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争夺录-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郝连旻在草原使用皇帝这个称号,就意味着他不再是大雍的盟友了。因为他已经不再是大雍册封的郡王,而是皇帝。虽然在草原民族心中,大汗与皇帝是一样的,可是在中原人看来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称呼,而如今郝连旻公开称帝,就是断绝了从他祖辈开始与大雍的关系。

    当大雍陷入一片战乱的火海,郝连旻不是想着帮大雍一把,而是乘机东征西讨,消灭大雍的属国。他灭了海东国,攻打朔方军侵占河套地区。这些举动无疑不是在大雍崩溃的进程之中推了一把。虞皇后对此只能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对于丈夫的行为也只能是暗自感伤。

    是的,郝连旻是突勒的大汗,大乾的皇帝,他所作所为自然是为了突勒的利益,为了大乾的利益。他虽然疼爱虞皇后,但是他不能就因此要不顾大乾的利益,他不会去救大雍,因为突勒不可以给大雍做陪葬。

    也许郝连旻的祖辈,父辈会更讲这种与大雍之间的义气,但是郝连旻在中原生活了许久,他知道大雍已经是日落西山,英雄迟暮。况且在大雍不断学习文化的过程中郝连旻也学会了中原自古以来的谋略,也学会了中原自古以来成大事不拘小节的权谋。

    郝连旻看到大雍灭亡,他本人觉得这不过就是一件无关痛痒的事情。因为大雍灭亡之前,他已经是空架子了,他的灭亡不过就是一个空架子的倒塌,对于大乾而言,反而是一件好事,最后那一点点顾忌也就不复存在。但是对于虞皇后则是让她悲伤之极,郝连旻只能不断安慰妻子。

    而大雍的灭亡对于蜀地的王佶来说,也许也是一个机遇,因为他也可以不用顾忌什么了。在朱万荣篡位之后,王佶曾经传檄天下,要与天下诸侯一起讨伐朱万荣这个乱臣贼子,恢复大雍天下。但是谁都知道王佶想的是什么,他无非就是想让天下战火纷乱,他好火中取栗。因此无人响应他。

    他又写信给虞克宁,说各自称帝一方,等到平等朱万荣,就找一个大雍宗室立为皇帝,而他们两个就回到藩镇。但是虞克宁没有同意,他知道王佶是什么货色。

    王佶原本是大雍禁军中的一个将领,后来虞晔让他带兵讨伐西川节度使,他便带着大雍最后的军事力量入蜀,没想到他打败西川节度使之后,居然就滞留CD不愿意回朝。不仅如此,他还攻打东川节度使与山南西道节度使,最终夺取他们的地盘,控制蜀地,虞晔不得已封他为蜀王。

    王佶的举动使得大雍最后的王牌军队成为了王佶的军队,而大雍皇帝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也促使虞晔最终被朱万荣控制,最终大雍亡于朱万荣之手。现在王佶找虞克宁说要各自称帝,还要一起讨伐朱万荣,谁不知道这是王佶要他与朱万荣拼的你死我活,而他可以坐收渔人之利。

    王佶看到虞克宁没有理睬他,既然全世界都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又何必遮遮掩掩呢。于是巴蜀之地两三个月时间,出了好几次祥瑞,不是有人看到凤凰,就是什么地方出现灵芝,又或者出了一块石碑,写成“王氏代虞,天下一统”之类的。这些祥瑞出现后,剩下来的就是群众请愿要王佶做皇帝。

    王佶则是表示自己是大雍忠臣,不会称帝,随后一众文武就说大王是大雍的忠臣,但是大雍已经灭亡,天命所归,大王不要推辞。就这样三让三劝进,王佶终于勉从众意,登基称帝,建国号为大蜀,建立了大蜀帝国。随后一众文武加官进爵,又大赦天下,释放了一些巴蜀的囚犯。

    建立大蜀之后,王佶招来一批避乱于蜀中,原本大雍的举子秀才,让他们制定朝廷的礼仪与制度。王佶虽然是武将出身,但是十分尊重读书人,这些读书人也愿意为王佶服务。他们帮助王佶建立起一套典章制度,其中不少是延续大雍的制度,使者许多人说大蜀有大雍的遗风。

    (本章完)

第27章() 
大雍帝国的灭亡,留下来无数的碎片,天下的分崩离析,必将导致乱世枭雄的出现,也必将导致持续不断的战火,直至天下出现新的平衡或者被谁说统一。但是乱世也将造成天下人的灾难。

