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成王败寇-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月初五就要离开米脂县,前往京城去参加会试,时间很紧迫,所以这些天的日子,吴帆徽详细告知了戴能祥等人玉蜀黍种植的技术,管家和吴氏家族的一些人也来听了,他们对于这种移栽种植的技术非常好奇,不过这里面简单的道理他们是明白的,玉蜀黍种植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于发芽率低,一旦解决了发芽率的问题,产量肯定是能够提升的。

    不过众人还是担心一件事情,那就是旱灾,好在今年的冬天强一些,至少下了两场雪,一些还能够活下来的老的庄户人,已经断言旱灾就要过去了。

    吴帆徽也是知道旱灾即将过去的,下一次的旱灾还有几年的时间,争取在下一次旱灾到来之前,能够储存更多的粮食,才能够避免当前这样的惨状。

    团年饭的时间定在申时。

    一大早,吴帆徽、陈明惠、叶开儇和王宝福等人就赶往马鞍山村。

    村子里热闹的景象让吴帆徽等人有些愕然,到处都是老老实实等候的庄户人家,他们身上穿的衣服破破烂烂,头发蓬乱,还带着一股子的异味,不过他们的神情显得谦卑坦然,大概是知道能够活下去了,李勇的婆姨王氏正带着一些女眷在逐个的安置这些人,蒸好的麦饼和煮熟的小米粥源源不断的送来,让这些人首先充饥,一些提前抵达马鞍山村的庄户人家,也在帮忙,他们需要整理窑洞,让更多的人住进去。

    在人群之中,吴帆徽看到了忙碌的况严琦。

    况严琦见到吴帆徽之后,准备开口说话,毕竟眼前这位少年是桃花镇所有人的救命恩人。

    吴帆徽制止了况严琦开口,他不想惊动这些正在等候希望的庄户人家。

    况严琦和李勇等人,陪着吴帆徽,在村子的四周看看。

    “李勇,马继刚,孙凯林,刘方恒,估计多长时间能够安置完这些人。”

    “少爷,完全安置好需要十天左右的时间,戴能祥已经做好安排,正月初五之前,他应该从延安府城回来了,到时候会安排好一切事宜的。”

    “辛苦你们了,这个春节也不能够好好过了。”

    吴帆徽说完之后,扭头对着况严琦开口了。

    “况先生,编制小黄册的事宜,还请先生协助戴能祥,这些人既然来到了马鞍山村,那就是这里的村民,若是来年情况好了,他们愿意回去也可以,不过既然来到这里,就一定不能够好逸恶劳,不要惹是生非,一切都要听从戴能祥等人的安排。”

    “谦珏,你放心,我早就给众人说过了,他们感激都来不及,吃饱饭了肯定要做事情的。”

    “二月份怕是就要开始忙碌了,春小麦和玉蜀黍的播种,前后都要开始,特别是玉蜀黍的播种,需要不少的劳力,这些庄户人家学会了玉蜀黍种植的办法,日后就算是回到桃花镇去了,也能够将种植技术带走,好好的种地。”

    “谦珏,我会告知众人的,只是这大过年的,让你还如此的忙碌,我很惭愧。”

    况严琦这倒是说了一句实话,其实在他找到吴帆徽之前,桃花镇的庄户人家,绝大部分已经离开,朝着县城的方向而来,要是吴帆徽不打算接收这些人,估计他们是朝着十里铺的方向而去,或者是离开米脂县,朝着葭州等地流浪的。

    剩下的这些人,的确是老实巴交的庄户人家,心思稍微有些活络的,早就离开了,或者成为了土匪,或者加入到流寇的队伍之中。

    村子核心地带,已经建起了一批土墙屋,这些房屋属于军营的性质,因为建设速度没有那么快,所以吴氏家族的护院,是分批次搬迁进去的,而已经成家的李勇等人,则是搬到了窑洞去居住,不过尽管有一些兄弟成家了,护院的管理还是严格的,除开李勇等军官,其余的护院平日里不能够与家眷居住在一起,除非是休沐的时候。

    李勇等人对于护院的严格管控,让吴帆徽还是很满意的,特别是那一批原贺双全麾下的流寇,来到马鞍山村之后,面貌完全改变,近一年的时间过去,不会有任何人相信这些护院曾经是流寇。

