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报网,很可能把人家的眼线也揽进来,反而便于人家监视自己。
所以,黄顺当初的考虑,是想着结交几个大户,再以这些大户为基础,建立自己的情报网。目标也早有了大概范围:与曹氏要有仇怨,还不能是河间系,当前风头不能太盛、与自己关系不错等。张郃、刘晔显然都符合这些条件的之一或之二。
但他们都是曹操的手下,忠君思想下,他们很难做出违背主从关系的选择。黄顺所能构筑的情报网,只能是小规模的,不涉及真正机密的小圈子。真正有价值的情报,还得仰仗许蒙和褚仁。
但公主的这些内侍体系就不同了,他们忠诚于皇室,他们选择的腹心,肯定是经过精挑细选,是其他各方势力的眼线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
而黄顺,也没有对付皇室的意图,完全可以与他们达成统一阵线:黄顺帮助皇室抚养长大他们的后继人,他们则为黄顺做事,监视邺城的一举一动。
而且,如吴老所说,这些内侍,都是社会上的成功人士,他们的关系网络,肯定不限于邺城。要是与黄顺合作,他们的触手,还可以以邺城为基地,对外伸的更长。无疑是双赢的选择。
单纯从利害关系上算计,怎么都是上好的决策。但黄顺心里还有有一点没底:对方毕竟是皇族,根深叶茂,万民归心。
自己身边这些腹心、嫡系,都是忠诚之士,万一被皇族算计了,让他们的人进入自己的小圈子,等到时机成熟,登高一呼,自己这些人全跟着皇族跑了,自己也只有随大流,向皇族低头这一条路了。这可不是黄顺愿意看到的结果。
(本章完)
第685章 皇宫的斗争()
商业合作,向来都是先小人后君子。黄顺处理任何事务,自然也是以此为准则。但黄顺虽然有此顾虑,却不准备马上就挑明,以保障自己的利益。
因为在现在的黄顺看来,朝廷太弱了,根本没有资格跟自己合作。虽然公主已经向自己展示了一部分力量。但这股力量构成,却是以内侍官为主。
内侍与常人不同,人群中太容易辨认。以曹操的精明,当然知道内侍是服务于朝廷的,不可能放任他们在邺城发展。
曹操一直没动他们,定是有曹操的打算。但不管曹操作何打算,对朝廷肯定不是好事。黄顺可不想明知前面是陷阱,仍心甘情愿的跳进去,让曹操砍一刀。
现在的朝廷,要想打动黄顺,必须拿出更强的实力才行。
所以,摆在黄顺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确认,眼前这位神秘公主,是否有资格跟自己合作。
“冒昧问一句,”黄顺微微低头,说道,“公主身在深宫,对外界大事却了如指掌。这是否说明,朝廷对全国各郡县,仍有很强的掌控力呢?”
公主摇头道:“若真是如此,朝廷哪还至于沦落如此地步。父皇连自己身边的人都不能定夺,与囚犯无疑。”
黄顺呀然道:“那公主的情报来源于何处?难道是墨氏给你们提供的情报?”
公主还未说话,刘子羽先站出来澄清,“墨氏与朝廷有来往这事,我还是在这里,从公主口里头次听说。我不可能给公主什么情报。”
公主看看刘子羽,笑道:“确实不是墨氏的情报。”
“那是你们多年来辛苦安插的眼线?”
公主笑道:“不要猜了,你再猜也是猜不到的。我的情报来源,其实很简单,就是宫里内侍、宫女之间的说话。偶尔上街,听听百姓的议论。就是这么多。”
“就这些?”所有人,都不禁惊呼出声。
黄顺更是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公主隐藏在面纱后面的俏脸,怎么想都难以置信:自己在定襄、在河西、在柴桑的布局,都是极其隐秘,采取了许多措施,确保隐藏自己的真实目的。
没想到,这位公主,仅仅凭借街头巷尾的议论,就能准确判断出自己的真实意图,丝毫不受自己那些障眼法的影响。这是何等的眼力!
