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朝廷确认与五姓世家的协议。
三人一起携奏疏进宫面圣。
李世民早就点头过,于是,一天之后,朝廷诏书发出。
将设置钱庄事宜,诏告大唐各州县官府。
朝廷敕谕,“门下,制曰钱庄其事,关乎国本民生,天下诸州县臣工,须倾力协助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所谓命为制,令为诏。
皇帝颁布国家制度,是谓制书。
第315章 新罗使团到了()
此制为朝廷施政旨意,由皇帝用玺封,然后由门下印重封。
与汉代的制书不同之处在于,汉代制书是由皇帝用玺封,再由尚书令印重封。
大唐却因李世民曾任尚书令,避讳,不设尚书令之位,这一职权便转于门下省。
圣旨正式颁布之后,钱庄这个新兴事物,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由长安向全国幅射。
征用世家原有的店铺,经过简单的改头换面,一家家钱庄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大唐州郡冒了出来。
这天,新罗使者团到达长安。
新罗使团在长安,可以说已经驾轻就熟。
自从新罗首例女王圣祖皇姑金德曼登基以来,与大唐的往来已经十分频繁。
圣祖皇姑金德曼也就是后世的“善德女王”。
只是现在她还没有善德的谥号罢了。
金德曼一直奉行亲唐的政策。
单长安国子监中就有数十在读的官派“遣唐生”。
这些“遣唐生”由大唐朝廷供给食宿,由新罗供给学费。
而其中相当一部分学成之后,成绩优秀的会充当质子,留在长安,称为“宿卫阙庭”。
这与平常所言的“质子”不同,这个质子不仅仅是人质的意义了,而更是一种待遇和荣耀。
如果朝廷出使新罗,则必选派这些“遣唐生”做为副使,做为翻译。
也有一些直接在大唐入仕的。
而返回新罗的学子,必定是官途通畅。
新罗实行的是“骨品制度”。
所谓“骨品制度”本质就是血统制度。
朴、昔、金三家王族地位最高,称为“圣骨”,大小贵族依次分为“真骨”、六头品、五头品、四头品等四个等级。
“圣骨”、“真骨”贵族能继承王位。各骨品都自我封闭,互不通婚。
还有三头品、二头品、一头品、平民、奴隶等各个低级阶层,这些阶层属于非骨品。
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按照“骨品制度”,朝政一直把持在圣骨真骨手中,中小贵族出身的少年很难谋取出身,除非成为“花郎”(武士集团)。
但是只要有从唐朝学成归来,就必然有官位可享。
这也是新罗打破密封骨品制度迈出的第一步。
就象上世纪八十年代,只要是留学镀金归国的“海归”,被国人追捧一般。
当然,这已是后话了。
新罗使团的到来,是李世民施行李沐谏言“输出战争”的第一步。
李世民下旨,由鸿胪寺负责接待,礼部尚书李孝恭、民部尚书韩仲良、给事中马周负责谈判。
李沐则是奉旨参与谈判,也就是列席会议。
这个阵容已经超出规制。
按律,象新罗这种小国,本只须鸿胪寺典客署官员接洽即可。
但这次与往日不同,李世民要施行李沐“输出战争”的策略,主动派使者前往新罗。
随之而来的新罗使者团,都担负了贸易谈判的重任。
不过李沐并未参与接待,正如他所说,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谈判扯皮的事,自问是比不过朝中那些老油条了。
李沐打算在最后谈判时把把关,所以他一早便去了庄子里。
庄子外,依旧挤满了前来提货的车辆。
不同的是,以前是长孙氏的,现在是五姓世家的。