    护院的管理完全军事化,每天都要训练,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下雪,农忙季节还要参与到耕作的事宜之中,纪律方面的要求更是严酷,每个护院都要牢记军令如山倒等等军纪军规,绝对不允许违背。

    至于说护院的饷银,准时发放,没有丝毫的拖欠,那些已经成家或者以前就有家眷的护院,将饷银交给了家人,其余的护院则是自己管理,马鞍山村的所有人都在县里落户了,所以这些家眷可以拿着饷银到县城去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

    也正是因为如此的情形,才导致不少人家想着将姑娘嫁给吴氏家族的护院。

    军事管理最为核心的一条,就是明白他们效忠的人是谁,那就是吴帆徽,而且在这个过程之中,李勇等人灌输了一个理念,那就是护院必须服从吴帆徽的一切安排,他们是依靠吴帆徽才活下来的,与官府和朝廷没有丝毫的关系。

    大部分的护院尚在训练,马棚里面没有战马,悉数都在训练之中。

    钱粮都在村子最里面的窑洞之中,守卫非常严格,全天安排有专人守候,寻常人不准靠近,只有看见了戴能祥写来的专门的凭据,在能够领取钱粮等物资,军械的管理同样严格,也有专门的窑洞存放,护院每日训练的时候领取,训练结束,除非是承担守卫职责的军士,其余的军械全部都要放入到窑洞之中。

    一圈看下来,吴帆徽还是满意的,毕竟这次他离开米脂县,就说不清楚多长时间不能够回来了,殿试高中,假期不会太长,若是被吏部派官,就更说不清楚什么时候能够回来。

    厨房正在忙碌护院的团年饭,已经成家的护院,不会一同吃饭,他们回到各自的家中吃饭,这些团年饭是为单身护院准备的。

    年糕、肉食、麦饼、小米粥等等,一应俱全,团年饭肯定是要准备充足一些。

    让吴帆徽意外的是,在营房的前面,摆放了不少的炮仗。

    “少爷,这些炮仗都是家眷准备的,前些天有商贾专门送来炮仗,一些家眷商量了,说是一定要买一些,戴能祥也和属下说了,觉得可以买一些,所以属下等几个家眷拿了一些钱财,买下了不少的炮仗。”

    “知道了,你们做的很不错,大过年的,放一些炮仗庆贺一下,也除去身上的晦气,辞旧迎新,应该如此。”

    吴帆徽本想着这些炮仗可以由戴能祥计算之后,统一开销的,不过他最终没有开口。

    回家之后,吴明丽、吴明芳、李佳翠和李靖飞已经在焦急等候了。

    吃饭之前,吴帆徽给吴明丽等人都封了红包,陈明惠和叶开儇也封了红包,吴庆超与王和翠更是不用说了。

    过年之后,吴明丽就是十四岁了,城南的三姑已经说到了定亲的事宜,不过吴帆徽没有同意,他总是觉得吴明丽年纪还小。

    其实这也是吴帆徽根深蒂固的认识,毕竟是穿越之人,对于年龄方面是很敏感的,十四岁的女孩子,放在几百年之后,根本就还没有成年,怎么会考虑嫁娶的事宜。

    。。。

第一百四十六章 赴京师() 
转眼到了正月初四。

    翌日吴帆徽就要从米脂县出发赶赴京城。

    刘氏家族的举人刘士阶,年前就出发前往京城去了,王氏家族的廪膳生员王炳坤,也在确定县衙呈报监生名单之后,从米脂县出发前往京城了,两人都没有在米脂县过年。

    其实这种情况很常见,特别是南方的举人,几乎都是年前出发,会试三月初五开始,因为在春天举行,又被称之为春闱,会试与乡试的格局完全一样,考试在京城的贡院举行,参加会试的举人有两千多人,而会试能够高中的只有三百五十人,这三百五十人被称之为贡士。

    获取贡士的资格之后,就可以参加殿试,三百五十个贡生全部都会上榜,这就是所谓的金榜题名了,三百五十人分别一甲、二甲和三甲,一甲三人,分别为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六十七名,赐进士出身,二甲第一名称呼为传胪,三甲二百八十人,赐同进士出身。

