第292节 酒礼()
=〃('')〃 =》
为了干杯而行拜礼的人不要只是站起来,站起来后要马上回敬主人。 。。坐着干杯的人,干杯后要行拜礼;站着干杯的人,干杯后则不用行拜礼。凡是不用的酒杯,都要放置在左边;将要用来敬酒的,就放置在右边。众多宾客的3位长者之中,只有一位地位尊贵的人去清洗酒器,他的仪式和贤宾相同。
厅堂下站立的众多宾客,面朝东,把北作为首位,如果有面朝北站立的,就把东作为首位。负责管理音乐的乐正和堂下众多宾客一次接受劝酒,进献菜肴。凡是举杯礼赐贤宾、大夫、乐工,都要进献菜肴。开始奏乐之后,大夫就不可以再进入正厅内了。
给乐工和吹笙的人献酒时,要从上面的盛物竹器中拿出酒器;礼赐完毕之后,把空酒器放在下面的盛物竹器中。主人礼赐吹笙的人,在西阶上拜送。东西方向设置磬,在两个台阶之间,击磬的人面朝北。主人和介宾都从北边入席,从南侧撤去宴席。负责监礼的司正既要举着酒器觯方便客人和客人之间敬酒,又要把菜肴放置在位置上。
在客人之间相互敬酒的过程中,不用清洗酒器觯。不清洗酒器觯就不用向先祖祭酒。客人之间相互敬酒的仪式开始后,士大夫就不可以再进入厅堂里面了。
在撤去放祭的器物时,贤宾、介宾、地位尊贵者的器物,接器物的人拿着器物走下厅堂后,要立即出门授与他们的随从人员;主人的器物,则是由弟子到室东侧的墙壁下收藏起来。负责管理音乐的乐正命令演奏陔夏,贤宾告退,贤宾退到台阶时,陔夏的音乐声起。若是有诸公在场,则大夫的位置在主人的北边,面朝西。主人的赞者面朝西,把北作为首位,不敬酒,不用酒进行祭祀,等到可以开怀畅饮的时候,就可以参与饮酒了。
*********
乡饮酒礼在古代流行于全国各地,古时有贤者得到提拔,由乡大夫作为主人设宴为他送行,乡大夫是地官司徒的属官。后来,慢慢地演变为地方官招待应举人士的宴会礼。
乡饮酒礼是按时聚会宴饮的礼仪,大约分为4类:第一,每三年调查一次人口及其财物时,诸侯的乡大夫会向他的君主推荐贤能的人,在乡学中与之会饮,用宾礼招待他,第二,乡大夫用宾礼来宴饮国家中的贤者。第三,州长会在春秋时节聚集民众进行射箭,射箭前要饮酒。第四,党正会在冬季的最后一个月进行蜡祭饮酒。礼记中说:之所以举行乡饮酒之礼,是为了明确长幼的顺序。
礼记中说道:乡饮酒之礼,60岁以上的人坐着,50岁的人站着侍候,听候使唤,这表示对年长者的尊敬。60岁的人上3个菜,70岁的人4个菜,80岁的人5个菜,90岁的人6个菜,这表示对老人的奉养。百姓懂得尊敬年长的人,懂得奉养老人,然后才能在家里孝顺父母,敬重兄长。在家里能够孝顺父母、敬重兄长,到社会上才能尊敬年长的人和奉养老人,然后才能形成教化。形成了教化,然后国家才能安定。君子教导人们做到孝顺父母、敬重兄长的办法,并不是挨家挨户地每天不断地去耳提面命,而是只要在举行乡射礼时把人们召集起来,把乡饮酒礼演示给他们看,就可以培养他们养成孝顺父母、敬重兄长的风气。
乡饮酒礼的意义在于要分清长幼次序,用一种带有普及意义的道德实践活动,成就孝悌、尊贤、敬长养老的道德风尚,达到德治教化的目的。
酒礼是古代嘉礼的一种,什么是嘉礼呢?它是西周的五礼之一,嘉礼是饮宴婚冠、节庆活动方面的礼节仪式,嘉是美善的意思。后代的帝王登基、立储册封、帝王巡狩等,也属于嘉礼。
嘉礼是和合人际、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它的主要内容有6项: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宾射之礼,飨宴之礼,脤膰(shènfán)之礼,庆贺之礼。嘉礼的用意在于亲和万民,其中饮食礼用来亲善和睦宗族兄弟,婚冠礼用来对成年男女表示祝贺,宾射之礼用来亲近故旧朋友,飨宴礼用来亲近四方的宾客,脤膰礼用来亲近兄弟之国,庆贺礼用来国家有福事时。
