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士林一直在谈论罗彦。你作为他的老师,难道就不为他说句话么?”
愣了一下,似乎是很意外这学生这般询问。随后想了想,对堂下诸多的国子学学生们淡淡一笑,说道:“一直想避嫌,没想到今天还是没有逃过去。既然这样,那就跟你们好好说说吧。这件事情他在两年前就开始思索,时至今日,他已经有了自己的道路。尔等也无需惊叹,好生将手中的典籍读熟了才是正道。”
罗彦两年前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难怪仅仅一个半月,就能把局势稳定住。还有,陆德明说什么?罗彦已经有了自己的道路。要知道陆德明教授罗彦的是经学,不是诗赋。既然陆德明这么说,那么意味着,罗彦的经学想必也很是厉害了。陆德明的答案,让国子学的学生们不服中带着酸涩。人比人,气死人啊。
然后陆德明的话就像是长了翅膀一样,转眼间就传遍了神州大地。到哪里都有人在谈论,这罗彦到底是个什么怪物,诗风革新做成了不说,就连经学也是这般出色。而那些听过罗彦讲学的士子更是兴奋,没想到罗彦的经学居然有这么厉害,难怪自己听过以后,感觉和以前有些不一样了。(。)
第二百零二章 两个突厥的互掐()
♂,
士林对罗彦的吹捧正在**的时候,突然间发生了一件事,让人们不得不把注意力转过去。
腊月十六,再过几天就要过年了。年前的各项扫尾工作逼着长安各部的官员,不得不将自己所有的注意力都扑在公务上。想想大朝会的时候,不仅各地长官要进京述职,而且各部也需要把上一年所有的事务做一个总结,同时还得将来年的计划也一并呈上。
真的就是这几天要不努力,大过年的还要吃挂落,着实有些难受。为了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官员们自然是不能懈怠了。
天色见亮,守着城门的士卒们在亮过辰牌的时候,便下去打开城门。随着沉重的大门吱呀呀地叫唤着,阳光从城门逐渐大开的缝隙中挤进来,照亮了还有些昏暗的门洞。早早守在城外的百姓们总算是等到了,挨了这么久的冻,为的就是将家中存着的一些山货进城卖掉,同时再换上几尺粗布,给婆娘孩子好生做件衣裳。
就在人们拥挤着要进去的时候,突然远处若有若无传来:“加急,回避。”的声音。
不用想,这种声音在长安城中很是常见,无非就是各地传来的加急文书。似这等快马,百姓见了也只能回避。要是闪避不及,即便是踩踏致死,也只能自认倒霉。因此原本还本事拥挤的人群,此刻忽然变得有秩序起来,远远的在快马还有数十米远的地方,便让开了一条宽敞的道路。
直到那快马带着一阵寒风吹过的时候,城门前才有重新回到了方才的拥挤。不过此时却是多了不少的议论声。
“这般快马,看那驿卒喊声都有些嘶哑,好像是六百里加急啊。”长安不愧是天子脚下,随随便便一个种地的百姓,居然都能通过马速和驿卒的状态判断出文书的紧急状态。
“这都年关将近了,各地的长官不都要进京述职了么,怎么还有六百里加急?难道突厥那些蛮夷又要南侵了?”
