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黑色的丝质帽带,这是士斋戒时所戴的冠。用白色绢制冠卷染作为玄色,这种用白表示凶用玄表示吉的凶吉参半的冠,是孙子在祖父去世后,父亲丧服未除而自己丧服已经除去时所戴的冠。用白色的生绢制作冠,又用白绩绳作为冠的边缘镶边,这是孝子在大祥以后戴的冠。正在劳教当中的不务正业的民众,他所戴的冠和孝子大祥以后所戴的冠相同,但冠缕只许有五寸长。玄冠配上白色生绢作为好的冠卷,这是解除劳教后的不务正业的人在一段时期内所戴的冠。闲居时所戴的冠,冠緌(ui)不下垂,而要分别给到冠卷的两侧。这种做法,自天子以下都通用,只有有事时菜垂下冠緌。五十岁的人已经进入老年,在送葬时可以不让腰纽散垂;父母去世以后,做子女的就不须再戴髦发了。用素冠不加垂緌作为装饰,因为这是一种凶冠。玄冠配上紫色帽带,这是从鲁桓公开始的。诸侯的大夫士,早晨在家服玄端,晚上在家穿深衣。深衣的大尺寸是:袖围是立尺四寸,腰围是袖围的三倍;深衣的下摆是一丈四尺四寸,是腰围的加倍。衣襟开在旁边,左襟掩住右襟。袖子的宽度是二尺二寸左右,不妨碍肘部的自由活动。长衣、中衣和深衣的形状大体相同,只是长衣、中衣的袖子要比深衣长出一尺。曲领宽二寸,袖口宽一尺二寸,衣裳的镶边宽一寸半。
第450节 手板笏()
如果外边的礼服是用布制成,而中衣用帛制成,形成里和外不相称,就不合礼。……士的阶层低贱,不能用先染丝而后织成的帛做衣料。离开本国的大夫士,上衣和下裳应该颜色一致。凡是衣的颜色,要用正色;凡是裳的颜色,要用杂色。穿着衣裳同色的服装是不可以进入公门的,夏天光穿着葛布裹衣也是不可以进入公门的,冬天光穿着皮裘这层裹衣也是不可以进入公门的,掩住礼服的上襟,不让衣服的领缘露出,这是对国君不够恭敬的装束,所以也不可以进入公门。用新丝棉套到夹衣里制成的衣叫茧,用陈旧丝棉套到夹衣里制成的衣叫袍,有面无里的单一叫絅(jiong),用帛做面和里但中间任何东西也不套的衣叫褶(zhě)。朝服本是用麻衣做的,改为用编来做,是从鲁国的季康子开始的。孔子:上朝时都应该穿朝服,国君在行朔礼时要穿皮弁(biàn)服,朔礼完毕后又换上朝服。孔子又:在国家多灾多难的时候,国君的礼服就不必求其全备了。只有国君才可以穿着黼(fu)裘去参加为祭祀社稷而举行田猎的仪式,而有的人竟然穿着天子祭天的大裘去参加,这不符合古制。国君穿着狐白裘的时候,外面要配上锦衣作为罩衣。国君右边的卫士穿虎裘,左边的魏氏穿着狼裘。士的地位比较低贱,没有资格穿着狐白裘。大夫士如果里边穿的是狐青裘,用豹皮给袖口镶边,外面就要配上玄绢衣作为罩衣;如果穿的是麑鹿裘,用青豻皮给袖口镶边,外面就要配上编素色的罩衣;如果穿的是黑色羔裘,用豹皮给袖口镶边,外面就要配上黑色的罩衣。如果穿的是狐裘,外面就要配上黄色的罩衣。用锦衣作为罩衣来配狐裘,这是只有诸侯才能穿的衣服。犬羊的裘是平民穿的,用不着脱去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在不需要纹饰的场合,也用不着脱去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裘衣能露出身体的一部分,是为了显露里面衣服的美。吊丧时要有悲痛的表情,所以衣服上再加衣服,不可以显露纹饰。在国君面前要有恭敬的表情,10101010,。所以要露出身体的一部分,显露纹饰。衣服上再加衣服是为了掩盖里面衣服的美。尸是象征鬼神的,要显示尊严,所以要衣服上再加衣服;玉和龟甲是宝瑞,所以手拿着玉和龟甲时要衣服上再加衣服。但在行礼完毕后要露出身体的一部分,不敢掩盖里面衣服的美。拿在手中的手板笏(hu)的制作,天子是用美玉;诸侯是用象牙;大夫是用竹,但要用有斑纹的鳖鱼皮来纹饰;士也是用竹,但它的下端可以用象牙。