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末将聂友!”
“末将陆凯!”
“末将”
“恭迎太子千岁!”
军营前聂友、陆凯等数名迎接的将领、士卒皆是齐齐单膝跪地,抱胸行礼道。
孙和却是赶忙勒住马匹,翻身下马上前将为首的聂友扶起,嘴中连连说道:“各位勿要行此大礼,此次随各位南下征讨珠崖还要多多依靠各位了,快快请起。”
聂友起身对着面前如传闻中那样谦逊的太子说道:“受陛下信任,担任此次征讨之将军,实乃末将之荣幸啊!”
“哈哈,将军莫要谦逊。”孙和装模做样地对聂友说道。
孙和与各位军中将领客套了几句便是向着校场而去。人一上万便可以给人一种人山人海之势,更别说此时的校场之上早已集结了约一万余人训练有素的士卒,约20个方阵整齐的分布在校场之上,旌旗猎猎作响,竖起的枪剑刀盾皆是散发出一抹抹寒光。
“好有气势的军队啊!”孙和站在点兵台上,看着下方的雄军,赞叹地说道。
三**制基本沿袭东汉,以部曲为基本单位,每曲500人,二曲1000人为一部,此所谓的二五制。部上设营编制为5000人,二营为一军。曲下设五屯,每屯100人,屯下设二队,队下什伍。
听闻孙和的话语,聂华等一众武将一脸顿时一阵愉悦,不由得对孙和心生好感。在经历了点兵之后,已是差不多到了夜色朦胧。便是睡在了军营中间的帐营之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十七章 扬帆出海()
七月正值夏季,太阳早早地便升上了山头,明媚的阳光懒懒地照射在军营之中。
昨日校场之上点兵,聂友将孙权的旨意和此次集合出征的情况大概的向兵卒说明,而后安排兵卒休憩一晚再行军南下。
军队集合在建邺城旁,离朱崖1600多公里,孙和倒是不知道如何行军,是直接从建邺乘船顺长江而出走海路直到交州,还是从陆上到交州,不过无论是走水路还是海路所需耗费的时间都是以天来计。
孙和摇了摇头,自以为对三国历史熟知的自己倒了现在才知道自己所知道的只是三国时期那些被史书着重叙述的事迹,像230年卫温征讨夷洲和现在聂友、陆凯伐朱崖等事情的详细情况皆是孙和所不知道的。
“罢了,管他如何发展,反正劳资有系统!”
‘白泽,我要查看一下我现在的信息。’孙和在脑海中对着系统白泽说道。
‘叮!上等兵孙和信息如下。’一阵电子音在孙和脑海中响起,而后便是出现了个人信息的界面。
‘宿主:孙和
级别:上等兵
金钱:100金币,欠4颗钻石
部队:上大将军陆逊、大司马兼卫将军全琮、十名陆战队队员(已过期)、全能教师萧易、谋士张良(到达朱崖自会向上等兵孙和报道)
经验:12|60
身份:东吴皇太子、监军
装备:银色沙漠之鹰贝雷塔92f型(子弹99颗)、byt一份(6只装)
技能:军体拳’
‘哦,居然又增加了这么多分类?!’孙和看着眼前别人看不见的银黑色界面,不由得轻声惊疑道。
‘哎,这十名陆战队队员居然就这么过期了,自己还没让他们干啥呢?’十名陆战队队员总共就执行了两次任务,一次是夜逮孙霸,一次是给全琮下药,简直是大材小用了。
‘白泽,还可以把他们喊出来不?!’孙和一想到这点,不由得向白泽询问道。
‘叮!当然可以!’系统立马对孙和的疑问作出了回答,然而不等孙和再次开口,系统白泽幽幽地说道:‘你有钱就行了。’
孙和本来听闻可以再次将那十名陆战队队员召唤出来,心情大为高兴,然而后面系统的话却是让得孙和一阵气愤,心里不由得咒骂道:“玛德,这系统真尼玛坑。”
孙和心想,自己还有钱吗,就只有100金币了,从那些商城中就可以看出这一名陆战队队员就要1000金币,十名那就是10000金币!自己得完成多少个任务才能把他们召唤出来啊?
