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隐龙惊唐-第2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冶炼银矿会产生大量的浓烟。

    为了保密,挖出的银矿石直接装船运往杭州。

    十二月初。

    从杭州出发的补给船队到达石见。

    随行的有李义府在内的二十名学子。

    他们将成为石见总督府的政务班底。

    当天晚上,李沐设宴为学子们接风洗尘。

    宴后,李沐单独留下了李义府。

    “知道孤为何选你为总督府长史吗?”

    “是殿下对微臣的青睐,臣谢殿下提携之恩。”

    李沐呵呵笑了起来,“起来吧。”

    “是。”李义府恭顺地站起身道,“以微臣私见,殿下选臣治理石见,所要的应该不是教化倭人,而是牧化。”

    “哦?”李沐有些意外,虽然从李义府往粥中铲沙之事,对他的心性有些了解,可对于李义府的思维敏捷还是有些惊讶,“你为何这么认为?”

    “殿下对臣的了解应该不多,在臣看来,无非就是之前在钱塘府外施粥棚往粥中铲沙一幕。”李义府低头回道,“殿下之所以不选象孔惠元这般正人君子前来石见,传播圣人之道,无非看中了臣不拘一格的行事方法。加上石见并非大唐疆土,而是倭国之地,如此加以验证,殿下所图,便不难猜了。”

    有点意思,李沐微笑地点点头。

    “那你会如何在石见牧化倭人呢?”

    “回殿下话,臣在国子监就读三年,曾对日后为官总结过几句话,石见虽为大唐租界,可唐人稀少,治理之事,还得靠倭人。所以,臣以为这几句话用得上。如果殿下想听,臣可以一一说于殿下听。”

    “讲。”

    “狡吏恃智,其勇必缺,迫之可也。

    悍吏少谋,其行多疏,挟之可也。

    廉吏固傲,其心系名,誉之可也。

    治吏治心,明主不弃背己之人也。

    知人知欲,智者善使败德之人焉。”

    李沐闻听,点头不止,李义府确实是个人才。

    准确地说,他是个不得多得的干才,而且是个能背黑锅的干才。

    他总结的几句话,对于牧化倭人,有着指导性的作用。

    “那你认为自己属于上面哪种人?”李沐笑问道。

    其实这话李沐不应该问,因为这属于明知故问,如果对面换做是象孔惠元这般正人君子,那很显然,会伤了他们的心。

    因为李沐的问题带着讥讽之意,这是这些正人君子不能忍受的。

    可李义府丝毫不为之所动,他依旧恭顺地回答道:“微臣自以为是狡吏、悍吏,更是治吏。”

第426章 不求清名,只求闻达() 
李沐惊讶道:“你为何不能是廉吏?”

    李义府微笑道:“微臣不求清名,只求闻达。”

    李沐也笑了,将石见交给李义府这个真小人,李沐真的放心了。

    “好!很好!”李沐指指边上的椅子道,“坐下说话。”

    “谢殿下赐座。”

    “今日单独留下你,其实孤是有个秘密告诉你。”

    李义府明显一愣,脸色有些苍白起来。

    能被李沐称之为秘密的,肯定是大事。

    而秘密虽然能让他成为李沐心腹之臣,可同样隐含着凶险。

    李义府心中艰难地做着选择。

    李沐没有去催促李义府,只是微笑地看着他。

    好一会,李义府仰起渗着冷汗的头,“殿下请说,微臣洗耳恭听。”

    李沐很满意,他点点头道:“你知道为何孤非要占领石见吗?”

    “微臣心中也有疑惑,只是猜不出来,望殿下解惑。”

    “其实很简单,因为石见有银矿。”

    “银矿?”李义府悚然动容。

    “正是,而且不是普通的银矿,而是一座银山,其中所藏之银,足以用骇人听闻四字形容。”

    李义府惊悚了。

    李沐身为嗣王,向朝廷瞒报银矿,私自纳入囊中。

    其中的意图不言自明。

    可李义府明白,李沐既然将这个天大的秘密告诉自己,就不怕自己泄密。

    也就是说,自己的活路只有一条,将自己彻底绑在李沐的战车上。

    李义府扑通一声跪在李沐面前,磕头道:“李义府磕见主君。”

    这是效忠之意。

    李义府是个聪明人。

    李沐摆摆手道:“起来吧。”

    “是。”

    “选你为总督长史,你的主要任务只有一个,以最快的速度挖掘银矿,运回杭州。孤能给你的时间不多,你知道,这批俘虏五年之后就要释放,一旦释放,秘密就不再是秘密了。也就是说,你的挖掘时间只有五年。”

    李义府问道:“五年之后,殿下真要释放这批俘虏?”