“不可能吧,想那颉利小儿不是说前段时间被内乱搞的狼狈不堪,不好好整顿内务,怎么的还有心思来犯边。”
“可是除了北地的消息,其他方向的快马也不从咱们这个门走啊。”
“也是,这些蛮子生**闹腾,我看啊,他们是乱的不够。要是把颉利那厮给闹没了,才是正好。”
百姓们万万也没想到,他们这番揣测,虽然没有全对,但是也对了一半。快马送来的文书确实是和突厥有关,不过不是颉利那个东边的作死货,而是西方突厥的统叶护可汗。相比颉利统属的突厥,统叶护可汗手下的西方突厥一方面和大唐接壤比较少,第二因为地域劣势实力不算很强,因此对于大唐的危害远远没有颉利来的强。
统叶护可汗更郁闷的是,他手下的地盘毗邻的国家各个都是兵强马壮,因此每年都要受到其他国家的威胁。
前些时候颉利手下作乱,为了稳定周边局势,顺带的探听突厥和其他各少数民族的情况,李世民分别派遣郑元寿去见颉利,而让宗亲李道立去见统叶护可汗。相见之下,有感于西边突厥的艰难形式,统叶护可汗决定与唐朝和亲。此时的大唐虽然还被颉利压着,可是比其他的少数民族就强大太多了。统叶护也想着傍上大唐的大腿,好威慑周边。
本来大唐也对周边的局势有些吃紧,不停闹腾的颉利和吐谷浑,还有高句丽似乎也有些跳。要是在这个时候能够将统叶护拉上自己的战车,那么至少大唐的西部能够安定很多。大唐至少是在短时间内能够得到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两方一拍即合,作为使者的李道立自然不会拒绝统叶护的好意,决定带上统叶护的使者回到长安,看看李世民的态度。
而这六百里的加急,正是李道立进入大唐境内以后,让地方快马送来的情况说明。
统叶护可汗虽然有些式微力薄,可毕竟也算是一个国家。而且此事关乎两个交情,必须要让长安有充足的时间来做准备。朝堂要商议到底要不要和亲,宗正寺要挑选和亲的宗室,皇帝要给选出的宗亲定一个合适的身份,等等这些事情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解决掉的。要是李道立真的将西边突厥的使者带到长安再说这个事情,那么以后他还是乖乖在自己家里当他的皇室宗亲去吧。
信使将李道立的奏疏送进太极宫的时候,李世民也不过刚刚和三省六部的头头们会过面。此时正在批阅中书省呈上文书的他,听到李道立有六百里加急的奏疏送上,也是眼睛一跳。快过年了,李世民也想着能够让自己和诸多大臣安稳几天。今年从年初到现在,大事小事一直不断,李世民都恨不得自己能有几个分身来连轴转。
当看完奏疏以后,李世民虽然头疼,但是却长舒了一口气。虽然这事情会有些麻烦,但是总的来说不是什么坏事。对着身边的内侍说道:“将三省六部的首脑都叫来,还有,让宗正卿也来。”在朝议之前,李世民必须要在这些高官的口中得到一个比较确定的答案。
说完李世民继续开始阅览奏疏,而内侍则是捏着嗓子唱声喏,随后下去安排人手前去叫人。
也不过是一刻时间,诸人来到这殿中,待见过礼后,李世民就安排诸人做到那绣墩上。在温暖的炉火中间,也无需将奏疏一一传看,李世民简短地说道:“突厥统叶护可汗请求和亲,就在方才,李道立的奏疏已经递交上来。他们的使者不日便会随着李道立一起来到长安。诸卿,对于这件事情,不知怎么看?”
这就是要这些他人表态了,到底是和亲还是拒绝,这是眼下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杜如晦此刻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而是把兵部收集到的资料详细讲述了一遍。“西部突厥占地数百万顷,接近东部突厥的地方草木茂盛,但是再往西便是平常的土地。毗邻东部突厥和薛延陀,同时又和吐谷浑和大食接壤。虽然西部地域广袤,但是国内士卒战力偏低,这些年在薛延陀和东部突厥的压力之下,便是那统叶护可汗也有些承受不住。想来正是想借我大唐威名,这才想要和亲的。”
杜如晦一下子就将统叶护可汗的心思猜了出来,李世民对这位得力臂膀的话拍手叫好。有了杜如晦的这些信息,想来接下来的讨论也会有根据好多。
诸位大臣沉默了些许时间,便看到房玄龄说道:“既然统叶护有这个心思,想来对我大唐也是一件好事。当下我等的心腹之患便是那颉利手下的突厥,要是此番和亲成功,往后颉利即便想要大举入边,也会惧于统叶护的势力,不敢太过放肆。同时,有了统叶护的和亲,大唐在下西域的威名亦可远播。可谓是一举两得。”