五礼是古代中华民族礼仪的总称,用来祭祀之事的是吉礼,丧葬之事的是凶礼,军旅之事的是军礼,宾客之事的是宾礼,冠婚之事的是嘉礼,合称为五礼。五礼形成于西周,春秋时期曾一度遭到破坏,也就是所谓的礼崩乐坏。
酒礼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宴饮风俗,起源于上古氏族社会的集体活动。吕氏春秋认为是古时乡人因为时节而聚会,在举行射礼之前的宴饮仪式。周代时,用退休的卿大夫作为乡饮酒礼的主持人,贤者为贤宾,之后的为介宾,再后面的为众人。仪式严格区分尊卑长幼,升降拜答,都有规定。
本来自 。。/bk/hl/32/32419/nex。hl
第293节 各朝各代的乡饮酒礼()
=〃('')〃 =》
当时,这样的聚会也有为王室举荐贤能的意义,一般在正月的吉日举行。汉代以后,郡县的地方行政单位经常在学校中举行乡饮酒礼,皇帝则在高等的大学中行乡饮酒礼。唐朝之后,正式施行科举制度,州县的掌管作为主人,为最高级科举考试中试者饯行时,也行乡饮酒礼。明代的时候,京师以及州县之下,命令民间把100家作为1会,里长或者粮长负责组织,坐席时,按照善恶分为3等,不能混淆,用这种方式作为实行封建道德教育的手段之一。
乡饮酒礼起源于周代,最初只是乡人的一种聚会方式,儒家在其中注入了尊贤养老的思想,使得一乡之人在宴饮欢聚时受到教化。秦汉之后,乡饮酒礼长期被历代的士大夫遵照实行,直到道光二十三年,清政府决定将各地乡饮酒礼的费用拨充为军饷,才被下令废止。乡饮酒礼前后沿袭约3000年之久,对中国的礼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乡饮酒礼虽然只是一种地方性质的礼仪,但它依旧和其他古代祭祀等礼仪活动相同,有着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程序。
这种用宴饮为形式的礼仪,要求各府、州、县的行政长官代表朝廷亲自到场参加,来表示对宴请宾客的尊重,同时彰显礼仪的隆重。
被邀请参加乡饮酒礼的宾客,都是当地身家清白,德高望重的士绅,其中退休的官员被称为大宾,年高有德的人被称为贤宾,有德者被称为介宾,这些宾客一般均被统称为乡饮宾。乡饮宾的选择首先由管理地方文教的儒学官员进行考选和推荐,经过地方长官进行审核批准后,逐级上报核准,之后才可以准许邀请参加乡饮酒礼。
根据晋宁州志的记载,在乡饮酒礼中,主人和大宾象征天地,贤宾和介宾象征阴阳,大宾、贤宾、介宾又象征着日、月、星三光。这种更高意义的象征,其实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乡饮酒礼在当时社会活动中的重要性。
为了表彰乡饮宾在地方的德行义举,除了按照规定颁发给乡饮执照作为凭据之外,地方官员们还要赠送牌匾来表示荣耀。同时,乡饮宾还要由总督和巡抚上报朝廷,经过礼部的奏请,皇帝的批准,赐给他们官位。最后,历届乡饮宾的姓名还会被载入地方史志,名垂青史。
乡饮酒礼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和十月初一分别举行一次,地点设置在府、州、县儒学院的正殿。作为政府的宴请活动,当时的制度规定,经费必须由官府负责开支,坚决不允许向民间摊派分担。
中国古代是一个礼制森严的国家,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