在这个时代,生产力相对落后。
有钱并不能买到足够的货物或者资源。
这也是朝廷征收赋税,需要用粮食和丝帛的原因。
李沂的脸色显然变得松快许多。
货物顺利卖了出去,而且是先钱后货,这解决了扩编神机卫引起的燃眉之急。
神机卫扩编之事,进展也非常顺利。
长安近三百万的人口,征募几千人,不算个事。
再加上神机卫的待遇优厚,不管是想养家糊口的、还是想光宗耀祖的,莫不闻风而止。
不过李沐此来,并非为得是征募之事。
他是来安抚被长孙无忌遣回的各店铺掌柜。
当李沐站在这批学子面前,感受到的是火热的眼神。
这是一种视李沐为圣人的眼神,包含着崇拜和无条件服从。
他们今日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李沐给的,三个月日日夜夜、朝夕相处,李沐与他们同吃同睡,倾囊相授,对于这批人,说是嫡系,不容置疑。
“诸位用不着悲观。被长孙氏遣散,这只是开始,并非结局。”李沐宽慰道。
“相信诸位也已经听闻,朝廷已经诏告天下,即日起设立钱庄。你们,将被派往各州钱庄支号,担任掌柜。不久之后,你们每一个都会掌管各县十几个,甚至数十个分号。我希望,你们能竭尽全力,将钱庄管理好。”
李沐的话音一落,学子们的脸上便绽放在喜悦的笑容。
确实,对他们来说,做为李沐的亲传弟子,被长孙氏遣回这是一种耻辱。
如今听到李沐将他们派往朝廷各州钱庄,独掌一方,自然有一种如释重负地解脱感。
“弟子必不辱先生期望。”近百人的呼喝声让李沐动容。
这批人,是自己手把手教出来的,他们拥有了这个时代所没有的初级财会技能。
加上在长孙氏店铺超过半年的实际操作,李沐有理由相信,他们已经可以独当一面。
“不过,你们中有二十人需要留下,我另有任用。其余人准备一下,明日前往交通监,找马周报到。”
“是。”
李沐挑选了二十人,这是交与崔尚安插进世家钱庄的。在密室与这些人面授机宜之后,李沐派人将他们送去崔尚处。
安排完这些,李沐去看望了两个妹妹。
出乎李沐意料的是,仅几天的时间,李秀林和李云都已经掌握了阿拉伯数字的简单运算。
李沐慰勉一番之后,便带着常绿云离开了。
路上,李沐问道:“绿云,梁先生离开京城已逾半年。他其间可有与狼牙卫联系。”
“有。不过军师行踪不定,说是在联络各州旧日同袍。如果需要,我可传信各地狼牙卫分支,联络军师。”
“好。传令让梁先生安排人手,准备进入各州钱庄应募,我会想法通融,让他们成为各州钱庄护卫。”
“喏。”
“你也需要安排些人手,安插进京城钱庄总号。”
“不知道需要多少人?”
“五十人吧。”
“喏。”
第316章 以旧换新()
五天之后,韩仲良、马周前来王府。
“殿下,与亲罗使团的谈判初步完成,这是会谈纪要。”马周向李沐呈上一册。
李沐翻看了一下,非常满意,甚至比预想的还要好。
韩仲良等人甚至将横刀的价格谈到了二十五贯一把。
要知道在大唐,原有的制式横刀也不过八贯到十贯。
而原有制式禁军盔甲,竟谈到一百五十贯一套。
这都是五倍以上的利润啊。
而自己庄子来所产一尺见方的琉璃镜,居然要二十贯一面。
二尺见方的更是一百贯一面。
普通香皂谈到了三贯,贵族用的十五贯。
这怕是奢侈品的价格了。
李沐心中暗道,果然是专业的事需要专业的人去谈。
韩仲良道:“殿下,新罗国小民贫,虽说谈妥了价格,可臣怕新罗无力支付货款,就算是这次勉强支付了,恐怕也没了下次。”
李沐笑道:“韩相多虑了。新罗虽然国小民贫,可贵族却富裕得紧。况且,新罗位处高句丽、百济、倭国之间,当这些武具到了他们手里,韩相难道想不到他们的货款从何而来?”
韩仲良讶然道:“殿下竟是打得这主意?这便是殿下输出战争的策略吧?”
“怎么?韩相以为不妥?”