‘叮!上等兵孙和努力完成任务哦!’系统那略带戏谑的声音在孙和脑海中响起。
孙和听闻这系统的调戏声,心里那个气啊。不理会系统的调笑,径直起身穿戴好衣甲便向帐外走去。
按理说监军帐营比不上主将之帐营,但孙和虽任监军却是吴国皇太子,所以孙和所住的帐营却是与主将帐营同位于营地之中,且帐营比之主将帐营还要大了许多。
孙和刚刚走出帐营严维便是带着一众侍卫向孙和行礼道:“太子殿下,聂友将军已将一万大军集结将要乘船渡海至交州!”
一万大军?也对,建邺城靠近魏国边界,怎可能抽调大量军力,估计剩余的两万大军是从荆州、交州两地抽调,所以其余两万大军恐怕在自己一行人到达之时便是已经集合多日。
孙和看着周围,发现除了自己的营帐外,其余的营帐早已是没了踪影,只有数百士卒还在搬运营帐之类的物品,不用严维等人解释,孙和立马让严维领路前往渡口。
军营至渡口不远,孙和一行数人便是慢慢向渡口走去,看到那来来往往的军队。这一万人步卒六千,弓箭手一千,骑兵三千其中重甲骑兵五百人。看着忙碌准备登船的士卒军队,孙和不由得一阵感慨:“功名祇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哈哈,好句好句,太子殿下果然文采过人!”来者正是此次征讨珠崖的主将聂友,一身甲胄让得聂友不算太高的身子都显得挺拔起来了。
刚刚才安排好了乘船之事,聂友接到手下士卒的报道,说太子已经起床向渡口走来,聂友便是带着两三名亲卫过来迎接当今皇太子,以后的东吴之主,不料刚走到不远之处便是听得孙和大声感慨,虽则自己是一武将却也不是不识丁木之人,如此话语倒是道出了为将从军之人的志向,聂友不禁对太子孙和高看一眼。
吴国水军强大,搭乘一万人的军队自然不在话下。包括骑兵在内的四千余士卒登上五只战船,而后四只大船搭乘粮草、辎重、马匹等物资有三千余士卒护卫,其余两千余士卒分别搭乘较小型的船只负责整个军队的护卫、巡逻之责。
孙和与聂友同乘一艘战船,处在整支队伍的中心,孙和立在船头,环顾周围一万人的军队顺长江而下,直往长江口而去。听得身边吴字旌旗被江风吹得猎猎作响,孙和不由得想到完成任务之后的自己将会拥有的军队,一百人虽然少,但军队制度先进,更重要的是武器先进,什么登陆舰、武装直升机,要对付这些古代军队简直轻而易举!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十八章 雾里血花()
亚洲东南岸,为典型的季风气候,长江沿岸,雨量丰沛,又值夏季,正是多雨时节。
大军顺流而下未及四天,便是遭遇大雨,江上雾气朦胧,可视范围不及百里。于是主将聂友下令,缓慢行进。
旌旗招展,号角呜咽,万余人的船队顺着长江直流而下,大小船只数百膄,远远望去,颇为壮观。
士卒们军纪严明,士气高昂,在这三国鼎立之时,大部分人从军是为了什么,就是盼望着能够建功立业,封侯拜相!
先锋部队两千余人在一廖姓校尉的率领下,乘坐着5膄楼船及数只艋冲斗舰在大部队前方,此为开路军或为前军,中军三千余人,皆是大型船只,可载三百余人。左军一千,右军一千,护卫统帅所在的中军,后军则由陆凯带领三千余人尾随于后,看管着整支队伍的钱粮辎重。
大小船只数百,井然有序地航行在长江水道之上。
约莫行驶一柱香的时间,便是由金陵水师的驻扎地到达了金陵城的港口。
港口之上,孙字大旗迎风招展,孙和向前看去,数千御林军白色盔甲闪耀着的寒光,拱卫着数十位重要人物立于港口之上。
原来正是刚刚上完早朝的孙权带着一众文物幕僚前来送行,在港口上已经等候多时。搭载着聂友和陆凯的两膄楼船离开队伍,向港口靠去。
在一番寒暄之后,孙权单独带着孙和立于港口之上,盯着孙和刊例数秒,然后目光看向被浓雾覆盖的江面,缓缓说道:“皇儿,不知你为何突然想要随军出征?”
站在孙权身后的孙和闻言里却是一抖,莫非这孙权这么早就要对自己产生怀疑了?