    三甲进士就是正牌的两榜进士了。

    会试的时间太早,路途遥远的举人,必须今早出发,保证不耽误会试的时间,所以年前就赶赴京城的举人特别多,这段时间京城也特别的热闹,且举人之间的聚会也相当多。

    吴帆徽出发的时间算是很晚了,这个时候,几乎所有的考生都出发前往京城,除开北直隶距离很近的考生。

    吴帆徽也不能够继续耽误时间了,依照他的速度,能够保证在正月以内就抵达京师,可带上陈明惠和叶开儇就说不定了,再说山西闹腾的流寇太多,一路上也不是特别的安全,若是遇见一些特殊的情况,肯定是耽误时间的。

    马鞍山村,精心挑选出来的五十人,在李勇的带领之下,整齐的站立。

    这五十人即将跟随吴帆徽赶赴京师,他们的职责就是负责吴帆徽的安全。

    吴帆徽骑马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李勇快步上前。

    “少爷,所有兄弟都准备好了。”

    还没有等到吴帆徽下马,李勇便率领所有人单膝跪地。

    “属下誓死护卫少爷,抵达京师,祝少爷金榜题名。。。”

    这五十人之中,除开马三立,其余全部都是李勇当初的麾下,包括马继刚、孙凯林和刘方恒等人,这些人也是护院队伍之中最为精锐的军士。

    吴帆徽没有下马。

    “诸位兄弟,辛苦你们了,你们之中已经成家的,即将与家人分别,没有成家的,接下来一段时间,也要跟随我四处颠沛,短时间之内怕是难以考虑到成家的事宜,前往京师的路上,所有事情都拜托诸位兄弟了。”

    “好了,都散去吧,该和家人道别的去道别,该做准备的做好准备。”

    进屋之后,吴帆徽的神色变得严肃起来。

    “李勇,马继刚,孙凯林,刘方恒,我曾经说过,此番到京师,若是发现对你们有威胁之人,绝不要手软,你们要切记,紧急时刻不需要禀报我,可当机立断,务必让兄弟们明白这一点,戴能祥,村里所有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吴明坤、吴明波、吴明富、陈华渠和吴明峰五人,专门说了,想着闲暇的时候到村里来骑马,这件事情戴能祥帮忙安排一下,他们虽然年纪不是很大,可也应该学习如何骑马了,希望我回来的时候,他们已经能够熟练的骑马。”

    “招募护院的事宜,我仔细考虑过了,只要机会合适,可以招募一批,不过这次招募的护院,就是留在米脂县的,护卫吴氏家族的,至于说现如今的护院,不要多长的时间,怕是都要离开米脂县的,跟随在我身边的,我可能没有什么时间操心招募护院的事宜了,故而这招募护院的事宜,戴能祥多和族长商议,具体由戴能祥直接负责。”

    “我离开米脂县之后,吴氏家族必须保持稳定,若是这段时间之内有什么重大事情发生,一定要及时禀报。”

    吴帆徽回家之后,吴庆超与王和翠都在堂屋等候。

    王和翠抹着眼睛,尽量不让眼泪流出来,毕竟吴帆徽是到京师参加会试,若是离开之前就掉眼泪了,那是不吉利的。

    “爹,娘,孩儿明日就出发了,此番离家,时间可能有些长,若是通过了会试,还要参加四月的殿试,回家怕是在六月之后了,爹娘一定多多保重。”

    “谦珏,我们不要紧,你自己多保重。”

    “徽儿,出门在外,多多注意身体,有什么喜讯,早些告诉家里。”

    吴帆徽进入到右边的卧房,吴明丽和吴明芳都有些沉默,她们习惯了和吴帆徽在一起,得到如父如兄一般的关爱,现在这种关爱又要消失了。

    “大妹,你年纪也不小了,家里的事情,有些时候多多思考,能够帮助父母的事情竭尽全力,小妹的年纪还小,你也要多多照顾。”

    “小妹,哥哥不能够总是在你身边,学习方面还是要刻苦一些,多多体谅父母和姐姐。”

    吩咐完毕,吴帆徽要求吴明丽来到自己的房间,将早就准备好的小木箱递给了吴明丽。

    “大妹,这里面的首饰都是较为贵重的,你仔细收好,母亲那里还有一部分,也不知道你出嫁的时候,我能不能回来,这些首饰我分为了两部分,一部分是我给你准备的嫁妆,还有一部分是小妹的,都放在你这里,好好收藏,将来你出嫁的时候,将小妹的给母亲保管,我不想让母亲太过于担心,明白吗。”

    吴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