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气愤的态度更加让美国人感兴趣,苏联竟然没有失业率?怎么可能?
很多美国人对苏联根本一无所知,他们知道的是美国统治者让他们知道的,比如不能像美国一样自由迁徙,大清洗,没人权这种印象。至于苏联的优点,他们怎么可能宣扬自己敌人的优点?就算是知道了自己的错误,从苏联方面借鉴到了改善方式,也不会告诉普通人是从苏联得到的灵感,而是会说我大美利坚昭昭天命。
很不幸的是,谢洛夫知道这种情况,后世酷爱上网的谢洛夫,对美国人的白痴程度大吃一惊,竟然很多常识都不知道,尤其是历史和地理方面这种连小孩子都知道的常识,美国人竟然统统不知道,那个时候他就知道美国的教育肯定非常不要脸。
现在是一九七三年,美国正处在反战的巅峰状态,这个时候的美国政府说的所有事情,美国人都不相信,加上苏联力量越来越强,这是美国人民最没有信心的时候,不在这个时候洒上几把盐,那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你们美国人要知道,苏联的情况和你们是不一样的,我们的国家开支很大一部分是福利开支,在这种情况下,水电免费,住房免费,生育有奖金,商品价格低廉,我怎么能让这些人回国?这会造成很大的负担。”谢洛夫一直就认为,如果苏联最后坚持不住的原因有财政原因的话,那其中军费高昂只能占一半,另一半就是公众福利开支。
其实,在苏联实行重工业优先、低收入低消费政策的年代,经济并没有垮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想要既维持一个重工业、军事工业为重心的经济结构,又维持高福利,这就非常危险了,把福利开支砍掉,继续军备竞赛,再过五十年苏联也不会垮。
“当然了,我的话没有说死,苏联是不会接他们回去的,不过他们可以在苏联大使馆进行申请,就像是很多外国人移民苏联的一样,证明自己的价值,加入到我们的建设浪潮中,我们自然会批准他进入苏联。”最终谢洛夫还是没有完全断绝这些请愿者的希望,但基本上也差不多,这些人可能只有百分之一能回到自己的国家,剩下的就再见了。
苏联在解体之前,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达到了很高的程度,或许是像现在一样借助高涨的石油价格,或许是靠比较宽松的经济环境,造就了二十几年的繁荣经济,高国民福利,几乎不存在的失业率,坚挺的卢布,幸福的人民生活,物资短缺是有,但远没有一般国家严重。
至于现在,苏联比历史上更强,有更多的国家帮助,还解决了很多只能有热带国家做盟友才能解决的问题,至少在印尼变色之后,苏联的橡胶从来没缺过,钢铁本身就不缺乏,于是汽车业出现了巨大的发展。
最终谢洛夫没有让给自己摇旗呐喊的东欧国家失望,拒绝了这些人归国的请求。想要加入苏联是可以的,但必须通过苏联以及东欧的大使馆进行考核,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渠道可以回去,想要偷渡可以问问苏联克格勃边防军答应不答应。
“美国人简直好骗的过分,这个国家的教育绝对有问题,真以为我们是光着身体吃草和他们对抗的?一点常识都没有!”见面会结束之后,谢洛夫一脸瞧不起美国智商的样子,对多勃雷宁说出了这样的话,“还有,不要把美国报纸给我看,尤其是写我的,我可不想看到美国人骂我……”
他不知道虽然骂声依旧,但从现在开始苏联大使馆真的迎来了申请移民的浪潮,本来在一年内绝大多数人都是想要回国的苏联人,可在石油危机爆发之后,瞬间出现了美国人移民苏联的浪潮,好像大萧条时代重演一样。