“百姓的传言,多有失实,公主仅凭这些,就能对我做出判断,甚至预测我的下一步动作。公主如何做到的?”黄顺忍不住出口问道。
公主笑的直点头,说道:“百姓的传言,细节上容易夸大其词,但基本的事实,一般不会有错。譬如说三少的夏吟坊中立。自古及今从未有人如此做过,百姓把它当做新鲜事做笑谈。我却从中看到三少的与众不同。从那时起,我就特别注意收集三少的情报。
所以,我对三少的情况比较了解,是有原因的。如果三少再问我其他的人和事,我就立马原形毕露,就是一个不知世事的小丫头而已。”
“单单搜集我的情报?”黄顺又被震了一次,“你不会从那时起,就有托孤于我的打算吧?”
公主摇头道:“当今世上,能有忠诚于朝廷,不受各方割据驱使的人太少了。三少的行为,在我眼里,就是心向朝廷,不向恶势力低头的典范。我当然要关注三少的大事了。
而且很快,我就发现,被我特别关注的三少,不仅品行高端,能力也是超群,一个人人都不看好,拿来作笑谈的夏吟坊,竟然在三少的手中,发展成为连曹操都需正视的一股力量。
若这样的人,能够忠诚于朝廷,愿意为朝廷做事。大汉的基业,说不定,还能延续,也说不定。”
黄顺不禁失笑道:“我忠诚于汉室?公主对我,还是很缺乏了解啊。我不在意在公主面前说出我的真实想法。
在我看来,谁做主天下,做皇帝,都无所谓,你们刘氏,也不是一直是皇帝,是高祖皇帝浴血征战打下来一片铁血江山后,你们才成为高高在上的皇族。
现在,轮到别人以同样的手段争夺天下,为子孙后代谋取皇族的名誉了。刘氏成功保住过江山一次,或许,刘氏还能再次保住江山社稷,也说不定。
但这一切,跟我没有关系,汉人内部的争斗,我不会参与其中。”
公主轻轻摇头,说道:“对三少的了解,只是我自己,或许不行,但加上墨氏,三少还认为,我对三少缺少了解吗?
我既然敢说三少忠于汉室,当然有我的理由。而且,我非常自信,没有看错三少。”
黄顺惊讶道:“那你说说看。我都有些好奇,你凭什么对我的忠诚如此笃定。”
不止是黄顺,白雪、程瑶、呼延康她们,也微笑着看着公主,等待着公主说出什么石破天惊的宏篇大论。
她们对黄顺再熟悉不过,说黄顺什么的都有,独独没人说黄顺是大汉的忠臣。眼前这位公主,看上去精明强干,却一口咬定,黄顺是大汉的忠臣。她们当然十分的好奇了。
公主说道:“当今天下大势的走向,三少做何看法?”
黄顺愣了一下,没想到公主如此开局。不过,黄顺已经逐渐习惯了公主天马行空的思维方式,马上说道:“曹操势大,在可预见的将来,是天下最强一极,无人能够撼动;江东孙权,依托长江天堑,整合江东内部,足以称雄一方;荆州刘备,得襄阳六姓支持,麾下人才济济,虽不能与曹操和孙权相比,但终能在天下间保有一方,维持朝廷正统。”
公主点头道:“曹操和孙权,明眼人皆能看出。那个刘玄德,三少如此看好他,会否是因为六姓支持他的缘故?”
黄顺点头道:“没有六姓的支持,刘备就是随波浮萍,不可能有所建树。有六姓支持,刘备才有与天下枭雄一较高下的资本。”
“那六姓为什么不扶持本就是六姓中人的你,却偏偏去扶持一个外人呢?”公主笑道。
“我无志于天下争夺,自然不能站出来挑这个头。”黄顺淡淡道。
公主摇头道:“在我看来,恰恰相反,刘备的存在,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正好掩护了六姓的真正希望——你的发展壮大。”
“喔?”黄顺这回没有做惊讶状,而是镇定的反问,“公主做如此惊世骇俗的结论,想来有所依据,何不说来听听?”
(本章完)
第686章 内侍武学()
公主看看黄顺,说道:“你一定认为,我是故作惊人之语,对吧?”