连忙朝着孙权拱手行礼:“回禀父皇,儿臣久居东宫,数年来享尽安逸,故此要为父皇、为我东吴尽一份绵薄之力。”
孙权听完,表情却是未有什么变化,淡淡地点了点头,“如此这般,吾儿便去吧,一路小心。”
拜别了孙权。
“呜呜”
大军当中数名士卒在将军聂友的示意下便是吹响了架设在船板之上的牛角,号声响彻在长江两岸久久不绝。
大军继续向东行驶。由于雾气朦胧,,水汽湿重能见度不足二十仗,换做现代的说法便是能见度不足五米,故此船队行驶速度非常缓慢。
晌午,将军聂友及副将陆凯等十多位校尉以上的将领在聂友的主船之上开始了一次军议。
“雾气湿重,攻取朱崖一事非几日之功,且一旦出了长江口,势必会经过山越一族控制的海域,若是遇到山越海贼,必定会遭受攻击,不如我军暂且在岸边休憩片刻,在岸边休整片刻,再东行,如何?”
听闻了陆凯的提议,聂友便是点头答应。山越一族占据了扬州大片土地,东吴久未收服。盘踞在建邺城以南,时常劫掠过往商队,有时甚至劫掠东吴物资,实在是不得不防啊!
在陆凯的提议下,一万大军靠岸休憩了片刻,便是再次开始航行。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洒在了广阔深邃的海面之上,此情此景着实令孙和及一众官兵感到震撼。行驶了一天时间早已出了长江口,正式进入了广阔的海域!
不知怎么,庞大的船队驶出了长江口却还是迷雾重重,在浓雾中互相之间也只能看见模糊的影子。
浓雾中,几十颗脑袋突然从江水之中冒了出来,借着大雾的掩护悄悄地靠近了一膄载满军队钱粮的后勤楼船,然后闷声不响的爬了上去,悄悄地摸到几个兵卒的身后,钢刀在脖子上一抹,顿时身子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般,瘫软地靠在那些人的身上,而后被一把推入了江水,连惨叫都没来得及发出,便是永远地沉入了这片海域!
几乎是同一时间,其他的几条运输军队钱粮的后勤船只也是遭受了相同的事情,鬼魅般的身影乘着黑夜与浓雾的掩护攀爬上楼船之上,手里的兵刃毫不留情向毫无防备的士卒抹去!顿时间,浓雾下的面被嫣红的血液所染红,是那样的妖艳!
(经过几月的积淀,现在开始,尽量不断更,大家敬请期待吧!ps:其实是我自己比较懒,所以断更了许久qaq)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十九章 山越海贼()
邻近傍晚,数十只船只上点起了许多火把,那火红的亮光却也穿不透那厚重的海雾。天地间,白茫茫一片。
作为三国时期最强大的水军,这只远征出讨朱崖的军队自然也不是阿猫阿狗、浪得虚名之辈。面对这阻拦视线的浓雾,整个船队更加是警惕十足,高大的楼船之上皆有数十名身着甲胄的士卒的拿着火把巡逻轮番巡逻。
而作为看管军队钱粮士卒的后军将军陆凯,更是小心翼翼。身着白袍将服,带着十几名亲信立于后军之中的一膄楼船之上,披风随风而动,好不威武。
“将军,虽然此地离山越蛮人甚是接近,但我军一万多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师在此,山越蛮人给他们一百个胆子,怕是也不敢对我等动手啊!”
陆凯的一名亲卫,看着立于船头之上的陆凯,强撑着一双充满倦意的眼睛向陆凯说道。
“噗通!”
正当陆凯就要转身让几名亲卫先行休息的时候,却是听得几声陆陆续续的落水声,尽管为了安全,每膄船只离了大概十几仗的距离,但仍然没逃过从小久从军的陆凯的耳朵。陆凯一手撑着腰中的佩剑,回顾左右道:“落水声?我军训练有素,就算马虎大意也不可能接连几人都掉入水中吧!?”
一旁的亲卫也是点头赞同到:“确实如此,恐怕是来者不善啊!”
陆凯当即拔出佩剑,向那些传来落水声的方向看去,大声道:“汝等速速吹响号角,鸣角示警!”
陆凯一声令下,楼船底层的船夫们立马忙了起来,喊着号子,使劲地划动着船桨。楼船以最快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