“不。自然是妥的,只是此计太阴狠了些。”
“看来韩相还是个儒学仁人。”
“臣只是替百济、高句丽、倭国三国臣民担心。”韩仲良故作悲苦状。
李沐、马周大笑起来。
李沐道:“让这三国百姓受些苦,总比我朝劳师远征要强。”
韩仲良应道:“殿下睿智。”
马周道:“不过殿下庄中所产农具,还未谈妥。”
“怎么?新罗人是嫌价钱太高?”
“是。”
“二者间距离相差多少?”
“韩相与臣的意思是,农具种类繁多,便想以称斤计算,每斤五贯。新罗也同意了称斤计算,可价格只同意每斤二贯。”
李沐道:“我朝如今农具市面上才几百文一件,新罗人随便一打听便知道价格,你们要他们每斤五贯,自然是不肯答应了。”
马周道:“可我朝之前铁器不向外出售,况且,殿下庄子里所产的农具,质地也远比平常农具好,这价格自然是要高些才是。”
李沐摇摇头道:“不对。”
“殿下何意?”
“我什么时候说过要出售庄子中所产农具了?”
马周一愣道:“那殿下的意思是?”
“卖与新罗的,自然是旧农具。”
“可旧农具哪有那么许多?”
李沐笑道:“韩相会有办法的。”
韩仲良皱眉道:“臣也想不出办法来,还请殿下明示。”
李沐道:“韩相以民部的名义,向各州县官府征集旧农具,与新罗贸易并非短期,有个三五个月,自然可以征集齐旧农具了。”
韩仲良皱眉道:“三五个月,倒是可以征集到足够的旧农具。可百姓平常要使用,如果强行征集,恐怕延误了农时,且为引起百姓不满,此事不可为啊。”
“韩相放心,钱庄设立在即,我会安排人随之将庄子所产农具,一并发往各州,用来以旧换新。”
韩仲良脸色一动,道:“此举好是好,可百姓未必换得起新农具,如果被当地不良官员强行摊派,怕是反成了一桩恶政。”
“韩相所虑有理。不过如果我以旧换新,不收分文呢?”
韩仲良闻听大惊道:“那此举必是造福天下之德行,只是天下所需农具众多,殿下以一庄之力,怕是负担不起吧?”
李沐笑道:“自然是负担不起的,这笔帐还得朝廷来给我补偿,我要得不多,每斤二百文如何?”
韩仲良心算了下,道:“殿下要的确实不多,可大唐在籍三百万户,一家就算只换五件,也要三百万贯。”
“韩相多虑了,羊毛出在羊身上,我要的这二百文,加在新罗的价钱上就是了。”
“这倒是个办法,一斤加二百文新罗人还是能答应的。只是殿下庄子里的产量,能满足会天下三百万户以旧换新吗?”
李沐笑道:“如此多的农具,不是一时间需要交易的,况且,新罗人口远少于大唐,也要不了这么许多。”
“那殿下的意思是?”
“这不还有百济、高句丽、倭国三国吗?况且,北方数个胡族,西面吐蕃,早已对大唐铁器垂涎欲滴了。考虑到日后贸易所需铁器众多,我打算在大唐十道,各建造铁器坊一座,用来满足百姓需要。”
“可建造铁器坊花费也不是小数。”
“那便以入股的方式,让民间世家或者富商合办。”
韩仲良倒吸一口冷气,道:“殿下果然是点石成金之人,此举,臣以为可行。”
“那就请韩相与我一并上疏朝廷,废除之前民间禁止私造铁器的禁令。”
“臣愿附议。”
马周也道:“臣也愿附议。”
李沐点头道:“如此,二位就可答应新罗所提的价格,以二贯另二百文一斤的价格将旧农具卖出去了。”
韩仲良、马周闻言哈哈大笑道:“看来新罗要吃个哑巴亏了。”
“二位千万记得,发货时,派人冲洗一下旧农具,别弄得太难看了。另外,横刀、铠甲也以此方法卖出。”
韩仲良、马周闻言,再次大笑起来。
“不过韩相别让我吃亏,我向朝廷要的不多,横刀一把十贯,铠甲一套八十贯。”
韩仲良心中一盘算,从李沐处买来,再卖给新罗,朝廷还能赚一倍,还能为唐军更换一新,这生意做的。
于是道:“臣没有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