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58-第4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两个中心,纳赛尔倡议和平解决问题。联络了沙特、卡塔尔、阿联酋、约旦和******这些国家组织成一支部队代替了英军,防守在了科威特和伊拉克的边界,保住了科威特的独立地位。

    那次的领土争端当中,苏联和英国在联合国各自支持一边,最终因为纳赛尔的倡议,伊拉克承认了科威特的独立,一场危机才偃旗息鼓。随后伊拉克陷入到了内战当中,也不在有领土上的分歧。

    几年的时间已经过去,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又分成了两个国家,埃及和叙利亚。没有当初压倒性的国力优势,埃及和叙利亚目前都是亲苏国家。周围的沙特处在刚刚崛起的时候,但还没有后来的影响力,军力上更远远不能成为中东霸主。而有资格的霸主伊朗和土耳其,则和苏联有陆地上的领土接触不敢轻举妄动。所以伊拉克的局势才虽然比较危险,但也算是完成了谢洛夫的设想。

    在时间到了一九六九年的时候,谢洛夫站在莫斯科茫然四顾,在世界范围之内只能看到形势一片大好,今年的世界对于苏联来说是这样,东南亚方面,越南战争仍然在进行当中,美国已经人困马乏只是在咬牙坚持,不希望自己撤退引起东南亚崩溃。印尼则成为了东南亚的革命中心,苏加诺在雅加达坐镇,和某大国一样不断的对周围国家的**给予援助,并且集结重兵给马来西亚强大的压力,小规模战争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菲律宾、马来西亚都存在着实力不弱的**力量在进行武装斗争。成了这些国家政府如临大敌的敌人。

    中东方向,苏联通过摧毁以色列的核设施赢得了阿拉伯世界的尊重,阿拉伯第一强国埃及,以及军事小强叙利亚对苏联支持非常满意,此时的伊拉克**已经和军政府完成了交接,从此伊拉克也纳入了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至于苏丹则已经加入了经互会,对苏联的经济体系形成了有利的补充。

    南也门亲苏的派别已经占据上风,根据历史的话,会在一年到两年内驱出亲阿拉伯的力量,成为苏联在沙特背后的一根钉子,南也门只要苏联自己不出现问题,就不会出现历史上的崩溃局面。毕竟南也门最终之所以失败,和苏联的戈地图有着巨大的关系。

    至于中东周边的地区,阿富汗的整个学生群体成了最为亲苏的力量,他们接受着苏联的政治观和历史观,着苏联的书籍,为苏联的建设成果感到高兴,当然这股亲苏的力量已经成为阿富汗政坛最大的政治党派。

    其实根据历史,阿富汗在明年会出现一次不可调和的冲突,那就是在列宁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阿富汗首都的各大学校学生,高举着列宁的画像要求阿富汗进行改革,这次集会中学生团体对和平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言辞不尊重,激怒了阿富汗宗教和部落势力,最终演变成了一次巨大的冲突,在这次冲突之后,阿富汗的社会主义力量开始感到失望,从而开始准备武装夺权。

    至于埃及旁边的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则是一个亲美的皇帝,这位曾经在二战中的民族英雄,最终选择全面倒向美国来稳固自己的君权,此时的埃塞俄比亚的经济并不好,国内的冲突已经比十年前频繁的多,但实际上这个国家最后变色,根本和苏联没有关系,亲苏势力固然是一直存在的,压垮海尔塞拉西一世的最后一根稻草,在于西方记者在埃塞俄比亚饥荒时候的采访,在饥荒的时候海尔塞拉西一世的奢侈生活,被西方记者报道之后,成了埃塞俄比亚民众愤怒的根源,最终把他们自己的非洲盟友送到了地狱。埃塞俄比亚皇帝死在了西欧圣母的手中。

    随着美国准备战略收缩调理越战的内伤,会有更多的国家采取和苏联亲近的态度。这就是一九六九年苏联将要面对的世界,这种情况下,苏联中央主席团怎么可能会真的缓和,无非就是用缓和策略先稳住西欧,好在其他方向积压美国的势力。(。)

第六百一十九章 互相授衔() 
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有利变化,谢洛夫乐观其成,而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难啃的骨头上。就比如那些历史上顶住了苏联战略进攻的国家,比如在非洲把亲苏国家隔开的刚果。沙特支持下的科威特和卡塔尔,封锁住苏联黑海的土耳其,等等等等……

