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购买?
在伪满领薪水的人,每个月发薪水的时候,购买的债券就直接扣除了。也就是说,购买是强制的。没商量。
由于先遣军几次大规模的城市破坏,关东军把更多的军力都集中到几个大城市和苏联边境,内部空虚。在先遣军没到的地方,土匪的势力抬头,伪满基层政府不断请求剿匪。
于镜涛传来的一份情报是最有价值的,东京关于南下和北上的争论加剧,连陆军内部也动摇了北上的决心。关东军的司令参谋长人事变化正在酝酿,很多日军高级军官都在议论此事。
小路很高兴,寺内寿一这一步棋终于起作用了。
自从第一年到东北,小路的先遣队就在打击日本人的**业。本来希望第二年就见效,没想到,直到现在才见效。
自从1937年,日本人对华全面战争。因为没有在三个月里拿下全中国,日本人骑虎难下,不得已开始大规模征兵,大批部队源源不断地送到了华东华中。日本国内采取了战时政策,经济一下子紧张起来。
不过,日本毕竟是个经济强国,加上在华东华中战役中的掠夺,直到现在,东北伪满的经济才出问题。
华东富庶,日军掠夺惊人。满乡野的祖坟几乎都刨了,其中的古董金银被掏空,一个一个寺庙的所有的文物和经书,被大批的日本和尚运走。民间图书馆也被大肆掠夺,整船整船的文物运回日本。
这些都是文化掠夺。
经济掠夺更加狠毒。
日本占领了上海,很快就下重手掠夺了上海的经济命脉。,公共资产自不肖说,大量的中国人私人资产也成为日本人的资产。华东的百姓还要活命,商人也需要做生意,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日本人来垄断。
这就是以战养战,是伪满政府没有立刻经历严重通货膨胀的原因。
刚刚回到伊春,又接到于镜涛的一份情报,日军决定向满洲增兵,具体计划不详。
关于日军在满洲的增兵目的,在小路没回来的时候,伊春有关人员就开始讨论了。有人认为要对付苏联,有人认为主要对付抗日联军。对付苏联的观点占上风。
这就是历史的惯性。日军这次大增兵是免不了的,因为苏联是他的主要敌人。
历史虽然有惯性,但是变化还是有的,因为广东先遣队的拼死作战,加上叶剑英将军从武汉赶来,亲自指挥作战,还有大量的先遣军地下党在广东各地鼓动民心,余汉谋的部队多坚持了半个月。在11月5日才沦陷。
武汉会战也多打了两个星期,老蒋也是在11月7日才下令放弃武汉。长沙的文夕大火虽然没有避免,但是因为前不久下雨,规模小了很多。
小路唯一不爽的是,蒋某人至今还没有给他的东北各个军队一个番号。目前,小路对杨靖宇魏拯民的第一军,周保中的第二军,赵尚志的第三军都有极大的影响,如果能有一个番号,对于提振东北民心则会有很大的作用。
小路在整个东北的威信终于建立起来了。
现在,东北的抗日力量虽然都被小路整合完毕,番号混乱,管自己叫什么的都有。比如
林猛,就称自己的部队为红军先遣队。
最初,小路五百人来到东北,东北联军根本不服从他们的劝说协调,更不要说领导了。后来,小路的几个大战役使他们佩服,对各个部队的援助建立起来紧密联系。威信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树立起来了。
那么,整合全部东北军队的实际成熟了。
秋天,延安就提出东北整军,加强领导。反复商讨数次,和东北各个领导商议多次,终于商定了方案。
延安要派出领导前来主持。
如今,一个令他高兴的消息,那就是两个重量级的人物来到伊春,那就是朱总和刘先生少奇,也就是胡服。他们已经到了海参崴,两天后就会到达伊春。
本来,小路安排他们的飞机直接降落在伊春,为此,秋天的时候,伊春的跑道就修建完毕了。不过,自从秋天,日军几架飞机在伊春轰炸,跑道炸坏了。