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同美国签订了《关于进一步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谈判的基本原则》、《美苏关于防止核战争协定》、《苏美关于接触、交流和合作的总协定》、《苏美关于和平利用原子能科学技术合作协定》、《苏美农业协定》、《美苏关于世界海洋研究的协定》、《美苏运输协定》、《苏美关于所得税条约》、《苏美关于贸易磋商议定书》等九个协定和议定书。
二十四日,勃列日涅夫访问美国的最后一天,美国和苏联发表了联合公报,说了一些没有营养的废话,里面真正有价值的只有一条,两国关系是建立在和平共处和同等安全基础上。这句话表明美国从战后开始,第一次承认苏联是和自己完全平等的国家。
斯大林时期面对美国围堵步步退让,赫鲁晓夫时期高举核讹诈的大棒威胁美国尊重苏联的时代结束了,在勃列日涅夫执政的时期,美国公开承认苏联是和自己一样的超级大国。
“我们要和他们平起平坐?美国人凭什么和我们平起平坐,给我十年时间,我能让这个世界知道,到底谁才是真正与正义同行的国家。”在回国的专机上,谢洛夫又恢复了自己大嘴巴的样子,这个时候他不需要伪装成人畜无害了。
“有这个机会,放心吧。”勃列日涅夫很开心的说道,对于这次的访问他很满意。虽然因为苏联大使馆的事情有些不愉快,但总政委善后的能力还算不错,平息了这件事的影响。
可回国之后,勃列日涅夫就笑不出来了,听到基里连科的报告,好半天才说道,“舒里克这招很难办,我如果不同意,可能会被认为是在打压另外两个部门。”。
第六百六十五章 小规模交火()
♂,
勃列日涅夫微微摇头,自语道,“铁腕舒里克?这次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但我必须同意,他提出的人我是没有理由反对的,而且目前主席团的格局确实是这样,如果克格勃主席是中央主席团委员,没有理由同为直属部门的外交部和国防部不是,对不对?安德烈……”
“是啊,这就是难办的地方,而且谢列斯特似乎也找到了支持者。”基里连科点点头道,“这件事和谢洛夫有没有关系?伊里奇,会不会是他策划的!”
“不像!”勃列日涅夫仔细回忆了一下道,“你不觉得谢洛夫很累么,几乎从来没有停下来的时候,在美国的时候处理那批古巴偷渡者的回国请愿,应该没有这个时间。”
“那他现在应该也知道了,他在什么地方?”基里连科再次问道。
“他?还没有下飞机就请了一个月的假期,可能正在规划假期吧?最近你看不到他了。”勃列日涅夫伸出手指摇了摇道,“先不谈他,我们要想一想如何应对这个提议,相信消息已经被泄露出去了,我们一定要回应。”
其实就是谢列平不提,勃列日涅夫也要提升各部门的权利,但是谢列平首先提出,他就有些无法让另外两大部门领情了,这是一个比较麻烦的地方。但是这仍然难不倒他,谢列平提出来两个人,那他可以在加上两个人,甚至更多。
虽然这样中央主席团的人数会增加到史无前例的规模,可这又有什么关系?谁敢说自己提名加入进来的干部就不重要?国防部和外交部重要,难道其他干部就不重要了么?
在归来的第一次会议上,勃列日涅夫就像是什么事情都没有一样,没有对谢列平做出反击,相反还表示赞成中央主席团委员的人数应该扩大,自己也是赞成谢列平提议的。表示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增补中央主席团委员的人数。
这个表态出乎了一些人的预料,本来一些人认为两人将开始进行一系列的龙争虎斗,但看起来事情似乎不是这样,勃列日涅夫轻而易举的就接受了最高苏维埃主席的提议。没有和谢列平起任何的冲突。
消息传出,国防部和外交部引起一阵轰动,如果自己的部长进入中央主席团,对自己部门将是一个明显的提升,看克格勃就知道,谢洛夫在赫鲁晓夫退休之前被提名进入中央主席团,克格勃这几年的话语权越来越重,克格勃主席虽然不怎么参加中央主席团会议,而是在卢比杨卡办公,但谁都不会忽视克格勃的声音。
克格勃的干部也明显表现出来高人一等的姿态,当然这种情况除了身为中央主席团委员的主席因素之外,还有齐涅夫和茨维贡两人,和总书记密切的关系导致。