    不过战乱也许有时候就是集中于一些固定的地方,有些地方或许是太平的,让百姓能够在乱世有一个栖息之地。一旦乱世来临,中原百姓为了逃避战乱,不得不向四周迁徙。

    迁徙的路线,一般而言首先选择的目标是江南,因为江南离中原近,而且土地也适合耕种。其次就是巴蜀,还有就是岭南与湘楚。不过也有人去了河西和漠北。但是有一些人则是选择出海,去海中的岛屿。

    就在泉州的东南方,距离泉州几天航程的地方有一座岛屿名曰澎湖。原本是一座荒芜的岛屿,自从大雍末年,天下纷争,边有中原人口往此迁徙以躲避战乱。其实在大雍还未建立之前,就已经有人去过澎湖以及澎湖东边的东番。

    但是之前是虽有人去过,但是也就是去看看而已,但是随着不少百姓逃难来到这个地方之后,原本此地的蛮荒得到了开发。从大雍****到如今,已经有不少人拖儿带女来到了澎湖,更有人去了东番,在那里生活。

    但是他们原本是为了逃难,是为了躲避战乱,可是有时候一些东西是躲不了的。此时割据福、泉、汀、建、漳五州的闽王刘信通怎么会放过这块宝地呢,因为他觉得这里虽然孤悬海外,但是或许也是一个不错的可以开发利用的地方,于是他派了一位将军率一万余人来到东番与澎湖。

    但是毕竟来到这里的人少,澎湖与东番大部分还是处于当地土著部落的控制之下,因此那个人回去之后就说东番与澎湖是蛮荒烟瘴,不适合化为郡县。

    刘信通听了此人的报告也就没有理会澎湖与东番。而此时澎湖与东番也的确有如那位将军说的,毕竟自大雍末年到现在,移居那里的人的确不多。

    但是毕竟澎湖自大雍中期就有人移居

    而此时也已经经历了几十年,有了一定的规模,而且刘信通割据闽地,闽地狭小,税负并不高,而海外贸易是他一笔巨大的财政收入来源,因此控制澎湖,也可以起到保护航路,免得遭到东番之上一些部落和海寇的侵袭。

    东番之上原本有一个东番国,但是后来因为不朝贡中原王朝,被中原王朝出兵灭了,人也被强行迁入中原。这个国家一亡,东番之地又变成了部落之间互不统属的局面,而一些海寇就以此为基地,专门劫掠商船,有一些东番之上靠海的部落也是如此,他们还经常去澎湖骚扰村寨,澎湖百姓不会想到在海外或许也不太平。

    其实天下大乱,又哪里会有真正的世外桃园。就算是渡海前往澎湖与东番,不过也是暂时安稳而已,天下总归要一统,他们又怎么能够逃得过战争。

    不过现在暂时有这么一个可以逃避****的地方,也还是不错的,只是这里的一切需要从无到有自己创造。地要自己把他从杂草丛生变成千亩良田。

    中原人口的不断迁出,使得边疆得到开发,江南也因此逐渐赶上中原,甚至有了超越中原的势头,而塞北草原与辽东,也因为有了中原人的迁入而开始逐渐改变了原来的状态,尤其是海东国故地得到更多的开发,塞北毕竟是草原,但是海东国故地因为有汉人迁入,土地得到开发,俨然又开始有了当年海东国极盛之时的景象。

    可以说这样一来,大乾的国库就有了收入,粮仓开始有了存粮,不再是当年一场风灾,一场雪灾就能让大乾君臣束手无策的时代。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这是古往今来的道理。因为只有国家有了储备,才能应对灾荒。只有国家有了储备,才能供应战争。大乾休养生息以来,两年不到的时间,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不仅仅是粮食,随着中原人进入,大乾的丝织,冶铁,制瓷等行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经济发展了,又有新的问题出来了,原来大乾没有俸禄,各级官员靠的战争掠夺,后来大乾制定了俸禄制度,各地官员有了收入保障,但是许多地方官都是靠着军功升上来的,许多千户,百户都是因为军功有了职务。

    这些人打仗也许是好手,但是没有战争,却有不少人对属下百姓有暴虐的行为。郝连旻知道这些之后,首先就是取消了一些世袭的千户与百户。其次则是惩罚了许多虐民的千户与百户,还有就是加派御史去各路负责纠察不法。