飞机是张学良的,驾驶员不熟悉伊春,不敢在伊春降落。和苏联协商,飞机先在海参崴降落,朱总等人乘坐火车到伊春附近的车站,由伊春方面迎接。飞机在以后安全以后,再飞伊春,把朱总等人送走。
|
请中央大员到达北平,这是小路很久就有的想法。这些人各自有各自的人格魅力,他们到来,对东北的有无数的好处。最初,小路希望毛公,周公,朱总,胡服四人能来伊春,如毛公能来则为上善。如不可能,能来其他两个也好。最次的,来一个也好。
陕北也愿意派领袖来满洲,商议良久,因周在南方局,毛则指挥全局,最后确定朱总,胡服二人来满洲。
和他们一起来的还有身体恢复健康的赵一曼,她丈夫也一起回来了,延安安排,二人要在东北继续工作。
为了他们来满,伊春出动了大量的力量,和苏联反复协商,才解决了路线和交通问题。
他们这一行人来的很不容易,胡服先经过山西到陕北和朱总会合,二人一起乘飞机到达外蒙,再乘坐飞机到达海参崴,再乘坐火车,换汽车到达伊春。
和二人一起还有一些去苏联的干部和几个家属,他们已经从海参崴直接去莫斯科了。
中央安排二人前来后,小路就做了一系列的安排,派王丽率领几个卫兵去外蒙古迎接,一直陪同他们到达伊春。
到了海参崴,冯仲云赵自强罗策群率领卫队前来迎接。朱刘二位秘密地会见了苏联远东军司令部的元帅,随后出发去伊春。
一行人坐火车到达佛山县附近的火车站,火车停稳,小路走进火车。
朱总见了小路道:“我们的小路中将,成熟多了。”
胡服道:“是啊,第一次见他的时候,就是个年轻学者,如今手中大军八万,不得了,了不得。”
小路道:“这一次再见二位长者,实在是荣幸。我们的各路干部,必然会在二位的感召下,更见坚定抗日的决心。”
朱总道:“听说你的部队伤亡很厉害?”
小路道:“是。各个部队都是这样。现在好多了,前几年,抗联的部队打一仗,死的散的就剩下两三成,然后聚起来再打。现在好多了,我前一次从关内带回来三万,如今已经死了三千多了。”
朱总道:“抗联艰苦奋战,跟长征差不多。”
胡服道:“也就是说,现在情况有所改善。朱总,我们低调发展,很有效。”胡服主抓东北,很多事情他都知道。
小路道:“是的。我们需要指导,更多的来自于中央的指导。前一阶段,我到松花江南岸,那里的人对抗日没什么信心。”
张永兴拿着白斗篷进来,在小路耳边说了几句,小路道:“各方面都已经准备好了。二位首长,咱们可以出发了。”
朱总道:“你们很谨慎。”
小路道:“有的时候,日军飞机经常在伊春上空飞过,如果发现目标,就轰炸一下。”
胡服道:“我们服从安排。”
一行人穿好白色斗篷,下了火车,上了一排五辆卡车。卡车漆成白色,干部们分别坐驾驶室,车厢里坐着战士,战士都穿着白色的衣服。小路和朱总在第二辆车,胡服冯仲云在第三辆车。赵一曼夫妇在第四辆车。
汽车过江,众人都默不作声。黑龙江上视野宽阔,风很大,冰上的积雪被吹的四散飞扬。江面不平,高高低低。车路还好,都清理过。等到上岸,第一辆车的张永兴下了车,跟岸上一个军官说了几句,对车队一挥手,上了车。
车队转了几下,进了山沟。
谁都没注意到,车队离开以后,路边雪地里站起来一个一个的人,这些人两个一组,身穿白衣手里拿着裹了白布的长枪,在车队离开以后,整队集合,尾随车队而去。
这是小路安排的特战队学员。
;
第273章 冬天的黄瓜?()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js/read01。js";>;<;/script>;
车队进了山路,大家的紧张情绪才舒缓了一些。朱总道:“你这是哪里来的白汽车?”
小路道:“这汽车本来是绿色的,在苏联买的白油漆,漆成白色的。白车停在雪地,只要适当地掩蔽,飞机不容易发现。”
朱总道:“你在哪里找的这么多司机?”