一群特务明显比外交官和军人更有话语权,几年来让同为中央主席团直属,对总书记勃列日涅夫的另外两个部门颇有微词,两个部门看到那群趾高气昂的特务,心中当然有意见。现在看来,这种情况应该结束了。
外交部和国防部的内部会议上,很多人都对着自己的部长表示祝贺,甚至只有象征性意义的朱可夫,也对国防部长格列奇科表示了祝贺。虽然从资历上他远远比后者要强。
“格列奇科同志,你的运气比我好很多,你没有碰见一言九鼎的人,现在的中央主席团是集体领导。”朱可夫元帅有些意味深长的说了这句话。
作为国防部领导,朱可夫元帅才是第一个以国防部长担任中央主席团委员的人。后来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他被赫鲁晓夫以波拿巴主义者的名义换掉了,直到波德戈尔内事件发生之后,赫鲁晓夫准备退休才让他重新出山。
“谢谢,这也是对我们军人待遇的提升,这不就是我们这些老家伙的愿望么?”格列奇科没有在对方面前摆出部长的架子,他能听明白朱可夫元帅的意思。一旦中央主席团出现了太强势的领导人,站在军人的角度上其实并不是好事。
赫鲁晓夫当初为了拿钱发展航天和核工业,不断削减军费,导致苏联的很多常规武器的研制受到影响,受害者是整个军队,比较明显的是海军。国防部虽然元帅云集,和面对身兼第一书记和部长会议主席于一身的赫鲁晓夫,也没有一点办法。
勃列日涅夫确实性格远远比赫鲁晓夫温和,但谁知道他真击败所有对手之后,还会不会是这样?国防部已经从赫鲁晓夫身上吃过一次亏了,不能也不想再来第二次。
比较意外的是,提出让国防部和外交部部长进入中央主席团的提议,竟然是那个一直都被认为不好接触的最高苏维埃主席提议的,谢列平给很多人的印象就是不好接触,虽然他的支持者很多,但反对者一样很多。很多反对者就是对谢列平的外号,铁腕舒里克这个称号不满,比起谢列平,性格温和的勃列日涅夫就很容易被人接受。
但同样人们也不希望勃列日涅夫真的掌控一切,有一个性格强硬的最高苏维埃主席在旁边,总书记受到一定的牵制,这样很多干部就容易接受。
这是国防部的看法,同样也是外交部的看法,似乎谢列平令人不好接触的形象,通过这次的提议也扭转了不少,这次在中央主席团的交锋,谢列平打了一个时间差,并且成功的争取到了足够的支持者,他赢了。谢列平赢了,但勃列日涅夫也没有输,他同样提出了几个增补的人选,表示要统一考察。谢列平同样见好就收,表示同意。
“谢列平和勃列日涅夫的争斗,这次会引起什么样的变化?”乌斯季诺夫找了个时间,和安德罗波夫通个气,他们两人不属于勃列日涅夫的第聂伯罗黑帮,同样和谢列平的共青团加强力部门也没有关系。而是属于本部门的领导,但两人倾向于勃列日涅夫的政策,和谢洛夫倾向于谢列平不太一样。
“看起来谢列平是胜利了,但总书记也没输,他们两个段时间内看来分不出胜负。总书记的性格你也知道,一直以来都非常小心,他摸不清底细的时候,不会把谢列平逼到没有退路的地步,因为他不知道谢洛夫到底会不会反对。”安德罗波夫耸耸肩道,“国防部的大多数元帅都是支持总书记的,但克格勃的最高领导是主席关系很好,目前还处在一个平衡状态。”
“不知道这个平衡状态能维持多长时间。”乌斯季诺夫当然知道国防部的立场,叹了口气道,“茨维贡刚刚来到我这,表示执行在东南亚的计划,扶持对象时泰国**。齐涅夫则准备对苏丹的军力进行具体评估,马上就要进攻了,这个时候我们可别自己斗起来。很耽误国家的政策,这不好。”
“不会的,暂时不会。谢洛夫以强硬派的领导人面目出现,我们虽然知道这是一种策略,但下面的干部不知道,如果总书记撤掉了他,下面的干部会炸窝的,人们就会对缓和策略的真正含义进行怀疑,总书记的性格不会这么做。”安德罗波夫解释道,“强硬面目,其实也正在保护着谢洛夫,就是不知道他明不明白这点……”
就在苏联内部的争论同时,苏丹和刚果边界地区,出现了两**队的小规模交火。苏丹自从变色之后,为了调节阿拉伯人和黑人的关系,就采取了转移矛盾的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