“房中书说的在理,我等附议。而且,此番和亲与以往不同,双方建立在平等的关系智商,而且我等和统叶护并没有直接的利益纠葛,这样以来,往后也能更好的维持关系。”
“我等附议”
……
只不过是几个人,便在短短两刻时间内将这影响大唐西部数十年的事情定下来了。听得臣工们给自己一个确定的答案,李世民点点头,便问那宗正卿:“王叔,不知宗室当中,可有适龄的女子,能够作为此番和亲的公主?”李世民此番问的正是那李神通。
此人头一年因为和李世民论功,最后被李世民扔到宗正寺去管皇亲。此刻听得李世民问起,李神通自然是不敢怠慢,连忙将脑海里记得的几个适龄郡主县主的名字的家世说了出来。屈指算算,居然也有十数个之多。
若说为什么不用公主。开玩笑,李世民最大的女儿长乐今年也不过是十四岁。而且还是李世民的掌上明珠,要是此刻李神通敢说出长乐的名字,不用多想,明天就可以准备好在家呆一辈子了。
有了这么多人备选,李世民倒是没有在这个时候着急定下来,而是对李神通吩咐道:“王叔今日便知会这几家,让他们好生准备着。待使者一到,我等在朝堂上将人定下来以后,也能省许多事情。”随后转身对另外一个皇亲李孝恭说道:“王兄下去也着礼部拟一个议程,交由中书省审阅。这件事情非同小可,虽然西突厥我等不放在眼中,但是国交和国威不能因此有失。”
李孝恭正是此时的礼部尚书,听得李世民吩咐,也不怠慢,点点头回答:“臣今日下去便让手下去办,想来依照常例,这事情也不过两三天的事情,赶在休沐之前,我会把议程送到中书省。”秉着武将的行事作风,李孝恭回答的极为爽快。这个态度让李世民一阵点头。
该吩咐的事情都吩咐下去了,李世民和几位大臣闲聊了几句,便让他们各自回去准备。至于他自己,则是继续埋头在那奏疏中继续苦闷着。(。)
第二百零三章 早雪莫能阻归程()
♂,
和亲一事在统叶护可汗的使团尚未到达的时候,朝中仅知的诸人都严守秘密。倒不是说这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相反诸夷狄主动请求和亲,完全是对大唐势力的认可和尊崇。但正因为兹体事大,还是尽可能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到时候以堂皇之势,更加能折服前来的使者。
鲜为人知,自然兴不起什么波澜。百姓们还是照常在坊间谈论天南地北。而在金州,罗彦此刻却在阿全的帮助下整理返京的东西。
不同正常的衙署,州学是先于其他衙门休假的。官员们累死累活,那是他们拿着朝廷的银钱。而学生们学习与否都要靠自觉,总不能让他们和官员们一样整个正月就放十五天吧,那也太少了。有些士子可是离着家乡好远,若非长假基本上都不回家的。
以是州学在腊月十五便放诸生回家,而夫子们也是各个相继返乡。当罗彦到刺史府汇报州学的一切时,那份悠闲便是连余世宗都万分羡慕。金州离长安比较近,因此还不能借着回长安参加大朝会的名义提前走人。余世宗手下罗彦的文书以后,也是有些羡慕地说道:“罗博士这些天可是悠闲了,我等却是有好些苦日子要过。”
想想这些天和长史两人带着六曹夜以继日汇总本年的事务,余世宗心里就有些发苦。而且自己汇总了还不算,到时候见了李世民之后,一一详细诉说一遍,唯有李世民点头认可,才能算是自己过关了。这中间的揪心,岂是其他人能够理解的。
反正今年科考的时候州学出了中第的士子,已经很能给州中百姓和府衙一个交代了。加上罗彦这几个月连番讲学,他在金州的声望空前高涨,以至于就算是他这个刺史,想要挑点毛病都做不到。这会儿又早早回长安,虽然余世宗明明知道罗彦是孤身一人,此刻也有些嫉妒。
听得余世宗如此说,略带得意地罗彦调侃他:“正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难道刺史还想拿着俸禄不干事不成。再说了,想那百姓背地里说我等,都称之为穷教书的。背地里议论你,却要喊一声老爷。个中区别,明明是我等有些心酸,怎的要刺史叫苦。”
叫苦不成,反被罗彦一阵调笑,余世宗有些气笑不得,指着罗彦佯怒:“我说士林之中为何到了如今还有人说你的坏话,原来是你这张嘴啊。便是那不想骂你的,听了你这么一说,也会多几句嘴。”
却是自打诸多的大儒为罗彦说话以后,虽然对于罗彦的攻讦少了很多,可是依旧有些人会隔三差五给罗彦挑挑毛病。而此时事情已经有了定论,那些大儒也不会因此为罗彦再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