    伊拉克不过是苏联转守为攻的开胃菜,这不绝不是结束。从地理上面来讲,苏联就算是在伊拉克成功了,也不能说从中间把欧亚大陆斩断,但已经差不多了。在伊拉克*上台执政之后,地理上仍然把苏联和波斯湾隔绝的地带,就是伊朗和土耳其接壤的地区。传统意义上分散在两国的库尔德地区,在伊拉克倒向苏联之后,这条狭长的地带就成了阻挡苏联南下的库尔德走廊。

    虽说没有一战成功,但可以说这条走廊不会成为威胁,这条走廊全部都是库尔德人在居住,只要苏联宣布支持库尔德人独立,没有任何一个库尔德部落能够拒绝。不是没有办法稳固这条走廊继续包围苏联,只要土耳其和伊朗下定狠心,把一千多万的库尔德人杀光就行了,但现代社会这种公开对一个民族的清洗,在犹太人之后就没有了。相信两国都不敢这么做,不论是伊朗国王巴列维,还是土耳其总统杰夫德特?苏奈都没有这个胆子。

    把难题留给对方永远是一个高明的策略,这次的成功和苏联十几年的经营有着极大的关系,没有和叙利亚的友好关系,自然就没有这次武装起义的成功。在世界范围之内,苏联的国际环境相当有利,这都有赖于历年苏联的工作,不能因为吃了第三个馒头饱了,就说前两个馒头不用吃。

    克格勃这次的雷霆手段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被外界所知。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但就目前看来西方国家想要把整个伊拉克内政的脉络理顺还需要时间。

    在国防部会议结束之后,谢洛夫和格列奇科元帅、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朱可夫元帅、扎哈罗夫元帅、比留佐夫元帅,巴格拉米杨元帅、叶廖缅科元帅商量了之后,通过了关于帮助建立伊拉克人民军队的援助计划,根据这一个计划苏联国防部和克格勃,将组建一只人数为两万两千人的军事顾问团,帮助伊拉克进行军事建设。

    “谢洛夫同志,过两天希望你能够参加一个授衔仪式,你毕竟也是国防委员之一。”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在会议结束之后,叫住了谢洛夫低声说道。

    谢洛夫脸色一变,脸色一瞬间相当精彩,这种事情竟然让他碰上了。真是有意思,“我知道了,这种场面可是相当不多见,我很愿意见证历史。”

    第二天,卢比杨卡迎来了一个客人,阿尔巴尼亚二号人物谢胡,双方在讨论了很久之后,谢洛夫以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名义,援助了阿尔巴尼亚内务部两百万美元,以此来换取一千名阿尔巴尼亚警察干部的支援,这些警察干部将前往伊拉克去执行任务,克格勃保证给每个人开出在阿尔巴尼亚的双倍工资,一旦牺牲在伊拉克保证给予优良的抚恤金。

    “这些阿尔巴尼亚人还是一如既往的贪婪,一直都没有变。”齐涅夫照看着克格勃的情报基金,显然对阿尔巴尼亚这种一切要支援的态度甚为不满。

    “似乎是花销大了一点,但我们终归还是需要他们。”谢洛夫在窗边眺望着正在离开的谢胡,对身边的齐涅夫道,“伊拉克是一个和平教地区,宗教势力太强,一旦伊拉克*的地位稳固,我们还是要对宗教下手的,这点上阿尔巴尼亚人才是真正的内行,要知道霍查同志祖祖辈辈都是阿訇,没人比他更了解如何对付根深蒂固的宗教。”

    就像是斯大林时期把东正教收拾的很凄惨一样,斯大林本身就是神学院毕业的,对东正教非常了解,霍查则更狠,他对和平教的了解远超斯大林,才造成了阿尔巴尼亚宗教灭绝的场面,如何挖掘宗教的阴暗面,这些阿尔巴尼亚干部比任何人都懂。

    基本的原理其实谢洛夫也明白一些,瓦解宗教并不是通过什么教育,也不是什么解放运动,同样不是靠号召力,这些办法当然有效,但还不足以致命。阿尔巴尼亚的手段,就是直接对著名宗教人士下手,在赤诚的神职人员,整个群体中也不可能一个败类都没有。霍查作为阿訇的后代比任何人都明白,所以他对付神职人员的做法就是,把神职人员群体中的败类一个一个找出来,把他们本身违反教义的地方记录在案。