总而言之,大夫、士的笏不敢和天子、诸侯那样,使用纯一的材料。诸侯、大夫和士朝见天子、参加射礼,因为这些都是吉事,用不着拿去笏。在太庙中行祭礼时也不应该拿去笏,现在有的大夫进入太庙拿去笏,并不符合古礼。办丧事是要拿去笏的,否则就不便于捶胸顿足地号哭。但是功以下的丧事哀浅,可以不脱贫。当殡殓时要捶胸顿足地哭,应该拿去笏。将要把笏插在带中朝见君,一定要先洗手,洗过以后,在朝中需要拿着笏时就不必再洗手了。凡是在国君面前需要指指画画来明问题时,要用笏;凡是进到国君面前接受命令时,要写在笏上。笏是作为记事的竹简来用的,所以要纹饰。笏的长度是二尺六寸,其中间一段宽三寸,诸侯的笏上端要削减六分之一,大夫、士的笏上下两端都要削减六分之一。天子的大带用生帛制成,衬里是朱红色,整个大带的两侧都镶边。诸侯的大带也是用生帛制成的,也全部镶边,但没有朱红色的衬里。大夫的大带也是用生帛制成,只有下垂的蔽膝镶边。士的大带用熟帛制成,带的两边要密密缉缝,只有蔽膝的下端镶边。有道艺的人附庸锦制的大带,在校读书附庸绢制的大带。以上的大带,在将其束腰的两端结到一块时,使用的都是三寸宽的丝带,丝带下垂部分的长度和蔽膝相齐。蔽膝的长度规定是:士三尺,有司用二尺五寸。子游:蔽膝的长度是,把从带到脚的长度分成三份,蔽膝占三分之二。蔽膝、丝带的下垂部分都是三尺长,三者的下端相齐。大带的宽度是四寸。道大带的镶边,天子和国君一样,都是带子的侧边镶红,蔽膝的侧边镶绿;大夫的带的外面用玄色,里面用红色;士的大带里外都是细色。带的上下各镶一寸宽的边,合起来就是二寸,如果里外都算,就是四寸。所有的大带,都是两边密密地缉缝,不露针脚。
第451节 佩玉()
丝带的下垂部分和下垂的蔽膝,遇到需要勤劳的事情,要收在手里握住,需要跑步的时候要抱在怀里。蔽膝的颜色和裳一致,国君是朱红色,大夫是素色,士是赤中带黑色。蔽膝的外形在圆、杀、直三方面的规定是,天子的蔽膝四角都是直的;诸侯的蔽膝上下是方的;大夫的蔽膝下端是方的,上端会裁它的棱角,成为圆形。士的蔽膝上下都是直的,和天子相同。蔽膝的尺寸是,下杀角端二尺宽,上端一尺宽,长三尺;上端有五寸宽的颈,二寸宽的肩。革带的宽度和肩一样,也是二寸。
用在祭服上的蔽膝叫韨,士用赤黄色的韨,黑色的琦;卿用赤色的韨,青色的琦。妇人穿衣的规定是,王后穿袆衣,侯、伯的妇人穿揄狄,子、男的妇人得到王后的准许可以穿屈狄。子、男的国家,卿的妻子穿鞠衣,大夫的妻子穿襢衣襢衣,士的妻子穿褖衣。只有诸侯的妾在受命给国君献茧时,可以穿襢衣;其他妇女穿衣的原则是丈夫的尊贵是缘于在朝廷中的地位,妻子的尊荣是缘于家室的地位,根据丈夫地位的高低穿相应的命服。
凡是在国君身边侍立,身子应该稍微前倾,使绅带不倚身而下垂裳的前摆蜷伏于地,好像让脚踩上一般,头要微低,使双颊和屋檐一样斜垂,两手重合而下垂。视线虽然向下,而要对国君全神贯注。实现下不低于国君的腰带,上不高于国君衣服的交领。听国君讲话,要用左耳来听,因为左耳比右耳听得仔细。凡是国君派使者召唤臣子,用的符节共有三个。用两个符节来召,表示事情紧急,臣子要跑着前往。用一个符合来召,表示事情缓慢,臣子快步前往就行了。
凡是国君召唤,臣子如果是值班,就要不等穿上鞋子就去;如果不当班,就要不等备好车子就去。士对于大夫的光临,不噶出门拜迎,因为那是双方身份相等才有的礼节,但可以在大夫告别时拜送。士去摆放卿大夫,应在门外先拜,然后进门见面,如果卿大夫在门内答拜,士要赶快跑开,表示不敢当。士在国君处讲话,如果涉及已故的大夫,就要称其谥号,或者称其字,不可称名。如果涉及的是士,就可以称名。
士和大夫讲话,提到活着的大夫、士,对士可以称名,对大夫则要称字。士在大夫的跟前,谈话中只避君王的忌讳,不避开家族的避讳。凡是祭祀群神,不须避讳。宗庙祭祀的祝辞,也不用避讳先人。老师教学生功课,不须避讳,否则会误导后生。书写文告、宣读法律也不须避讳,否则会误了事情。