    “那是自然,言而有信嘛。”

    “那如果俘虏在挖掘过程中死亡呢?”

    “凡事有个度,不超过这个度,孤就不会看到。”

    “臣明白了。”

    “银矿之事,不但要向倭国保密,还要向朝廷保密。孤会以倾销货物和运送补给的名义,派船往返于杭州和石见之间。”

    “臣必定鞠躬尽瘁,为殿下效力。”

    “孤知道挖掘之事,时间紧迫,所以,孤会令刘仁轨为挖掘提供火药。”

    “是。”

    “石见就交给你了,如果你能完成此事,孤会给你远大的前程。”

    李义府自然相信,以李沐如今的实力,加上这一座大到不知根底的银山,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臣绝不负殿下期望。”李义府再次起身磕拜道。

    。

    随着大唐和倭国的局部战争结束。

    两国的条约的签订。

    石见反而成了倭国最热闹的区域。

    倭国朝廷大量的官员和各令制国的领主蜂涌而来。

    向李沐表示友好和请求合作。

    这其中有当初舒明倭皇的皇位竞争者山背大兄(也就是原圣德太子的长子)派来的使者,让李沐想不到的是,连苏我氏中也有不同派系。

    苏我仓麻吕是苏我虾夷的族兄,他的父亲苏我摩理势因为支持山背大兄为皇而被苏我虾夷杀死。

    为了复仇,他亲自携礼前来拜访。

    请求得到李沐和唐军的支持。

    看到倭国朝堂并非铁板一块,李沐与李义府商议之后,由此做出了明里支持苏我虾夷,暗中支持苏我仓麻吕,也就是山背大兄的战略方针。

    以此来搅乱倭国朝堂,为日后苏我氏的内部火拼埋下了种子。

    这些天里,倭国为赎回俘虏中的将领,向李沐支付了价值十多万贯的金银。

    虽然倭国市面上也使用唐制铜钱,但主要流通的还是他们自己铸造的铜钱。

    李沐自然不会收这些劣质铜钱,所以只以金银折价。

    但这些日子收到的礼物,价值却远在二十万贯以上。

    这让李沐对李义府感叹道:“倭国人竟愿意花巨资金来结好自己,却不愿意将这笔钱来赎回被俘的二万人。这样的朝廷焉能长久?”

    李义府回答了一句话,被李沐引为经典。

    李义府道:“愚人难教,欺而有功也。”