    虽然称帝了,虽然建立了一系列机构,但是郝连旻也只是把原来突勒,北胡的官职做了一个统合整理,如此建立南北宰相府等机构。对于其他的建制,还是需要进一步完善。

    韩若冰对此是居功至伟,他把中原的制度介绍到了突勒,首先就是建立了纠察的御史台,不过此时御史台还是极其简略的。而且因为现在大乾还没有真正控制汉地州县,因此中书省下属机构也简单,韩若冰这个中书令也只有不多的下属,管理的主体现在是海东国故地,因此担任韩若冰副手的就是原来海东国的中台右相,现在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大模翰,作为韩若冰副手,协助韩若冰处理事物。

    大乾一切制度还在草创之中,毕竟大乾是由一个草原汗国转化为帝国的,与中原王朝情况有许多不同,中原王朝的制度也必须有所取舍,以求适应大乾的情况。现在大乾的宰相之中,也只有韩若冰一个汉人,其余都是突勒人,因为突勒现在还在起步阶段。

    但是一切都是随着情况会有转变的,总有一天,大乾会融合胡汉一体的政权。这是韩若冰的梦想,也是他的目标,他要让大乾变成一个如同中原王朝一样的帝国,不少人尤其是他原来在幽州的同僚都说韩若冰是一个对不起祖宗山坟,与夷狄为伍,但是一切都是会改变的,夷狄也可以成为华夏,当年的大雍王朝,不也是有着所谓夷狄的血统,但大雍将此融合一体,那么韩若冰存在也要这么做。

    (本章完)

第28章() 
一个国家的兴起与衰亡,对于百姓而言都是战乱,都是不断的厮杀,甚至有些地方可以到了万里无人烟,有些地方是家家披麻戴孝。这其实都是乱世的自然情况,但是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好好活着是多么不容易。

    只要能好好活着,大雍也罢,大魏也罢,大乾也罢,大蜀也罢,哪一个政权一统天下,哪一个家族为皇帝又有什么关系呢。就像在海的另外一边,泰安,百罗,新济三国纷争,也是一场混战,也是一次又一次血雨腥风。

    就在海外还有一个国家叫日和国,这个国家当年多次派遣使者前往大雍,并且参考大雍的制度建立了他自己的制度,他的君主采取天王的名号,如今在位的就是瓠薙天王。不过此时,天王的权力遭到了外戚以及地方豪强的挑战。

    自从日和国将田制改成由富户认领一片土地,每年一次签约的制度,而不再是给每一个人分地。这样便出现了一群大的富户,他们认领的土地往往达到了百亩土地,这些人在自己的土地之上修建城墙,并且有了依附的人口,成了一个又一个庄园。这些富户往往是大贵族,他们的实力迅速增长。

    其实这个情况在中原也有过,当年也是天下混战,百姓流离失所,而一些地方的豪强乘机也是大量兼并土地,不少流离失所之人只能依附他们以求平安。

    这一下这帮子豪强在地方是有了一个大的庄园,甚至是多个庄园,荫蔽的人口达到几百户甚至几千户,有了私人部曲,而且因为他们在地方名望很高,而当时没有科举,是靠地方推荐人才,这帮子地方豪强子弟往往能得到地方推荐,而他们有了地方巨大的实力,往往做大官,如此形成了好几个官宦世家,他们世世代代做官,就更有能力兼并土地,如此对于他们而言一个良性循环,但是对于国家而言就苦了。

    就算大雍开了科举,也抑制土地兼并,并且采取多项措施解决荫蔽人口的问题以及已经兼并的土地如何重新变成自耕农的土地,但是这帮子人的政治力量仍然强大,大雍的宰相半数以上就是这帮大的家族出来的。

    就算现在大雍灭亡了这帮地方豪强仍然有着巨大的能量。在百罗和新济,还有泰安这个问题尤其严重,他们和日和一样,甚至比日和国还要严重,贵族的私人武装甚至比起国家的正规军都不算弱。

    王芳远靠着迁都以及打击王芳尧的方式打击了这帮贵族的气势,朴堤靠着打击金儒礼的方式,也打击了这帮子贵族,他们现在暂时老实了,但是百罗国的甄福信现在就要面对百罗国的一帮豪强贵族了。

    这个问题其实一直困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