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隐龙惊唐-第1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意动。”

    “当时朝中,确实有亲近秦王的大臣上疏,劝谏太上皇行改立之事,可忠于先王的也大有人在。至于秦王战功彪炳不假,可帝位传承,岂是仅靠战功?更何况当时大唐立国十年,战乱渐渐平息,需要的是能守业的皇帝。太上皇意动之说,为娘从无听说。就算真有,恐怕也是太上皇敷衍秦王罢了。”

    李沐心想,可能郑观音知道的事并不多。

    或许因为她是个女人,很多事先王都不会对她说。

    “时辰已晚,请母亲回房歇息吧。”

    郑观音道:“为娘的也有话问你。”

    李沐只能道:“母亲问吧。”

    “你是如何从凉州来京城的?”

    李沐有些惊讶,反问道:“母亲没有听过一些孩儿的事吗?”

    李沐虽然官位不高,可他的名头却不小。

    鲁县子的名声,不用说朝中官员了,就连长安城中百姓,知道的恐怕也不多。

    郑观音摇摇头:“为娘与你三个姐姐,十一年间,从未出长乐门一步,平日往来的内侍也从不与我等多说半句。”

    李沐明白了。

    于是他从九岁那年开始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对郑观音述说了一遍。

    时间慢慢地过去,说得人累了,可听得人精神反而好了。

    不仅郑观音精神变好了,连李婉顺三姐妹也不知不觉地坐到了李沐身边。

    唐人尚武,文人都能弓马骑射,女孩们更喜欢英雄。

    郑观音想到的却是另外的问题,“沐儿是说,你被册封嗣王前,已经执掌神机卫?”

    “是。”

    “可皇帝怎么会让你掌军权?”

    “神机卫是护卫营改编的,护卫营是孩儿的私兵,自然该由孩儿执掌。不过皇帝也往其中参杂了几个人,孩儿当作没看见罢了。”

    郑观音探手摸了摸李沐的脸,叹道:“可怜的儿啊,小小年纪便经历二次战场拼杀,幸亏有先王在天之灵护佑啊。”

    而那边,与李沐年龄相仿的李云,她的关注点与其它人不同,她突然开口问道:“弟弟,你那么小,就不怕死吗?”

    李沐道:“怕啊,可当时怕又有何用?怕也是死,不怕也是死,不如放手一搏。你看,我现在不是活得好好的吗?”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郑观音叹息道:“沐儿说得对,放手一搏才是活路啊。”

    她眯起眼睛,脸色痛苦地道:“先王要是如此,何止于此啊。”

    李沐道:“母亲不必难过,从今以后,你与姐姐们一起好好活着,才是父王在天之灵所愿意看到的。”

    郑观音道:“你是个好孩子。这么小便有了如此成就,为娘的很欣慰。为娘老了,我的生命,其实在二十八岁那年,就已经结束了。只是不忍心你这三个姐姐无父无母,才苟活至今。沐儿啊,今后你要好生看护你三个姐姐。”

    “孩儿谨记,母亲放心,孩儿绝不会让姐姐们受人欺负,而且,父亲与各位兄长的仇,孩儿也会记在心里。”

    郑观音闻言,悚然而惊,她尖声叫道道:“不可。家中十一年没有男丁了,你可千万不可莽撞,否则让为娘如何去见先王啊。”

    “母亲放心,孩儿会小心从事。”

    “不行。你什么也别做,就这么安稳过日子吧,等你长大成人,为先王留下子嗣,也不致使先王没有了香火享用。”

    郑观音是真怕了,十一年前的那一幕不断地浮现在她眼前。

    李沐为了不让郑观音担惊受怕,应道:“孩儿听母亲的。”

    郑观音这才松了口气道:“如今家里就你一个男丁,为娘的只盼你早些长大成人,为先王开枝散叶,承嗣香火,为娘的也能子孙绕膝,享天伦之乐。”

    李沐低头应道:“必能遂母亲心愿。”