小路道:“搞到汽车,自己培训的。我们有不少学生兵,技术兵种就从他们里培养。”又道:“黑龙江岸边我们有两个县,只有一个县长,就是刚刚你看到的那个军官,叫张全富。另外,这一次,你们还能看到全部高级干部,魏拯民,冯仲云,等等。就连在辽南锦州朝阳等地的人也都来了。”
朱总道:“给你说一件事,冀东武装起义的善后工作,真正得益于热河先遣队了。起义后,敌人来清剿,起义部队有热河部队接应,仅仅向北走了不远就进入了山区,有吃有喝,有根据地隐蔽,安然渡过今年冬天没问题了。他们仅仅损失了几千人,四万有生力量保存住了。”
小路道:“听到这个消息,我真高兴,他们实力保存了,和热河的部队一样,低调发展,潜心耕耘,拔掉敌伪基层政权,前途不可限量。如果他们向远处跑,就跟抗联一军西征一样,在没有基础的地方行军,失败是必然的。”
到了中午,车队开进了一个岔路,直接开进了一个山洞。一群来自各地的军官干部在山洞里站成一排,欢迎大家。
朱总胡服二人和大家一一握手,小路给他们一一介绍,不但介绍人,连他们的功绩也介绍了。介绍到魏拯民,朱总道:“久闻大名,南满省的书记。你和杨靖宇两个前后两任书记,都不错,工作出色。”
魏拯民道:“上次就想去延安,一直没有成功。”
朱总道:“可以安排在你们能脱开的时间去延安一段时间。”
魏拯民道:“那可就太好了。”
介绍完毕,众人往山洞里面走。
朱总道:“你这是什么地方?”
小路道:“报告老总,这是上甘岭,我们的兵工厂所在地之一。我们在这里吃饭休息,还请老总看一看,指导我们的工作。”
小路带他们上台阶,走了半天,进了一个支洞。
这是一个大厅,有几扇玻璃,屋子里很亮。透过玻璃,可见外面是悬崖,外面可见远山。
饭是东北特色,一个飞龙汤,一个山鸡炖榛蘑,一个黄蘑炖狍子,一个猪肉炖粉条,一盘黄瓜,一盘小白菜。没有地产酒,有两瓶苏联酒。饭是大米饭。
还有两个菜,一个是土豆白菜汤,一个是萝卜土豆汤,炒面糊糊,玉米面饼子。小路告诉他们,这是我们平日的主食。
“哪里来的黄瓜?”胡服很吃惊。
小路道:“这是农业实验室的产品,我们自己出产玻璃,在屋子里种的,吃完饭带二位去看看。”
这一切都是赵自强安排的。
吃了饭,开始参观兵工厂,轮到罗策群了。
罗策群如今负责装备。他把原来的五千人放出去两千,留下三千,搞保卫,修工程,搞运输,搞试验。经过他的手,已经新造出了两种手榴弹,一种地雷,两条子弹生产线。如今,还在秘密研制几种武器。
胡服道:“有个问题,我知道你们的机器来源和人才来源。你们在哪里搞的原料?”
罗策群:“两条腿走路,一个是自己买,自己造,第二个是在苏联买。我们用布匹火柴肥皂玻璃水泥等等跟他们换。他们的轻工业水平不行,产量更不行。”
小路道:“我们的轻工业,已经开始在苏联远东获得了很高的市场占有率。苏联都是计划经济,但有不少私下同我们交易的,我们民间公司业做。苏联已经离不开我们了。最近,我们搞来了几套纺织机械,从苏联进口棉花,开始研究织布。很快,我们就有一个强大的纺织业了。”
几个工厂相距很远,参观完毕,已经是晚上了。
次日,一行人在中午的时候到达伊春。路上见一个山沟里房屋隐然,胡服道:“这是什么地方?”
小路:“这是造纸厂。”
朱总道:“去看看。你们还能造纸?”
小路道:“能。其实这造纸厂,原来是兼并的一家土造纸作坊。这家作坊原来是生产窗户纸的,也就是东北人糊窗户的草纸。我们的秀才花了功夫,仿造南方的造纸作坊,生产出来可以书写的纸张。”
东北的窗户纸,还有把孩子吊起来的摇车,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