    。

    李沐原打算到了年底才离开石见回杭州。

    可杭州狼牙卫分支,特地派人前来传递消息——李世民遇刺。

    闻知对马海战大捷、石见大捷。

    李世民诏令在长安承天门街,也就是出承天门由北向南的主街。

    还有横街,也就是安福门至延喜门之间。

    在这两条主街设立流水席,狂欢三天。

    而他将在第一天亲临,以示与民同乐之意。

    李世民对两次大捷确实非常兴奋。

    平定百济,已经有了消亡高句丽的基础。

    而二胜倭国,更是意外之喜。

    这显示着他文治武功已经到了一个新高度。

    可李世民显然忘记了,他不该在诏令明确他自己要在第一天亲临之事。

    不过好在随护禁军保护得力。

    李世民没有受伤,只是受了些惊吓。

    倒是数百刺客全部被歼,匪首被活捉。

    李世民下旨,令房玄龄、长孙无忌和李道宗三人会审匪首。

    如果单纯以这个消息,显然没李沐什么事。

    可这个消息让李沐心中有种很不好的预感。

    虽然不明白问题出在哪,可李沐变得心神不宁起来。

    考虑了一个晚上之后,李沐决定渡海南返。

    。

    三天后,石见总督刘仁轨和长史李义府,还有五千神机卫将士,在石见港口送别李沐。

    以石见区区之地,原本是不需要五千神机卫的。

    真有什么不测,乘船逃离,还是没有问题的。

    可李沐考虑到军队孤悬海外,加上银矿需要守护。

    这才留下了五千人。

    随李沐和神机卫南下的,还有三十船银矿石,这是近一个月来,银山的产量。

    二万俘虏日夜的开采,辅以火药,令开采速度大增加。

    如果不是如此,李沐令李义府五年开采完银矿,以这个时代的开采能力来说,就成笑话了。

第427章 秦心的身份() 
五天之后,船队回到杭州。

    魏征率杭州府文武官员和自发而来的百姓,在码头迎接。

    当李沐出现在百姓视野中时,铺天盖地的欢呼声,如同山呼海啸一般。

    神机卫将士热泪迸流。

    在这一刻,他们觉得自己是英雄,就是英雄,无疑是英雄。

    所有的生死搏杀在家乡父老的欢呼面前,都不值一提。

    大捷让百姓们有了自豪感和归属感。

    之前送来的三万倭军俘虏,被派往修筑直道。

    哪怕生活再苦的杭州百姓,在这些俘虏面前都找到了他们以为从未有过或者从不存在的尊严。

    有时候,尊严能让人强大和无畏。

    而这些,都是眼前之人带给他们的。

    李沐的声望由此而达到了巅峰。

    接风宴之后。

    魏征等一应杭州府官员向李沐禀报了这几个月杭州的政务。

    华亭县港口和船坞的修建进行到了一半。

    各乡村的蒙学已经全部设置完成,李沐从长安带来的学子和各地贤达充任了第一任先生。

    教学正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农业得到了丰收,由于水利兴建、发放新式的农具和引导百姓进行精耕细作,秋收时官府收到的粮食,比往年同期增加了五成。

    而钱塘湖的粮田,亩产达到了七石,几乎是普通粮田的二倍还多。

    由此,百姓对于精耕细作有了更明确的认知。

    。

    当天下午,李沐回到宝石山脚下的军营。

    安顿完军队之后。

    李沐去见了李婉顺三姐妹。

    并视察了织造司。

    李婉顺三姐妹见李沐回来,个个喜形于色。

    纷纷上前问寒问暖,这让李沐感觉到亲人的关切,心中温暖。

    可说到此时织造司内,宫女已经达到二万人。

    李婉顺犯愁地对李沐道:“沐弟,如今宫女人数众多,生产出来的大批丝绸囤积于库中。占用了大量的钱财,你可要想办法卖出去啊。”

    连一向活泼的李云,也嘟着小嘴道:“是啊,如果再卖不出去,我都不好意思向府库要钱了。”

    李沐听了哈哈大笑。

    数万宫女生产的丝绸本身就是一个天量,如果倾销于大唐境内,不说有没有商人能吃下这批货,就说价钱,恐怕也会因此而对折。

    “这事我确实没有事先安排。不过你们放心,再多的丝绸对于海外都供不应求。”

    “真的吗?那我就下令让绣女们继续生产了?”李婉顺半信半疑地问道。

    “当然是真的。”李沐点点头道,“咦,怎么没见秦心?”

    李云道:“这几天秦心时常外出,不知道在做什么。因她是沐弟带来的,我与姐姐也不好多问。”

    李沐心中也奇怪,“随她便是。”

    李婉顺道:“如今京城每月都送一批宫女南下,此地怕是容纳不下多少人了,不知道沐弟可有什么好办法?”

    李沐道:“不必担心,两个月后茶叶就要上来了,到时采茶、制茶都需要人手。对了,茶叶工坊修造好了吗?”

    “已经建造完了。”

    “那就好。”

    。

    当天晚上。

    李沐连日坐船,身体疲惫,本想早些睡下。

    可护卫此时来报,秦心求见。

    李沐心中奇怪,这么晚了秦心见自己何事?

    遂传令让她进来。

    秦心并非是一个人来的。

    随她而来的,还有一个面白长须的老者。

    一见李沐,秦心便跪下泣道:“求殿下救我义父一命。”

    李沐大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