    一旦表面上道貌岸然的神职人员,也被发现警察违反教义,把他们在私底下的缺德事都抖落出来,比谢洛夫说的几个办法都好用,神职人员违反教义,本身就说明他们自己都不信宗教,既然他们自己都不信,那凭什么希望普通人遵守教义呢?任何宗教都说自己是和平、平等的,和平教至少还说自己教内平等。神职人员不尊重宗教,你让普通的教众怎么看?宗教领袖都不尊重宗教,那普通人为何要信教。

    这件事不能急,阿尔巴尼亚干部刚去伊拉克也不能马上就动手,而是要等待伊拉克*执政稳固,把各地的党组织都建立完毕之后才能动手,现在阿尔巴尼亚干部去伊拉克,只是先做国际主义战士,先把伊拉克的环境了解一下,调查完毕等待伊拉克*稳固了之后,才会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开始在伊拉克全国掀起运动。

    把这件事安排完毕之后,正好也是勃列日涅夫归国的日子,在布拉格的会谈中,勃列日涅夫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虽然在同一时间谢洛夫和安德罗波夫正在调集力量在伊拉克打仗。但这并不矛盾,勃列日涅夫的缓和政策是面对西欧的,他也从来没有认为自己可以欺骗美国,其他方向的事情和缓和没关系。

    联邦德国对苏联的态度从早期的敌视,已经变成了现在的友好。这很正常,因为苏联的实力已经出现了变化,不再是战后那几年和美国不成正比的实力了。那个时候联邦德国自然抱着美国人的大腿,希望一口气干掉苏联,把民主德国重新统一回来。现在二十多年过去,两个阵营的实力越来越接近,统一德国已经成了理论上的可能。

    还有就是去年的五月风暴,法国的左翼力量在大选中大获全胜,法国的瞬间变化,让联邦德国头一次觉得自己不安全,只不过现在戴高乐仍然能控制住局面。但从那之后,法国在面对苏联的问题上,明显和以前不一样了,言辞都缓和了很多。

    联邦德国面前是一望无尽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而背后则是开始明显亲近社会主义的法国,这种情况让联邦德国头一次觉得,似乎美国人有些靠不住,自己应该尝试独自和苏联发展友好关系,作为西欧第一经济强国,联邦德国决定利用这种力量,和苏联谈谈。

    这种自身安全的需求已经不是巴黎统筹委员会能管的了,连法国自己左翼力量都占据优势,更不要提搭了十年苏联顺风车的意大利,早就把巴黎统筹委员会的规定当成废纸。

    在勃列日涅夫刚刚下车的时候,苏联国防部已经派人等在火车站,把刚刚下车的第一书记接到国防部,国防部所有元帅和国防委员云集,格列奇科元帅亲自主持了一个授衔仪式。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同志,在卫国战争时期表现了一个*员的素质,在艰苦的环境表现出了往我的战斗精神,而在和平时期,作为一个优秀的干部,领导了地方州委取得了不凡的成绩,在各种岗位上表现出来了优越的品质。”谢洛夫宣读着这份马屁文,“经过苏联国防部的决定,现授予勃列日涅夫同志上将军衔。一九六九年一月二十九日……”

    在谢洛夫宣读完毕之后,军乐声响起,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为勃列日涅夫佩戴上将军衔,其他国防委员包括谢洛夫则同时鼓掌,谁能给苏联中央第一书记授衔?谢洛夫可以说自己做到了,至少委任状是他宣读的。

    很快谢列平代表团苏联最高苏维埃授予勃列日涅夫列宁勋章,而在第二天,在勃列日涅夫的提议之下,最高苏维埃授予谢洛夫、切布里科夫、博布科夫、齐涅夫和茨维贡五人以列宁勋章,算是投桃报李。

    随后则为了表明对克格勃的信任,对切布里科夫、博布科夫、齐涅夫和茨维贡进行了授衔仪式,把四个人的军衔提升为上将级别。对谢洛夫则给与了公开表扬,盛赞国家安全总政委谢洛夫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果决表现,在真理报上公开声明苏联中央是紧紧团结在一起的,绝不是有些国家恶意揣测的那样。。

第六百二十章 苏伊条约() 
♂,

    在西方看来,这只是勃列日涅夫的一种妥协,向强硬派达成谅解的讲话。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