古代的君子,身上一定要佩玉。右边佩玉的铿锵鸣声应合于五声中的微声和角声,左边佩玉的铿锵鸣声应合于五声中的宫声和羽声。小步疾行时的节拍应和采齐相应,行走时的节拍应和肆夏相应。向后转时,走的路线应是圆形;能右转弯时,走的路线应呈直角。前进的时候身体应略向前俯身,倒退的时候身体应略向后仰。如此这般地行走,然后才能使佩玉发出铿锵的鸣声。正因为君子在乘车时能够听到鸾和和两种铃子的铃声,在步行时又能够听到佩玉的鸣声,所以一切邪僻的念头也就无从进入君子的心灵了。
臣下在国君面前不佩玉,所谓不佩玉,是说把左边的佩玉用丝带给结起来,右边还照常佩玉。在家闲居时,腰的左右都佩玉;上朝面见国君时,就要收起左边的佩玉。斋戒时必须要绝对肃静,所以要把左右佩都屈折向上掖到革带上,以免发声任何声响,同时要服玄端,用赤而微黑的蔽膝。从天子到士,他们的革带上一定有佩玉,只有在办丧事时例外。佩玉上有个部件叫冲牙。君子如果没有特殊原因,玉不离身,因为君子是用玉来向象征德行的。天子佩白玉,用玄色的丝带;诸侯佩山玄色的玉,用朱红色的丝带;大夫佩水苍色的玉,用细色的丝带;太子佩美玉,用苍白色的丝带;士佩瓀玟,用赤黄色的丝带。孔子闲居时,佩的玉是直径五寸的象环,用赤黄色的丝带。
童子的礼节和成人不同。童子穿的是缁布深衣,用锦镶边,绅带和带纽也用锦镶边,束发也用锦。以上所用的锦,都是朱红色的锦。童子不穿裘衣,不穿丝帛,因为裘帛温热,担心伤其壮气。童子的鞋头没有装饰物絇。童子幼小不懂事,有绍麻亲属死了,也不必硬叫他穿丧服。到有丧事的人家去帮忙,身上也不加麻经。没有事的时候要站在家长的南边,面向北。去拜见老师的时候,要跟着成人进去。
第452节 国君赏赐物品()
陪侍先生或者地位高于自己的人吃饭,要后祭祀,先品尝食物。:粗茶淡饭,承蒙过奖。主人敬客人时,要亲自在席位上设置酱,客人作为回敬,就要在吃过以后自己动手撤掉。同事们在一块吃饭,其间没有宾主之分,吃过以后,由年龄最小的一人撤下陈设食物的器具。大家为了办事而聚食,吃过以后,也由年龄最小的一人撤下陈设食物的器具。
凡是平时的朝食、夕食,不用妇人撤除陈设食物的器具,因为妇人质朴,不能备礼。吃枣子、桃子、李子,不要把核随地乱扔。吃瓜的时候要先祭祀,祭祀时要用连着瓜蒂的那半个,然后吃瓜瓤,至于手拿着的瓜皮部分就抛掉了。凡是吃果实,要让君子先吃,因为果实是大地所生,好坏容易分辨,用不着自己先尝;凡是吃熟食,要先为君子品尝食物,因为熟食是人所加工的,味道如何,必须品尝后才知道,家长有了喜庆的事情,但如果没有国君的赏赐,就不敢接受亲友的道贺。孔子在季氏那里吃饭,季氏作为主人,应该讲的客气话一句也没有,孔子也以非礼来回答,尚未吃肉就说已经吃饱了。
国君赐给臣下车马,臣下除了当时拜受外,第二天还要乘着所赐车马再去拜谢;国君赐给臣下衣服,臣下除了当时上拜接受外,第二天还要穿上所赐的衣服再去拜谢。对于国君所赐的车马和衣服,在行过再拜礼之后,如果国君没有再下关于乘、服的命令,臣下就不敢乘、服,只能收藏起来。对于国君的赏赐,臣下要行再拜稽首之礼。这个礼的行法是,把左手按在右手之上,手着地,头也着地。对于国君的酒肉赏赐,由于赐的物品比较轻,只要当时上拜接受就行,不须要次日登门再拜。
凡是国君赐的物品,不能在同一天里既赐给君子又赐给小人,以至于致贤和不肖没有区别。凡是向国君进献物品,大夫要派自己的总管去送,士要亲自去送,送到国君的门外,交给国君的小臣,然后行再拜稽首之礼。向国君进献美食,要同时附上荤、桃、苇花;如果是向大夫进献美食,只附上荤、桃,去掉苇花;如果是向士进献美食,只附上桃,去掉荤、苇花。所有进献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