黄顺很认同的点头,说道:“六姓决定辅佐刘备时,我还是襄阳城内的一个小混混,任谁也想不过,几年之后,我会是夏吟坊的坊主。你说六姓辅佐刘备,是为了掩护扶持我,这个说法,不仅是牵强,简直就是无病呻吟,无中生有。”
公主笑道:“单单站在三少的角度考虑,是这么回事。但站在六姓的角度上看这件事,我认为,我的判断没有错。
此前六姓全力辅佐刘景升,最终帮助其成为荆州牧。但六姓的付出,却并没有得到当初希望的回报。
刘景升安居于荆州,没有对外开拓的雄心。而兵权,六姓已经完全交给了刘景升,那时的六姓,就算知道所托非人,也不能改弦更张,重起炉灶。因为六姓的本钱,都已经完全压在了刘景升的身上。
有如此教训在前,稳重谨慎的六姓长老,在重新选择刘玄德的时候,还会像当初选择刘景升般全力以赴,不留任何后手吗?
事实上,六姓不仅留了后手,而且保留的力量很大。据我所知,六姓对刘备的支持,仅限于贡献出族中杰出弟子,然后借助六姓的势力,帮助刘备在荆州各郡招兵买马。六姓的力量,几乎未动分毫。
六姓把积累多年的力量,死死攥在自己手里,若说仅仅为了自保,肯定是说不过去。所以,我的判断,六姓在等一个时机,等待再次投注的时机。
恰好这时,三少横空出世,短时间内迅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几乎是全盘接下了六姓的实力。
单看三少,这确实是个意外,谁也没有想到,会是如此剧情;但是从六姓角度看,这却是必然。没有三少,还会有四少、五少站出来,代替三少的角色。”
“你这么想,倒也有几分道理。”黄顺点点头,说道,“但你说选择刘备,是为了给我打掩护,还是太过牵强了些。”
公主说道:“当初的刘备,有什么优势,能够得到六姓的青睐呢?无非是当今皇叔,又在乱世中厮混半生,经历丰富而已。
就这样的优势,能让六姓确定,其日后前程不可限量吗?显然不能!但六姓仍然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刘备,在我看来,是族中那些优秀弟子施加了很大压力。他们都是心向汉室的有志之士,渴望能够为恢复汉家江山出一把力。
皇上已经被曹操控制,想效忠而不可得。退而求其次,刘备就成了他们几乎唯一的选择。
既然刘备并非六姓的最优选项,六姓肯定不会执着的在刘备一棵树上吊死。就算六姓当初没有把刘备推到前台,为三少打掩护的打算。
但后来,三少以中立的名义,闷声发大财,不断发展壮大,六姓选择顺水推舟,以扶持刘备为幌子,掩护其真正扶持的夏吟坊,不也是顺理成章吗?”
黄顺不禁佩服公主的辩论功夫,但黄顺又不得不否认,公主的嘴皮子虽然强悍,但更强悍的,是她的逻辑站得住脚。
“我刚才问的,是你如何确定我是大汉的忠臣,公主却一拐再拐,似乎一直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
“那请三少想想,大汉朝廷的忠臣,在这种情形下,如何做,才能最好的效忠皇上,保护皇上的安全呢?”公主一笑,反问道。
黄顺一愣,有些跟不上公主的思路,憋了一会,老实说道:“我不知道。”
公主提醒道:“曹操现在之所以放着父皇不动,为什么?”
黄顺歪头想了一会,恍然大悟道:“我明白了!因为曹操尚不能完全掌控天下,天下间,还有与之势均力敌的势力存在。所以,曹操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对皇上动手。”
公主左手拇指和食指一掐,笑道:“答对了!”
“这跟我是大汉忠臣有什么关系吗?”黄顺又狐疑道。
公主摇头道:“你还没想明白?夏吟坊的中立,不也是建立在各方势力均衡,谁也无法打破天下间的平衡的基础上吗?为了保证夏吟坊更好的发展壮大,你就势必要尽可能的把这种平衡维持的更为长久。这岂不是间接的在帮父皇吗?”
黄顺没想到,公主的思路如此跳跃,这两件事之间,她也能串联起来。黄顺想维持天下势力平衡没错,可绝不是为了夏吟坊,为了皇上,而是黄顺早就知道,当今天下,迟早三分。黄顺不过是随波逐流,顺势而为而已。
不过,公主既然硬要把大汉忠臣的帽子戴到他头上,黄顺也不介意双手接着。公主绕这么一大弯,也要把黄顺归于忠臣的范畴,定有所图。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