    可心里,已经却打定主意。

    血债血偿。

    。

    次日一早。

    李沐便去向郑观音请安。

    为人子,自然得晨昏定省。

    郑观音试探着向李沐提出,打算接管王府事务。

    按律,王府是需要朝廷安排长史、司马等职官的。

    或许是没有正式封号,也或许是李世民别有用意,嗣王府竟然没有长史、司马等职官。

    李沐心道正好,王府中近二百号人,自己身边还真没有一个合适打理王府事务的人,既然郑观音有意,自然最合适不过了。

    她是息王妃,管理王府名正言顺,也驾轻就熟。

    于是,在征询了郑观音的意思之后,李沐决定,除了朝廷岁俸、禄米之外,每月从庄子里支付二千贯,做为王府日常开支,王府的事务便交与郑观音打理了。

    按律,亲王岁俸银一万两,禄米一万斛(hu,与石同),世子岁俸银六千两,禄米六千斛;郡王岁俸银五千两,禄米五千斛;长子岁俸三千两,禄米三千斛。

    而嗣王介于二者之间,岁俸银六千两,禄米六千斛。

    维持王府的费用,最大部分不在王府中人的吃喝和月例,而是在于每天都会发生的人情往来。

    长安城中,入列朝堂的官员没有上千,也有八百。

    迎来送往,必不可少。

    自然这花费就上去了。

    很快,朝廷的册封旨意便到了。

    郑观音被册封为息王妃,是题中之意。

    意外的是,李世民同时册封了李婉顺为闻喜县主,李秀林为文安县主,李云为归德县主。

    另外还有专门一道旨意,追赠李英节为奉节县开国子,册封杨氏为奉节县君。

    这算是很给李沐面子了。

第304章 十一年前的密事(一)() 
官员母、妻册封,依据的是丈夫或者儿子的官品和爵位。

    而杨氏并非是李沐嫡母,也非生母,照理说,是没有资格被封的。

    这才有了追赠李英节的旨意,丈夫为开国子,妻子才可名正言顺地受封县君。

    更让李沐惊讶的是,从前来传旨的袁仁国口中得知,就在同一天,李世民重新册封了一批亲王,同时重新划分了封地。

    徙赵王元景为荆王、荆州都督,鲁王元昌为汉王、梁州都督,郑王元礼为徐王、徐州都督,徐王元嘉为韩王、潞州都督,荆王元则为彭王、遂州都督,滕王元懿为郑王,吴王元轨为霍王,豳王元凤为虢王,陈王元庆为道王,魏王灵夔为燕王、幽州都督,蜀王恪为吴王、潭州都督,越王泰为魏王、相州都督,燕王祐为齐王、齐州都督,梁王愔为蜀王、益州都督,郯王恽为蒋王、安州都督,汉王贞为越王、扬州都督,申王慎为纪王。

    这其中,只有李泰依旧特许不用就藩,李世民派了金紫光禄大夫张亮,为相州府长史,行都督事。

    李沐听了,在心中暗道,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啊。

    李承乾与李泰二人目前的情形,与当年李建成、李世民的情形如出一辙。

    就连李世民所处的情景也与当年李渊的处境一般无二,都是那般无原则地宠爱和犹豫。

    或许这就是天道循环吧。

    不过,这好象已经不关自己什么事了,他们爱咋闹就咋闹,闹得越凶越好,李沐心中暗道。

    郑观音母女对册封并无欣喜之意。

    从太子妃到息王妃,从郡主到县主,确实没有可喜悦的。

    况且还是来自杀夫仇人和杀父仇人的册封。

    袁仁国离开之后。

    书房里魏征已经等了很长的时间。

    李沐留下魏征,为得依旧是释疑当年之事。

    他需要多方印证,而不是凭一个人的单面之词。

    “魏公想必猜到我今日想问何事?”

    “臣猜到了。”

    “那我就直接问了。”

    “臣知无不答。”

    “魏公可曾知晓我生母的事?”

    “臣不知,臣甚至不知道有沈氏此人。殿下身世暴露之前,臣绝不相信殿下竟是息王之子。”

    “连你也不知道?”李沐有些茫然。

    “臣当时只是太子洗马,为太子出谋划策,太子许多私事,臣也无法知晓。”

    李沐相信魏征此时不可能说谎,便道:“罢了,此事搁下。我还想问问,玄武门事变前,先父与秦王的关系如何?”

    “势同水火。都欲置对方于死地。”

    李沐有些晕,郑观音与魏征的叙述显然是南辕北辙。

    但李沐更相信魏征所言。

    “听母亲说,当时先父与秦王私下还是友爱的,可魏公却说势同水火。”

    “臣只是说自己知道的。不过以臣看,息王妃所言也不假。”

    “此话何意?”

    “息王妃只是以她所了解的情况来告诉殿下,太子与秦王是同胞手足,且一个是太子一个是亲王,朝廷大事无不需要二人通力合作。至少在人前,总得有一副兄友弟恭的姿态。”

    “我记得魏公说先父是个仁爱之人,可我又听说先父在事变前曾设宴毒害秦王,以致秦王回府毒发,差点身亡。不知道可有此事?”

    “绝无此事。”

    “不对吧?当时秦王毒发,太上皇便去探望过秦王,之后还训诫先父不得再邀秦王饮酒。”

    “这些事都是宫中秘闻,没有人敢私下谈论。不知殿下从何处听说?”魏征疑惑地问道。

    “你别管我如何知道,且先回答我的问题。”李沐毫不客气地怼道。

    “是。”魏征应道,“此谣言荒诞,太子若真有此举动,太上皇岂会只是训诫,谋杀亲王是重罪,轻则废,重则削爵流放。”

    这个回答基本与郑观音所言相符。

    “会不会是齐王擅作主张?”

    “不可能,齐王虽与太子交好,可太子府内,岂容齐王擅作主张?况且,太子本就对齐王有所忌惮,更不会任由齐王胡为。”

    “这么说,此事是谣言?”

    “必是谣言无疑。”魏征坚定的语气,让李沐相信度加深了几分。

    李沐问道:“以魏公之见,这谣言出自何处?”

    魏征道:“臣以为,必是今上使得破釜沉舟之计。”

    “破釜沉舟?”

    “正是。秦王府从属忠于秦王不假,但更多是忠于大唐,忠于皇上。并非人人想谋取从龙之功,秦王要行篡逆之事,必须让从属感到自身危在旦夕之间,如此才能激起从属反抗、自保之士气。殿下试想,如果连秦王自身都难保,从属岂不更感到危如累卵?”

    李沐点头同意。这与后世刑事推断,最后谁得益,谁便最有可能是嫌犯一样。

    在自己府中谋杀李世民,先父绝不是得益者。

    “听魏公说,曾向先王谏言,除去秦王,却没被先父采纳,不知为何?”

    魏征的脸色黯然,他反问道:“敢问殿下,以殿下之见,先太子败于秦王之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李沐略一思忖,吐出两字:“军权。”

    魏征道:“殿下分析之言精辟。但臣以为还须加上二字——果断。先太子心性太过仁慈,如果是普通人,这无疑是美德,可对于君王来说,这便是灭亡之根源。先王不采纳臣的谏言,臣以为最根本之处在于犹豫不决。”

    李沐沉默,他是认同魏征话的,可毕竟是先父,不宜置评。

    “秦王战功彪炳,来自于参战的机会。如果象武德初,上皇封其为天策上将时,圈禁在长安,战功从何处得?麾下战将从何处觅?”

    李沐深以为然。

    “先王也有过机会,可以一举反败为胜,却因先王犹豫,丧失了机会。臣至今每每思及,依旧唏嘘不已。”

    李沐问道:“魏公所言的机会是指?”

    “武德五年六月,刘黑闼借得突厥兵复起,兵犯山东。上皇令齐王李元吉统帅讨伐刘黑闼,不敌。臣便与太子中允王珪一同向太子谏言,领兵出征。太子纳谏,遂向上皇主动请缨,上皇允准,授太子陕东道大行台及山东道行军大总管,节度河南、河北诸州军政之事,并有临事专断之权。”

第305章 十一年前的密事(二)() 
说到此处,魏征的脸色泛起一种光泽,显然这是他值得骄傲之事。

    “臣随军出征,为太子献上平定刘黑闼一策,太子采纳之后,不费一兵一卒,便令刘黑闼数十万大军轰然溃散。太子立下赫赫战功,由此巩固了日渐动摇的储君地位,同时将燕王李艺纳入了麾下。之后,太子再次采纳臣的谏言,开始主动培植军力。”

    “太子先招募了两千余长林卫,后派右虞侯可达志前往幽州,从李艺的旧部中抽调了三百骑兵,充实东宫卫队只是不久便被秦王发觉,向上皇出首。上皇训斥了太子一番,将可达志流放帯荨S纱艘⒘瞬痪弥蟮难钗母梢话浮!

    李沐听过杨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